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

《死囚》

《死囚》作者丁一鶴,中國青年出版社於2008年9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死囚》《死囚》

編輯推薦

丁一鶴的解密案卷系列,通過紀實文學的方式,解密了大案背後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保證了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同步,呈現出非常真實的生活面貌。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倪壽明
我熟悉本書的許多案件,其中很多是我作為主管院長督導過的,也有些案件是我親自擔任二審審判長參加過審判的。因此該書真實感很強,撲朔迷離的案情令人震撼。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明
深入的採訪、獨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個紀實作家必備的素質。丁一鶴解密案件系列,把法制紀實文學做到了一般記者難以做到的高度。
——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得主 董保存
正如人的生命必然遵從於自然法則一樣,生活於社會中的個人必然要遵從於社會生活的規則,受社會生活規則的約束。丁一鶴的解密案卷系列,是在解剖法律與犯罪後面的人性,自然、真實、充滿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
——茅盾文學獎得主、《歷史的天空》作者 徐貴祥
丁一鶴的《解密北京大案》和《死囚檔案》在新浪網的時政類圖書排行榜上,長期占據了前三名的位置,說明讀者喜歡他的作品。希望他寫出三言二拍式的作品。
——解放軍文藝獎得主、《激情燃燒的歲月》作者 石鐘山
丁一鶴憑藉理性的視角,以人性的光芒照亮社會陰暗的角落。衝破人性的最後一道底線,走入陌生的犯罪人的內心世界,從另外一個意義上呈現出當代中國人的一種極為真實的生存狀態。
——香港《鳳凰周刊》主編、著名作家 師永剛
本書中很多案件是我作為主管院長督導過的,也有些案件是我親自審判的,真實感很強,撲朔迷離的案情令人震撼。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王明
著名法製作家丁一鶴解密案卷系列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法學專家 倪壽明;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得主 董保存;茅盾文學獎得主、《歷史的天空》作者 徐貴祥;解放軍文藝獎得主、《激情燃燒的歲月》作者 石鐘山;香港《鳳凰周刊》主編、著名作家 師永剛。
震撼人心的經典案例,法制紀實的扛鼎之作。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全部來自丁一鶴對案件當事人的親自採訪和他所接觸的相關案卷,而且是對案件鮮為人知的內幕進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為作者的採訪和掌握的資料是一手的、真實的、獨家的,所以本書對於案件的報導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而且大多內容是讀者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丁一鶴用紀實文學的方式記錄中國法制進程的一些片段,本書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國產生過一定影響,有的案情也通過各種傳播渠道為廣大讀者所知。但與其他媒體報導不同的是,本書的內容全部來自丁一鶴對案件當事人的親自採訪和他所接觸的相關案卷,而且是對案件鮮為人知的內幕進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作者簡介

丁一鶴,曾用名丁濰河丁培軍1970年生於山東諸城市,1987年入伍歷任保密員.新聞幹事、編輯記者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大學法學院現為北京市高級法院《法庭內外》雜誌社編輯.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發表作品800餘萬字獲首屆老舍散文獎等60餘項文學.書法、新聞獎著有《北京大案》《北京重案》《北京要案》《死囚檔案》《中國大禁毒》“解密北京大案》《解密中國大案》系列3部,《丁一鶴解密案卷》系列10部,共25部。

目錄

第一卷 激情殤
 第一章 血色黃昏,小販揮刀殺城
 第二章 圖窮匕現,復仇血濺研究院
 第三章 法網恢恢,逃進監獄也枉然
 第四章 同根相煎,北大學子橫刀向
 第五章 縱子成虎,愚昧父親成幫凶
第二卷 鏡花緣
 第一章 掐斷孽緣,繾綣訣絕殺女友
 第二章 激情外遇,百刀斬斷情婦路
 第三章 孽債血償,情人腳步留不住 
 第四章 血腥婚姻,上門女婿殺岳母
 第五章 瘋狂索愛,甜瓜也不能強扭
第三章 貪慾劫
 第一章 高速腐敗,親信搞垮畢玉璽
 第二章 寧死不招,鐵齒銅牙楊彥明
 第三章 震動京城,商業賄賂第一貪
 第四章 跨國豪財,三光主任張寶經
 第五章 金融皇后,下崗女工騙千萬

