大安通寶

大安通寶

<大安通寶>中國古代錢幣, 西夏惠宗大安年間(公元1075-1085年)鑄造。

[大安通寶] 簡介:

西夏惠宗大安年間(公元1075-1085年)鑄造,西夏惠宗名曰李秉常(1061年—1086年),西夏第三位皇帝(1067年—1086年在位)。西夏毅宗子。 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英年早逝,年二十一,惠宗以七歲稚齡繼位,其母梁太后及其家族專權,執政期間沒有任何治國良策,西夏國勢積弱,北宋乘機入侵。十六歲時本能親政,但梁氏勢力很大,不能輕易翦滅,因此他仍然不能親政。後來因長期不能親政,憂憤而死,享年僅26歲,諡號康靖皇帝。" 大安"在東,靜時屬木,有靜止心安吉祥之意。大安事事昌,求謀在東方,失物去不遠,宅舍保平安,行人身未動,病者主無妨,將軍回田野,仔細更推祥。這是小六壬,取"其心安吉祥大安事事昌"之意。西夏錢受宋朝文化影響極深,錢體製造仿宋錢延用宋朝對錢制,採用不同字型鑄同一種年號錢.還有西夏文和漢文;西夏文同時鑄年號錢;銅,鐵並行.

[大安通寶] 價值:

青銅,漢文直讀,面西夏文.有小平,折二兩種版式,風格粗曠,偶見背月紋..小平型.系用太平通寶錢範改鑄.存世極稀罕.

有三個版: 小平評二級價值10000元; 小樣評二級價值8000元; 背月評二級價值12000元;

[大安通寶]拓片[大安通寶]拓片

西夏惠宗歷史事件:
拱化五年,毅宗死,子李秉常(惠宗)繼位,年僅七歲,母梁太后攝政,梁乙埋任國相。他們一反毅宗所為,廢止漢禮,恢復蕃禮。梁氏集團在天賜禮盛國慶二年(1070)大舉攻宋,游騎進抵慶州城下。次年,宋襲據羅兀城(今陝西米脂北),夏國乞遼師為援,全力攻奪宋沿邊城堡。宋任王韶經營熙河路地區,有力地改善了在夏國右側的攻防形勢。 大安二年(1076),西夏惠宗親政,又下令以漢禮代替蕃禮。這項措施雖得到皇族的支持,但遭到朝中後黨的強烈反對,無法實行。七年,惠宗圖藉助宋朝弱梁氏勢力,梁太后得知,將惠宗囚禁。擁帝將領擁兵自重,不聽梁氏號令;保泰軍統軍禹藏花麻籲請宋出兵討伐。宋五路進兵。夏軍堅壁清野,引敵深入,在西平府擊敗宋軍,然宋猶占據銀、石、夏、宥諸州之地。八年,宋在銀、夏、宥三州交界地修築永樂城(今陝西米脂西北)。夏軍來攻,城陷,宋軍損失慘重。梁氏集團迫於擁帝勢力的強大,次年又讓惠宗復位。天安禮定元年(1086),惠宗死,三歲的幼子李乾順(西夏崇宗)即位。母梁氏(梁乙埋之女)當政。梁乙逋與皇族嵬名阿吳、大將仁多保忠三大家族分攬朝權,互相傾軋。天祐民安五年(1094),嵬名阿吳、仁多保忠等聯合,在梁太后的支持下,殺了擅權驕縱的梁乙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