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希特勒》

《拜見希特勒》

希特勒因為在孩子時代遭受過虐,就讓世界遭受苦難。他喜歡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戰艦,總是尿床,性無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希特勒因為在孩子時代遭受過虐,就讓世界遭受苦難。他喜歡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戰艦,總是尿床,性無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儀中。

這部新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納粹時期的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還不放棄任何希望。戈培爾從一個集中營里叫來希特勒的前猶太籍表演指導阿道夫·格林巴姆,讓他打扮成這位獨裁者的樣子,到一個盛大集會上去鼓舞德國人。當瘦弱的格林巴姆進入元首府時,戈培爾對他說:“不要親自做出決定。”

納粹軍官擠滿了辦公室,舉起手臂興奮地高呼“萬歲,希特勒!”每隔幾秒就有一次舉手禮。格林巴姆殺死希特勒的計畫連續多次都以失敗告終,於是他辭去這位獨裁者表演指導的職務,最後還變成一個有點像精神病專家的人。他在一個偶然機會竟然發現一個秘密:希特勒從來都沒有博得嚴厲父親的喜歡,這一直都是他內心的一塊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辦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煩惱的童年往事。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一幕:“我的父親曾經給我一個彈弓。他抬頭看了看,並對我說‘殺死那隻鴿子!’我彈出子彈,死掉的鴿子落到他的腳上。父親說‘真倒霉!’然後就憤然離開了。”這時眼淚從希特勒的臉上靜靜滑落。

影片的另一個畫面顯示,愛娃·布勞恩說“我不覺得你是元首”時,躺在她懷裡的希特勒顯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結尾中,希特勒的理髮師無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鬍子,使這位獨裁者火冒三丈。幾分鐘後,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氣去發表演講。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丹尼·雷維Dani Levy

編劇 Writer

丹尼·雷維 Dani Levy

演員 Actor

烏爾里希·諾登Ulrich Noethen ....Heinrich Himmler

烏爾里希·穆埃Ulrich Mühe ....Prof. Adolf Israel Grünbaum

赫爾基·施楚奈德Helge Schneider ....Adolf Hitler

西爾維斯特·格洛斯Sylvester Groth ....Dr. Joseph Goebbels

斯戴芬·庫特Stefan Kurt ....Albert Speer

沃爾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 ....KZ-Kommandant Banner

卡嘉·瑞曼 Katja Riemann ....Eva Braun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duced by

Stefan Arndt ....producer

Barbarabuhl....co-producer: WDR

Bettina Reitz ....co-producer: BR

Andreas Schreitmüller ....co-producer: Arte

Marcos Kantis ....line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尼基·雷瑟 Niki Reis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Carl-Friedrich Koschnick ....(as Carl-F Koschnick)

Carsten Thiele

剪輯 Film Editing

Peter R. Adam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Christian Eisele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Christoph Merg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Nicole Fischnaller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Frank Schlegel

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TobiasASAM....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Tanja Däberitz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rndt Wiegering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海報《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海報

香港

Hong Kong

2007年10月18日

德國

Germany

2007年1月11日

奧地利

Austria

2007年1月12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7年1月18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奧地利

Austria

2007年1月19日

德國

Germany

2007年2月11日......(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俄羅斯

Russia

2007年8月2日......(limited)

挪威

Norway

2007年8月31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7年9月13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7年9月15日......(German Film Festival)

丹麥

Denmark

2007年9月21日......(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巴西

Brazil

2007年9月30日......(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波蘭

Poland

2007年10月12日......(Warsaw International FilmFest)

法國

France

2007年10月14日......(Paris German Film Festival)

波蘭

Poland

2007年10月26日

巴西

Brazil

2007年10月30日......(S?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Italy

2007年11月23日

法國

France

2008年3月12日

西班牙

Spain

2008年6月6日......(Barcelona Jewish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

2008年9月6日

巴西

Brazil

2009年3月18日......(DVD premiere)

西班牙

Spain

2009年8月7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9年12月17日

美國

USA

2010年1月19日......(DVD premiere)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Bayerischer Rundfunk (BR) [德國]

Westdeutscher Rundfunk (WDR) [德國]

X-Filme Creative Pool [德國]

arte

Y Filme Directors Pool

Arte

發行公司

Warner Bros. GmbH [德國] (2007) (Germany) (theatrical)

Alfa Films [阿根廷] (2009) (Argentina) (theatrical)

Beta Cinema (2007) (worldwide) (all media)

Bontonfilm [捷克] (2007)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2007) (Switzerland) (theatrical)

Prorom Media-Trade (2007) (Romania) (all media)

X Verleih AG [德國] (2007) (Germany) (theatrical)

First Run Features (2009) (USA) (all media) (subtitled)

Albatros Film [日本] (2008) (Japan) (theatrical)

