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錢

男錢

男錢(nán qián),古錢幣術語。舊時傳說婦女佩之可以生男的錢。如十六國後趙石勒所鑄“豐貨”,因錢文壯實豐滿,又含富裕吉祥之意,遂被稱為“男錢”。

基本信息

男錢男錢
繁體:男錢 拼音:nánqián注音:ㄣㄢˊㄑㄧㄢˊ

簡介

男錢是南朝梁民間私鑄錢幣“布泉”的俗稱。布泉徑一寸,重四銖半,世人謂之“男錢”,傳言婦人佩之即生男,故稱。見《通典·食貨九》。 唐段成式《戲高侍御》詩之六:“詐嫌嚼貝磨衣鈍,私帶男錢壓鬢低。”

名字由來

為什麼要把新莽所鑄的“布泉”稱之為“男錢”呢?因為在古代,民眾重男輕女思想極為嚴重,不知從何時起,在好多地方流行著這樣一種習俗,即女的結婚以後,只要在腰間佩帶一枚“布泉”銅錢,就能生男孩,椐說非常靈驗,因此,人們就稱它為“男錢”。在唐.杜佑《通典》里,有這樣一段記載:“布泉,世謂之男錢,婦人佩之生男也”。在《古泉雜詠》里,又有詩詞為證:“布泉徑寸字針懸,鼓鑄難忘居攝年。傳語深閨訊息好,佩來個個是男錢”。這就是“布泉”為“男錢”最好的詮釋。

收藏價值

新莽所鑄“男錢”——布泉新莽所鑄“男錢”——布泉

“男錢”——“布泉”乃王莽新朝(公元9—23年)時所鑄之錢幣,該錢徑2.50㎝,穿1.0㎝,重3.3克,錢文懸針篆,字型優雅清秀,古撲迷人,書法造詣極高,是不可多得的藏品,在泉界有較高的聲望。莽錢獨創性強,製作精良,樣式奇特,文體優美,品類繁多,是舉世公認的,其中幾品已列入國家級文物

相關信息

男又叫布泉,【泉】是古人對貨幣的雅稱。《說文通訓》載:“古者貨貝而寶龜,周太公立九圜法,乃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意思是我國在殷商以前,曾經以海貝、龜甲等作為流通貨幣。周朝時期,太公制定了九府圜法,以黃金、錢圜、布帛為貨幣,金屬鑄就的錢圜稱為“泉”。這是我國貨幣史上最早的稱謂。秦統一幣制,將鑄行的方空圓幣統稱為“錢”。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後,將漢朝皇帝的姓“劉”字拆開,即成為“卯、金、刀”三字,因王對金字也反感,所以將貨幣改稱為“貨泉”,取錢幣如同清泉一樣遍及各地之意。後代士大夫自命清高,雖然愛錢又恥於談錢,故雅稱“泉”,因此國家貨幣場所也出現了“寶泉局”、“寶源局”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