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鐸》

《諧鐸》

《諧鐸》清代文言短篇小說集,12卷,共122個故事,《諧鐸》的作者是清代中葉戲曲作家沈起鳳。據有關資料記載,沈起鳳生於1741年,字桐威,江蘇吳縣人。《諧鐸》的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簡練生動,深藏哲理。作者痛感社會的黑暗,人世的險惡,在《諧鐸》中鋒芒畢露的是強烈的現實批判性、警策性。基於這一宗旨,《諧鐸》中的故事大量的是揭露病態社的世相。《諧鐸》的每篇故事,非神即鬼,非精即怪,有警誡,有諷喻,各篇獨立,言簡意深。作者借題發揮,對於社會病態的解剖,人情世態的揭露,寓莊於諧,頗具功力。

基本信息

《諧鐸》《諧鐸》
本書是清代筆記體小說中優秀的一種,《青燈軒快譚》評說:“《諧譯》一書,《聊齋》以外,罕有匹者。”作者沈起鳳,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詩詞、戲曲、古文、小說,皆知名於當時。本書名《諧鐸》,意思就是寓勸戒於嬉笑言談之中,如《棺中鬼手》篇,對貪官污吏進行了嘲諷;《桃夭村》篇,揭露了當時社會賄賂公行、是非顛倒的現象;《村姬毒舌》篇,譏弄了新科狀元以財勢誘人的醜態。凡此種種,使本書在當時社會就得以廣泛流傳。

作者簡介

[清](公元一七四一年至?年)字桐威,號贅漁,又號紅心詞客,蘇州人。生於清高宗乾隆六年,卒年不詳,年二十八歲。舉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鄉試。後會試屢不第,抑鬱無聊,放情詞曲自娛。所作戲曲,不下三四十種,風行大江南北。高宗南巡,官紳所備迎鑾供御大戲,皆出其手筆。妻張雲,亦工詩文,頗享唱隨之樂。嘗為祁昌教官。晚年以選人客死都門。起鳳所作曲,今僅見其友石韞玉所刻之四種,為《報恩緣》《才人福》《文星榜》《伏虎韜》(奢摩他室曲叢)此外名目之可考者,有《千金笑》《泥金帶》《黃金屋》三種,《曲諧》又有雜記小說《諧鐸》十二卷,流傳尤盛。

沈起鳳的文言小說《諧鐸》是清代中葉優秀的短篇小說集,它通過誇張、對比、不協調、故意出錯、輕重倒置、諧音等俳諧手法寫出了一篇篇以諧入鐸、寓莊於諧的作品,這與沈起鳳的幽默天性是分不開的。

清代筆記小說名錄

清代是筆記小說蔚為大觀的時代,許多文學大家鍾情於筆記小說,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張潮的《虞初新志》、沈起鳳的《諧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聞見異辭》
《康輶紀行》
《鋤經書舍零墨》
《觚勝》
《雨窗消意錄》
《溪上遺聞集錄》
《貓苑》
《昔柳摭談》
《三借廬筆談》
《大雲山方雜記》
《黃山領要錄》
《虎口餘生記》
《黃孝子尋親紀程》
《壺天錄》
《兩般秋雨庵隨筆》
《咫聞錄》
《冷廬雜識》
《南漘楛語》
《清嘉錄》
《初月樓聞見錄》
《嘯亭雜錄》
《粵行紀事》
《記縊鬼》
《津門雜記》
《西清筆記》
《此中人語》
《南皋筆記》
《薈蕞編》
《春在堂隨筆》
《誌異續編》
《蜀難敘略》
《瀛濡雜誌》
《瓮牖余談》
《蘿庵游賞小志》
《金壺七墨》
《庸庵筆記》
《重論文齊筆錄》
《郎濳紀聞》
《燕下鄉脞錄》
《明齊小識》
《北東園筆錄》
《熙朝新語》
《宋艷》
《七頌堂識小錄》
《謏聞續筆》
《酒令叢抄》
《海外紀事》
《澳門記略》
《宋瑣語》
《勝飲篇》
《千百年眼》
《榆巢雜識》
《梅花草堂集》
《浪跡叢談》
《瞑庵雜識》
《茶香室叢抄》
《影談》
《道聽途說》
《印雪軒隨筆》
《客窗閒話》
《三異筆談》
《璅雜記》
《秋燈叢話》
《亦復如是》
《埋憂集》
《澆愁集》
《聽雨軒筆記》
《女聊齋志異》
《淞南夢影錄》
《笑笑錄》
《淞濱瑣話》
《石渠隨筆》
《里乘》
《右台仙館筆記》
《耳食錄》
《小豆棚》
《螢窗異草》
《履園叢話》
《諧鐸》
《耳郵》
《子不語》[清代筆記小說]
《蜀碧》
《夜譚隨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