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爾

隆美爾

隆美爾,全稱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隆美爾與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隆美爾出生於符騰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從軍。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作戰。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斯勳章。一戰後曾擔任過步兵營長、陸軍學院教官。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他到達北非後,不到兩個月,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被提拔為上將。1942年6月隆美爾上將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隆美爾元帥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畫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被迫於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時年52歲。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圖)隆美爾隆美爾

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德語:ErwinJohannesEugen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通稱“沙漠之狐”,也是德國極少數以中產階級出身以及未進入過參謀學校而獲得此頭銜的軍人。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隆美爾評價:“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與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一名戰功卓越的士兵,曾於義大利戰區的英勇表現並受獲藍色馬克斯勳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又擊退了持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戰斧作戰,以及在加查拉戰役中以8萬人和560輛坦克的兵力將11萬人與840輛坦克的英國第8集團軍擊潰、後者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隆美爾因為此役的成功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先前多次以少勝多的活躍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但到了阿拉曼戰役後,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況愈下,再度面對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已難以對抗,隆美爾因此最終離開了北非,回到德國占領的西線負責抵擋盟軍入侵歐陸的防務。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由於他廣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讓其選擇可享有榮譽的私下自殺進而保護家人,或受軍法審判、全家送至集中營,隆美爾選擇前者後服毒身亡,希特勒為其舉辦國葬。

隆美爾的軍事能力受到多位軍事學家的推崇與批評,包括其親臨前線所發展出的靈活機動戰術、對軍中同僚過於嚴苛和難以相處、行事莽撞、未重視後勤與戰略觀狹隘等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人認為其傑出能力不過僅是英軍不承認敵軍士兵的素質,而將隆美爾吹捧為軍事天才的說法。除了軍事能力外,隆美爾也以人道精神對待敵軍士兵、並拒絕了殺害猶太裔和英國突擊隊戰俘的命令

人物履歷

隆美爾(右2)同他的姐姐、兩個弟弟合影隆美爾(右2)同他的姐姐、兩個弟弟合影
1891年11月15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
1910年7月加入軍隊在第124步兵團任中上、上士。
1911年3月被送進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11月畢業。
1912年1月升中尉軍銜。
1914年3月1日,任職烏爾姆第49野戰炮團的一個炮兵連。
1916年與露西•莫林(LucieMaria)結婚。
1917年夏,在伊松索河前線並因在奪取蒙特山和隆格諾恩的突擊行動而榮獲德意志帝國最高榮譽——「藍色馬克斯」勳章。
1917年任上尉連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二級鐵十字勳章、一級鐵十字勳章和功勳獎章。
1928年得獨子曼弗里德。
1933年10月,升為少校,被委任德國中部戈斯拉一個山地營的指揮官。
1935年10月,被提升為中校並且擔任波茨坦陸軍學校的教官。
1937年,出版了《步兵攻擊》一書,獲得希特勒賞識,書中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的進攻精神,提出「進攻,進攻,進攻!」強調了發揚火力的重要性。
1939年9月,被任命為少將。波蘭戰役期間,負責指揮希特勒的警衛部隊。
1940年任第七裝甲師師長,同年6月20日,第七裝甲師占領瑟堡,結束了進攻法國的戰鬥。戰鬥結束後榮獲一枚騎士級鐵十字勳章,被納粹德國政府譽為「戰神」,裝七師也因在隆氏指揮下的神出鬼沒被敵方譽為「魔鬼之師」。
1941年1月被晉升為中將,2月擔任德國非洲軍團的司令,指揮非洲戰場的德意志聯軍。
1942年,獲帶劍橡葉鐵十字勳章,任非洲裝甲軍團司令,晉上將軍銜,同年6月22日當天在攻占托布魯克後被授予元帥(Generalfeldmarschall)軍銜。
1943年3月31日,被希特勒召見授予鑲鑽帶劍橡葉鐵十字勳章。
1943年8月18日被任命為B集團軍司令,負責義大利防衛任務
(圖)隆美爾隆美爾戎裝照
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任駐法國西線陸軍。
1944年7月15日致函希特勒,批評他的戰爭領導策略,請求他思考停戰。
1944年10月14日,被查出與七月二十日希特勒暗殺事件主謀高級軍官有接觸。希特勒要求他在軍法審判與自殺之間選擇。隆美爾最後在烏爾姆(Ulm)近郊的賀林根(Herrlingen)家中自盡。
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為他舉行國葬。

