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元寶

開通元寶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詞語

開通元寶

拼音

kāitōngyuánbǎo

注音

ㄎㄞㄊㄨㄥㄩㄢˊㄅㄠˇ

引證解釋

見“開元通寶”。

簡介

有很多人將開通元寶讀作開元通寶,就像有人將狙擊手,狙字讀成(zhu)一樣。雖然能夠理解,但是實誤也。

常人誤讀名稱: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名稱有誤,應為開通元寶,這是由於唐代有通寶,而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又是開元,所以容易被誤讀為開元通寶,實誤也)

下文為開元通寶詞條所載,名稱實誤,讀者可將名稱改換即可。有的說法雖然正確確不適合這個詞條,在下將用括弧和粗體標註。

製造年代:唐

材料:銅

規格:直徑2.4厘米

唐代開元通寶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這個說法正確,但是開通元寶——寶文為元寶,不是通寶),開創了新紀元,在錢幣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誤),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誤)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

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初還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這兩種貴重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並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

圖示開元通寶為銅質,表面有銹,磨損嚴重。錢外郭寬粗,並且不均勻;內郭極細,圓穿鑄造方正。錢文為隸書“開元通寶”四字直讀。除“元”字頭部模糊,餘三字方正擺放。通字“甬”頭極有特色。“開元通寶”版制較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開元輪廓精細,文字精美;中期錢背多鑄有星、月等各種紋飾;晚期的外部較闊,且由於銅料冶煉不精,鑄幣粗糙,以“會昌開元”為代表。又“開元通寶”(誤)四字中元字形不同時期形有小異,“元”字第二筆有左挑、右挑、雙挑區分,其中又以後兩者少見。

開元通寶由於出土較多市價較平,普通開元通寶,每枚人民幣1元;中期開元每枚約10元。較昂貴的早期銀開元,可到數千元。另有晚期會昌開元通寶,市價略高,每枚百元左右。因此普通開元收藏家不必大量收藏,存一兩枚觀賞足矣。對於會昌開元鑑別應加以注意。史料記載會昌開元約24種,是各州錢爐於錢背加蓋“昌”字戮,與原文並不一致,且印記蓋得十分隨意,不規整。若發現文字秀麗規範,或背文有“揚”者,定為偽古。保存錢幣入盒袋均可,錢文朝下或內置,以防磨損。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每十文重一兩,又讀作開通元寶,錢背有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形制與唐有別。唐代還鑄有少量“開元通寶”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另外,還鑄有極少的金、銀、鉛質開元通寶,十分罕見。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誤)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著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開元通寶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經濟決定金融,開元通寶是當時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逐漸擴大的產物。唐朝(公元618—907年)承隋之後,又重新恢復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時,封建地主經濟與文化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均呈現出繁榮景象。唐太宗於公元626年8月即位後,勵精圖治,審慎地調整了統治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國家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登基後,在位44年,在他統治前期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是唐朝高度發展的黃金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在農業方面,均田制的推行,使耕地面積擴大,百姓生活殷實富足,府庫充實。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興盛情景。在城市中,商業興旺,交通發達,很多城市都設邸店,為商人服務,並出現了原始的匯票“飛錢”(或稱“便換”)和信用機構“櫃坊”,當時商品交換活躍、錢幣收支頻繁程度可見一斑。唐代冶煉技術取得新成就,全國有168個銀、銅、鐵、錫冶煉所,金屬器物以捶擊與澆鑄制為主,運用切削、刻鑿、焊接等技術。另一方面,漢五銖錢在隋以前已流通了七百多年,其間歷經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準,即使隋五銖也有大小多種樣式,至隋末戰亂,社會上薄小劣錢大量出現。再加上前代周、齊、梁舊錢的流通,則通貨之狀況極度混亂。唐建國後,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於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著手整頓貨幣,頒詔廢五銖錢,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錢文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制詞及書,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其字在篆隸之間,其錢文先上後下,次右左讀之。自上及右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通謂之開通元寶錢。《龍川略論》中記載,蘇轍至京師,參知政事王介甫問鑄錢。對曰:“唐開通錢最善,今難及矣”。開元通寶的出現,開元寶、通寶方孔圓錢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來流通了八百多年來的銖兩貨幣的結束。從此,我國的方孔圓錢多以通寶、元寶相稱,亦即寶文錢的開始。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為後世鑄錢的楷模。如五代的周元通寶、宋代的宋元通寶都模仿了開元通寶的文字形制。日本、越南、朝鮮錢制也受到開元通寶的影響,而通寶的稱謂一直延用至近代。

開元通寶錢,在我國錢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開元”,意指開闢新紀元;“通寶”,意指通行寶貨。開元錢的劃時代地位表現在:(整體有誤,開通元寶意為一直流通之意)

(1)唐代以前的錢幣,多以形制或重量為名稱,如刀幣、五銖錢等,而自開元錢後,改稱“寶”、“通寶”、“元寶”等。

(2)我國古代的重量計數,多以面文標出重量,均將二十四銖為一兩,而自從二銖四絲的開元通寶流通以後,中國衡制中的一兩十錢便由此產生,二十四進位的銖兩制隨即結束。錢幣的實際重量也不再以甾、銖計量,而以兩、錢、分、厘十進位法計量。開元通寶錢,徑八分(約2.4厘米),重二銖四絲(約4克)為一錢,每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起用這種新衡制,換算便利,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3)在錢幣鑄造的形制和重量上,開元錢成為唐代以後各代銅錢的標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