書摘插圖

第一卷 激情殤
 第一章 血色黃昏,小販揮刀殺城管
簡要案情
2006年8月11日下午4時50分,隨著無照商販崔英傑那把帶著烤腸熱度的尖刀刺入北京市海淀區城管副隊長李志強的脖頸,一起城管與商販之間查抄與反查抄的對抗,釀成了北京市城管部門成立8年來第一起因公殉職案,李志強也因此成為北京市城管部門成立8年來因公犧牲的第一人。
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崔英傑死刑緩期2年執行。這個判決結果受到了各界的關注,絕大多數人表示尊重法院的宣判結果,包括北京大學法學院著名法學教授賀衛方在內的一些法學專家都認為,死緩是能夠取得的最好判決結果。
城管副隊長李志強最終因搶救無效永遠離我們而去,用生命換來了鐵面無私好城管的美名。儘管他成為北京城管行列里第一個死在工作崗位上的烈士,但他突然拋下的孤兒寡母和年邁父母,卻要痛斷肝腸。而身陷囹圄的崔英傑遠在鄉下的父母,又何嘗不是整日以淚洗面。
我只是在法庭上認識當過兵、乾過保全和賣過烤腸的無照小販崔英傑,他的年輕英俊讓人心痛。我也只是在照片上看到已經成為烈士的城管副隊長李志強,他淡然寬厚的目光讓人心碎。本來,他們的生死和我毫無關係。可是,在億萬人民關注“小販殺城管”案件時,作為法院系統的政法記者,我覺得有必要更多地了解詳情,更準確地告知大眾案件真相。況且,我對崔英傑和李志強總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因為我和他們都生活在北京,這個北京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北京,就像祖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祖國一樣。
而且,我的一段人生經歷和崔英傑類似,都是從一個農村孩子喊著回響祖國號召的口號、懷揣著改變人生、追求富貴的私心獻身國防,都曾在濟南軍區部隊服役,也都曾經是優秀士兵受到過上級嘉獎,後來都為了更好地像人一樣地活著,來到不是我們家鄉的北京。而被崔英傑殺死的城管副隊長李志強來自河北唐山,他和來自河北保定的崔英傑是河北老鄉,他們來到北京的目的也都是為了活得更好一些,更有尊嚴一些。
李志強這位戴著眼鏡、身材魁梧的城管副隊長面目和善、文質彬彬,現在卻只能被定格在遺像上了。李志強之死被媒體廣泛傳播後,輿論在對其殉職表示哀悼的同時,也經由此案鄭重反思歷時10年,爭議重重的城管制度。但是,我不想去討論城管制度的問題,我更不想刻意地把李志強和崔英傑放在“貓”與“鼠”的角度去分析。我只想從人性的角度,或者從社會和諧的角度,提供一個人與人如何和諧共存的血腥標本。
沸沸揚揚的“小販殺城管”案告一段落,但我多么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很多年之後的某一天,小崔英傑和城管副隊長李志強在天堂里相遇,媾是一片多么和諧的樂土啊。高樓林立的中關村依然車水馬龍,除了金碧輝煌的商場、酒店、科貿大夏,還有留給崔英傑這樣的小商販一塊小小的熱門場地,城管副隊長李志強不時幫助崔英傑維持著秩序,而崔英傑快樂地拿出自己剛剛做出的熱乎乎的烤腸招呼著城管哥哥李志強。在那裡,李志強和崔英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在天堂的一個三輪車支起的烤腸小攤上,他們正在一起喝著二鍋頭……
那是多么和諧的一個場面啊,那時候,再也沒有人把李志強當作貓了,崔英傑也不會把自己當作時刻逃跑的老鼠。
在講述2006年8月11日那個血色黃昏之前,我們必須梳理一下崔英傑和李志強的前塵往事,因為這對於忠於職守的城管副隊長李志強和勉強生存的鄉村青年崔英傑來說,實在是不得不說的故事。
河北省阜平縣平陽鎮各老村,是崔英傑的家鄉。1983年7月15日崔英傑出生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山溝里。所謂“各老”,當地土語即“偏僻角落”的意思。崔英傑的家鄉雖然山清水秀,同時也是一處窮鄉僻壤。60多年前,八路軍在這裡轉戰太行,跟日本鬼子做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之後,毛主席帶領中央領導機關在這大山的皺褶里,指揮解放軍進行了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戰役。至今,在太行山區的這個小小村落,老百姓依然很窮,唯一能夠讓當地百姓看到希望的,是那個地方還有幾處小煤窯,出產少量的煤。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崔英傑患有心臟病的母親時常在附近的小煤窯幫人挖煤,以貼補家用,回家的時候,除了牙是白的,別的地方都是黑的。而他患有高血壓的父親在農閒時給人做短工,收入也極其可憐。