幼年經歷

(圖)隆美爾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於1891年11月15日星期日中午、於德意志帝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海登海姆出生,該地為烏爾姆郊外的一小座城市。父親為海登海姆文科中學的數學老師—埃爾溫·隆美爾(他以自己的名字為兒子命名),老隆美爾的父親也是一名教師,他們兩人都以數學家的身份而小有名氣,也在海登海姆相當受人尊敬。母親海倫娜(Helene)則為巴登-符騰堡州地方行政首長卡爾·馮·盧茲(KarlvonLuz)的女兒。父母兩人皆為新教徒。隆美爾有位兄長曼弗雷德(Manfred)、姊海倫娜(Helene)和弟蓋哈德(Gerhard)與卡爾(Karl),其中曼弗雷德在年幼時即去世。隆美爾童年時體質盈弱[,據其姊海倫娜敘述,隆美爾因為發色淡薄、皮膚蒼白而被家庭成員以“小白熊”稱呼,而據隆美爾本人人事紀錄中夾著的備忘錄上記述:“小時候常在自家寬大的庭院裡遊玩,十分幸福。”

父親在年輕時曾於炮兵部隊服役過,但除此之外隆美爾家就無與軍方有任何關係,也未有與其相關的親戚。此外也因為隆美爾家族教育市民的階級出身,在看重貴族出身的德意志帝國陸軍中十分不利。1898年,隆美爾父親成為了阿倫文科中學的校長,全家也因此搬到阿倫。由於阿倫沒有國小,隆美爾在進入中學就讀前必須先由家庭教師來授課。1900年進入由父親所管理的中學就讀,起初隆美爾在校表現不佳、散漫而懶惰,是個對於運動和讀書都沒有興趣的孩子。到了10多歲後隆美爾突發上進,尤其是數學這科的成績變好,且對體育活動也開始關心。隆美爾特別對飛機起了興趣,14歲時與朋友共同做了一個與實體大小相同的滑翔機,雖然最後沒有成功飛起,但以1906年歐洲才有了能以自身動力飛行的飛機來說,當時隆美爾的作品已算是小有成就

隆美爾希望成為飛機工程師,但遭到父親的反對,後者希望其能加入符騰堡王國的軍隊,但隆美爾本人卻對軍事生涯沒有興趣

從軍

(圖)隆美爾隆美爾

隆美爾於1910年7月19日加入了駐魏因加滕(Weingarten)的符騰堡皇家陸軍“威廉一世皇帝”第6步兵連(即德意志帝國陸軍第124步兵連),成為下級軍官候補生(Fahnenjunker)。在以下級軍官的身份作了半年的勤務後,隆美爾於1911年3月進入了普魯士王國但澤皇家軍官學校。在隆美爾念軍校的時間裡,他遇見了將來的妻子—來該地專讀語言學、17歲的露西·瑪利亞·莫林(LuciaMariaMollin,隆美爾常叫她“露西”)。在軍官學校畢業後,隆美爾也經常與露西以信聯絡,兩人於1916年結婚。1912年1月27日,隆美爾獲得少尉軍銜,並回到了第124步兵團單位內,主管新兵的訓練工作。

1914年3月,隆美爾被調往駐烏爾姆、與第124步兵團一樣同屬第27步兵師的符騰堡皇家陸軍第3野戰炮兵團(即德意志帝國陸軍第49野戰炮兵團),但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又轉回第124步兵團,擔任該單位下第2營第7連內的一個排長。

