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日記》

《沈浩日記》

本書是從沈浩29本移交備案的日記中遴選了最感人、最激勵、最具光輝意義的150幾篇日記編著而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沈浩日記沈浩日記

本書以日記體的形式,以時間為軸線,選取沈浩日記中反映其光輝形象的內容,配以相關圖片和手寫日記。

《沈浩日記》,真實記錄了沈浩的人生觀形成軌跡和內心獨白,其內容包括學生時代的生活及其思考,在工作崗位上的點點滴滴,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之,還附有相關領導人對沈浩的評價、沈浩妻子對沈浩的回顧、日記的由來、相關人士對日記的感受等。

作者介紹

沈浩,安徽省財政廳調研員、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2004年2月,沈浩作為優秀年輕黨員幹部,被選派到小崗村擔任黨委書記。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積勞成疾犧牲在工作一線。中央組織部追授他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決定,追授沈浩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沈浩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全國百名優秀村官”、“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9年度中國農村新聞人物”等稱號。

編輯推薦

本書由中組部部長李源潮親自作序,中宣部領導親自督導製作而成,是目前最權威、最真實、最全面的沈浩日記讀本。本書從沈浩29本移交備案的日記中遴選了最感人、最激勵、最具光輝意義的150幾篇日記編著而成。日記中既有對工作的熱情,也有對家庭的歉疚和矛盾,既有對親情、友情、愛情的解讀,更有對人生、對某個現象的思考。
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序中提到:“最初,我是在小崗村沈浩住過的那間簡陋宿舍中看到這本日記原文的。我在寒冷中看了多時,看得熱血沸騰,深深地為沈浩在小崗的奮鬥所打動。今天看到科學出版社編輯的《沈浩日記》書稿,我再次為書中的內容所感動。在這本日記中,我們能看到一個幹部從學生成長為模範的心路,能看到一個共產黨員既有人之常情又有高尚覺悟的精神境界。”
看過本書的人無不感覺到思想受到了教育,心靈受到了淨化,精神得到了洗禮。

名家推薦

他以忠誠和大愛,以創新和奮鬥,以青春和生命,抒寫了當代中國農村優秀基層幹部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詮釋了優秀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樹立了新時期基層部的良好形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習近平
沈浩同志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湧現出來的生動典型,他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我們所有的黨員幹部都應該和他對照,想一想應該怎樣對待民眾?怎樣對待組織?怎樣對待責任?怎樣對待人生?
——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
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漢俊