崔英傑是家中老四,他的一個姐姐是聾啞人。國中畢業崔英傑就輟學了。他有兩條路可以走出重重疊疊的大山:一是外出打工,二是當兵。
崔英傑選擇了當兵,對於崔英傑來說,當兵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太行子弟對於國家的責任,而對於他本人而言,更是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經過層層選拔,崔英傑來到濟南軍區某電子干擾部隊服役,成為一名報務員。在服役期間,崔英傑表現良好,平時訓練刻苦,成績突出,榮獲“優秀士兵”稱號,多次在軍人大會上作為典型被點名表揚,並獲嘉獎一次。
兩年後,崔英傑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的崔英傑發現,家鄉變化很大,別人家都蓋了新房子,但他的家依然沒有任何變化,全家依然擠在低矮的破房子裡。而且,隨著兄弟們年齡的增長,娶媳婦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可是,家貧如洗如何娶上媳婦啊。眼下要緊的是要掙錢改變家裡的現狀,給家裡修房子成為當務之急。
崔英傑決定外出打工,他選擇的去向是北京。他的哥哥崔英豪已經先期到了北京打工。但是,除了一副好身板和一身好力氣之外,只有國中文化的崔英傑並沒有什麼特長在城市立足。最後,他像其他退伍的戰友一樣,選擇了當保全。
崔英傑當兵是為祖國站崗,而當保全就難說給什麼人站崗了。尤其是在一些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當保全,這讓曾為軍人的崔英傑感到一些不快,但是,為了生存,他只能盡職盡責。2006年4月,崔英傑來到了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的一家餐飲娛樂城上班。公司提供兩頓飯,但是公司要每月扣100元飯費。到2006年8月之前,崔英傑在這裡一共幹了4個月,卻只發了2次薪水,大概1800元。
拿到手的工資崔英傑很快就拿去還債了,因為他還要付房租和支付其他費用。北京的花銷高,房租也很貴,尤其在中關村,他那點工資除了消費之外,幾乎連房租都交不起。
但是,崔英傑覺得,只要能吃苦,有上進心,沒有什麼困難能夠壓垮自己。崔英傑當保全的上班時間是凌晨2點到早上10點,下班過後大家都去睡覺了。他覺得這樣太浪費時間,就在下班之後另找了一個送外賣的活掙錢。跟他一起乾的小保全們看到他那么能吃苦,都很佩服他。在崔英傑的啟發下,好幾個保全都開始下班去送外賣掙點辛苦錢。
但是,送外賣賺錢還是很少。崔英傑發現在中關村的核心地帶海龍大廈和科貿大廈附近,有一些蹬著三輪車賣烤腸和煎餅果子的小攤,生意非常火爆,一天下來能夠賺幾十塊錢。腦子靈活的崔英傑就打起了賣烤腸的主意。很快,崔英傑買來一輛三輪車,又買來爐子,他的烤腸攤就支起來了。聽說崔英傑下班之後去賣烤腸,他的保全朋友們都去看。娛樂城的一位主管得知後,常常當著其他保全誇獎崔英傑,這小伙子不簡單,這么年輕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在大街上賣東西,而且經常被城管追著跑,一般人都拉不下這個臉。
當一個人還在餓肚子的時候,再談面子問題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就這樣,每天上午10點下班後,崔英傑換掉保全服裝,騎上自己的三輪車去進貨,中午12點趕回中關村,然後開始串烤腸到下午2點,隨便吃點飯後就到下午4點了,這時候崔英傑騎著他的三輪車出來在海龍大廈和科貿大廈一帶擺攤賣烤腸,直到晚上10點左右收攤,吃點晚飯趕緊睡上2個小時再到娛樂城上班。
雖然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雖然每天只睡2個多小時,但崔英傑還是非常知足,因為這樣就有了不錯的收入。買三輪車和爐子等賣烤腸的工具,崔英傑欠了同事1000多塊錢的債,他要多賣點烤腸儘快還債。
