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於2003年出版,連續兩年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已經被翻譯成42種語言。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還對阿富汗種族問題和宗教問題有深刻的反映。這部小說在評論界獲得廣泛好評,但同時也在阿富汗國內引起巨大的爭議。這是一部語言純淨,但真摯感人的小說,帶給了美國出版界自《可愛的骨頭》以來從未有過的驚喜,並已經由夢工廠改拍成電影。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
小說《追風箏的人》由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一個身在美國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後對兒時過錯的心靈救贖過程。主人公阿米爾生於1963年喀布爾的一個富裕家庭。其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爾家的僕人阿里的兒子哈桑則出身哈扎拉人。阿米爾和哈桑是好朋友,兩個人經常一起遊戲。阿米爾是出色的“風箏鬥士”,即善於用自己的風箏切斷別人的風箏的線;哈桑則是傑出的“風箏追逐者”,因為阿富汗的傳統是線被切斷而落下的風箏歸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對兩個孩子都很喜愛,但嫌阿米爾過於怯懦。兩個孩子和人打架時總是哈桑出頭。阿米爾展露出寫作的才華,但爸爸並不看重。而主人公由於孩童的自私,非常想獲得父親全部的愛,並因此總是因為父親對僕人孩子的溫情而心生嫉妒。主人公兒時性格懦弱,僕人的孩子勇敢忠誠,心態失衡的主人公後來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了僕人一家,導致僕人一家流落異鄉,後來阿富汗爆發戰爭,主人公一家被迫出走美國。後來父親的合伙人熟知內情,在臨過世前鼓勵主人公回阿富汗尋找當年的僕人小孩,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平復自己多年的負罪感並從病重的拉辛汗嘴裡得知一個驚天謊言,哈桑其實不是管家的親生兒子,哈桑是自己的父親的私生子,即兒時的夥伴其實是自己的兄弟,被從恤孤院買到阿塞夫手中的哈桑的兒子是自己的侄子。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最終他歷盡艱辛,救出了侄子,並將他帶回了美國的家。

作者簡介

卡勒德·胡塞尼卡勒德·胡塞尼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後隨父親遷往美國。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系,現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眾面孔的塵灰,將背後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著有小說《追風箏的人》(TheKiteRunner,2003)、《燦爛千陽》(AThousandSplendidSuns,2007)、《群山回唱》(AndtheMountainsEchoed,2013)。作品全球銷量超過4000萬冊。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國際影響力,胡賽尼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追風箏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成為近年來國際文壇最大黑馬,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蟬聯亞馬遜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熱銷600萬冊,創下出版奇蹟。胡賽尼本人更因小說的巨大影響力,於2006年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促進難民救援工作。

人物形象

阿米爾

阿米爾電影中阿米爾扮演者
主人公——阿米爾是一個著複雜的人物形象,在與哈桑玩耍時慫恿哈桑用彈弓將胡桃射向鄰居家的狗、朝山羊擲石頭等惡作劇被發現後,從來都由哈桑來背負,並且以為理所當然。儘管是一個孩子,但阿米爾也存在等級觀念和宗教種族觀念,“我從來沒有認為我與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拉扎人,我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因此開哈桑玩笑之後或者捉弄他之後,儘管心懷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辯解和自我原諒。乃至鬥風箏比賽結束後,阿米爾看到哈桑為保護追到了的風箏被阿塞夫強暴的場景,懦弱的跑開了。而阿米爾的心裡活動是:他只是個哈拉扎人,不是嗎?可是,對父愛的渴求、對優越感的渴望以及面對惡勢力時的自保並不能籠統地說是人性的惡,阿米爾只是表現出了人性中本來面目。何況自此以後半生,他都被愧疚自責的陰影所纏繞。面對曾經的錯誤,心靈上的愧疚和折磨已經使他在贖罪道路上跨出了一大半,而實質性的贖罪行為(回國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更是作出了極大的彌補。所以阿米爾已從自私懦弱的小孩子蛻變成正直勇敢的能夠擔當的男人。文章中阿米爾設計使哈桑父子離開的片段體現了人性當中的劣性戰勝人性中的善性,但最終阿米爾踏上為自己也為父親的贖罪道路也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最終戰勝劣,小說的主題得到升華。