寫作背景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點是對人民民眾有感情。小崗村的男女老少無不稱他是‘好人’。他從省財政廳到小崗村擔任書記,6年的道路很不平坦。他剛到小崗村的時候,說風涼話的、挑毛病的、出難題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全心全意、任勞任怨、沒日沒夜、無私無畏地為老百姓乾好事、乾實事,用真情實意感動民眾,終於把小崗村團結起來,使小崗村的發展走上了20年沒有走上的快車道。小崗村的村民兩次集體摁手印不讓他離開;在他因積勞成疾、猝然倒下之後,村民們又第3次摁手印請求上級把他永遠留在小崗。我去小崗村調研沈浩同志事跡時,聽到村民講得最多的就是‘我們離不開沈書記’。能讓人民民眾感到離不開,這是一個黨組織書記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基層幹部取得的最大政績。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對沈浩說的,這是民眾對黨的幹部的最大褒獎。
沈浩同志是一個在學生時代就入黨的共產黨員。當他所在的機關因機構改革分流幹部的時候,他主動報名去參加學習。當省級機關組織萬名幹部下農村的時候,他主動報名去當村官。他明知道小崗村條件艱苦、矛盾複雜,但他義無反顧地住進了小崗村,與小崗村的民眾同勞動、同生活、同命運。他犯過難、生過病、挨過打,但他都忍了,因為他把這看作組織交給他的任務。他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不僅要嘔心瀝血、而且要忍辱負重的人民公僕。沈浩同志上有90歲的老母,是出名的孝子,下有稚女愛妻,平日感情很深。但當組織上根據小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村書記的時候,他無怨無悔地接受了組織的安排,離別老母、妻女,留在了小崗村。他是一個真正的以黨和人民利益為重的共產黨員。
沈浩同志是一個最基層的農村幹部。他官不大,責任卻很大,幾千號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這種責任化成一種動力,解放思想、堅持原則、解決矛盾、幹事創業,帶領小崗村民進行二次改革,改變了‘一夜越過溫飽線、二十年過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給小崗村民帶來了希望和盼頭。他是在為人民負責的信念支撐下,為民眾辦事,為民眾造福,為人民民眾鞠躬盡瘁的。他是一個真正向人民負責的基層幹部。
沈浩同志是一個在省級部門當中名不見經傳的機關幹部。但是他把到農村基層工作當作‘幹事創業的機會’,把到小崗村當書記看成‘組織的信任和賜予,是花錢買不到的責任和榮譽’。他撲下身子和小崗村民一道吃苦,‘為小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換來小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艱苦奮鬥,使他榮獲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全國百名優秀村官’等光榮稱號。從他的日記當中我們看出,他在奮鬥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之樂,體會到了人生價值。知情的人都說‘沈浩改變了小崗,小崗也造就了沈浩’。沈浩在小崗的成長奮鬥史,為廣大機關幹部展示出一條到基層鍛鍊成長的人生之路。
沈浩的成長與社會的鼓勵是分不開的,沈浩的身後站著許多‘好人’。他的母親臨別時叮嚀他要:‘聽黨的話,完成好組織交辦的事’;他10歲的女兒在他臨去小崗村時給他寄語:‘爸爸我愛你,別做貪官’;他所在單位領導在他最難的時候到小崗看望他,幫他解決發展中的難題;他的派出機關在他農村任職期間提升了他的職級……。這些都是沈浩在小崗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動力。可以說,沈浩是我們這個社會和時代造就的英雄模範。
沈浩同志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湧現出的生動典型。他為我們黨員幹部立了一面鏡子,所有的黨員、幹部都應該和他對照,想一想應該怎樣對待民眾、怎樣對待組織、怎樣對待責任、怎樣對待人生。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要以沈浩同志為榜樣,牢記宗旨、一心為民,開拓進取、踏實幹事,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努力做一個讓人民民眾離不開的好乾部。

紀實文學書籍(一)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是值得大家關注和研究的一種類型。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三日長過百年》
《絕地重生》
《禍起東京》
《生而自由》
《上有老》
《親歷聯合國高層》
《最草根生活》
《紅牆深處》
《反走私前沿地帶》
《貪官流浪記》
《走近周恩來》
《糧民》
《亂世浮生》
《問題富豪》
《大江北去》
《出沒風波里》
《千古一夢》
《大國之魂》
《女監檔案》
《民國教授往事》
《我愛女排》
《死囚》
《親歷航天》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走私案》
《我經歷的北平地下黨》
《烈火中的青春》
《單身群落》
《千古大運河》
《納西人的最後殉情》
《我心有歌》
《沈浩日記》
《犯罪一線》
《隨訪連戰的日子》
《袁庚傳·改革現場》
《紀事2007》
《北大百年:1898-2008》
《如煙如火話周揚》
《開國大閱兵》
《莎拉的禮物》
《開國大土改》
《狙擊佳士得》
《我在北京當記者》
《我的北川故事》
《拉貝日記》[傳記文學]
《命根》
《新安江大移民》
《西藏一年》
《我要活著》
《中國,漫長的一年》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
《西藏和平解放親歷往事》
《光輝歲月》
《士者長歌》
《中國式寂寞》
《誰更了解中國》
《中國,少了一味藥》
《抗戰飛行日記》
《映像美利堅》
《跟著美軍上戰場》
《安源實錄》
《京城十案》
《尋找失落的西域文明》
《最後的羅布人》
《雪冷血熱》
《高官的良心》
《慾壑難填》
《藍衣社》
《尋找巴金的黛莉》
《大地有多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