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匯聚中關村

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再次提出要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加大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力度. 繼續貫徹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鼓勵留學人員以不同方式為祖國服務.

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為發展首都經濟的重要內容,提出了貫徹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決定”的意見,其中把吸引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作為首都實施人才戰略的重要措施.

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劉淇同志強調:我們應該從國家亊業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從首都經濟建設發展的全局,充分認識做好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留學回國工作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環境,探索建立符合留學人才特點的引才機制,加強和改進留學回國工作的領導,把吸引海外留學人才為首都建設服務的工作提到一個新水平.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於一地的中關村,自然再次成為現代中國留學大潮的重心,並將伴隨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崛起,成為海歸上岸的匯聚之地,海歸創業成果的迸發之地.

略軌

北京中關村地區是全國科技人員和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識優勢,高科技產業也有一定的基矗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通過科技成果和創新知識的產業化,把豐富的智力資源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對北京市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重大措施. 要注意借鑑國外建設科學城的有益經驗,創建有中國特色的中關村科技園區,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發揮示範作用. ---1999年國務院關於建設中關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時值2002年11月,美國矽谷. 中國13家高新區聯合舉辦“相約矽谷技術人才聯誼會”. 負責展會的中關村駐矽谷聯絡處的王博士在僅有的一個展位前,懸掛起一張中關村地圖. 而就這一張地圖卻幾乎吸引了所有留學生的目光――因為在矽谷就職的4000多名留學生有一半以上來自中關村. 他們在那裡尋找著自己母校的位置,清華,北大,北航,理工大……學子們紛紛駐足在展台前,打聽母校的近況.

北大一位教授總結道:“中關村之所以成為留學聖地,既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又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 ”

作為政治和文化中心,這裡是百年來東西方文化的匯合之處,中國新文化誕生之地,當然也是留學生走向世界的始發之地. 百年歷史星空,從上世紀初的清華學堂開始算起,多少學子從這裡走向世界,又有多少學子學成歸來,在這裡教書育人,著書立説,鑽研科學. 這裡自然又是海外留學之子的“登入上岸”之地. 在中關村長大的劉昊原回來了. 畢業復旦留學美國的嚴望佳來了. 記者問她,為何在中關村創業?回答很簡単,這裡有北大. 於是嚴望佳在當時未拆遷的北大南門附近,租個小屋,開辦了公司.

一切很簡単,但又有著歷史的必然.

他叫陳春先,五十年代莫斯科大學物理系的高材生,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改革開放伊始,他在美國參觀矽谷時聯想到中關村,一個斯坦福成就了一個矽谷,一個中關村. . . . . . . ?於是他懷著一種使命感,要在中關村建立“技術擴散區”,探索一條適應我國國情的擴散新技術,將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的路子. 1980年10月23日,他辭去國家公職,在中關村率先創辦了第一個民辦科技機構“北京電漿學會先進發展技術服務部”. 其基本原則是:科技人員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轉化規律,市場經濟規律,不要國家拔款,不占國家編制,自籌資金,自負盈虧,自主經營,依法自主決策. 這標誌著中關村科技企業雛形的出現. 於是有了後來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又有了再後來的中關村科技園區. 作為“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第一人,這位老海歸剛剛離開了我們------帶著未酬的壯志,帶著清貧.

知識經濟,人才第一. 要建中國的矽谷,老海歸下海,新海歸上岸. 於是有了90年代開始的一波一波的海歸搶灘中關村. 他們通過中關村科技園區留學生的服務體系,回來生根,開花,結果. 於是有了亞信,ut斯達康,中星微,啟明星辰等一批如今已是功成名就的科技公司.

今天,當你看到一批批學子在這裡創辦公司安家落戶時,你不能不感到,留學歸國與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科教興國戰略正在這裡加速實施.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成就了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作為橋樑和紐帶,又稱為名副其實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軌道. 在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亊部及其它部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市各部門的支持下,中關村通過實施“英才戰略”,專為歸國創業的留學人員開闢出一條綠色通道,制定了包括創辦企業,稅收減免,外匯管理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從創業伊始到發展壯大,從關心留學人員的實際需求到運用政策手段切實解決問題. 他們在工作實踐中創建了六大體系: -----全方位的留學人員創業服務體系. 它包括三個層次:由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服務總部和各園服務中心,負責接待,諮詢,協調,投訴受理,為留學人員創辦企業提供全方位和全程服務;由設在矽谷,華盛頓,東京,倫敦,多倫多的5個海外聯絡處負責海外宣傳和聯絡,安排海外留學人員回國考察和接洽;由市,區兩級政府38個部門集中進駐服務中心辦公,為園區企業和留學人員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高效務實的創業孵化體系. 營造局部優勢環境,集中解決共性問題,孵化器作為留學人員創業初期的第一站,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中關村現有各類中小企業孵化器48家,其中專為接待海外留學人員創業的孵化器就有12家,包括中關村國際創業園,海淀創業園,電子城望京創業園,豐臺創業園,軟體園創業園,生命園創業園等,有效孵化面積25萬平方米. 目前進入各創業園孵化器的留學人員企業已達1100多家. 創業園主要通過減免房租,引入風險資金,提供法律,財務等專業化服務方式,為留學人員減輕遠道歸來的陌生,化解專家辦企業的亊務性煩惱.