參戰經歷

1914-1933年
與義大利總司令加里波爾蒂在的黎波里(1941年)與義大利總司令加里波爾蒂在的黎波里(1941年)
1914年3月1日,隆美爾被派到烏爾姆第49野戰炮團的一個炮兵連服役。8月,隆美爾回到原來的步兵團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9月他的左腿被打傷,為此他榮獲了二級鐵十字勳章。1915年1月,隆美爾重返第124步兵團,又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1916年後期他被派往東線羅馬尼亞作戰。1917年5月,隆美爾被召回西線作戰。到了8月返回東線,並在那裡再次受傷。9月,隆美爾所在的營被調往義大利北部參戰。隆美爾率領的部隊作戰英勇,突破科羅弗拉防線,攻克蒙特山,占領隆格諾恩,這些戰績使隆美爾贏得了德國很少頒發給低級軍官的功勳獎章,並被提升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隆美爾先是被派往一個軍團參謀部任文牘工作。1920年10月1日,隆美爾被派往施登卡德指揮一個步兵團的步槍連,他一直在那裡呆到1929年。1929年10月,隆美爾被派往德雷斯頓步兵學院擔任教官。在這段時間,隆美爾根據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作戰經驗撰寫了《步兵進攻》一書,《步兵進攻》於1937年初被出版發行。 1933-1940年

1933年10月,隆美爾軍銜升為少校,被委任德國中部戈斯拉一個山地營的指揮官。1935年10月他又被提升為中校並且擔任波茨坦陸軍學校的教官。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他又被調往另一所軍事學院任教。1939年9月,隆美爾被任命為少將。
波蘭戰役期間,隆美爾負責指揮希特勒的警衛部隊。德軍迅速地消滅了波蘭,隆美爾也開始充分認識到坦克部隊和閃電戰的重要性。波蘭戰役之後,希特勒問隆美爾需要擔任何種職務,隆美爾暗示希望指揮一支裝甲師。1940年2月15日,儘管缺乏裝甲作戰的實戰經驗,隆美爾還是被希特勒任命為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第7裝甲師隸屬於霍斯將軍指揮的第15裝甲軍準備入侵低地之國和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西歐。第7裝甲師風馳電掣般的橫掃過比利時和法國。5月13日,第7裝甲師在激烈的戰鬥後強渡了默茲河。5月15日,衝過了菲利普維爾。5月21日,隆美爾的部隊已經越過了康布雷,勒卡特,抵達了阿拉斯,在這裡他們遭遇了英軍兩個坦克團大約70輛坦克的阻擊,其中有一些德軍37mm反坦克炮無法擊穿的馬蒂爾塔II型坦克。正當英軍坦克大量殺傷了德軍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的時候,隆美爾命令德軍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月26日,第7裝甲師繼續前進,並攻占法國最大工業城市之一的利勒,這個行動使法國第1軍團一半的部隊陷入困境。6月5日,隆美爾命令他的裝甲師順著兩座還沒有被破壞的鐵路橋跨過了索姆河,第7裝甲師此時的速度已經是平均每天40-50英里了。6月10日,隆美爾的部隊終於在迪埃普附近抵達了英吉利海峽岸邊。6月16日清晨,第7裝甲師從魯昂的法軍一座橋樑上跨過塞納河,然後向南疾馳,17日第7裝甲師在行進間開始攻擊瑟堡,於19日攻占了這座法國重要的深水港口。6月25日,法國戰役結束。法國戰役期間,第7裝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隆美爾在指揮第7裝甲師的時候總喜歡自己跟著偵察部隊,他認為對於一個指揮官來說經常走近自己的士兵是很重要的,這種習慣一直被帶到了後來的北非戰場。隆美爾有時候會故意將上級的命令置之不理,他認識到最高指揮部有時候並不會根據實際情況去處理,所以隆美爾經常先執行自己的命令,等做完了再去向上級報告。隆美爾的參謀人員對隆美爾這種行為並不贊同,而他們更多的時候是根本找不到他。隆美爾在寫給自己妻子露西的信件中稱法國戰役是一次“閃耀的法國之旅”。

1940-1943年
1941年隆美爾在北非戰場1941年隆美爾在北非戰場

法國陷落以後,隆美爾繼續他的軍事生涯。1941年1月他被提升為中將並在2月被召回柏林擔任德國非洲軍團的司令,2月12日,隆美爾接到命令抵達的黎波里。非洲軍團由兩個師組成,他們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經在1940和1941年1月在北非同大不列顛軍隊戰鬥的義大利盟友。從40年12月至41年1月,大英國協的軍隊將他們逐出了埃及,義大利人已經被擊退至利比亞境內。