哈桑

哈桑電影中哈桑扮演者
“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的一句話令多少人感動,這是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忠誠表白,為了阿米爾,哈桑願意做千千萬萬的事情。哈桑出生以後叫的第一個人名是“阿米爾”,意味著他將阿米爾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猶如對母親一樣的依賴。他心甘情願地為阿米爾做任何事情,哈桑一生都在為阿米爾犧牲,體現了一個孩子到一個男人不變的忠誠與正直,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體現了人性中的大善,卻與種族、宗教和等級等全部無關,他是哈拉扎人,是什葉派,是富家奴僕,沒有金錢地位,沒有接受文化的機會,可是他勤勞勇敢、忠誠正直,擁有赤裸裸的原始個體所具備的一切完美特性。

阿米爾的父親

同樣也是哈桑的父親,他身上可以說結合了阿米爾與哈桑的個性。他說盜竊是一切罪的宗源,可是他與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偷走了對阿里的忠誠,他隱瞞了阿米爾,剝奪了阿米爾知道真相的權利,他隱藏哈桑,偷走了哈桑本應得到的父愛與社會認同感。拉辛汗說過:“當惡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所以阿米爾的父親一生都在行善事,修建恤孤院,幫助別人,祈求為自己贖罪,於此同時也得到了別人的崇敬和愛戴。阿米爾的父親表現出來的對阿米爾的冷漠和厭棄,是因為他從阿米爾身上看到了自身懦弱欺騙的一面,某種程度上表現的是對自身性格里的劣性的厭惡與懊悔。而哈桑身上所具有的勇敢忠誠、正直無私是他所推崇並且引以為自豪的自身優點。所以可以說阿米爾和哈桑這兩個兒子各自代表了他性格的兩面。

作品影響

一部以史詩般的歷史景觀和盪氣迴腸的人性故事,深深地打動全世界各地億萬讀者心的文學經典
美國《紐約時報》、《出版商周刊》等九大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圖書
英國《觀察家報》2005年度最佳圖書
台灣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部落格來書店銷售冠軍
連續80餘周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聲勢超過紅透全球的丹·布朗《達·芬奇密碼》

評價賞析

媒體評論

書籍封面書籍封面
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值得矚目,這不僅是一部政治史詩,也是一個關於童年選擇如何影響我們成年生活的極度貼近人性的故事。單就書中的角色刻畫來看,這部初試啼聲之作就已值得一讀。從敏感、缺乏安全感的阿米爾到他具有多層次性格的父親,直到阿米爾回到阿富汗之後才逐步揭露父親的犧牲與醜聞,也才了解歷史在美國和中東的分岔……這些內容締造了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將這個過去不引人注意、在新千年卻成為全球政治焦點的國家的文化呈現世人面前。同時兼具時代感與高度文學質感,極為難能可貴。 ——《出版商周刊》

凡夫俗子在歷史狂濤里的獨力奮鬥,一部非比尋常的小說。 ——《人物》

本書偏重個人的情節,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親密友誼開始,這段感情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這兩個男孩所放的風箏,象徵了他們之間關係的脆弱,在往日生活消逝之際,備受考驗。作者筆下的阿富汗溫馨閒適,卻因為不同種族之間的摩擦而現緊張。書中充滿令人回縈難忘的景象:一個為了餵飽孩子的男人在市場上出售他的義腿;足球賽中場休息時間,一對通姦的情侶在體育場上活活被石頭砸死;一個塗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賣身體,跳著以前街頭手風琴藝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 ——《紐約時報》

極為動人的作品……沒有虛矯贅文,沒有無病呻吟,只有精煉的篇章……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無須圖表與詮釋就能打動並啟發吾人。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故事娓娓道來,輕筆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乾羽鶴》,而非馬哈福茲的《開羅三部曲》。作者描寫緩慢沉靜的痛苦尤其出色。——《華直頓郵報》

敏銳,真實,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追風箏的人》最偉大的力量之一是對阿富汗人與阿富汗文化的悲憫描繪。作者以溫暖、令人欣羨的親密筆觸描寫阿富汗和人民,一部生動且易讀的作品。——《芝加哥論壇報》