Bontonfilm (2007)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Optical Art (de) (colour grading)/(film scanning)/(film recording)

幕後花絮

一句話評論

這部影片,也許在藝術成就上無法與電影大師卓別林當年拍攝的《大獨裁者》相媲美,但它可作為實例,反映德國人如今已擺脫希特勒帶來的心理陰影。——英國《每日電訊報》

查理·卓別林和梅爾·布魯克斯演繹的納粹分子要比這個有趣幽默多了,儘管影片《拜見希特勒》有一位大牌明星壓陣,強大的製作經費和一條幹淨利落的敘事線索。——美國《綜藝雜誌》

幕後製作

德國製造的首部希特勒喜劇片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作為德國本土首部製作的關於希特勒的喜劇片,自2007年1月11日上映以來好評如潮。有媒體評論說,這部影片的面世說明,德國已成為更加正常的國家,正在解決希特勒統治所產生的集體罪惡感和其他問題。當然,影片能否在德國賣座則是另一個問題。同時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編劇兼導演丹尼·雷維出生在北歐國家瑞典,也是一名猶太人。由此引發了當地的猶太組織對電影的合理性提出相當大的疑問。他自己的解釋是,試圖利用喜劇向人們解釋,為什麼德國人不再可能追隨希特勒這類人物。丹尼·雷維開創先河的做法,也喚起德國人關於製作希特勒的喜劇片。

丹尼·雷維想模仿卓別林在1940年執導的《大獨裁者》,把一些半開玩笑的幽默因素加入到故事情節中。影片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其中的格調,這也是雷維職業特徵最頑固的一個弱點,有的時候他將其運用到恰到好處,例如說2004年大獲成功的電影《尋找扎克》(Alles auf Zucker!),關於德國猶太大屠殺和家庭劇情片《我是父親》(I'm the Father,2002),有的時候則不盡如人意,例如以納粹黨作為時代背景的驚悚片《殺手老媽》(The Giraffe,1998)。因此,對於《拜見希特勒》而言,最好的事情莫過於50多年之後,德國電影工業終於鼓起勇氣開始製作一部關於希特勒的喜劇片。然而,對於《拜見希特勒》而言,最糟糕的事情也許就是揮出去的拳頭打過了頭——使得全片變得壓根就不太好笑。

喜劇?正劇?鬧劇?

在《拜見希特勒》中,雷維無法敲定是否該把它製作成一部故意錯誤百出的喜劇形式,還是一部傳達某種信息的喜劇加正劇片,或者是一部肆無忌憚的鬧劇。結果就是在緊湊有限的時間內,所有這三種元素糾纏在一起,使得影片看起來遠遠要比95分鐘的長度長了更多。即使是有配樂大師尼基·雷瑟的出色背景音樂,依然無法化解問題,而且交響樂似乎更加適合用在一部常規的第三帝國正劇片裡。更加糟糕的是,本土喜劇明星赫爾基·施楚奈德(Helge Schneider)擔當領銜主演,角色分配上嚴重不當。雖然他有著希特勒奧地利人滑稽的口音,雖然人物造型上與其他著名角色一起努力做到逼真,但依舊不太像是真實生活中的元首。在一部純粹的怪異喜劇片中,這點無足掛齒,只是影片因此削弱了施楚奈德的戲份,而把更多的膠片(以及更多的嚴肅)留給了一個猶太人的角色,格林巴姆,最終成為了影片的核心和靈魂人物。

然而,影片在格林巴姆的家庭生活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如此大篇幅的嚴肅段落,結果是削弱全片的喜劇色彩而成為一部回憶往事的常規反納粹題材的正劇片。同時情節線的一條副線,戈培爾和希姆萊密謀打擊首相、奪取帝國統治權,卻沒有得到足夠的表現。影片最大膽的地方在於保留了最後結局的懸疑,“最後一分鐘”的發展就是把格林巴姆推倒了懸崖邊上。與此同時,雷維的劇本又將它推倒了喜劇的天地,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喜劇,以及有更多良知的正劇。

核心人物格林巴姆和希特勒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在這個虛構的荒誕故事中,時間背景是1944年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地點是德國柏林。戰敗之後,德意志帝國就如它的城市一樣被瓦解得支離破碎。希特勒(赫爾基·施楚奈德飾)整日躲在地堡里,極端沮喪,發現自己無法向支持者再發表演說。考慮到按照計畫元首要在新年當天發表重要演說,宣傳部長戈培爾(西爾維斯特·格洛斯飾)從猶太集中營里找來了前著名戲劇演員阿道夫·格林巴姆(烏爾里希·穆埃飾),試圖重新激發希特勒心中燃燒的激情,讓他教希特勒演說。