1941年2月14日,隆美爾的先頭部隊第5輕裝甲師部分人員裝備在的黎波里上岸。隆美爾意識到義大利人由於被英軍擊敗而士氣低落,他會見了義大利的指揮官。2月24日,德國非洲軍團首次在的黎波里以東和英軍發生小規模戰鬥,3月31日,非洲軍團對布雷加的英軍發動了一次成功的進攻。隆美爾使用其在法國成功的閃電戰術給了英軍狠狠一擊。非洲軍團繼續向東追擊撤退中的英軍,一直深入昔蘭尼加並攻占了班加西。

4月13日,隆美爾的部隊向南繞過港口要塞托布魯克攻克巴迪亞,接著又於4月15日占領了埃及西部邊境上第一個城市薩魯姆。隆美爾的進攻迫使英軍及其盟軍退守到了托布魯克要塞內。4月11日到13日,隆美爾第一次嘗試攻占托布魯克,但是失敗了。托布魯克對於整個北非的戰線有著重大的戰略地位。
隆美爾第二次嘗試攻占托布魯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時他的敵人和朋友都因為他狡猾的戰術而稱他為“沙漠之狐”。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軍也發動了一些小規模的進攻,但是在德軍威力強大的88mm炮的打擊下損失慘重,被迫撤回了防禦陣地。1941年6月,無論是英軍還是德意軍隊都無力再發動攻勢,雙方只有加固防禦陣地的實力。在德國,宣傳機構已經把隆美爾塑造成一個無敵的將軍

1943-1944年

1943年3月至7月,隆美爾因嚴重的病情只能和妻子和兒子在一起度過。7月10日,他被指派為德軍在希臘的指揮官,不過很快又被召回柏林。隨後隆美爾參與了德軍鎮壓義大利政府倒戈向盟軍,大量德軍湧入義大利境內並解除了義大利軍隊的武裝。11月初,隆美爾又被委任為義大利的指揮官,很快這個職位被凱塞林將軍所取代。11月下旬,隆美爾離開義大利回到德國。
12月初,希特勒正式委派隆美爾視察從北邊開始與英國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禦工事。12月31日,隆美爾被任命為B集團軍群的指揮官,這個集團軍群的總指揮是陸軍元帥倫斯特。隆美爾視察了從荷蘭到波爾多沿海岸的防禦工事,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壘”。為了阻擋盟軍的登入,隆美爾特別設計了防空降的障礙物,這種東西被稱為“隆美爾蘆筍”,還有很多在海灘上的障礙物以及大片的地雷帶。由於盟軍成功的實施了欺騙行動,使得德軍在海灘防禦重點地區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隆美爾對盟軍可能的登入點判斷有誤,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一線實施了登入,數日之後盟軍就完全控制住了灘頭陣地,並向縱深擴大。
儘管隆美爾在卡昂外圍暫時阻擋住了英軍的進攻,黨衛軍第12裝甲師摧毀了英軍100多輛坦克,但是在盟軍絕對優勢空軍打擊下,德軍終於頂不住了。當盟軍坦克潮水一般涌過德軍的防線,隆美爾心中對德國必勝的信念已經蕩然無存了,他開始懷疑德國是否還有繼續戰爭的必要。1944年7月17日,在一次空襲中隆美爾的座車被擊中,隆美爾受了重傷,不得不離開了前線。德國反希特勒的軍官們曾經找過隆美爾試圖說服他加入他們的陣營,儘管隆美爾對戰爭失去了希望,但是他卻始終沒有直接參與反希特勒的活動(在這個問題上,西方歷史學術界的觀點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1944年7月20日,德國反希特勒組織策劃了一起爆炸試圖刺殺希特勒,可惜行動陰差陽錯的失敗了。這個事件牽連了很多的高級將領和軍官,其中也包括隆美爾。8月8日,隆美爾被從法國醫院轉到他的故鄉斯瓦比亞的赫爾林根山莊。8月12日,密謀刺殺希特勒的重要成員戈台勒被捕,從他箱子裡搜出來的有關檔案上有隆美爾的名字。另外一名參與這個組織的成員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證實隆美爾支持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隆美爾葬禮隆美爾葬禮
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的第一副官布格道夫向隆美爾轉達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爾有兩種選擇,自殺或者被逮捕受審。隆美爾選擇了前者,服毒自殺以一種體面的方式結束生命。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為隆美爾舉行國葬並全國默哀一天。