一鳴驚人之作。一對阿富汗朋友的故事,也是關於文化的不可思議的故事。真正讓人盪氣迴腸的古典小說。——《舊金山紀事報》

一部美麗的小說,2005年寫作最佳、也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一段沒有前景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這部感人非凡的作品也描寫父與子、人與上帝、個人與國家之間脆弱的關係。忠誠與血緣串連這些故事,使之成為2005年最抒情、最動人、也最出人意料的一本書。——《丹佛郵報》
不算是中東政治的故事,而是在一個在分崩離析的美麗國家裡生活的故事。透過扣人心弦,甚至有時令人極度不安的角色與情節安排,作者以自身的文化與他摯愛的祖國的歷史為我們提供借鏡。——《聖安東尼快報》
生命的節奏是這個故事的架構。這部小說以1970年代的阿富汗與之後的美國為背景,文采飛揚,雅俗共賞。小說的高潮如此殘忍又如此美麗,令人不忍揭露,作者以恩典與救贖勾勒生命圓滿循環的功力展露無遺。一部極具療愈力量的恢弘文學作品。 ——《水牛城新聞》
作者以極其敏銳的筆觸讓他的祖國栩栩如生。他深入描繪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國、努力融入美國生活之際,仍然根深蒂固的傳統與風俗。此書是一部睿智並發人深思的小說:贖罪並不必然等同幸福。 ——《休斯敦紀事報》
既表現對說故事的熱愛,也展現文學寫作的功力,具備得獎特質的大氣之作。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是簡單的記述文體。就像哈金那部描寫愛情、政治與階級問題的小說《等待》一樣,本書以真實的故事洗滌讀者的
心靈。——《克利夫蘭平原經銷商》
一部扣人心弦的感人作品,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了解並悲憫阿富汗的人民。這本書的力量來自於作者讓文化在書頁上栩栩如生的功力,讓人愛不釋手。 ——《愛荷華城市新聞》

生動描繪三十年前的阿富汗。 ——《華爾街日報》
作者以相同的沉著筆調處理溫情與恐怖、加州美夢與喀布爾夢魘……非常出色的故事與道德寓言。——《加拿大環球郵報》
一位現居美國的阿富汗作家的一鳴驚人之作。這部纏繞著背叛與贖罪的小說以阿富汗近代的悲劇為骨架,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成長或移民的辛酸故事,作者把這兩個元素都融人到得之不易的個人救贖宏景之中。所有的這些,加上豐富的阿富汗文化風情:魅力難擋。——《科克斯書評》
生動描繪阿富汗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生活。阿米爾和他父親的角色,他們的關係,以及哈桑與阿米爾的關係,都描寫且發展得極為縝密,具有說服力。現於加州行醫的作者可能是惟一一位以英文寫作的阿富汗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說值得推薦。 —— 《圖書館雜誌》

高度評價

以史詩般的歷史景觀和盪氣迴腸的人性故事,《追風箏的人》上周在美國亞馬遜3月底文學暢銷書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超過《達·芬奇密碼》,並成為英國《觀察家報》2005年度最佳圖書、台灣誠品書店、金石堂、部落格來書店銷售冠軍。
著名作家伊莎貝拉·阿連德說:“這本小說太令人震撼,很長一段時日,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學與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題,都交織在這部驚世之作里:愛、恐懼、愧疚、贖罪……”而媒體更是好評如潮。《華盛頓郵報》認為:“沒有虛矯贅文,沒有無病呻吟,只有精煉的篇章,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故事娓娓道來,輕筆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鶴》。”