影片剛開始是一些有趣的情景,格林巴姆在集中營里被拖了出來,用淋浴沖洗乾淨然後帶到了一處遭到炸彈重創納粹黨總部。在那裡,他還得到了一塊火腿乳酪三明治。誰知,就在即將完成訓練之際,由於理髮師不小心剃掉了希特勒的半邊小鬍子,希特勒咆哮過度徹底失聲了。最後,格林巴姆被迫替希特勒發表演說,希特勒本人則站在台前對口形。影片的核心段落就是在格林巴姆和希特勒之間展開的,前者被刻畫成一個無助的但又老謀深算的猶太人,而後者則被塑造為一個極端可笑的人物。希特勒因為毒品中毒而精神失常,喜歡在浴缸里玩軍艦模型,還給他的狗穿上納粹軍裝,而那名猶太演員訓練希特勒時,不僅讓希特勒在地上蠕動,還讓他像狗一樣叫。最後希特勒假演說的段落更使他看上去十分荒謬,格林巴姆訓練希特勒發表演說的場景幾乎都是以歌舞表演的形式來展現的。

從整體上而言,強大的演員陣容,只是證明了自己精湛的表演與劇本本身的局限性毫無關係。烏爾里希·穆埃和西爾維斯特·格洛斯尤為搶眼,兩人的角色成為支撐起整部影片的最重要人物。烏爾里希·穆埃出演的另外一部影片《竊聽風暴》(Leben der Anderen, Das)代表德國出征2007年奧斯卡,已經入圍了最佳外語片提名。在形形色色的配角中,卡嘉·瑞曼扮演的愛娃·布勞恩只是短暫地露了一下臉,難以給觀眾留下太多印象。

花絮

·憑藉《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1985)的精彩表演,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提名的克勞斯·馬利亞·布朗道爾曾經是表演指導阿道夫·格林巴姆這一角色的人選。

·影片在柏林拍攝時曾引起轟動。在2006年3月的時候,導演丹尼·雷維用一幅巨大的納粹旗裝飾柏林市中心廣場,同時請來數百名臨時演員向它揮手高呼“萬歲,希特勒!”過往的遊客和柏林市民都被這一幕嚇得目瞪口呆。

·《拜見希特勒》是第一部關於希特勒的喜劇電影,於2007年1月上映,在影片中,猶太籍導演丹尼·雷維毫不留情地把希特勒描寫成一個尿床的吸毒者。

·丹尼·雷維曾經在2004年執導喜劇片《尋找扎克》,用悲喜劇手法講述了德國統一後,猶太人看到的一切。

·導演丹尼·雷維認為喜劇比悲劇更有說服力更有力度。他曾批評史蒂芬·史匹柏《辛德勒的名單》中對大屠殺進行了現實描寫,反而更喜歡義大利著名喜劇電影巨子羅伯托·貝尼尼拍攝1997年影片《美麗人生》的手法。這是一部悲喜劇,講述了一名猶太籍男子在集中營里幫兒子逃生的故事。雷維表示:“貝尼尼從來不嘗試聲稱他對年代和悲劇的描寫是現實的,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主題。他把一個充滿詩意的故事放在集中營里,巧妙地說明了孩子的想像是無堅不摧的。”他還說,用幻想和荒誕故事可能更容易解釋納粹時代,“戲劇比悲劇更有說服力,它表達的一些事情是用真實而嚴肅的描寫所表達不出來的。”

·出演阿道夫·格林巴姆的烏爾里希·穆埃還在另一部二戰題材的影片《竊聽風暴》(Leben der Anderen, Das,2006)中有精彩表現,該片代表德國出征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入圍最佳外語片提名。

藝術風格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整個影片都是諷劇風格,從新總理府那個說話結結巴巴的小兵,到希特勒的種種脆弱,希特勒旁邊那條會做“希特勒萬歲”手勢的狗,甚至是兩個部長謀劃幹掉希特勒的談話,還有辦公室文員滴滴答答的打字聲,甚至是破敗不堪的柏林街道布景牆,都讓人忍俊不禁。

這部影片也試圖喚醒人們從理性上思考一個問題:極權主義政治本身的虛弱性。人道主義在歷史上總是非常脆弱。一種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就能輕而易舉地讓人道主義靠邊站,並最終踐踏人的尊嚴。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建立,也是人道主義原則被極權主義踐踏的過程。但是,本片卻引導我們洞穿極權主義制度的內在缺陷。這個如鋼鐵般威猛的權力大廈在本片中卻像黔之驢一樣,不過是一個“龐然大物也”。影片著力描述的這種感覺到底是不是,或可不可能成為歷史的事實?

