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煙如火話周揚》

《如煙如火話周揚》

《如煙如火話周揚》是郝懷明編著的作品,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在2008年10月1日出版。郝懷明先生積多年之功,以周揚的文藝活動為主線,將周揚波瀾壯闊的整個一生寫了下來,向世人展現出一個真實的、生動的、沒有扭曲的和沒有矯飾的周揚。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如煙如火話周揚》:《如煙如火話周揚

周揚,20世紀30年代被魯迅譏為“四條漢子”之一,那時他才20齣頭;50年代,毛澤東又嚴厲批評他“政治上不開展”;到60年代“文化大革命”初期那個特殊歲月,姚文元直斥他為“反革命兩面派”:80年代,胡喬木又指出他有嚴重政治傾向錯誤,最後鬱悶成疾,於1989年7月病逝。在長達60餘年的文藝生涯中,他還先後與胡風、王實味、馮雪峰、丁玲等發生過論戰,丁玲至死都“不原諒”他;他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胡耀邦、陸定一及江青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過從較密,而江青後來卻公開宣稱:“我恨死周揚了!”在周揚身上,幾乎濃縮了20世紀中國文藝發展史,特別是文藝思潮演變史。

作者簡介

郝懷明,籍貫山西武鄉。1960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64年選調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處,從此一直在中央機關工作,l996年退休於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曾任組長,為正局級、研究員。多年來主要從事為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文稿服務和調研工作。曾參與編輯《周揚文集》。業餘著有:《文明探訪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合著)、《關於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問答》(合著)等。退休後編著有:《梵·高》、《傑斐遜》、《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徐悲鴻》等,論文多篇,並參加李瑞環著:《學哲學用哲學》、王蒙、袁鷹主編:《憶周揚》等的編輯。

目錄

:《如煙如火話周揚》:《如煙如火話周揚》

1.好學多思一少年
破落的“周家大屋
考大學名列榜首而不就
2.上海求學與東瀛取“火”
急切吸收外來知識
在白色恐怖中加入共產黨
3.艱險火熱的鬥爭生活
從“跑龍套”角色到“左聯”常委
激情燃燒的紅色文藝鼓吹者
4.對“第三種人”的批判和自我批判
一次糾“左”出“左”的錯誤
重大變化:開始強調藝術特點
5.在危局中開出新天地
文藝大眾化的提倡
嚴酷的鬥爭,險惡的環境

圖書清選

1 好學多思一少年
破落的“周家大屋”
湖南省益陽市,北鄰洞庭湖,全省四大河流之一的資水穿市而過。這裡山清水秀,茂林修竹,水田密布,是一塊美麗而又富饒的土地。從市區到鄉下,一去30餘里,上世紀初,路上經過的村子裡沒有別的姓氏,都是周姓人家。周氏可謂益陽的大姓,現代文化史上的大名人周谷城、周揚、周立波,人稱“益陽三周”,都是這塊寶地上的驕子。
1908年11月7日,一個漂亮的男孩在新市渡鎮田莊灣的“周家大屋”呱呱墜地了,他就是周揚。周揚原名周運宜,字起應。周揚是他在後來從事革命文藝工作後用的一個筆名。那時,他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為了躲避國民黨政府的新聞檢查,常常變換筆名寫文章,曾用過企、周筧、綺影、企揚等,周揚是他後來用的也是用得時間最長的一個筆名,以至於取代了他的本名。
蓮莊灣離縣城十餘里,坐落在帆影綽約的志溪河畔,不遠處就是雲蒸霞蔚的會龍山,是個風光秀麗、鍾靈毓秀的村莊。村上的“周家大屋”是遠近聞名的富戶,因地多房多而得名。它背靠著山,滿山是鬱鬱蔥蔥的大樹,形成了一座月才形的綠色屏障。掩映著三進大院,據說,當年僅房屋就有50間左右,還有兩個水塘,一個在院中,一個在院外,院外還有一口又大又深的甜水井。如今保留卜來的只有兩間破舊的東西廂房,還有那口水井。

紀實文學書籍(一)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是值得大家關注和研究的一種類型。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三日長過百年》
《絕地重生》
《禍起東京》
《生而自由》
《上有老》
《親歷聯合國高層》
《最草根生活》
《紅牆深處》
《反走私前沿地帶》
《貪官流浪記》
《走近周恩來》
《糧民》
《亂世浮生》
《問題富豪》
《大江北去》
《出沒風波里》
《千古一夢》
《大國之魂》
《女監檔案》
《民國教授往事》
《我愛女排》
《死囚》
《親歷航天》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走私案》
《我經歷的北平地下黨》
《烈火中的青春》
《單身群落》
《千古大運河》
《納西人的最後殉情》
《我心有歌》
《沈浩日記》
《犯罪一線》
《隨訪連戰的日子》
《袁庚傳·改革現場》
《紀事2007》
《北大百年:1898-2008》
《如煙如火話周揚》
《開國大閱兵》
《莎拉的禮物》
《開國大土改》
《狙擊佳士得》
《我在北京當記者》
《我的北川故事》
《拉貝日記》[傳記文學]
《命根》
《新安江大移民》
《西藏一年》
《我要活著》
《中國,漫長的一年》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
《西藏和平解放親歷往事》
《光輝歲月》
《士者長歌》
《中國式寂寞》
《誰更了解中國》
《中國,少了一味藥》
《抗戰飛行日記》
《映像美利堅》
《跟著美軍上戰場》
《安源實錄》
《京城十案》
《尋找失落的西域文明》
《最後的羅布人》
《雪冷血熱》
《高官的良心》
《慾壑難填》
《藍衣社》
《尋找巴金的黛莉》
《大地有多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