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人之死》

《騎車人之死》

故事其實是善惡報應的老套,但巴爾德姆的風格卻依然獨具一格。一個美麗年輕的女子與一個大學教授相戀,但她卻貪慕虛榮,嫁與一富商,遂成了教授的情人。一天兩人幽會後不慎開車撞傷一路人,他們害怕事情敗露,便終日生活在恐懼和爭吵之中。教授的正義感驅使他勒令她一起去投案自首,但她為了名譽地位,一不做二不休開車撞死了教授。她卻因躲避一輛腳踏車而導致車毀人亡。

基本信息

劇情劇情

《騎車人之死》《騎車人之死》

大學教授胡安與瑪麗婭·何塞曾是一對戀人,戰爭將他們分開,瑪麗婭嫁給了富商米拉爾。戰後二人重逢,舊情復燃。一次幽會途中,瑪麗婭駕車不慎撞傷了一個騎腳踏車的人,因為害怕私情暴露,他們棄傷者而去,致使騎車人死亡。自此,他們陷入了疑懼之中,時刻擔心這一切將被發現。丈夫好友拉法的敲詐勒索使瑪麗婭處於崩潰的邊緣。胡安則更多地受到良心譴責,他因心緒不佳遷怒於女學生瑪蒂爾德,導致了學生的集體抗議。他從中得到啟示,決定與瑪麗婭一同去警局自首。然而瑪麗婭卻很矛盾,她既愛著胡安,又無法放棄安逸的生活,猶豫再三,在騎車人喪生的小路上開車撞死了情人。但就在她匆忙趕去機場和丈夫一起離開的途中,一輛腳踏車使她連人帶車翻入河中死去。評論界普遍認為本片是巴爾登的巔峰之作,它尖銳地反映了五十年代上層階級的道德觀念。一對情人在騎車人被撞死這一事件上的不同態度,代表了他們身後更多人的心理。當然,今天的觀眾看起來不免會感到壓抑和沉悶,尤其是在剛剛看完阿爾莫多瓦色彩斑斕、情節性極強的《顫抖的欲望》之後,對道德問題的探討使對話顯得抽象,主人公痛苦的沉默對我們也不啻為一種折磨。

胡安是一位軟弱但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意外事件迫使他思考人生道路問題。他惶恐、猶豫,一度想逃避,最終覺悟,決定面對現實,卻又被剝奪了這種權利。瑪麗婭·何塞無疑是漂亮的,她那精緻的臉龐簡直像是位好萊塢明星,而非粗獷的西班牙女郎。但是在那張面孔下面是一片虛無。從始之終,她擔心的都是自己和胡安偷情的事被丈夫知道,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是她在撞人之後狠心不顧而去,也是她在拉法的威脅和丈夫的旁敲側擊下嚇得簌簌發抖。最後她的猶豫,與其說是在丈夫與胡安之間搖擺,不如說是考慮如何擺脫胡安,不和他去送死。影片的結尾用意頗深,又是在開始的路上,當初跑下車去看騎車人傷勢的胡安被車撞死,他那時看到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命運,捧起的是自己的頭顱。而殺死騎車人的瑪麗婭·何塞,最終被騎車人所殺,也具有很強的諷刺性。

導演簡介

《騎車人之死》《騎車人之死》

胡安·安東尼奧·巴爾登(JuanAntonioBardem)1922年生於馬德里一個演員世家。(1922-),西班牙導演、共產黨員。長期活躍在歐洲影壇,曾任西班牙電影導演協會主席,UNINCI電影公司經理,2000年瓦倫西亞電影節評審會主席。1947年作為第一批學員就讀於西班牙電影實驗研究學院。在校學習期間,他就自己編劇,與L·G·貝爾蘭加合作導演了短片《漫步在古戰場》。畢業後,巴爾登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UNNCI電影公司,正式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51年他與貝爾蘭加再度合作,編導了影片《這幸福的一對》,評論界普遍把本片看作是他的處女作,反響熱烈。西班牙電影評論家拉法埃爾盛讚它“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是一種創新,首次貼近了本國的現實,並以一種流暢的形式使之有別於以前西班牙影片中存在的話劇式的矯揉造作”。1953年,巴爾登首次獨立拍攝了影片《喜劇演員》,顯露了他注重選景和剪輯、帶有西班牙新現實主義色彩的導演風格。不過真正讓他成為世界級電影大師的還要算1955年的《騎車人之死》。這部尖銳指向馬德里當時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力作,使他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國際評論獎。1956年,巴爾登執導了《馬約爾大街》,是一部涉及外省封閉環境中女人地位的正劇,根據卡洛斯.阿尼切斯的作品《特雷貝雷斯小姐》改編,巴爾登以濃重的筆墨刻畫了外省一座小城市中人們的生活。《馬約爾大街》被威尼斯電影節授予評論大獎。《復仇》(1957)是部情節劇,涉及了農民的恩怨及和解,影片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後,他拍攝了《下午五點鐘》(1960)、《無辜者》(1963)《什麼事也沒發生》(1963)和《機械鋼琴》(1965)。巴爾登拍攝了戰爭題材的影片《戰爭的最後一天》(1968),歌舞片《歌舞演出》(1970),及《克里斯.米勒的墮落》(1972)等。1975年佛朗哥去世後,巴爾登的創作風格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貼近普通人的生活現狀,巴爾登執導了《假日》(1976)和《一月的七天》(1978),這兩部影片分別在第10屆和第11屆莫斯科電影節獲大獎。巴爾登是屬於布努埃爾之後、紹拉之前的一代導演,他的創作主要集中在佛朗哥獨裁專政時期,評價巴爾登的電影要體認他在一個特殊的年代所起的先鋒作用,身為秘密的西班牙共產黨黨員,巴爾登本著對西班牙電影進行革故鼎新的願望進行創作,他作品中的人物促使人們認識西班牙。巴爾登揭露了一個犯了錯誤的世界,他的批判矛頭直指向西班牙資產階級,同時也指向中產階級,他為西班牙電影能夠反映本國的現實作了不懈的努力。巴爾登在影片中所表現的人、社會各階層都是僵化、孤立和封閉的,影片中的人物總是有個覺悟的過程,人物的結局也大多是悲觀的。在藝術上巴爾登認為剪接非常重要,蒙太奇是他的電影觀念的基礎,他充分利用景深創造令人震撼的那個特殊年代裡所做的貢獻。1986年,他被授予美術金獎章,以表彰他對電影的貢獻。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電影總是希望能夠將這些歷史重現。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不勝枚舉,這篇可能不是最全的,但是希望能夠幫助二戰迷們找到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