書評

《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爾。主人公阿米爾是個富家少爺,12歲那年,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參加了阿富汗傳統的鬥風箏比賽。阿米爾將對手通通打敗,然而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被他最後割斷的風箏。哈桑是當地最出色的追風箏高手,他替阿米爾去追,承諾阿米爾一定追到。然而,風箏追到了,哈桑卻慘遭橫禍。阿米爾目睹一切,性格軟弱的他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並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逼哈桑離開家門。
隨後,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他父親亡命出逃,離鄉背井地到了美國,開始了他的新生活。然而,多年後,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卻把阿米爾從貌似平靜的異國生活中拉出來,真相、責任、贖罪,讓阿米爾重回闊別多年、滿目瘡痍的阿富汗,尋找哈桑的孩子,最後阿米爾選擇了自己獨特的贖罪方式……(鄭媛來源:北京青年報)
《追風箏的人》:找到“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編者按《追風箏的人》不僅是一部政治紀事,也是一個童年選擇如何影響我們成年生活極度貼近人性的故事。在作者筆下,社變革前的阿富汗溫馨且幽默,但也因為不同種族之間的摩擦而出現緊張,充滿令人回味難忘的景象。
閱讀《追風箏的人》,如同於一個春日煦煦的午後,做了一場恬淡而怡人的夢。又仿佛在春水邊,垂柳下,悠然地眺望遠山,心曠神怡之餘,有一縷黛青色的憂傷。
阿米爾的故事是在一種淡淡的回憶的筆調下開始的……
童年。阿富汗。他和哈桑。哈桑是僕人的兒子,與他如影隨形。“我的整個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起度過的某個懶洋洋的悠長夏日,我們在爸爸院子裡那些交錯的樹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與強盜,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蟲……”他們也一起放風箏,追風箏。然而也正是追風箏,成了阿米爾和哈桑心口永遠的痛。當哈桑去為他追那隻被割斷的藍風箏時,阿米爾發現哈桑為保住風箏遭受了雞姦,但他並未挺身出,兩人友誼破裂。事過境遷,阿米爾遠遷美國,但他對哈桑的負罪感未減,後來他知曉了有關家庭的巨大秘密,原來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為了找回“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阿米爾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經過千難萬險,阿米爾救出哈桑的孩子,回到美。為了溫暖孩子孤寂的心,他和孩子一起放風箏,當內心湧出哈桑曾說過的“為你,千千萬萬遍!”並捕捉到孩子唇邊的一抹微笑時,他才真正得到了救贖……
作為全球暢銷又感動了千千萬萬人溫情小說,《追風箏的人》筆觸清淡,表達感情溫婉含蓄,敘述筆調沉靜中暗含憂傷。它關注了親情、友情與愛情,感恩與救贖,真相與謊言……在複雜變動的歷史大背景下,以一種從容平和的靜美心態講述了一個枝節複雜而情節動人的故事。就如同一羽微風輕拂的羽毛,慢慢地輕觸掌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回憶往事的方式。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無憂無慮的童年一如小英子澈的雙眸;捷克詩人賽弗爾特在其回憶錄《世界美如斯》中,將一切不美好的往事濾去,將女性、溫情和美常留心中,用溫情和美好滌盪著閱讀者的心靈,回憶中常見愛。卡勒德·胡賽的《追風箏的人》兼具這些特點而沉靜有加,更類川端康成的《千羽鶴》,以緩慢的方式來摹寫人性的悲苦。但是感覺最相似的還是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的《小鞋子》。
