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遺聞集錄》

《溪上遺聞集錄》

《溪上遺聞集錄》清尹元煒著。編定、刊行於鴉片戰爭(1840—1842)後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該書中懷著愛國愛鄉的情愫,既有敘寫鴉片戰爭期間入侵慈谿的英軍罪行和我方軍民英勇抗英的紀實文字,也有對清廷腐敗無能的抨擊言詞,警示著“落後挨打”,觸發對“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睿智的通悟,至今仍是一份閃耀著愛國主義的鄉土教材,富有扣盪人心的閱讀效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溪上遺聞集錄》之內容,“皆邑中數千百年來名賢事跡。由於編者還深憾於舊志“虞氏之世為句章鑿鑿可據,而都尉及喜、預、荔、寄外,六朝人物概不收入;明亡忠臣義士皆耿耿不可磨滅,而當時的拘於避忌,亦概不取載”之紕病,因而在採錄工作中尤為重視。這對了解和研究虞氏望族衍徙興衰及其背景嬗變,了解和研究明末清初的慈谿乃至浙東的動盪時局和抗清人物之活動,提供了大量極為可貴的文獻資料,至今仍有使用和參考價值。

《溪上遺聞集錄》《溪上遺聞集錄》

片段欣賞

冀國夫人葉氏
冀國夫人葉氏,慈谿人,歸鄞邑史簡。簡為縣從事,尉受財杖民,欲見血。簡憫之,偽塗以朱。尉察其偽,杖簡死。葉氏時年二十五,四壁蕭然,誓志不奪。遺腹舉一男,即八行先生詔也。惡衣菲食,晝夜紡績,課子讀書。俾從鄉先生樓評事郁游,每戒以師古敦行。八行嘗曰:“無母氏,幾無史氏矣!”後累世貴顯,凡十八封,至冀國夫人。(《溪上遺聞集錄卷十》)

作者介紹

尹元煒,字青輝,號方橋,浙江慈谿人。嘉慶九年中舉,性淡定,不思仕進。工詩及古文詞,同時的道州何紹基、嘉興馮登府、山陰宗稷辰、鄞人董瀾、同縣王信、葉燕、柯振岳,對他都很推崇。主講慈谿德潤書院。晚年因感邑志載述多有缺失、邑中文獻日就荒殘,於是就網羅合邑數千百年放失舊聞,為前人補所未備。由是知難而進,廣搜博採,手輯《溪上遺聞集錄》八卷、《別錄》二卷,對慈谿地方掌故的徵集,功莫大焉。

清代筆記小說名錄

清代是筆記小說蔚為大觀的時代,許多文學大家鍾情於筆記小說,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張潮的《虞初新志》、沈起鳳的《諧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聞見異辭》
《康輶紀行》
《鋤經書舍零墨》
《觚勝》
《雨窗消意錄》
《溪上遺聞集錄》
《貓苑》
《昔柳摭談》
《三借廬筆談》
《大雲山方雜記》
《黃山領要錄》
《虎口餘生記》
《黃孝子尋親紀程》
《壺天錄》
《兩般秋雨庵隨筆》
《咫聞錄》
《冷廬雜識》
《南漘楛語》
《清嘉錄》
《初月樓聞見錄》
《嘯亭雜錄》
《粵行紀事》
《記縊鬼》
《津門雜記》
《西清筆記》
《此中人語》
《南皋筆記》
《薈蕞編》
《春在堂隨筆》
《誌異續編》
《蜀難敘略》
《瀛濡雜誌》
《瓮牖余談》
《蘿庵游賞小志》
《金壺七墨》
《庸庵筆記》
《重論文齊筆錄》
《郎濳紀聞》
《燕下鄉脞錄》
《明齊小識》
《北東園筆錄》
《熙朝新語》
《宋艷》
《七頌堂識小錄》
《謏聞續筆》
《酒令叢抄》
《海外紀事》
《澳門記略》
《宋瑣語》
《勝飲篇》
《千百年眼》
《榆巢雜識》
《梅花草堂集》
《浪跡叢談》
《瞑庵雜識》
《茶香室叢抄》
《影談》
《道聽途說》
《印雪軒隨筆》
《客窗閒話》
《三異筆談》
《璅雜記》
《秋燈叢話》
《亦復如是》
《埋憂集》
《澆愁集》
《聽雨軒筆記》
《女聊齋志異》
《淞南夢影錄》
《笑笑錄》
《淞濱瑣話》
《石渠隨筆》
《里乘》
《右台仙館筆記》
《耳食錄》
《小豆棚》
《螢窗異草》
《履園叢話》
《諧鐸》
《耳郵》
《子不語》[清代筆記小說]
《蜀碧》
《夜譚隨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