帝國的維持似乎端賴於一場宣傳秀:元首的演講。不僅如此,整個政治運作就像是演戲:在敵人轟炸後依然保持雄偉壯麗的首都不過是“精心策劃的現實”;參加者,無論是希特勒還是猶太教授,都是藝術家或藝術愛好者;戈培爾用藝術家來喚起希特勒的激情與振奮,並且對軍備部長施佩爾說:你太理性了;猶太藝術家教授居然成功地讓希特勒恢復到以前的精神狀態。這些情節雖然誇大了人的激情、觀念在政治中的作用,卻真實地揭露了現代專制主義的權力基礎。在現代化條件下,生活在一個國家中的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理性,他們必須明了自己為什麼要服從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威。權威建立在大多數人服從的基礎上。為了讓人服從,恐怖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但僅有這一點肯定不夠。現代化的政治權力是一架龐大的統治機器,恐怖對付一部分老百姓或許是有效的,但如何能驅使權力機器內部的執行者去執行命令呢?如何保證這架機器正常運轉呢?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東西來說服人們服從。這個東西就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表面上是一套冷冰凍的理論,但它的目的卻是激起某種政治熱情。意識形態如果失去了吸引力,政治熱情就會消退,政治機器內部的爭鬥和老百姓對專制主義的反抗就會如潮水般湧出。

但是,為了維護意識形態,必須塑造一個神一般的領袖。否則,意識形態的製造和更新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不可能把一個平常人的理論和話語當作他信奉的神諭哲學。這個神一般的領袖掌握了意識形態的製造權和解釋權,負有鼓動民眾的政治熱情的責任,因而也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可是,只要是人就不但存在意志強盛的時候,而且存在意志薄弱的時候。影片中的希特勒正是一個意志受到打擊後的頹廢形象,這種形象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卻又符合人本主義的邏輯。

希特勒能夠成為舉國崇拜的偶像,成為一個發出神諭的領袖,與德國文化中的浪漫主義有關。浪漫主義思想相信領導國家的應當是一個天才人物,他能激發出整個國家的自由創造力。希特勒正是這樣一個人物。但是,影片無情地揭穿了這一想法的虛妄:希特勒同樣是一個受到挫折後意志會薄弱的人,並且是個各方面都有無能表現的人。在看到希特勒的無能表現後,原先高呼“希特勒萬歲”的人馬上就接受了“自己萬歲”的口號。

同時,統治機器也會發生異化。在草創之初,這架機器可以被意識形態凝聚起來,為一個共同的政治目標而奮鬥。不過這種狀況顯然是無法長期持續的。這架機器的零部件是人,人是有理性、有感情、有私慾的行動主體。這些主體也包括為製造意識形態和鼓動政治熱情出謀劃策的人。這類人一開始就知道意識形態的虛妄性,一旦他們的私慾泛發,就會產生離心力。其他的主體也同樣會因為私慾的膨脹而打起自己的小算盤。戈培爾、希姆萊等人的自行其是,控制希特勒,甚至策劃謀害希特勒,體現出的正是這一點。

極權主義政治對意識形態的依賴,作為意識形態核心的神諭領袖的意志波動,統治機器的異化,影片所反映出的這幾個因素恰是極權主義政治的虛弱性之所在。極權主義,或者說依賴於非理性的政治信念的政治制度,是不可持續的。

相關影評

從《拜見希特勒》看極權政治的本質與形成
一、希特勒的兩副面孔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電影反映出希特勒有兩種形象:一個是通過政治運作竭力製造出的超人形象,一是充滿各種缺點的平常人形象。事實上,希特勒確實具有這兩種形象。他在政治上的成功取決於他的超人形象,而這種個人形象也絕不是完全虛構出來的。

例一:1932年總統選舉後期,希特勒決定進行最後的一搏。他用飛機代步,每天舉行三到四場演講。在此次講演旅程中,他邀請了英國記者塞夫頓·德爾默與他作伴同行。儘管氣候惡劣,日程又滿,希特勒還是如期完成了計畫。這給了這位英國記者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個城市,希特勒都被崇拜他的女人們包圍得水泄不通。在科布侖茨時,在火車的過道上,兩位姑娘把希特勒攔住了。德爾默聽見那兩位姑娘歇斯底里地在元首的包廂里又哭又叫,希特勒卻一聲不吭。待德爾默步入包廂時,希特勒在那裡發獃。他對德爾默視而不見,逕自將窗簾拉在一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月台上的人群,“他的昏昏欲睡的目光變成了弧光,像探照燈一樣,橫掃左右,將所看到的人統統暴露在那兩位姑娘在他身上激發出來的感情之下,與此同時,他也將這種感情投還人群中。”

例二:這一年7月開始舉行國會選舉。在大選的最後兩星期內,希特勒在50個左右城市作過講演,所到之處,皆激起狂熱。一次,在施特拉爾松,他竟讓1萬名左右聽眾在雨中等候了整整6個小時——因包爾在黑暗中找地方強行著陸費了時間。

二、為什麼希特勒會成功並形成德國式的個人崇拜?

