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有歌》

《我心有歌》

《我心有歌》是由鄭時文所著,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發布於2007年8月1日。

基本信息

《我心有歌》是對朝鮮戰爭史的“補白”之作,雖非黃鐘大呂般的扛鼎之作,卻是寫出了人類對生活愛情和平渴望追求。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表現了志願軍戰士捍衛祖國安寧的英雄人格,殘酷的戰爭,瞬間人性的閃光……

內容簡介

《我心有歌》

在本書中,英雄們的業績超越了殘酷現實歷史凝結為永久的記憶。本書是一個學生兵韓戰600天的真實遭遇四川解放時,他只是縣中高二的學生。是去讀高級工業專科學校,還是進西南軍政大學,他面臨選擇。好不容易考上西南軍政大學,韓戰爆發了,500名軍校同學被補充進29師(邱少雲師),開拔前線。鄭家三兄弟都上前線,首長特別指示,將最小一個留在師部,爭取三兄弟中至少有一個活著回國,為老娘送終。第四次戰役、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他的青春與戰爭相伴。初戀在槍林彈雨中萌生,友誼用生死鮮血來澆灌,卻都在殘酷的戰火中化成灰燼。終於,他從一個普通的學生兵成長為志願軍總部的政治軍官。信仰與責任,由此而生。

特色及評論

真實的故事永遠比小說及其他文藝作品具有更大的震撼力。此書“難得”,難在真實,作者16歲從軍來到朝鮮,“面對即將來臨的戰爭,嘴上不敢說,心裡的恐懼也是客觀存在的”;他將本該上交的一聽罐裝牛油私藏起來,“煮野菜時放一點調味,增加營養”;部隊改善供給後,他將已經裝進口袋的炒麵倒出,重新裝上自己喜歡吃的大米;他對寒冷飢餓,包括對待批評、表揚表現出的“小資情調”,統統“實話實說”,如實道來,叫人感到是那樣的新鮮、真實和可信。此外,作者與女兵同眠,與美女護士的情感約會……如此種種生活的細節,這是戰爭中少有的人性溫情,讀來不僅不會產生絲毫的肉麻,反而感覺是將戰爭的殘酷與軍民之間的親情、愛情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並具體到這些戰爭生活中的每一點、每一滴、每一細節,使讀者如身臨其境感受著戰爭帶給人民的喜、怒、哀、樂。

作者介紹

鄭時文,1933年8月出生於四川資中縣,1950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軍政大學,1951年3月隨29師入朝參戰。曾任志願軍15軍29師司令部戰勤工作員、見習副排長、代理情報所長等,先後參加第四次戰役、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和元山保衛戰等。1954年春調入志願軍總部,任政治部組織部幹事。1957年8月輪換回國,供職於67軍軍部,1966年因戰傷復發轉業地方工作至退休。韓戰期間,曾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通令嘉獎。1955年參加志願軍第六屆歸國代表團出席北京國慶觀禮。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多次在《萌芽》、《新聞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解放軍報》上發表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和短篇小說等。

相關詞條

紀實文學書籍(一)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是值得大家關注和研究的一種類型。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三日長過百年》
《絕地重生》
《禍起東京》
《生而自由》
《上有老》
《親歷聯合國高層》
《最草根生活》
《紅牆深處》
《反走私前沿地帶》
《貪官流浪記》
《走近周恩來》
《糧民》
《亂世浮生》
《問題富豪》
《大江北去》
《出沒風波里》
《千古一夢》
《大國之魂》
《女監檔案》
《民國教授往事》
《我愛女排》
《死囚》
《親歷航天》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走私案》
《我經歷的北平地下黨》
《烈火中的青春》
《單身群落》
《千古大運河》
《納西人的最後殉情》
《我心有歌》
《沈浩日記》
《犯罪一線》
《隨訪連戰的日子》
《袁庚傳·改革現場》
《紀事2007》
《北大百年:1898-2008》
《如煙如火話周揚》
《開國大閱兵》
《莎拉的禮物》
《開國大土改》
《狙擊佳士得》
《我在北京當記者》
《我的北川故事》
《拉貝日記》[傳記文學]
《命根》
《新安江大移民》
《西藏一年》
《我要活著》
《中國,漫長的一年》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
《西藏和平解放親歷往事》
《光輝歲月》
《士者長歌》
《中國式寂寞》
《誰更了解中國》
《中國,少了一味藥》
《抗戰飛行日記》
《映像美利堅》
《跟著美軍上戰場》
《安源實錄》
《京城十案》
《尋找失落的西域文明》
《最後的羅布人》
《雪冷血熱》
《高官的良心》
《慾壑難填》
《藍衣社》
《尋找巴金的黛莉》
《大地有多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