《小鞋子》是新寫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在導演的鏡頭下,通過阿里純真的眼睛來看世界,來表達溫情與善良,展現簡單質樸中蘊藏的人性的美好。而《追風箏的人》也用閒遠的筆觸描繪了哈桑的正直、勇敢與純淨。哈桑追逐風箏絕類阿里為得到一雙小鞋子的奮力奔跑。在電影中,小鞋子是主線;在《追風箏的人》中,風箏是一個象徵。它是珍貴的友情、溫的親情、美好的愛情,也是忠誠、友善、勇敢……而對阿米爾而言,童年時的那次追風箏,他的自私、怯懦傷害了哈桑,他在對友情的背叛中也喪失了自己的部分人格;而他為哈桑的兒子追風箏其實是獲得救贖的途徑,追風箏成為阿米爾成長史中的儀式!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樣那樣的心結,都有一隻曾經的風箏,只要用善待他人的誠實的心去呵護,都能找到“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來源:北京晨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李繼宏
如今印刷技術發達,每年出版的書籍汗牛充棟,數以十萬計,如何才能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呢?通常,判斷一本從未看過的書是否值得買,可以依靠兩個標準:一是口碑,二是銷量。幸得有網路,我們才能輕而易舉地利用這兩個標準來進行篩選。
以亞馬遜美國站的文學類圖書排行榜為例。在這個排行榜的前100名中,我們既可以找到《達文西密碼》、《維納斯的誕生》這樣讓作者賺得盆滿缽滿的暢銷書,也能見到《一九八四》、《簡愛》等舉世公認的文學經典。當然,我們都知道,銷量好的書未必質量也好,所以除了看排名之外,還得借鑑相關讀者評價。
在前100名中,讀者評論超過1200篇而相應等級達到四星以上的圖書有四本,按暢銷程度排名依次為《追風箏的人》、 《藝妓回憶錄》《殺死一隻知更鳥》《一九八四》 。如果我們把前100名縮減為前50名,喬治·奧威爾的代表作就落選了。如果我們再加上一條,自出版以來穩居前三名,那么就只剩下《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的主角是阿米爾,僑居美國的阿富汗人,年近不惑。2001年夏天,阿米爾接到父執拉辛汗的電話。拉辛汗行將就木,乞求阿米爾赴巴基斯坦見他最後一面。這個電話讓阿米爾回憶起居住過的喀布爾,想起他故去的父親,他家的僕人阿里,當然,還有童年的玩伴哈桑。
阿米爾的父親是喀布爾屈指可數的富商巨賈,而哈桑是僕人阿里的兒子。阿米爾是遜尼派穆斯林,是普什圖人,聰慧過人,性格軟弱;哈桑是什葉派穆斯林,是被壓迫的哈扎拉人,目不識丁,勇敢正直。然而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由於兩人都自小沒有母親,甚至還由同一個奶媽哺乳。他們的跨越了社會的、種族的、宗教的區隔,成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社會地位、宗教和種族也同時阻礙他們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無論如何,他們共同度過了11年的美好時光。
12歲那年,阿米爾和哈桑參加了阿富汗傳統的鬥風箏比賽。阿米爾將對手統統打敗,成為最後那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風箏的主人。而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被他最後割斷的風箏。哈桑是當地最出色的追風箏高手,他替阿米爾去追,他承諾阿米爾要追到:“為你,千千萬萬遍”。風箏追到了,哈桑卻慘遭橫禍。阿米爾目睹一切,性格軟弱的他選擇了袖手旁觀,選擇了充滿疚恨懊悔的生活。為了擺脫內心的折磨,阿米爾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逼哈桑離開家門。隨後,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他父親亡命出逃,離鄉背井地到了美國,開始了他的新生活,結婚,埋葬相依為命的父親,成為嶄露頭角的作家。
拉辛汗的電話喚起了阿米爾童年的痛苦,卻也為他指明了方向:“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為了贖罪,阿米爾登上了前往巴基斯坦的飛機。然而到了巴基斯坦,卻是奇峰突起,哈桑早已死於非命,遺留下幼小的兒子,孤零零地寄居在喀布爾的孤兒院。此時拉辛汗透露了一個驚天秘密,徹底摧毀了阿米爾對童年的體驗和回憶。一番掙扎之後,阿米爾決意冒著生命危險,重返被塔利班占領的危機四伏的喀布爾,去尋找哈桑的兒子……
和西方其他暢銷書動輒以性慾、愛情為噱頭吸引讀者不同,《追風箏的人》雖然也穿插了部分愛情描寫,但本質上是一部關於親情和友誼的小說。自2003年出版以來,幾乎囊括英語世界所有文學新人獎,曾經創下同時占據九大圖書排行榜榜首長達數十周之久的紀錄,除了上述網路銷售的驚人業績外,迄今仍停留在《紐約時報》平裝本小說排行榜上,並且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在各個國家地區——從美國到英國,從法國到義大利,從台灣到巴西——風行不息。這不可謂不是異數。是什麼讓這本既不引起讀者的性衝動、也不給予讀者發財致富的靈妙法門的圖書,如此跨越文化、跨越種族,深深地打動全世界各地億萬讀者的心呢?