希特勒並非一個有很高素質的人。《我的奮鬥》充斥著的是偏見和毫無根據的想法。興登堡在見了他之後說:此人當個郵政部長還可以。德國作家艾米爾·路德維希1941年出版了一本書《德國人》。他說:“他的對民眾或個人的思想影響,似乎來自無可懷疑的先知,而不是來自經驗。這種力量使他堅持自己前進的道路,而不接受任何人的勸告。比如重新征服萊茵地區的決心,是出於他的夢想和狂熱。他感覺到法國人不會前進,而且堅持自己的預感,因為那些缺管想像力的將軍們往往作出相反的判斷。”1938年5月28日,希特勒舉行一個特別的會議,討論吞併捷克問題。捷克當時與英、法、蘇聯結盟。事實上希特勒已經作了決定,開這個會的目的是說服將軍和參謀們接受。心情緊張的戈林把魏德曼上尉拉到一邊:“難道元首不明白他在乾什麼嗎?這意味著與法國打仗的呀!”他說,陸軍還未作好作戰的準備,他要將此事告訴參謀長。 凱特爾、勃勞希契和貝克三位將領當時未說什麼,但到了次日,貝克寫了一份嚴厲批評的備忘錄。他宣稱,今日之德國並不比1914年的德國強盛,更易毀於空襲。更有甚者,德國面臨著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英國和美國之四國聯盟。“德國的對手,他得出結論說,“不但有可供其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且其人力物力皆遠勝於德國及其盟國。”三位將軍決定將這份備忘錄遞上去,可是希特勒對此全然不理。

著名的希特勒傳記作家約翰·托蘭寫到這裡時說:“現在的問題是,他應向戰爭懸崖走得多近,對此,希特勒在那年夏初或許連自己也不知道。如同在萊茵蘭和奧地利危機時期一樣,他靠的是直覺。”那么,為什麼這樣一個不理性的人物,或者說一個愣頭青,會被德國人奉為魅力四射的領袖呢?事實上,他的魅力恰恰就來自於他的不理性。這種不理性,在思想史上被稱為“浪漫主義”。我們知道啟蒙運動是一場理性主義運動,浪漫主義就是反啟蒙的。理性主義要求根據經驗、邏輯、規律、慣例來做事,浪漫主義則試圖突破這些。按照理性,維特永遠不會追求綠蒂,因為綠蒂已經訂婚了。我們現在找女朋友,不也是先要打聽對方是否已經有了嗎?這是理性在起作用。浪漫主義則不管這么多,看到一個他喜歡的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去追。德國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故鄉,因為德國的民族主義直接在浪漫主義哲學上發展起來。按照理性主義,價值觀念、政治制度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性原則也就是科學的原則,各個民族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遲早要建立大同小異的文化與制度。因此,理性主義本質上是世界主義。浪漫主義者認為這樣的理性是一種桎梏,是窒息人的東西。他們認為各民族都有獨特的民俗與文化,這些東西好比是不同的樹上結出的不同果實。一個民族就是一棵樹,或其他有生命的有機體,他們植根於不同的土壤中,他們有自己的特點和生命周期,並且如同一個人一樣,它也有權利與義務,有合法的身份。

因此,德國的浪漫主義是有根深蒂固的傳統的。但是一戰之後,德國的政治家們卻顯得非常的理性。一戰之後,至少有兩個東西壓在這個富於浪漫與想像力的民族成員們心中:一是一戰各戰勝國對德國的過分壓制,一是1929年後世界性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失業與蕭條。政府和各派政治家對於這兩個問題都束手無策,並且從來不敢作出一個承諾,或說一句讓大家產生希望的話。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希特勒正好反其道行之。別人被列強對德國的包圍嚇倒,他則一開始即相信法國會崩潰;別人遵守凡爾賽條約,他則無視該條約的存在,毅然決然地發展軍事力量;別人對失業問題措手無策,他則鏗鏘有力地提出解決失業問題的目標。他在政治上的理念也與德國浪漫派的主觀主義一脈相承。1924年他在一篇文章中說:“我們法西斯黨員有勇氣摒棄一切傳統的政治理論。我們是貴族和民主派,是革命派和反動派,是無產者和反無產者,是和平主義者和反和平主義者。只是持有一個單一的固定目標就夠了,那就是民族。其餘的一切都是顯而易見的。”康納德·海登在他的《元首》一書引用了希特勒的一句話:“所有綱領都是無用的,真正決定性的東西是人的意志,穩當的眼光,男子漢的勇氣,篤守信仰,以及內在意志──這些才是決定性的東西。”艾米爾·路德維希說:“希特勒對其他三派的成功並不在於他的綱領,甚至也不在於他自己的特殊貢獻──反猶;他的成功在於富有感染力的演講,以及慷慨大方的許願。”“希特勒的策略就在於,對任何事情始終給予一些幻想的餘地;這種華格納式的手法,甚至俘虜了那些躊躇不前的人的感情。”

