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瞑庵雜識》

《瞑庵雜識》

《瞑庵雜識》是1983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為(清)朱克敬的筆記體小說。所記多為掌故秩事、見聞雜錄,集內備錄了有關檔案,有史料價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瞑庵雜識》《瞑庵二識》為朱克敬的筆記體二集,如記錄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時,部分奏疏、對湖南厘金的緣起和抽收辦法有詳細說明。又如衡州民教的糾紛、長沙官紳的傾軋等等。楊堅點校。近代湘人筆記叢刊之一。

瞑庵雜識瞑庵雜識

作者簡介

朱克敬(1792—1887),名亦軒,字香蘇,晚年號螟庵、餐霞翁,蘭州人,為朱克敏之弟。早歲貧寒,流寓雲貴,後至湖南,捐為龍山縣典史。關心民間疾苦,常至田間地頭,體察民情。客居長沙時,曾受巡撫劉昆延聘,參纂《湖南省通志》,繼修《龍山縣誌略》。晚年行醫,憂心國事,議論時政,被人目為"狂士",遭讒言指控,立案彈劾。一生喜交遊,與湘軍頭面人物、幕僚、學術界名人交往甚密,尤其同著名洋務思想家郭嵩煮有30多年交情。彼此縱論時事,飲宴酬唱。朱克敬從洋務思想開始向維新思想轉化,終未超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範疇。
他的文學思想仍是儒家的,認為“六藝皆源於聖道。”頗重視文學的功利作用,厭惡陳腐文風,其論說文質樸切理,筆記體語言流暢,文筆簡潔,詩作或托物言志,或借景詠情,或感事抒懷,無不雄麗淒清,沉鬱頓挫。
一生著述甚豐。生前著有《挹秀山房叢書》,歿後又重...(展開全部)朱克敬(1792—1887),名亦軒,字香蘇,晚年號螟庵、餐霞翁,蘭州人,為朱克敏之弟。早歲貧寒,流寓雲貴,後至湖南,捐為龍山縣典史。關心民間疾苦,常至田間地頭,體察民情。 客居長沙時,曾受巡撫劉昆延聘,參纂《湖南省通志》,繼修《龍山縣誌略》。晚年行醫,憂心國事,議論時政,被人目為"狂士",遭讒言指控,立案彈劾。一生喜交遊,與湘軍頭面人物、幕僚、學術界名人交往甚密,尤其同著名洋務思想家郭嵩煮有30多年交情。彼此縱論時事,飲宴酬唱。朱克敬從洋務思想開始向維新思想轉化,終未超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範疇。他的文學思想仍是儒家的,認為“六藝皆源於聖道。”頗重視文學的功利作用,厭惡陳腐文風,其論說文質樸切理,筆記體語言流暢,文筆簡潔,詩作或托物言志,或借景詠情,或感事抒懷,無不雄麗淒清,沉鬱頓挫。
一生著述甚豐。生前著有《挹秀山房叢書》,歿後又重刊13種:《鷓言內篇》、《鷓言外篇》、《螟庵雜錄》、《晦鳴錄》、《浮湘訪學錄》備1卷;《螟庵詩錄》、《螟庵學詩》、《螟庵叢稿》各1卷;《螟庵雜識》4卷;《螟庵二識》2卷、《儒林瑣記》3卷(附1卷)、《雨窗消意錄》4卷(甲部)、《柔遠新書》4卷。還撰有《歷代邊事匯鈔》12卷、《國朝邊事匯鈔》8卷和《湘軍志》等。未收入叢書的《通商諸國記》(1卷)被輯入《小方壺輿地叢鈔》。 晚年,患眼疾失明,目殘學不輾,湘中名士多推崇備至,貧病而歿。自擬墓誌日:“生無補於時,死無聞於後,既盲而學古無有,獨以其盲傳不朽。”

清代筆記小說名錄

清代是筆記小說蔚為大觀的時代,許多文學大家鍾情於筆記小說,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張潮的《虞初新志》、沈起鳳的《諧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聞見異辭》
《康輶紀行》
《鋤經書舍零墨》
《觚勝》
《雨窗消意錄》
《溪上遺聞集錄》
《貓苑》
《昔柳摭談》
《三借廬筆談》
《大雲山方雜記》
《黃山領要錄》
《虎口餘生記》
《黃孝子尋親紀程》
《壺天錄》
《兩般秋雨庵隨筆》
《咫聞錄》
《冷廬雜識》
《南漘楛語》
《清嘉錄》
《初月樓聞見錄》
《嘯亭雜錄》
《粵行紀事》
《記縊鬼》
《津門雜記》
《西清筆記》
《此中人語》
《南皋筆記》
《薈蕞編》
《春在堂隨筆》
《誌異續編》
《蜀難敘略》
《瀛濡雜誌》
《瓮牖余談》
《蘿庵游賞小志》
《金壺七墨》
《庸庵筆記》
《重論文齊筆錄》
《郎濳紀聞》
《燕下鄉脞錄》
《明齊小識》
《北東園筆錄》
《熙朝新語》
《宋艷》
《七頌堂識小錄》
《謏聞續筆》
《酒令叢抄》
《海外紀事》
《澳門記略》
《宋瑣語》
《勝飲篇》
《千百年眼》
《榆巢雜識》
《梅花草堂集》
《浪跡叢談》
《瞑庵雜識》
《茶香室叢抄》
《影談》
《道聽途說》
《印雪軒隨筆》
《客窗閒話》
《三異筆談》
《璅雜記》
《秋燈叢話》
《亦復如是》
《埋憂集》
《澆愁集》
《聽雨軒筆記》
《女聊齋志異》
《淞南夢影錄》
《笑笑錄》
《淞濱瑣話》
《石渠隨筆》
《里乘》
《右台仙館筆記》
《耳食錄》
《小豆棚》
《螢窗異草》
《履園叢話》
《諧鐸》
《耳郵》
《子不語》[清代筆記小說]
《蜀碧》
《夜譚隨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