那是因為,在《追風箏的人》中,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追風箏的人”既是哈桑,也是阿米爾,更是我們每個人。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而我們,所有的讀者,難道心中對自己沒有一個完美的期許嗎?我們被《追風箏的人》打動,我們為哈桑的悲慘遭遇傷心欲絕,我們為阿米爾的猶豫不決痛心疾首,我們為“爸爸”的能屈能伸暗自讚嘆,我們為拉辛汗的一世坎坷唏噓難勝,並且我們最終為阿米爾終於追到了他的風箏慶幸不已,難道不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尚未追到的風箏嗎?

當然,我們從來不缺乏說教的作家,恰恰相反,我們從小被強迫看了太多類似的書籍,甚至已經產生出強烈反感;我們也從來不缺乏給人希望的、煽情的故事,畢竟,如今國內海外不是有那么多入流或未入流的作者,世事洞明或為賦新詞地寫出歡天喜地或撕心裂肺的拙劣或者精緻的文字,試圖從我們口袋裡掏錢嗎?但《追風箏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地將小說中的角色、際遇和心理活動投射到讀者的閱讀體驗乃至個人經歷中,是因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罕有其匹的敘事技巧和駕馭長篇小說的能力。
單純從敘事技巧上看,很難相信《追風箏的人》是卡勒德?胡賽尼的處女作。書中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句子,每個場景,乃至每句對話,都為後面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線。阿米爾的父親在種花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勃然大怒原來因為後來揭露的驚天秘密;在巴基斯坦某個茶館看到的桌子卻原來暗示了阿米爾後來免於一死的契機。我們不斷閱讀,不斷產生疑問,不斷恍然大悟;而這種閱讀過程中的瞻前顧後,使得這本20餘萬字的小說渾然一體,一旦看了個開頭,就再也放不下。
《追風箏的人》給讀者提供的,並非只有這種閱讀快感。書中對情景的描寫栩栩如生,對人物的構建躍然紙上,對心理的刻畫入木三分,對情節的處理遊刃有餘。身為本書的譯者,我清楚地記得,胡賽尼是如何通過情景的白描讓我身臨遠在萬里之外的喀布爾,是如何利用人物的舉止言談讓我和他們一一會面,是如何處理心理的張力讓我患得患失,是如何切換場景延遲了情節的高潮。我不會忘記,在翻譯過程中,有多少次為了哈桑而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有多少次因為“爸爸”而獲得了信心和力量,有多少次為了阿米爾的妻子索拉雅而會心微笑。
沒有任何文學作品可以脫離時代背景而不朽,《追風箏的人》也一樣。如果卡勒德?胡賽尼只是把小說局限在幾個人的恩怨情仇上,那么《追風箏的人》立即就會淪為無病呻吟的失敗之作。在小說中,胡賽尼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飽滿而豐富的阿富汗,還有同樣飽滿而豐富的穆斯林文化。阿富汗君主制的終結、蘇聯入侵、內戰、塔利班當權、911事件等等,無不天衣無縫地融合為小說人物的生活背景。我們從中看到了種族和種族的衝突,看到了宗教和宗教的矛盾,看到了文化和文化的融合,看到了個人感情和社會制度的對立,總而言之,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生活世界,看到了時代的節奏和變遷。
在這裡,我沒有意圖將《追風箏的人》言過其實地吹噓成為無懈可擊的文學經典。實際上,阻礙這本書成為經典作品的是原文的語言水平。胡賽尼的英文稱得上流暢,但辭彙貧乏,句子簡單,甚至不時出現病句。而語言作為評價小說的重要因素之一,永遠是不能夠被忽略的。同樣是寓居美國的外裔人士,較之於納博科夫的詭譎萬端和繁複異常,較之於庫切的返璞歸真和大巧若拙,胡賽尼的英文水平顯得如同國小生那樣幼稚。這也是《追風箏的人》唯一為人詬病的所在。
剩下的,還是交給《追風箏的人》,讓文本自己說話。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是什麼,希望讀者在看完《追風箏的人》之後,都能夠勇敢地追。

同名電影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
導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編劇:David Benioff .....(screenplay)
Khaled Hosseini .....(novel)
主演:肖恩·托布Shaun Toub .....Rahim Kahn
薩伊德·塔格馬奧Saïd Taghmaoui .....Farid
阿托莎·利奧妮Atossa Leoni .....Soraya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22分鐘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達里語
色彩:彩色

劇情梗概

劇照劇照
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拋開罪惡感,重新找回那個善良純真的自我的機會……故事對焦在上世紀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兩個孩子--12歲的埃米爾,以及他家的僕人哈桑,兩個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由於都對風箏有著難以抑制的喜愛,他們瞞著家長參加了鬥風箏大賽,其實埃米爾是想給一直獨立撫養自己的父親巴巴一個驚喜,因為他對於巴巴給予了哈桑過多的讚揚和獎勵,多多少少有那么一點點嫉妒在心中,可是這些還不足以阻止兩個人從小共同長大的深厚友情。然而這一切,都在他們最終贏得鬥風箏大賽之後被打得粉碎。鑒於埃米爾過於懦弱膽小,所以他眼睜睜地看著哈桑被一個來自於普什圖族的暴徒殘忍地強姦,卻始終沒辦法付諸於行動。兩人的友誼就此切斷,隨後埃米爾移民美國,帶著纏繞了自己一生的負罪感。

2000年,已經是功成名就的知名作家的埃米爾因為對兒時揮之不去的夢魘和記憶,在良心上受到了難以忍受的折磨,所以他毅然從舊金山回到在塔利班殘忍的暴權制度統治下、充滿了不可預料的危機的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那個印記了兩個人之間的一點一滴的城市,埃米爾決定面對自己的心魔,勇敢地邁出了走向救贖之路的第一步。他要正視長久以來困擾著自己的那些秘密,做最後一次大膽的嘗試,希望將一切都重新歸進正軌,找回那個被遺失在了過去的自我。