在北京生存很難,但依然有很多人來到北京闖蕩,這其中包括崔英傑的戰友。那些部隊里的好兄弟們跟崔英傑一樣都來自農村,剛來北京沒有錢,崔英傑二話不說,拿起錢就塞給戰友。甚至娛樂城後廚的一個小伙子,剛來北京工作還沒拿到工資,沒有錢花也是崔英傑給的錢。雖然只有十塊二十塊的生活費,但對他們來說已經解了燃眉之急,這些錢都是崔英傑每天賣烤腸賺的。
崔英傑是個看不得別人可憐的人,有一天他正在賣烤腸,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小女孩呆呆地站在他的攤前。崔英傑望著那飢餓的眼神,連忙遞給那個小女孩一根熱乎乎的烤腸,看著小女孩狼吞虎咽地吞下,崔英傑又遞過去一根,直到小女孩打起飽嗝之後,崔英傑才說,小妹妹,你幫我賣烤腸吧,我給你錢,讓你吃飽飯,小女孩感激地點點頭。從此之後,崔英傑的小攤前多了一個幫著賣烤腸的小女孩。
儘管崔英傑在城市的夾縫中品嘗了生存的艱難,但是他能吃苦,他開朗的性格影響著周圍的人,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同事們在當保全之餘,也紛紛出去打工賺錢。在這個別人的城市裡,崔英傑只想踏實地賺點錢,他不想也不敢惹事。在崔英傑打工的娛樂城,因為剛剛上班的前兩個月的保全都沒開工資,有人要鬧著去找老闆要錢,也讓崔英傑給攔住了。
這些困難對於崔英傑來說,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來自城管的查抄。崔英傑知道,跟他一起賣烤腸和煎餅果子的人,都是無照經營,也影響城市環境。但是,崔英傑沒有能力像一個真正的商人那樣填一大堆的表格、辦理一大堆的證件、交一筆又一筆的費用,他根本沒有那么多的錢能夠堂堂正正地辦理好所有的手續再去賣烤腸,他只能像過街老鼠那樣在城管趕來的時候四處逃竄。
崔英傑的烤腸攤從2006年7月開始支起,前後被城管抄了三次。第一次他跑得快,基本沒損失什麼。但第二次比較嚴重,那天他的手機、錢包都放在三輪車上,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小偷偷了,還是被什麼人拿了,正在崔英傑在發獃的時候,城管就來查他的攤。崔英傑使勁說好話,但是沒起作用,城管最後還是抄了他的攤,收了貨,收了車,那時候崔英傑幾乎一無所有了。
那次查抄對崔英傑打擊很大。他錢包沒了,手機都沒了,車也沒了,貨也沒了,甚至連希望都沒了。被抄攤那天,房東又催交房租,崔英傑連交房租的錢也沒有了,只好四處借債,以至於連續兩天都沒到單位上班。他的保全同事們看他沒來上班,就去他的出租屋去看他,為了勸慰崔英傑,大家一起喝酒。崔英傑一邊喝著酒,一邊在同事們面前號啕大哭著說:“我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像人一樣活著嗎?我不想這樣,可我又該怎么樣?”
但是,僅僅過了兩天,崔英傑開始重操舊業了,因為他給老家打電話的時候告訴父親,自己在乾保全之餘還支了一個烤腸攤,收入很不錯。不久,父親從老家打電話來說,他要來北京看看兒子的生意。崔英傑只好再次找同事們借了1000塊錢,花500多塊錢買了車,又買了爐子和香腸,準備迎接父親的到來。2006年8月10日下午,父親從河北阜平老家來到北京,看望在北京又當保全又做生意的兒子。聽說兒子在北京做買賣,父親甚至還帶來一個親戚家的女孩來找崔英傑,讓他幫著找個工作。
為了讓父親高興,崔英傑把自己在北京遇到的委屈統統掩飾起來,快快樂樂地當起了他的烤腸攤攤主。安頓好父親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2006年8月11日下午4點多,崔英傑帶著第一天來找工作的小女孩來到中關村科貿大廈樓前,準時出攤了。正是這重打鑼鼓另開張的日子,崔英傑遇到了李志強,他們兩人的人生也由此發生了大逆轉。
寬厚隨和,城管副隊長李志強
接下來我將講述城管副隊長李志強的故事。
李志強的年齡在2006年8月11日被永遠定格在36歲。李志強母親說起兒子的童年時說,李志強是個寬容、隨和的人,性格內向,小時候屬於文靜可愛的孩子,他很少吵架,讀書的時候不吵,執法的時候也沒有吵過。李志強剛剛當城管的時候,連鄰居們都不理解這么文靜的人怎么能去當城管。不少鄰居問李志強的父親說,你兒子是乾什麼啊?又不是警察,怎么整天站在街上。父親將問題轉給兒子時,李志強笑了笑,回答說,自己是為老百姓維護環境。
李志強整天露天執法讓父親心疼,特別是下大雨的時候,回家累得精疲力竭。父親曾經動過給兒子調動工作的念頭,但是李志強說既然幹了城管,就要乾好,不準備再換工作。
