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憂集》

《埋憂集》

《埋憂集》,十卷,續集二卷。清人朱翊清(1795-?)撰,該書一反筆記小說多談鬼事的慣例,對社會時事反映很強烈,敏感(因處於鴉片戰爭時期),內容豐富,思想駁雜,很有愛國激情。

基本信息

選文欣賞

鍾進士平湖錢孝廉,某中丞公臻之子也。以赴選入都,至通州,日已暮,寓舍滿矣,惟屋後樓房三間,相傳向有狐妖,無敢宿者。錢欲開視,眾皆以為不可,錢笑曰:“何害?余向讀《青鳳傳》,每嘆不得與此人遇。果有是耶,當引與同榻,以遣此旅枕淒涼。”立命啟之。几榻塵封,二仆拂拭逾時,施衾枕焉。
既就寢,不能成寐,夜將半,萬籟無聲,斜月半窗,頗涉遐想。忽聞履聲細碎,兩女子攜手自西北隅出,一女子曰:“昨宵因看月至蘆溝橋,與雲姊弈,妹連輸兩局。本約今夜再戰,頃小婢來言:”此中有人,乃風雅兒郎,不可交臂失卻。‘故邀姊偕來覘之。“言次以手指榻上,遂近前揭其帳,含笑罵曰:”何處書呆,敢來占人閨闥!“錢視之,皆二十許麗人,乃起坐,曰:”仰慕仙容,願得暫親芳澤,以盡一夕綢繆。雞鳴戒旦,即為陌路蕭郎,何雲占耶?“其稍長者,即以巾拂之曰:”吾姊妹將來魅汝。“其少者乃曰:”姊住此,妹且去。“女遂縱體入懷。錢不覺心動,急轉念,是花貌而雪膚者,妖也。遽引佩刀刺之,而懷中已虛無人矣,意將遷出,又恥為眾所笑,乃復就枕。倦極,朦朧睡去,忽覺渾身冰冷,驚而寤,衾褥皆為水淹,二女笑立帳外。錢裸而躍出,大罵:”妖狐休走!“二仆齊起,則二女已遁,榻前浴盆存焉。既而寓中俱起,
《埋憂集》埋憂集》
其浴盆蓋店主所備以嫁女者,啟視後房,已失其一。
天漸曉,錢束裝遂行。中途遇同邑武舉楊某,將赴試入都,語及。楊笑曰:“此君之畏怯所致也。如我往,恐彼將不任馳驅爾。”策馬而至,請宿樓中。主人曰:“君不聞昨夜某客所遇耶?”楊曰:“某正以聞所聞而來耳。”主人知不可爭,聽之。楊既寢,倚枕以待。久之,見一老大婢,蓬頭攣耳,蹣珊而前。楊躍起,問將何為。婢曰:“吾家蓮姑聞郎君在此,偕七姑避往雲姑處圍棋。適匆匆忘著半臂,今令侍蜱來取,故將搜取以往。”楊向何故避去,婢曰:“不知。蓮姑但云:”相君之面,殆是鍾進士後身,故不敢相親也。
楊大喜,次日出,夸於眾,以為此去必中進士。眾視其貌,貙目昂鼻,虬髯繞頰,面黝如鬼,絕似世所繪鍾馗狀,匿笑而退。然由是樓中狐亦絕不復至矣。
余內弟吳壽駝家,嘗有狐祟。往往廚箱無故自開,床榻無端自移,或抽屜忽然火出。一瓮內貯酥糖數十包,其後開瓮取啖,則封裹宛然,而中皆空矣。如是者半年,百計驅遣無效,於是發念全家齋戒,延雲巢僧十餘輩,拜梁王懺三日。僧甫去,而妖已寂無影響矣。是懺悔之說,果有驗也。然不如楊某之驅狐,尤為切近而輕易也。
蛇殘餘父嘗言,往在富陽遇一人,貌狀魁梧,而鬚眉盡脫,肌膚紋裂如蛇皮然,疑其瘋也,其人自言:“半月前,嘗至一友家夜飲,大醉而歸,踉蹌行山徑中,久之,斜月漸沒,村路莫辨,忽一失足,如陷地穴中。捫之,觸手熾熱,而軟膩如脂,腥穢刺鼻,且迷悶更不可耐。疑其已葬魚腹,亟拔佩刀力劃,才一舉手,則掀翻震盪,地轉天鏇,瞑眩不已。幸數刀後,劃然已開。徑出,踉蹌奔歸。比曉往視,一巨蟒長十丈許,死於澗邊。腹間一穴,刀痕宛然可數也。蓋時值醉飽,故未中其毒,然已不啻輪迴一轉矣。”其人邱姓,名品三,已中戊午科武舉。自此人呼之曰“蛇殘”。
《埋憂集》埋憂集

