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我也逃》

《你逃我也逃》

《你逃我也逃》,美國影片,是一部相當有趣的戰爭喜劇,講述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淪陷期間,一群舞台演員和納粹鬥智鬥勇,防止一個間諜把有關波蘭的重要情報送到德國,保護了華沙地下抵抗組織,並且從納粹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脫。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演員表

CaroleLombard....MariaTura

JackBenny....JosephTura

RobertStack....Lt.StanislavSobinski

FelixBressart....Greenberg

LionelAtwill....Rawitch

StanleyRidges....Prof.AlexanderSiletsky

SigRuman....Col.Ehrhardt

職員表

製作人Producedby:

亞歷山大·柯達AlexanderKorda....executiveproducer

恩斯特·劉別謙ErnstLubitsch....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WernerR.Heymann

米克羅斯·羅茲薩MiklósRózsa....(uncredited)

攝影Cinematography:RudolphMaté....(photographedby)

剪輯FilmEditing:DorothySpencer

選角導演Casting:VictorSutker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VincentKorda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WilliamMcGarry....assistantdirector

WilliamTummel....assistantdirector

影片簡介

德國導演大師劉別謙著名喜劇。本片講述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淪陷期間,一群舞台演員和納粹鬥智鬥勇,防止一個間諜把有關波蘭的重要情報送到德國,保護了華沙地下抵抗組織,並且從納粹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脫。劇中情節緊湊,笑料恆聲,雖然年代已久,但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宛如一出《虎口脫險》。

經典黑色喜劇,很多地方比卓別林的《大獨裁者》更加優秀,故事情節緊緊相扣,緊張刺激並且妙趣橫生。開場戲乃公認的銀幕經典。片名出自《哈姆雷特》著名台詞,是男主角夢寐以求表演的內容。影片表達了Lubitsch對二戰前生活的留戀和對戰爭的控訴。雖然在40年代——60年代受到爭議,本片最後還是和1939年的《妮諾基卡》被視為是劉別謙最好的電影。1983年重拍。

劇中情節緊湊,笑料恆聲,雖然年代已久,但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宛如一出《虎口脫險》。經典黑色喜劇,很多地方比卓別林的《大獨裁者》更加優秀,故事情節緊緊相扣,緊張刺激並且妙趣橫生。開場戲乃公認的銀幕經典。片名出自《哈姆雷特》著名台詞,是男主角夢寐以求表演的內容。

主要獎項

1943年提名奧斯卡獎最佳音樂-音樂片/喜劇片配樂

美國百部最佳喜劇片排名49位

電影劇情

你逃我也逃你逃我也逃

德國導演大師劉別謙著名喜劇。該片講述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淪陷期間,一群舞台演員和納粹鬥智鬥勇,防止一個間諜把有關波蘭的重要情報送到德國,保護了華沙地下抵抗組織,並且從納粹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脫。劇中情節緊湊,笑料恆聲,雖然年代已久,但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宛如一出《虎口脫險》。經典黑色喜劇,很多地方比卓別的《大獨裁者》更加優秀,故事情節緊緊相扣,緊張刺激並且妙趣橫生。開場戲乃公認的銀幕經典。片名出自《哈姆雷特》著名台詞,是男主角夢寐以求表演的內容。影片表達了Lubitsch對二戰前生活的留戀和對戰爭的控訴。雖然在40年代——60年代受到爭議,本片最後還是和1939年的《妮諾基卡》被視為是劉別謙最好的電影。1983年重拍。

導演介紹

恩斯特·劉別謙ErnstLubitsch

美國的大製片廠制度建立以後,電影的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巨大的利潤吸引了大量投資,同時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藝術家,ErnstLubitsch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優秀的一個。

生卒  

1892年1月28日出生於柏林——1947年11月30日因心臟病卒於好萊塢 

在劉別謙的葬禮上,比利?懷爾德感傷地說:“不會再有另一個劉別謙了。” 

而威廉·惠勒則在劉別謙的葬禮上回應:“更糟的是,不會再有劉別謙的電影了。”

希區柯克說:Lubitsch是一個純粹為電影而生的人。 

卓別林說:Lubitsch能以高雅的方式表達性的優美和幽默。

奧遜·威爾斯說:Lubitsch是一個巨人,他的才能和獨創性令人驚嘆。

1、劉別謙是活躍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大師,一生共拍攝了近50部電影。

2、美國國會圖書館電影收藏處共收藏了他的四部電影,分別是:《天堂陷阱》《妮諾契卡》《你逃我也逃》《小店鴛鴦》。

3、3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1947年獲得終身成就獎,不久因突發心臟病去世。

4、最佳德國喜劇獎定名為“劉別謙獎”。

經歷

1、1916年Lubitsch第一次執導影片。

2、20年代Lubitsch在德國時已經名滿全球,以風格優雅的大部頭歷史劇著稱。

3、1922年,應當時得令的演員“美國甜心”瑪麗?皮克福德(MaryPickford)邀請,到美國拍攝為她度身定造的歷史片。但兩人的合作並不愉快,只拍了一部片便分道揚鏢。