希特勒的這些承諾在當時理性的人看來純粹是胡扯蛋。但是弔詭的是,希特勒卻稀里糊塗地使英法列強在德國面前一讓再讓。這些做法和言論使德國人被壓抑了14年之久的民族情緒得以發泄出來。“德國人在對待這樣的業餘演員加羅曼蒂克的人的問題上始終存在著弱點。”“要征服德國人只有用想像力,絕不能靠邏輯的力量,因而這位第一次出現的非軍人新領袖,靠他的無處不在的聲音征服了德國人。”浪漫的東西並非絕對不正確。希特勒對英法等國的蔑視,為德國走出凡爾賽和約的困境開闢了一條道路。一個理性人是從來也不會做這么多冒險的事的。但是,這並非浪漫主義本身很正確,而是理性本身是有限的,浪漫主義在這種時候補充了理性的不足。但是不理性的東西立刻會帶來災難與代價,比如:無休止的戰爭,種族滅絕政策,盲目的自信所導致的政策失誤,對內的恐怖主義政策,等等。

三、《拜見希特勒》是否惡搞了歷史?體現了什麼樣的歷史觀?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希特勒的兩個形象的揭示,生動地批判了這個浪漫化形象的虛偽。希特勒的偉大形象,一方面是德國民眾的一種感情投射,他們在壓抑了14年後被這個人從精神抑鬱中解放出來,他們把這種解放的感覺投注於這個偉人;另一方面,希特勒、戈培爾等人精心的虛構。當然影片主要展示的是後者。

也許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希特勒還是一個頭上長瘡、腳底流膿的壞蛋。這是一種臉譜化的形象。影片中的希特勒恰不是這種形象。他在回憶童年往事時的真誠的笑容,他對一個猶太教授的感情,都真切地展示了出來。這種複雜而生動的形象體現出當代的德國人正試圖以平常心態去理解希特勒。尤其要注意的一點是,由一個猶太教授來拯救希特勒已經崩潰的精神,並且希特勒竟然也能接受猶太人為自己的朋友,這樣的情節雖然純屬構,也不符合歷史的真實,卻體現了德國人對於種族問題的新見解。我們想像一下,我們是否能接受由一個維吾爾人或藏人來拯救一個我們曾經尊敬過的漢人呢?

四、由《拜見希特勒》反觀《孔子》《南京!南京!》等中國歷史電影的不足
與希特勒相比,孔子卻全然是一個臉譜化的形象。他道貌岸然,一副救世主的神態。他是正確的象徵,反對他的人全是錯的。為了增強正確與錯誤、正義與邪惡的對比,編劇還把本來是孔子權力後台的季氏編成是孔子的反對者。這些反對者整天就乾庸庸碌碌的事,過著腐爛的生活,嘲笑、侮辱孔子。而孔子則一身正氣,不畏強暴。只有他才想著黎民百姓,他的反對者一無是處。這種正邪兩分的臉譜化形象已經流傳了一兩千年,現在這部電影再次從垃圾堆中把它撿起了。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孔子其實並非要塑造得這么枯燥。據我看,至少有三個生動活潑的孔子形象,正等待我們去發現:

其一,歷史形象──不成功的改革家和時代問題的探索者。孔子任中都宰三月即見成效,夾谷之會有備在先,其功不遜於藺相如。但這些還不是改革。真正算得上改革政策的,是隳三都。老實說,這一招作為第一張牌打出來,表明孔子不是一個務實的改革家。孔子之所以能當中都宰以至於大司寇,全是由於季氏的器重。孔子完全可以仰仗這個權威來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可是,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自己拆自己的後台。在內政未修、國力未強的條件下,夾谷之會討要汶田三城的做法也值得商榷。這個時候在外交上本應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甚至要創造沒有重大變化的假象來迷惑敵國,在穩定的國際環境下修理內政。孔子的做法卻是故意在敵國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要搞改革。結果齊國採取措施,分化魯國內部的各種勢力,用糖衣炮彈阻止改革,很快就使孔子的改革流產。當然,孔子雖然不是一個成功的改革家,他對時代問題的探索卻使他樹立了崇高的威望。

其二,人文形象──道的追求者。在中國古代各種文化成分中,儒家是唯一既追求超越性精神又能指導現世生活的價值觀。儒家所追求的既世俗又超越的“道”是引導心靈尋求幸福感的本體。孔子是第一個道的追求者,而且是個模範的追求者。孔子離開魯國,決不是因為被冷落、被驅逐,而是因為道之不行。他說:“道之不行也,乘桴浮於滄海。”又說:“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他寧願為道而孤守窮困,也不願為了富貴而放棄對道的追求。

