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五銖

武帝五銖

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鑄五銖,最初是由地方郡國鑄造,錢幣界稱為“郡國五銖”。為郡國錢多輕薄,因此鑄赤仄五銖以一當五兌換郡國錢,後又廢止,漢武帝下令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所有,令三官在上林苑鑄造新的五銖錢,史稱“上林三官五銖”。

基本信息

武帝五銖包括“郡國五銖”、“赤仄五銖”、“武帝三官五銖”三大類。

郡國五銖 郡國五銖
武帝五銖 武帝五銖
武帝三官五銖 武帝三官五銖

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橫廓,四決文等不同形式。輪廓深峻、文字精美。之後至西漢末均沿用三官制式。武帝五銖開創了七百三十九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成為中國古代“銖兩制”鑄幣的主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