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是由Director 指導,1970年2月4日在美國首映,影片主要介紹了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軍遭到綽號叫“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鬥,結果美軍遭到慘敗。陷入了困境。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軍遭到綽號叫“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鬥,結果美軍遭到慘敗。陷入了困境。為了扭轉戰場形勢,重振美軍力量,美國當局派喬治.巴頓將軍前往第二特種部隊任司令官,有才華的布萊特雷少將為他的助手。

年逾50的巴頓,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頓軍紀,命令伙房必須準時開飯,官兵服飾整齊,不準女人裸體畫帶進軍營,還制訂了極嚴格的訓練計畫。經過雷厲風行的整頓,巴頓部下的官兵們,一掃悲觀畏戰的情緒,成為一支紀律嚴明、鬥志昂揚、驍勇善戰的部隊

不久,巴頓率領第二特種部隊,與德軍隆梅爾的軍團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德軍大敗。巴頓部隊乘勝追擊,最後把殘兵敗將趕出了非洲戰場。

巴頓又被派往第7軍擔任指揮官。他決定從西西島南部登入進攻巴勒莫,讓英軍的蒙哥馬利將軍攻取賽羅可斯,以牽制該地的敵軍。但計畫遭到蒙哥馬利的反對。於是美國英聯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出於雙方面子的維護,其中包括蒙哥馬利的情緒,就採納了英方的作戰計畫,巴頓氣憤異常,他不願作英軍部隊的配角,但作為軍人,他不得不服從命令

1943年7月,英美聯軍分別在西西里島南部和東部登入。但由於德軍防禦主力的頑強抵抗,蒙哥馬利部隊無力攻破敵軍防線,最高指揮部就命令巴頓管轄下的第二特種部隊讓公路給英軍前進,然而特種部隊的德軍猛烈炮火下讓路,傷亡很大,指揮部又命令停止前進,而巴頓還是全速行進,趕在蒙哥馬利部隊前面,攻克了敵軍防線,後來巴頓在記者招待會上興奮不已。

巴頓部隊繼續攻克墨西拿,但由於德炮火猛烈反擊,也由於巴頓一意孤行的作戰方案,部隊推進遲緩,傷亡慘重。巴頓不得不親自往前方偵查。在視察隨軍醫院時,他動手打了一個已被戰爭折磨得疲備不堪的士兵,引起震驚,但士兵們還是服從命令,以慘重代價攻占了最後一個德軍據點墨西拿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巴頓贏得了“血膽將軍”的美譽,但由於他對蒙哥馬利不友好態度,以及粗暴毆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滿。在艾森豪嚴令下,巴頓無奈地向各方公開道歉。可他的檢討仍然得不到別人的諒解,他被解除了軍職

在諾曼第登入戰役中,巴頓又被艾豪威爾起用。但在這次戰役中,巴頓只起″聲東擊西″的配角作用。他委屈、苦惱、憤恨。他利用開會之機,就把氣出在俄國人身上。

不久,巴頓被任命為第三軍軍長。1944年6月6日,諾曼第戰役打響。巴頓在阿登戰役中,解除了巴斯托尼一地之圍。正當他眼看就要取得個人和軍事上的完全勝利之時,他的行動卻受到了艾森豪的約束。原來,艾森豪出於政治上的壓力,已決定優先照顧蒙歌馬利的北方戰線,並讓俄國人進軍占領布拉格,雖然巴頓已經深入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內了。

戰爭末期,巴頓因作戰有功,胸前掛滿勳章,還被任命為巴伐利亞軍事司令。德國投降後,在美、蘇軍隊慶祝勝利的宴會上,巴頓竟然冷漠、仇視俄國人,並宣稱希望和俄國人打仗,因為他認為美國人絕不能向俄國人示弱!