其三,生活形象──充滿人性魅力的個體。我們現在把所謂的團隊精神歸結為儒家文化的本質內容,然後又向前推進到孔子那裡。可是,孔子、孟子事實上都是個性鮮明的人物。他們在生活中追求的是個性而不是集體性。《新序》(大概是這本書)里記載說,顏回在鋤地的時候不小心把禾苗挖斷了,父親不由分說就用鋤頭柄打他,直到他暈倒在地。顏回醒來後回到家裡,怕父親難過,竟然彈起琴來,以此表示自己毫無怨恨之心。孔子聽到這個訊息,就吩咐弟子們不要讓顏回進門。孔子後來對顏回說,像這樣行孝太迂腐,父親如果用很小的棍子打,還可以忍受一下;如果用大棍子來打你,那就得跑啊。孔子的弟子們有的為季氏賣力,有的為衛靈公做事,還有許多為孔子不喜歡的人出謀劃策,孔子並不因為不喜歡這些人而予以阻止。孔子自嘲為“喪家之犬”,也顯示出他並不把自己視為救世主的平常心態。

《南京!南京!》最不能忍受的是像記錄片一樣。我們看電影首先就是要看一個有吸引力的故事,哪一部成功的影片不是這樣呢?電影和小說一樣,都是用故事來引導人去體驗和反思。拜見希特勒也是這樣,並且這個故事一開始就設定了許多懸念。另外,南京一片的結局既不能體現我們現在的歷史觀,也不符合歷史邏輯,也不能引人深思一個問題。

總之,一部好的片子總是能引發人的許多思考,就像拜見希特勒一樣。 《孔子》這部影片也有民族主義的抱負,但是這種道德主義的民族主義,與德國式的浪漫主義的民族主義一樣,在其發狂時會陷入不可救藥的困境。並且,浪漫主義同時也鼓勵人的創造性和個性,而道德主義恰恰是窒息創造性與個性的。這也就是我們的民族主義始終不能走上正軌的原因。

悲傷時,我微笑:德國荒誕歷史喜劇《拜見希特勒》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食指《相信未來》

歷史的情感
我最喜歡的華人女演員是張曼玉,越老越喜歡,這甚至連累了我開始看原本毫無興趣的女性廣告——只要是張曼玉代言的。看的多了,別的沒記住,倒是記住了張曼玉賣白金時的一句廣告語:“悲傷時,我微笑。”短短的六個字,卻把一種欲說還休、愛恨交織的情感糾結表達得淋漓盡致,當然,張女士表達的是私密化的個人情感,但民族、集體的歷史情感正是由無數個人情感鬱積而成的,所以,當我看完《拜見希特勒》後,腦中蹦出的第一句直觀感受竟也是這句話。

其實《拜見希特勒》只是披著一層喜劇的外衣罷了,在骨子裡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我不是指那種笑中帶淚、喜後見悲的喜劇模式,而是指一個純粹的、嚴格意義上的悲劇,從美學意義上講,《拜見希特勒》跟《哈姆雷特》的悲劇力量毫無二致。或許這可以看作是導演雷維的一個敗筆,因為雷導拍攝此片的本意是要模仿卓別林的《大獨裁者》,但還是在不經意間還是為我們端上了一頓悲劇大餐。

讓希特勒在戰敗前夕找一個猶太人來學習演說技巧,這件事情本身就交織著痛苦、仇恨、卑微、可笑等多種情感,而猶太戲劇教師格林巴姆對希特勒的情感也是始終變化著的:一開始莫名其妙,後來無所顧忌,再後來巧妙利用,接著無限同情,直到最後的幡然省悟和反戈一擊,說實話,通篇下來觀眾也很難看明白格林巴姆究竟對希特勒是什麼看法,也許是題材的敏感讓雷維在表達時有頗多顧忌吧,往往還沒來得及展現格林巴姆的內心,就得考慮“政治上的正確”,一來二去,整部電影的情緒就有了些分裂。

不過這也許正是歷史情感的真實之所在,《拜見希特勒》的上映,實際上已經清晰的折射出德意志民族對待歷史的豁達與開解,雖然這是德國人都不願提及的一段苦痛經歷,但客觀的歷史存在是無法迴避的,既然已經可以戲仿、調侃,其實表明這段歷史已經不再那么沉重了,觀眾甚至可以感受到整個德意志民族在面對黑暗歷史時胸中長抒的一口悶氣——這是建立在理智、公正的對待歷史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德國人還像我們的東方鄰國那樣把甲級戰犯的牌位供起來天天去參拜,估計他們永遠不可能有雲開霧散的這一天。