李志強的父親有到公園鍛練的習慣,一天早上回家時,老人家發現玉淵潭附近橋下有一名男子帶著一個小姑娘,當時天有些涼,但兩人衣著卻很單薄。回到家,父親提起了這個事情,李志強就問女兒說:“人家很冷,你看應該怎么辦?”女兒想了一想,就走回自己的屋子,拿出一些衣服抱給爺爺。當晚,李志強的父親將衣服給了橋下那個小女孩。回到家,孫女還不停追問衣服人家收了沒有,穿上是不是合身。李志強還曾向全家人提議,捐助了4名貧困學生。
回憶起丈夫,李志強的妻子使用了寬容這個詞。妻子的年紀比李志強小,在妻子發火的時候,李志強從來都是哄勸,從不生氣。一天晚上,妻子看到屋子有些髒,讓李志強拖一下地,但李志強工作很累就沒有動。妻子發火了,李志強便不聲不響地起來,拿起拖把開始拖地。妻子回憶起這件事時抽泣起來:我應該讓他多休息一下啊!
李志強還是個孝順的孩子,李志強的岳父曾經在香山被馬蜂叮了,臉腫得很厲害,岳母打電話過來說晚上不方便,讓李志強夫妻第二天再過去,但李志強堅持連夜過去,陪著岳父輸液。李志強的母親很清楚地記得,幾年前她生病住院,李志強在城管分隊里儘管很忙,但是每天中午都準時將便當送到病床前,還不停問她輸液的情況。醫院的護士們都說,李志強這兒子像姑娘一樣細心。
2006年8月6日,李志強的父母到北戴河,當天他們在北京見了兒子最後一面。8月10日父母回京時,李志強連打了4個電話準備去接站,但父親都沒讓接,因為他不想讓兒子知道自己回京的具體時間,不想耽誤兒子的工作。但不想就此生死永別,白髮人送黑髮人。提起兒子的殉職,李志強的父親忍不住痛哭,因為李志強去世的那個時間本來是到車站接父母的。
那個時間是2006年8月11日16時50分。
2006年8月11日16時50分,這是城管副隊長李志強和小販崔英傑相遇的時間。這個時候,36歲的北京城管海淀分隊副隊長李志強參加城管組織的聯合整治行動,城管車隊從海龍大廈前兜了一個圈,來到科貿大廈西北側。這是北京城管組織的聯合整治行動的第三天,距離這次行動結束時間18時只剩下1小時10分鐘。
此時,23歲的崔英傑剛剛出攤,正在科貿大廈門前賣烤腸,城管的出現讓他措手不及。3個月前剛剛調任海淀分隊擔任副隊長的李志強和他的同事們封堵了崔英傑的去路。但是,崔英傑並不甘心自己新買的三輪車和爐子被沒收,他苦苦哀求著,手裡拿著用來切烤腸的小刀。
十幾名城管人員圍繞在崔英傑周圍,崔英傑手裡緊握小刀舞動著,他雙手緊緊拽住三輪車,哀求的口氣很軟弱:“把車給我留下吧,其他你們什麼東西都可以拿走,這是我剛剛借錢買的啊。”但是,這種司空見慣的哀求沒有打動城管人員,他們提醒崔英傑說:“你把刀放下,把刀放下!”但是,崔英傑並沒有放下右手中的刀,而是緊緊拽住三輪車哀求著:“什麼東西都可以拿走,請把我的三輪車留下吧!”最終,崔英傑的哀求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城管收繳成功開始回撤。之後,崔英傑放棄了努力,退回到巷子中。
當城管隊員協助李志強把三輪車抬到城管的卡車那一刻,崔英傑心痛了,那是他剛剛花500塊錢買來的新車。眼看著裝載著三輪車的城管車隊馬上就要準備離開,這時,崔英傑從人群中再次沖了出來,反手握著那把切烤腸的刀走向李志強。崔英傑曾經親眼看到過新疆賣哈密瓜的商販經過苦苦哀求要回了自己的三輪車,他非常心痛自己的新車,他想最後試一試。抱著這個想法,崔英傑就又沖了上去。
就在崔英傑李志強擦肩而過時,李志強的手和崔英傑的手碰了一下,崔英傑以為李志強要抓他,接受過良好軍事格鬥訓練的崔英傑揮動著自己手中的尖刀,本能地隨手朝李志強揮去。
對於曾為軍人的崔英傑的這一致命動作,李志強還沒來得及表現出應有的恐懼和反抗,崔英傑就已經把刀子扎在他的鎖骨與咽喉之間,血柱立刻從咽喉處噴出了一尺多高。此時,崔英傑的手中只剩下了一把紅色的刀柄,10.5厘米長的刀片深深地嵌入了李志強的身體裡。李志強本能地用手按住傷口,但是噴涌而出的血在指縫間汩汩湧出。
城管隊員迅速將李志強送往海淀醫院,但是,尖刀深深嵌在李志強的脖子裡,這把刀直接刺在了頸部主動脈,刀口斷在了李志強身體裡面。刀長10.5厘米,寬2.3厘米,李志強的氣管、頸動脈被割斷,體內大量淤血,傷勢十分嚴重,雖然醫院全力施救,仍未挽回李志強的生命。最終,李志強因急性失血性休剋死亡。
崔英傑將尖刀插入李志強的脖頸之後,他當然知道自己闖禍了,他扔下手中的刀柄,迅速向小巷跑去。因為城管隊員當時都著急送李志強去醫院,雖然派人圍堵崔英傑,但還是讓崔英傑跑了。
崔英傑逃離現場後,因為手上沒錢,他很快找到自己的朋友借錢,並在朋友的安排下逃到了天津。到達天津之後,崔英傑曾經發簡訊給朋友詢問李志強的傷勢狀況,但他並沒得到確切的訊息。8月12日早上5點30分,在逃亡了11個小時之後,崔英傑在天津塘沽區被警方抓獲。
……書摘與插圖
《死囚》插圖