幕後製作

【關於原著】

2003年,這部由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創作的處女作《追風箏的人》一經問世,隨即以最快的速度突襲至世界各地暢銷小說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即使是4年後的今天,仍然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小說講述了一個受到阿富汗文化背景著色的故事,在那個遙遠、備受戰爭折磨的國度,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全球發生衝突的焦點之地,也許你將這樣的一個地方作為故事的背景地,確實不太可靠,但《追風箏的人》中所講述的那些親情關係、孩童時期的友誼、請求寬恕的勇氣以及只能存在於愛當中的救贖的大眾主題,無論你身處何處、經歷過什麼樣的文化薰陶、膚色為何,都會被它深深地感動。

卡勒德·胡賽尼是一個出生在阿富汗的醫師,就像他筆下的主角一樣,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胡賽尼就離開了阿富汗來到美國,而且幾十年來都不曾回去過。所以說,他之所以創作這部《追風箏的人》,完全是想展現給讀者一場情感方面的旅程,穿越了不同的大陸,抵達一個男人深處對糾正一個可怕的錯誤的追求--這是一個困擾了他整整一生的致命失誤。胡賽尼利用這樣一個懸疑與緊張感占同等地位的故事,靈巧熟練地將個人觀點與政治環境編織在了一起,雖然它根本就是虛構的,但由於作者本人對故事的背景地喀布爾的成長環境的熟悉程度,使其顯得很有真實感。尤其他還原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塔利班政權崛起之前的喀布爾,那個時候的喀布爾還有著“中亞的珍珠”的美譽,再加上胡賽尼移民美國的體驗,更加可以讓他從內容的人性和現實感著手,深刻地影響了每一位讀者。小說在超過34個國家賣出了800萬冊,正是因為它那強大的故事性,從而跳脫出了文化和國境所帶來的限制。

對於卡勒德·胡賽尼來說,《追風箏的人》大受歡迎也引起了連鎖反應,當然包括這部即將上映的電影改編版本,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胡賽尼說:“小說能夠引起這么大的動靜,我多多少少還是有那么點驚訝的,但回頭想想,也就不難理解了。其實人們看重的,相信還是小說營造的那個強烈的情感氛圍,這裡講述的主題--罪行、友誼、寬恕、失去以及對於彌補過失的欲望,都可以和你的切身經歷聯繫起來,可以讓你成為比想像中更好的那個人。這不是專屬於阿富汗的主題,而是有關人性之旅的,無論什麼樣的種族文化宗教背景,都能接受它。”

【關於影片】

相信正是因為這些大眾化的主題,才使得《追風箏的人》上市沒多久就在國際上獲得了暢銷小說的聲譽。事實上,在這本小說還未成形、正處於手稿的階段時,就已經引起了製片人威廉·霍伯格(William Horberg)和麗貝卡·耶登漢姆(Rebecca Yeldham)的注意了,他們之前都是夢工廠動畫部門的合作夥伴。當霍伯格和耶登漢姆讀到卡勒德·胡賽尼樸實的語言描述時,他們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碰觸到了一個非凡的作品,耶登漢姆說:“可以說,這本小說是我讀過的文學史上最強大、最有戲劇效果的作品之一,很神奇,我們都很喜歡它,一刻不停地幻想著它變成影片的樣子。這是一個以一種充滿感情、能夠引起你無限回憶以及美麗的方式描述的故事,擁有它自己在視覺上的翻譯畫面--當你在閱讀的時候,似乎真的看到書中所講述的那些事情就在眼前發生。”霍伯格補充道:“閱讀《追風箏的人》的過程是一個非常精彩的體驗,會讓你產生一種強大的情感波動,讓你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無論你在過去做過什麼,你都相信未來會更好。雖然你是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看待這個故事,但卻真的深陷在故事所蘊含的秘密和傷痕中,因為我們在過去都曾有過相似的經歷。你跟隨著小說中的個男孩,走進了一種文化、一個家庭,當然也包括埃米爾這個角色對自己的錯誤所進行的補救。我發現自己得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感動,如果將這個故事用影像表現出來,就會擁有更多值得開發的潛能。”

威廉·霍伯格和麗貝卡·耶登漢姆又將小說拿給沃爾特·帕克斯(Walter Parkes)和勞里·麥克唐納(Laurie MacDonald)看,並成功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於是幾個人同時放棄了在夢工廠的主流製片人的身份,進入獨立製片的領域。當電影人們聯合拿下小說的改編著作權後,他們就開始著手劇本的創作了,對於帕克斯來說,小說的中心地帶就在於神秘且很脆弱的兒時好友之間的友誼維繫:“我與我10歲或11歲交的好友之間,一直存在著那種很私密卻也很奇幻的聯繫,現在也是如此,已經成為我們相處的一種模式了。”麥克唐納補充說:“整個故事關注的都是孩子在情感上具有的那種彈性,在個人的世界中,一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之間的聯繫其實是非常個人化的,那么地真誠,那么地悲傷,可是最終卻帶給我們希望。對於我來說,這就是小說中最有價值的內容。”

