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運元寶

應運元寶

此錢為北宋淳化年間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李順為首在青城起義,得成都,所迠大蜀國,應運元年(公元994年)鑄於成都。鑄量極少,中國古泉一百名珍之一。又列50名珍之一。

(圖)應運元寶應運元寶

簡介

(圖)應運元寶應運元寶

北宋時期的應運元寶小平錢,質青白,直徑2.4cm,厚0.2cm,背有四顆大星紋,背局部泛出黑色,錢紋精美,繡色自然沉穩。

應運元寶的面文以隸書書寫,字形質樸,字從上而右而下而左鏇讀。其錢的為小平錢,銅色青白,錢背上隱約有朵星紋。其錢行於四川一帶,因李順稱王五月就戰敗身亡,此錢流傳於世甚少。

‘應運元寶’銅錢目前在全國僅存一枚。物以稀為貴,‘應運元寶’的價值現在700萬左右。

鑄造歷史

李順建立大蜀國,改年號“應運”。大蜀國政權存在時間雖短,卻極為重視發展經濟,鑄有“應運元寶”銅錢和“應運通寶”鐵錢兩種貨幣,這在我國農民戰爭應運元寶史上是空前的。

意義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四川青城王小波、李順領導農民起義,提出“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口號,各地農民紛紛回響。後王小波戰死,李順繼為領袖,聲勢日漸壯大。

第二年農民起義軍攻占成都,李順稱王,建國號為大蜀,定年號為應運。不久起義軍便被北宋統治集團鎮壓下去,李順也在城破時犧牲。李順稱王時曾鑄應運元寶及應感通寶銅鐵小平錢,存世極為稀少。此錢現藏上海市博物館,距今1000餘年,是中國最早的農民起義軍錢幣。

鑄造人

(圖)應運元寶應運元寶

李順(?--995),青城(今四川灌縣西)人,茶農出身。993年2月,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逼得農民失業,以王小波為首的百餘農民在青城起義。王小波提出“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口號,附近農民聞風而動,群起回響,義軍發展到數萬人,一舉攻占青城縣,又轉戰邛、蜀各州縣,攻克眉山縣,活捉縣令齊振元,義軍聲威大振。12月,義軍攻江原縣,王小波陣亡,眾推舉其妻弟李順為領袖。李順號召鄉里富戶大姓,徵調糧食賑濟貧乏,故旬日之間,歸之者數萬,許多州縣被義軍攻占。

994年1月,義軍攻占成都,李順稱大蜀王,改元“應運”,設官置署。宋王廷震恐,派大軍前往鎮壓,義軍奮戰不敵,殉難者3萬餘人。5月,成都破,李順陣亡,義軍餘部又在張余領導下繼續戰鬥,直到995年才最後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