賭飯乾隆時,吳白華侍郎素善飯,有宗室某將軍,亦與齊名。一日,謂將軍曰:“夙仰將軍之腹,量可兼人。若某者雖無經笥之便便,至於飯來開口,略有微長。但不知盧後王前,孰為優劣,意欲與君一決勝負。何如?”將軍笑而許之。侍郎命左右持籌侍側,每啖一碗,則授一籌。飯罷數之,將軍共得三十二籌,侍郎只二十四籌爾。侍郎不服,約與明日再賭,將軍笑曰:“敗軍之將,尚敢再戰乎?”明日復至,比設食,只有飯而無餚,謂將軍曰:“此亦所謂白飯也。昨以肉食為鄙,故聊遜一籌,今與君白戰,若再不勝,願拜麾下。”於是復計籌而食,將軍食至二十碗而止,侍郎竟得三十六籌。蓋侍郎先以食肉而易飽,將軍以無餚而不能下咽也。

作者簡介

朱翊清,字梅叔,別號紅雪山莊外史,歸安(今屬浙江吳興縣)人。屢試不中,絕意科場,終身未仕。據自序,此書當成於道光癸巳至乙巳年間(1838-1845)。考其書中內客,個別篇章(如《夢廬先生遺事》)或系後來增補。本書版本,有同治十三年杭州文元堂刊本,筆記小說大觀本,清代筆記叢刊本,民國三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點校者以杭州文元堂刊本為底本,參照他本,分段標點,還做了些更正。

清代筆記小說名錄

清代是筆記小說蔚為大觀的時代,許多文學大家鍾情於筆記小說,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張潮的《虞初新志》、沈起鳳的《諧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聞見異辭》
《康輶紀行》
《鋤經書舍零墨》
《觚勝》
《雨窗消意錄》
《溪上遺聞集錄》
《貓苑》
《昔柳摭談》
《三借廬筆談》
《大雲山方雜記》
《黃山領要錄》
《虎口餘生記》
《黃孝子尋親紀程》
《壺天錄》
《兩般秋雨庵隨筆》
《咫聞錄》
《冷廬雜識》
《南漘楛語》
《清嘉錄》
《初月樓聞見錄》
《嘯亭雜錄》
《粵行紀事》
《記縊鬼》
《津門雜記》
《西清筆記》
《此中人語》
《南皋筆記》
《薈蕞編》
《春在堂隨筆》
《誌異續編》
《蜀難敘略》
《瀛濡雜誌》
《瓮牖余談》
《蘿庵游賞小志》
《金壺七墨》
《庸庵筆記》
《重論文齊筆錄》
《郎濳紀聞》
《燕下鄉脞錄》
《明齊小識》
《北東園筆錄》
《熙朝新語》
《宋艷》
《七頌堂識小錄》
《謏聞續筆》
《酒令叢抄》
《海外紀事》
《澳門記略》
《宋瑣語》
《勝飲篇》
《千百年眼》
《榆巢雜識》
《梅花草堂集》
《浪跡叢談》
《瞑庵雜識》
《茶香室叢抄》
《影談》
《道聽途說》
《印雪軒隨筆》
《客窗閒話》
《三異筆談》
《璅雜記》
《秋燈叢話》
《亦復如是》
《埋憂集》
《澆愁集》
《聽雨軒筆記》
《女聊齋志異》
《淞南夢影錄》
《笑笑錄》
《淞濱瑣話》
《石渠隨筆》
《里乘》
《右台仙館筆記》
《耳食錄》
《小豆棚》
《螢窗異草》
《履園叢話》
《諧鐸》
《耳郵》
《子不語》[清代筆記小說]
《蜀碧》
《夜譚隨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