艾森豪大為惱火,巴頓再次被撤了軍職,從此結束了他的戰爭生涯。然而當巴頓離別他手下的同行時,他為這一不公正的決定感到忿忿不平。

視頻觀看

藝術風格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人物與情節基本上忠實於歷史。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譽參半的經歷,包括毆打士兵、發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論等都得到了如實的反映。該片屬戰爭題材,且不乏雷霆萬鈞的戰鬥場面,如坦克大戰等,但同樣也用了許多筆墨描寫了人與戰爭的關係,將巴頓這個“暴戾的軍神”的個性寫活了,全片緊扣主人公,精細刻畫出他的性格、脾氣與內心矛盾,而沒讓他淹沒在一大堆裝甲和隆隆的履帶聲中。影片不但歌頌了巴頓將軍,而且也通過對巴頓這個人物的刻畫,肯定了美國在打敗德、意結束歐洲戰爭中的作用。

《巴頓將軍》在攝影上有一定的特色,它運用高級寬銀幕技術,使影片的畫面顯得相當漂亮,許多巨大場面拍攝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裡的戰鬥和巴頓將軍在隆冬越過法國的場面,格外令人讚嘆。導演還藉助於綜合的移動鏡頭完成了由點到面的空間展示,先用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戰爭的殘酷性,然後再讓觀眾帶著這個由局部造成的強烈的印象,去領會場戰爭的規模。

由於美國官方的大力宣傳,《巴頓將軍》公映後獲得好評,連連獲獎。軍事題材影片過去是一向受冷落的,但在一九七O年度奧斯卡評選中《巴頓將軍》卻戰勝了由大名星主演、高成本的《愛情的故事》、《航空巷》等片,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美工、最佳剪輯與最佳音響七項大獎。

本屆頒獎典禮最“經典”的是在電影《巴頓將軍》中巴頓將軍的扮演者喬治·斯科特的拒領。當時,已為世人矚目的喬治·斯科特在頒獎典禮即將開幕之時,從千里之外的西班牙發來一紙電文,文字簡單,態度卻頗強硬:“我本人將不接受這一提名獎勵,藝術家們都應是朋友,不必捲入竟爭的提名、評獎的鏇渦。”原來,他一方面對奧斯卡的評選方法不滿,另一方面對巴頓這個有爭議的人物持保留態度。

幕後製作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巴頓將軍》是美國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1970年以真人真事為依據的軍事傳記片,根據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頓:磨難與勝利》和奧馬爾·N·布萊德雷所著的《一個士兵的故事》兩書內容所創作。編劇是當時年僅30歲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並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在二戰期間曾以海軍中隊長的身份參加了巴頓指揮的西西里島登入戰,這種特殊經歷使他在影片處理上顯得遊刃有餘。扮演巴頓的演員喬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稱經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這位桀驁不遜、威嚴傲慢的傳奇將軍。1999年12月這位影壇硬漢在洛杉磯郊外的寓所悄然離世,整個好萊塢都為之陷入悲傷。此片是近十幾年來,美國所拍攝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重要影片之一,獲4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等7項獎。片長約170分鐘,是八十年代曾在內地轟動一時的好萊塢經典巨片。

人物與情節基本上忠實於歷史。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譽參半的經歷,包括毆打士兵、發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論等都得到了如實的反映。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勳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準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做了長達五分鐘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巴頓將軍》在攝影運用高級寬銀幕技術,使影片的畫面顯得相當漂亮,許多巨大場面拍攝清晰而集中,其中沙漠裡的戰鬥和巴頓將軍在隆冬越過法國的場面,格外令人讚嘆。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瀰漫,大自然的優美景致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畫面。導演還藉助於綜合的移動鏡頭完成了由點到面的空間展示,先用整體環境中的一個局部造成突出的效果——戰爭的殘酷性,然後再讓觀眾帶著這個由局部造成的強烈的印象,去領會場戰爭的規模。

幕後花絮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喬治·斯科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並且因為拒絕領獎震驚世人。他認為演員之間的競爭是不公平的,稱之為“肉類大遊行”,另一方面對巴頓這個有爭議的人物持保留態度。

據說本片是尼克森最喜歡的影片,尼克森的通訊聯絡處長赫布·克萊因說“這部電影他看過好幾遍,還做了評論,他很欽佩巴頓”。

製片人弗蘭克·麥卡錫是一名退役陸軍準將,曾經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效命於喬治C.馬歇爾將軍。為了拍攝關於巴頓的電影,他準備了20年。

開場演說的大部分台詞真的是引用自喬治·巴頓。但這些話不是他在一次演說中的,而是他多次講話的一個綜合版本

喬治·斯科特感覺自己沒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頓的性格。他對富蘭克林·斯查法尼深表歉意,因為自己沒能完全意識到這個人物的複雜性。