相關詞條

國家 憲法 刑法 犯罪

資料來源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346321

紀實文學書籍(一)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是值得大家關注和研究的一種類型。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三日長過百年》
《絕地重生》
《禍起東京》
《生而自由》
《上有老》
《親歷聯合國高層》
《最草根生活》
《紅牆深處》
《反走私前沿地帶》
《貪官流浪記》
《走近周恩來》
《糧民》
《亂世浮生》
《問題富豪》
《大江北去》
《出沒風波里》
《千古一夢》
《大國之魂》
《女監檔案》
《民國教授往事》
《我愛女排》
《死囚》
《親歷航天》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走私案》
《我經歷的北平地下黨》
《烈火中的青春》
《單身群落》
《千古大運河》
《納西人的最後殉情》
《我心有歌》
《沈浩日記》
《犯罪一線》
《隨訪連戰的日子》
《袁庚傳·改革現場》
《紀事2007》
《北大百年:1898-2008》
《如煙如火話周揚》
《開國大閱兵》
《莎拉的禮物》
《開國大土改》
《狙擊佳士得》
《我在北京當記者》
《我的北川故事》
《拉貝日記》[傳記文學]
《命根》
《新安江大移民》
《西藏一年》
《我要活著》
《中國,漫長的一年》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
《西藏和平解放親歷往事》
《光輝歲月》
《士者長歌》
《中國式寂寞》
《誰更了解中國》
《中國,少了一味藥》
《抗戰飛行日記》
《映像美利堅》
《跟著美軍上戰場》
《安源實錄》
《京城十案》
《尋找失落的西域文明》
《最後的羅布人》
《雪冷血熱》
《高官的良心》
《慾壑難填》
《藍衣社》
《尋找巴金的黛莉》
《大地有多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