另外,四位電影人還爭取到卡勒德·胡賽尼本人成為將小說帶上大銀幕的一個積極的合作夥伴,保證他在所有的創作過程中,都有決定的權力,威廉·霍伯格解釋說:“胡賽尼是我們通往那個小說所營造的世界的使者。”

就在影片的發展中期,2005年的時候,威廉·霍伯格和麗貝卡·耶登漢姆同時離開了夢工廠,霍伯格加盟到西德尼·凱米爾(Sidney Kimmel)創辦的電影公司,那裡以尊重有天分的電影人和高質量的電影故事而聞名,基於此,凱米爾也成為了《追風箏的人》熱情的支持者,而霍伯格也以製片人的身份有條不紊地籌劃著名。這時,傑夫·斯克爾(Jeff Skoll),小說的忠實冬粉之一,也加盟到電影公司,成為另一位投資人

與此同時,小說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為了文學界的一個風向標,這樣的成就就連那些頗具慧眼的電影人們也沒料到,沃爾特·帕克斯承認道:“坦白地說,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想到,《追風箏的人》竟然能夠以這種如此主流的方式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它確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故事,擁有那種勇敢的戲劇尺度,而其中關於救贖的中心話題以及與真正自我搏鬥的過程,都讓它變得經典且美妙。所以我們就假設它可能會成為那種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王牌小說,然後再同樣期待,也許幾年後,美國主流電影工業的大環境,也能夠如此開放,多製作一些這種擁有多重文化氛圍的好故事。”

曾經獲得過金球獎提名,並執導過《筆下求生》《尋找夢幻島》《死囚之舞》的導演馬克·福斯特負責將這部卡勒德·胡賽尼創作的暢銷小說帶上大銀幕,他連同雲集了來自於世界各國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再加上一些阿富汗和中亞地區本土的臨時演員,共同演繹了這個非常大眾化的人性故事,專門講給那些渴望著獲得第二次機會的人聽,希望以此能夠帶來一些實質的改變,找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寬恕。

拍攝花絮

《追風箏的人》小說2003年問世以來,感動億萬讀者。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是一個普通的阿富汗裔美國醫生,他因該作品獲得2006年聯合國人道主義獎。

影片中許多放風箏的場景中,小演員都是拉著氣球在跑,至於風箏,則是後期製作的時候合成上去的。

飾演哈桑的艾哈邁德·漢·馬赫米扎達(Ahmad Khan Mahmidzada)以及他的家人,一直要求有關強姦的那部分場景可以從影片中剪掉。

精彩對白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Amir: I'm going to find a boy. His father meant a lot to me.
埃米爾:我在尋找一個男孩,他的父親對於我來說意義重大。

Rahim Kahn: Now 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
拉希姆•卡恩:現在,這裡有一個機會可以重拾自我……

Older Hassan (voice): I dream that my son will grow up to be a good person, a free person. I dream that someday you will return to revisit the land of our childhood. I dream that flowers will bloom in the streets again... and kites will fly in the skies!
長大後的哈桑(畫外音):我夢到了我的兒子會成長為一個好人,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我夢到了有一天,你會回到我們童年玩耍的這片土地,故地重遊;我夢到了鮮花再次在街道上盛開……天空滿是色彩斑斕的風箏!

Amir: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埃米爾:對你,說一千次對不起都不夠。

一句話評論

不可否認,影片有的時候確實顯得有點貿然,對於小說中提到的阿富汗文化的細節上處理得過於簡單化了,甚至到了吝嗇的地步,不過這些都不足以掩蓋它的閃光之處。—— 《滾石》

影片是如此讓人信服,裡面的異幫色彩製造了許多緊張的情緒,尤其是在中國拍攝的那部分場景,很少有人能看出那並不是阿富汗。—— 《好萊塢報導》

導演馬克•福斯特只是將相對殘忍的情況與社會的等級之分,用一種迪斯尼式的理想狀態表現出來而已。—— 《世界電影觀》

因為過於追求那種時事性和轟動效應了,才使得影片只有傷感,並無深刻的意義。—— 《紐約媒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