電影中坦克戰場上,巴頓將軍的軍隊使用的是過時的WW2 M-24輕型(Chaffee)坦克。然而德軍用的是戰後美國的M-60巴頓(Patton)坦克。這在某種程度上好像是一種諷刺,把M-60命名為“巴頓”。

穿幫鏡頭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時代錯誤:一輛1948帕卡德汽車停在直升機的前面。

時代錯誤:在北非主要戰爭場景中使用的都是戰後坦克。德軍方面使用的是M48 tank (1953) ,美軍使用的是M47 (1952)。很有意思的是,後者被命名為“巴頓一號”(Patton 1)。

發現錯誤:在巴頓演講後的一個場景中,有個孩子試圖把一個死去的士兵的戒指偷走。當他離開的時候,可以看見一些蠍子爬到士兵身上,作為反應,他手臂/肩膀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巴頓在用雙眼望遠鏡看戰場,當面對著鏡頭的時候,可以在望遠鏡的鏡頭上看到各種燈光/話筒等設備反射的影子。

時代錯誤:在指揮部的歐洲地圖上,可以看到德國地圖上已經劃分為了東德和西德。所有的國家疆界的劃分都是二戰後的。

事實錯誤:當菲爾德·馬歇爾·蒙哥馬力被告知,巴頓已經占領了西西里的巴勒莫時,在他後面的英國國旗掛反了。

連貫性:一個德國士兵正在寫下傷亡人數,他用逗號在千位數上作記號,就像是英國人的習慣一樣。隨後,同樣還是這個士兵,他在千位上使用周期,這就像是德國人的習慣。

發現錯誤:當地人觀看摩洛哥軍隊閱兵儀式期間,在每個鏡頭中都可以看到有個小男孩一直衝著攝影機作鬼臉和揮手。

發現錯誤:第一次戰爭期間,他在視察戰場,他用的那個雙眼望遠鏡,很明顯貼有“日本”的標籤。

影片評論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雖然用意是“軍方宣傳片”,不過這部戰爭片要從歸類來說卻還是屬於傳記體,以二戰為背景,傳神地描繪出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才“暴戾的軍神”:喬治·巴頓將軍在WWW-II期間的經歷。影片有意把巴頓描繪成“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悲劇式的英雄”,也許正如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所說,“如果拍一部讚頌他的影片,那簡直是笑話,但如果拍一部譴責他的影片,那誰也拍不成。

影片一開場,畫面是一面美國星條旗,軍鼓響起,一身穿戎裝的巴頓,步上國旗前的講台。鏡頭以略仰拍的方法,記錄了長達6分鐘的巴頓演說,台詞多取自巴頓那篇著名的《美國軍人最偉大》。演說中的巴頓,在台上走來走去,充滿名將氣魄。

對於巴頓來說,他一生的宿命就在於戰爭。當戰爭結束了,他的人生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悲觀,但他的浪漫主義、他的一點點大嘴巴甚至是對於世界和政治的冷嘲熱諷,都和他的復古主義情懷一樣,從來都不屬於20世紀。一個屬於16世紀的堂吉訶德式的人物卻能夠在20世紀最重要的世界大戰中享受榮譽和成就,這本身就是上帝賜予的

喬治·巴頓將軍是二戰中美軍一員智勇雙全的悍將,曾先後率領第七、三集團軍,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為盟軍戰勝德意聯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在為成為一名偉大的將領而作準備,最終如願以償。他的一生,呈現出十分鮮明的個人性格特點,並引起世人的不同評論。艾森豪曾評論說:“在巴頓面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和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簡直就像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從不會被戰爭的重負所壓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次戰役中,沒有任何一位高級將領有過像巴頓那樣神奇的經歷和驚人的戰績。”雖有如此戰功,他卻是個性矛盾的人,也曾因毆打患炮彈休克症的士兵而被媒體圍攻甚至勒令道歉,然而在大多數人心中,他仍被認為是美國唯一能夠打硬仗的指揮官。

獲獎資料

《巴頓將軍》《巴頓將軍》

一部史詩式傳記片,大自然的優美景致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畫面。榮獲第43奧斯卡七項大獎:

最佳影片:《巴頓將軍》
最佳男主角:喬治.C.斯科特《巴頓將軍》
最佳導演:弗蘭克林.夏夫納《巴頓將軍》
最佳創作劇本:弗朗西斯.福特.科普拉,埃德蒙.諾思《巴頓將軍》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裝置:尤里.麥克利里,吉爾.帕倫多,安東尼奧.馬蒂奧斯,皮皮埃爾--路易斯.塞瓦納特《巴頓將軍》
最佳音響:道格拉斯.威廉斯,唐.巴斯曼《巴頓將軍》
最佳剪接:休.福德《巴頓將軍》

精彩對白

《巴頓將軍》

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at no bastard ever won a war by dying for his country. He won it by making the other poor dumb bastard die for his country.

我要你們記住,沒有哪個雜種是靠“為國捐軀”來贏得一場戰爭的。要贏得戰爭,靠的是讓敵國那些可憐的雜種為他們的國家捐軀。

I don't want to get any messages saying that we are holding our position. We're not holding anything. Let the Hun do that. 我不想收到電報,說什麼“我們正在堅守陣地”。我們不堅守任何陣地,讓德國鬼子們去堅守陣地。

Thirty years from now when you're sitting around your fireside with your grandson on your knee, and he asks you, "What did you do in the great World War Two?" -- you won't have to say, "Well, I shoveled shit in Louisiana."

當三十年後,你坐在家中壁爐邊,腿上抱著你的孫兒,他問你:“爺爺,二次世界大戰時你在做什麼?”——你就不用沮喪地回答“唉,爺爺在路易斯安娜州鏟糞。”

影評賞析

海報海報

美國名將喬治巴頓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功彪炳,率兵拿下西西里名城墨西拿,光復了西西里島,但卻因口不擇言和固執己見,被盟軍冷凍;更甚的是,他看出蘇聯的野心,主張在擊敗德軍之後即刻對付蘇聯,觸犯了各國同盟的政治大忌,因而被迫從第七軍團解職,調往倫敦閒置。

被解職的巴頓不改硬漢本色,他到婦女會的非正式集會發表演說,認為英美將聯手統治世界而絕口不提蘇聯。但在內心深處,巴頓仍渴望參與大戰,所以,當昔日下屬如今卻是上司的布萊召見他,並表示艾森豪將軍決定讓他率領歐洲第三軍團向巴黎進軍時,巴頓興奮地自告奮勇,要以四十八小時解救一百多公里外被圍困的一萬八千名美軍,以證明寶刀未老。巴頓身先士卒,親自動手指揮交通,果真不負重望救出受困美軍,再次證明了“別人做不到的事,巴頓可以作到”。
“巴頓將軍”的素材來自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的傳記《巴頓:磨難與勝利》,和布萊德利將軍的自傳《一個士兵的故事》,經過兩位編劇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和艾蒙特諾斯的剪裁後,截取了1943-1945三年間關於巴頓將軍的事跡,並將他塑造成一位“生錯時代的英雄”,認為若巴頓生在古羅馬或拿破倫時代,必能一展雄才大略,而不會受制於政客,暗喻若越戰交給軍方指揮,而非由政客把持局面,就不會讓美國泥足深陷;若再追本溯源,假如早聽巴頓的話與蘇聯開戰,又何來越戰發生?本片明為對巴頓的致敬,實則是借古諷今,批判了當時的越戰。
本片的主要鏡頭都集中在巴頓身上,讓其他角色甚至幾場戰役都成為烘托巴頓氣勢與性格的綠葉。例如:影片開始的第一場戲,導演安排一面星條旗占滿整個銀幕,然後讓全副戎裝、掛滿勳章的巴頓一步一步踏上星條旗前方的講台,面對鏡頭滔滔不絕的發表一篇“美國軍人最偉大”的演說。表面上他是在對新兵演講(新兵沒出現在銀幕上),實際上是對看電影的觀眾訓話。這種泰山壓頂式的大美國主義在喬治斯克特的精湛演出下,不但不惹人反感,反而使這段長達五分鐘的訓話成為影史經典,並在一開始就成功建立了角色性格與影片主題。之後,巴頓巡視前線時突然改道古戰場,並下車憑弔、吟詩明志,顯現了一種卓然不凡的儒將之風,英雄神采攝人。但是編導對於巴頓的弱點也未加隱瞞,他性格衝動、口不擇言、迷戀戰爭、不惜犧牲士兵生命換取戰功,在影片中都具體體現了出來。然而瑕不掩瑜,導演最後用風車的背景比喻巴頓是未能完成理想的堂吉柯德,在結束影片時仍不忘向巴頓致上崇敬之情。
飾演巴頓將軍的喬治斯克特不僅在銀幕上演活了美國軍事強人的典範,私底下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硬漢-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並獲選為影帝,但他卻公開拒絕了這項榮譽。他說“生活不是競爭。正因為它不是競爭,所以我不認為自己是與同行們為奧斯卡或它的提名而競爭。這就是我為什麼拒絕因扮演巴頓獲得提名和奧斯卡獎。