人性的張揚

《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拜見希特勒》Mein Führer ( 2007 )劇照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有爭議——的地方就是重新塑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希特勒形象。與以往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那個喪心病狂的戰爭販子截然不同,在《拜見希特勒里》,這位納粹德國元首被塑造成一個童年時遭父親虐待、尿床、吸毒、孤苦無助、在浴缸里玩玩具戰艦的可憐巴巴的傢伙。格林巴姆初見希特勒時,這位身形佝僂的獨裁者站在窗前背對著他,然後強硬的命令到:“向我致敬!”正當觀眾以為這又是一位司空見慣的獨裁者銀幕形象時,片中的希特勒突然又加了一句:“趁我還能接受致敬”。此言一出,這位寂寞無助的獨裁者的形象便躍然影上了。希特勒找格林巴姆來雖然是戈培爾的策劃,但顯然戈培爾是看準了元首的需要的——希特勒需要一個能教育他、開導他,甚至在他犯錯誤時訓斥他的人,也可以說,格林巴姆在《拜見希特勒》中充當了希特勒心理父親的角色。

格林巴姆見到希特勒時是想刺殺他,但是陰差陽錯的沒幹成,而在心理釋放課程中希特勒又講述了自己童年時不堪回首的經歷,這無疑觸動了格林巴姆,此時的希特勒在格林巴姆眼裡已不再是那個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戰爭機器操控者,而只是一個得不到關愛、沒有情感依偎的可憐孩子了。這種情感在後來的劇情流動中進一步發展:在一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希特勒穿著睡衣爬下了床,跑到格林巴姆和妻子睡著的猶太人小屋裡尋求安慰——而格林巴姆夫婦就把這個孤兒般的可憐獨裁者收留在了床上,格林巴姆夫人甚至還唱起了搖籃曲——希特勒很快睡著了,而且睡了幾年來最暢快的一覺。

是有點如鯁在喉的感覺,但希特勒也是人,不是嗎?獨裁者的誕生也是人性異化的過程,而且素來以理性著稱的德意志民族被一個獨裁者所綁架,其實並不能把所有責任全推到獨裁者一個人那裡去。導演雷維實際上把片中的希特勒塑造成了當時德意志民族的代表——戰爭失敗的陰霾抬頭可見,誰也不知道今後的德意志民族會陷入怎樣的深淵,而歷經過戰爭浩劫的世界民族又有誰願意跟德國做朋友呢?此時的德國,正像是一個孤苦無助的孤兒,渴望得到親人的關愛。

時間的荒謬
之所以在開頭引用食指的詩句,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闡釋本片的歷史主題。所謂歷史,無非是人們在展望未來時的一個變形倒影罷了。塔科夫斯基說:“人們去看電影的正常理由是去尋求時間”,而歷史,正是時間的結晶。時間可能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向度了——無論是什麼事物,什麼心境,在時過境遷後,總能體現出一層異樣的色彩——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將這種感覺稱之為“荒謬”。

回頭看看人生,我們在年輕時做過不少荒謬的勾當;回頭看看歷史,哪個民族沒有走過荒謬的冤枉路?德國人已經醒悟了,他們開始用荒謬的手法來表達對那段逝去時間的敘述。在影片結尾,希特勒的小鬍子被一個粗心的女理髮師給剃掉了,接下來嗓子又沙啞無聲,此時街道上擠滿了前來聆聽元首演講的躁動人群,為了將此場景敷衍過去,格林巴姆又被拉來救場,他被安排在元首的腳下,通過一個麥克風來模仿希特勒的聲音,而真正的希特勒只對口型、打手勢,用一場雙簧表演來面對狂熱的納粹追隨者。

這無疑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扭曲的國家機器對國民畸形性格的形成作用可見一斑。所以在最後,格林巴姆振聾發聵的喊出了“向自己致敬”的豪言壯語。乍一聽廣場上的人群還有些疑惑,但沒過多久便翻騰起了“嗨!我自己!”的聲浪。

一個有了獨立人格的民族,必將始終沐浴在和平、安詳的陽光下。

縱使在最後一刻,格林巴姆頭上血流如注,但他依然是微笑的。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面對別人時,過往的重負還是比較容易卸下的,真正的難處,在於面對自己、面對自己民族的歷史重負時的態度。解剖他人易,洞悉自己難。若在面對歷史時,那些並不如煙的往事已經真正成為我們眼中荒謬的陳年舊憶,使得我們能夠輕鬆愉快的調侃起來,那才意味著我們真正讀懂了歷史。

德國人已經讀懂了,而我們呢?我們的歷史也曾有過許許多多不堪回首的苦難篇章,也曾有過獨裁者在整個民族的心靈中投下難以磨滅的陰影,時過境遷,我們也能夠像雷維一樣在大銀幕上戲謔著給昔日的獨裁者做一番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嗎?

也許,當我們面對本民族那段悲傷、荒謬的歷史時能夠輕輕微笑的那一刻,才是我們夠能真正相信未來的開始吧 。

盤點二戰相關電影

電影中的二戰數不勝數,愛情、戰爭、荒誕、紀實各種題材均有涉獵,本任務稍做盤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