4、此後Lubitsch跟華納兄弟公司簽約,拍了五部影片,專心炮製他在德國只能稍為涉獵的都市喜劇。這個時期得作品都是默片。

5、Lubitsch離開華納加盟派拉蒙,開始拍有聲電影。派拉蒙在好萊塢片廠中最具歐洲特色,很多工作人員都是歐洲大陸移民。公司總裁阿道夫?塞加自己也來自歐洲,對導演很信任,讓他們盡情發揮,劉別謙如雨得水。而劉別謙亦在一九三五年被指派為派拉蒙製片部經理,除了持續創作自己的作品外,也負責督導其它導演。

劉別謙式觸動”(LubitschTouch)製片公司的公關人員將Lubitsch電影的獨特風格特點歸納起來,定名為“劉別謙式觸動”。理解LubitschTouch,是欣賞Lubitsch電影的關鍵:

1、妙語連珠的、風趣的、迷人的、雅致的、討人喜歡的、多變的、若無其事的、放肆的。劉別謙的氣質裡帶著一種吊兒郎當的調侃,卻絕不酸刻,有一種剛好撓到你心裡痒痒的感覺。他用一種獨特的細膩的幽默感,敏銳的捕捉人們交鋒中最富有戲劇性的一剎那,因此即使將每一個鏡頭分開來看,也顯得趣致盎然。當然,有趣之外,還隱隱約約有種東西,在打動你。 

2、微妙的性挑逗。劉別謙這個名字同他的電影挺般配,帶著一種貌似矜持的幽默,骨子裡卻狡猾得像只老狐狸。劉別謙曾說過,“美國觀眾只有十二歲孩子的思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社會環境發生巨變,整個西方文明經過十九世紀的拘謹與道貌岸然,加上經濟愈加發達,所謂“飽暖思淫慾”,西方人開始放縱性慾。但美國是清教徒國家,一時間不能適應這種風氣。劉別謙精確地掌握了美國人的心理,將諷刺的主題鎖定在兩方面──性和金錢,30年代中期美國電檢制度的嚴格也不得不讓他的風格趨向於含蓄。為了不讓人們找到破綻,鏡頭裡最多也就拉個小手親個小嘴,中國話稱之為“點到為止”,劉別謙將故事背景設在國外,如巴黎、維也納、布達佩斯等,或是一些神秘的小島,但這些依然可讓觀眾們(尤其是美國人)明顯地發現他的意圖——從中找到自己及周圍熟悉的美國人身上不太光彩的行徑、怪癖、缺點等等。但劉別謙並不是加以批判,而是以一種類似上帝的眼光寬容地看待這些缺點。

3、以某對象或小細節的畫面作為戲劇上的轉折,並以暗示慧黠、風趣或事實被揭露的詫異。以單一鏡頭或一短幕戲這種精簡、濃縮的方式來呈現全劇諷刺的主題。比如:門是劉氏特別喜愛使用的道具,有人將劉別謙定義為“門的導演”。其實他是利用門來增加喜劇感,以省略方法挑引觀眾的想像力。(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天堂陷阱》)4、時常使用某種微妙的對位法——在片中最歡樂的時刻付上一股淡淡的哀愁;這種雅致的風格看似不著邊際,但妙趣橫生,妙到言外有意。

故事

劉別謙電影的主人公們大多是俊男美女,或是風度翩翩,或是優雅動人,極具欺騙性,他們一邊鶯聲燕語的好不動聽,一邊私下裡你來我往暗中叫勁——當然,表面上看來,還是一派的彬彬有禮、優雅高貴。劉別謙也總是不失時機的主角們找些小麻煩,等到他們一個個都露出焦頭爛額的可愛模樣,事情也看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才“好心”的冒出來,遊刃有餘的將自己一手導演的團團亂麻的輕易化解開,乾淨漂亮得不帶一點泥水。於是大家各安其位,一個故事又歡天喜地,皆大歡喜。

影響 

1、現在知道Lubitsch的人不多了,30年代,不知有多少人沉迷於Lubitsch的電影。包括日本的小津安二郎最崇拜的導演也是Lubitsch。

2、劉別謙雖然來自於德國,卻開創了非常美國化的喜劇片、愛情片、歌舞片風格;美國後來的“神經喜劇”也受他的影響。

3、劉別謙電影被很多人效法,卻沒有人能夠真正模仿出他的味道;

4、劉別謙的電影很早被引入中國,因為很受歡迎,人們給他起了一個非常中國化的名字:劉別謙。中國人甚至直接改編了幾部劉別謙電影。

盤點二戰相關電影

電影中的二戰數不勝數,愛情、戰爭、荒誕、紀實各種題材均有涉獵,本任務稍做盤點。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電影總是希望能夠將這些歷史重現。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不勝枚舉,這篇可能不是最全的,但是希望能夠幫助二戰迷們找到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