重溫好萊塢經典的二戰電影

好萊塢拍過的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不勝枚舉,其中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就有好幾十部。“二戰”結束以後,好萊塢仍然保持著英雄主義的創作基調,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好萊塢的戰爭片才開始改變“我方即好人、敵方即壞人”的幼稚觀點,“盟軍”的人性得以真實展示,人物的性格缺陷也得以真實凸現。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電影總是希望能夠將這些歷史重現。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不勝枚舉,這篇可能不是最全的,但是希望能夠幫助二戰迷們找到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德國二戰電影大盤點

二戰題材的電影是德國電影中的一個章節,這些電影已經普遍深入人心,難道是意味著戰爭片已經回歸德國主流?

二戰電影

奧斯卡歷屆最佳影片

影片名第81屆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第80屆 《老無所依》、第79屆 《無間道風雲》、第78屆 《撞車》、第77屆 《百萬寶貝》、第76屆《指環王3》、第75屆 《芝加哥》、第74屆 《美麗心靈》、第73屆 《角鬥士》、第72屆 《美國美人》、第71屆 《莎翁情史》、第70屆 《鐵達尼號》、第69屆 《英國病人》、第68屆 《勇敢的心》、第67屆 《阿甘正傳》、第66屆 《辛德勒的名單》、第65屆 《不可饒恕》、第64屆 《沉默的羔羊》、第63屆 《與狼共舞》、第62屆 《為戴茜小姐開車》、第61屆 《雨人》、第60屆 《末代皇帝》、第59屆 《野戰排》、第58屆 《走出非洲》、第57屆 《莫扎特》、第56屆 《母女情深》、第55屆 《甘地傳》、第54屆 《火的戰車》、第53屆 《普通人》、第52屆 《克萊默夫婦》、第51屆 《獵鹿人》、第50屆 《安妮·霍爾》、第49屆 《洛奇》、第48屆 《飛躍瘋人院》、第47屆 《教父II》、第46屆 《騙》、第45屆 《教父》、第44屆 《法國販毒網》、第43屆 《巴頓將軍》、第42屆 《午夜牛郎》、第41屆 《奧立佛》、第40屆 《炎熱的夜晚》、第39屆 《四季之人》、第38屆 《音樂之聲》、第37屆 《窈窕淑女》、第36屆 《湯姆·瓊斯》、第35屆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34屆 《西區故事》、第33屆 《桃色公寓》、第32屆《賓虛》、第31屆 《琪琪》、第30屆 《桂河大橋》、第29屆 《環球旅遊80天》、第28屆 《馬蒂》、第27屆 《在江邊》、第26屆 《永垂不朽》、第25屆 《戲中之王》、第24屆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第23屆 《慧星美人》、第22屆 《一代奸雄》、第21屆 《王子復仇記》、第20屆 《君子協定》、第19屆 《黃金時代》、第18屆 《失去的周末》、第17屆 《與我同行》、第16屆 《卡薩布蘭卡》、第15屆 《忠勇之家》、第14屆 《青山翠谷》、第13屆 《蝴蝶夢》、第12屆 《亂世佳人》、第11屆 《浮生若夢》、第10屆 《左拉傳》、第9屆 《歌舞大王齊格飛》、第8屆 《叛艦諜血記》、第7屆 《一夜風流》、第6屆 《亂世春秋》、第5屆 《大飯店》、第4屆 《壯志千秋》、第3屆 《西線無戰事》、第2屆 《紅伶秘史》、第1屆 《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