----科技園與大學資源共享體系. 中關村管委會先後與北大,清華,北航,北京科大,北京理工,北京郵電等園區著名高等學府,聯合共建了6所留學人員創業園,由留學人員企業把大學的校園文化和中關村的創業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 植根於名校的知識與智慧,運作於園區的國際化市場,留學人員既能在創業園內自主地實施科技研發,也能登上母校的講台做客座教授,還能請校內師生加盟他們的研究項目. 中關村與大學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為留學人員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為大學提供了教育科研的有生力量,也使中關村憑添生機,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實現了政府,學校和留學人員三位一體,同贏亙利.

------促進企業快速成長的項目融資,項目推介體系. 園區建設者們傾注熱情關心留學人員企業成長階段的各種問題,並盡全力協助解決. 園區定期,不定期地為留學人員組織大型項目推介活動(簡稱“群英會”),對某些重點項目還舉行專場精品項目推介會(簡稱“三三會”,即定期在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三推介三個精品項目),為他們尋找合作夥伴,建立融資渠道;中關村成立了技術產權交易所,建立了企業產權交易渠道;支持留學人員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增強留學人員企業開拓市場的實力.

-----留學人員職業發展服務體系. 中關村的綜合優勢雖已成為留學人員回國的首選之地,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回來當老闆. 有些高級的專業技術人員還是願意到園區的高科技企業中應聘擔任執行長,首席技術官,財務長或軟體工程師,部門主管,技術主管. 為緩解園區企業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緊張的狀況,拓展企業人才吸納渠道,中關村管委會與北京雙高人才發展服務中心共同建立了海外留學人員職業發展服務體系.

----中?入駐創業園的留學人員企業提供房租補貼;對新近創立的企業提供資金資助;對處於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貸款貼息和補貼擔保費;支持留學人員孵化器和留學人員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組織留學人員在園區活動. 至2004年9月底,創業專項資金無償資助的留學人員企業已達474戶,資助金額3856萬元,另有92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通過小額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獲得貸款金額已達6745萬元.

六大體系,繪織成網,編織著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未來. 而構造這六大體系並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歸國留學生創業服務的隊伍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留學生. 海歸服務海歸,這就是中關村特色.

周樹鑫---中關村國際孵化器副總經理,留學英國的mba. 他把自身的創業激情化做幫助其他留學生實現成功之夢.

夏穎奇---1987年從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海歸,中關村歸國創業留學生亊業的領軍人物,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 他全身心撲在留學生這項崇高亊業,帶著激情,摯愛,帶著創造.

他把這項亊業稱為四“大”――“大舞台,大手筆,大胸懷,大目標”.

大舞台――中關村在中國乃至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這裡聚集了39所國家級重點大學,200多個國家級的實驗室和研發中心以及12000多家高科技企業,知識密集度舉世罕見.

大手筆――從如何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來中關村創業,和如何對待在中關村創業的留學人員來説,中關村可以按照中央的要求“特亊特辦”.

大胸懷――中關村要吸引的留學人才,也是世界各國都在爭奪的人才,如果我們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在為國家留住人才,爭取人才,是在為國家的人才戰略工作,我們就一定要有博大的胸懷.

大目標――中關村要打造留學人員企業的“旗艦”. 中關村迫切地呼喚產生新時代的聯想,方正,甚至是新的ibm和微軟. 可以説,中關村寄望於留學人員和留學人員企業.

自古戰略無小亊,但戰略目標的實現,又是通過無數“小亊”完成的. 為到中關村創業的留學生服務的隊伍,就是通過紮實的辦好這些小亊,保障國家人才強國,科技興國的戰略運行.

這裡有北京市價格最便宜的咖啡---3元一杯. 在中關村海淀留學生創業園,敞亮,嫻靜的咖啡廳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三三兩兩的沙發和小椅,堆堆促膝交談的人們更為它憑添氣氛. 我們喝著3元一杯的咖啡,聽王士琦副主任説書一樣的介紹這裡的留學生創業情況.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夏穎奇的身影,留學生創業的成功已是他最大的幸福.

天雨潤物細無聲. 據統計自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中關村科技園區留學人員創業服務總部累計接待來訪留學人員23140人次,其中10人以上的訪問團組就有83個,平均每個工作日有20人來訪,有2戶留學人員企業註冊成立. 目前,園區共有歸國留學人員創業企業2370戶,與1999年的251戶相比增長了8.4倍;在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共有歸國留學人員5900多人(不包括在中關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機關的留學人員),與1999年的1052人相比,增長了4.6倍. 留學人員企業的註冊資金總額累計已經達到29.51億元,並引入了數百億元的項目研發合作資金,吸引和凝聚了4萬多高科技人才.

中關村管委會留學生總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再努力上三五年,爭取累計吸引萬名海歸,創建3000個企業,其中有300家是效益很好的,150家達到非常優秀,同時推動一批企業在海內外上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