主要功績

一線作戰

沙漠之狐沙漠之狐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終於發動了準備已久的侵略戰爭。在西線,德軍採取閃擊戰術,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便越過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繼而侵入法國。在向法國的進攻中,隆美爾擔任第4軍團第7裝甲師師長,負責突破繆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務。
越過法國邊界後,隆美爾的前衛部隊一直尾隨撤退的法軍第1、第4兩個騎兵師前進到達繆斯河,位於地南特和豪克斯的兩處橋樑已被法軍炸毀,隆美爾的裝甲師渡河受阻。
1940年5月13日隆美爾不顧法軍炮火的轟擊,來到岸邊,了解敵情,尋找渡河位置。他發現法軍在河西占據著有利的隱蔽地形,用重炮封鎖繆斯河,使德軍很難找到他們的準確位置;這裡的所有渡河工具幾乎部被法軍擊毀,只要德軍一出現,就有被殲滅的危險。經過現場偵察,隆美爾認為只有用強大的炮火壓住西岸所有被懷疑是敵軍隱伏的地區,方能使德軍渡過繆斯河。
於是,隆美爾調來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燒沿岸一帶房屋充作煙幕。然後,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開始強渡。強渡時,隆美爾乘坐第一批船,直接進行指揮。當在西岸建立了一個立足點之後,隆美爾又立即返回東岸,來到第2步兵團的渡河點。第2步兵團有一個連的工兵正在架設一個八噸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換為十六噸式。隆美爾下達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讓一部分戰車儘早渡河,不然,已經到達西岸的步兵將會遭到法軍的戰車與大炮的襲擊。不出所料,載運戰車的浮筏還沒有抵達波岸,法軍已經發動了反擊。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輛戰車在西岸登入。隆美爾即指揮河西岸的德軍向蔭蔽在森林裡的法軍進攻,掩護後續部隊渡河。
德軍突破繆斯河防線,給法軍造成了嚴重威脅,法軍遂放棄繆斯河防線向後撤退。

先發制人

隆美爾率領先頭部隊緊緊追擊從繆斯河撤退的法軍,他以戰車團為先鋒,用炮兵作掩護,快速前進,把友鄰部隊遠遠地甩在後面。
1940年6月5日起,隆美爾的裝甲師已經開始從索穆河北岸向南岸發起進攻。索穆河上的公路橋,在法軍撤退時已經被炸毀,只有兩座鐵路橋和兩座旱橋沒有破壞。隆美爾在向索穆河南岸發動進攻前,首先以強大的炮火對這幾座橋樑作封鎖性的射擊,當占領這四座橋後,即令戰車、其他車輛和步兵迅速通過,1940年6月6日,隆美爾的裝甲師已在索穆河南岸像演習一樣,以疏開的戰鬥序列,越野前進。裝甲車打頭陣,一面走,一面戰鬥,前進的速度恰好使步兵可以跟得上。這一天,德軍前進了十二英里,第二天前進了三十英里。隆美爾裝甲師於1940年6月20日攻到瑟堡,把法軍打敗。
在六個星期的戰鬥中,隆美爾的裝甲師僅死傷二千餘人,而俘獲敵軍則總計有九萬七千餘人,由於這次進攻的勝利,隆美爾榮獲了一枚武士級十字勳章。

鬼師遺產

隆美爾在對法作戰中總結出一條經驗:在兩軍對戰中,誰先用火力壓制住對方,誰就往往可以獲得勝利;在靜止時等候戰況發展的人,常常總是會被對方擊敗。因此,即使不曾發現對方準確目標,也要先發制人。他認為時間的集中重於空間的集中,速度足以抵消數量的優勢,彈性可視為奇襲的工具。
隆美爾喜歡首先利用88mm高炮打擊敵方坦克,緊接著指揮大規模坦克集群進行衝擊。

沙漠之狐

1940年6月,正當法西斯德軍進攻法國的時候,義大利則一面向英法宣戰,一面乘機出兵北非,進攻英屬埃及和索馬里,企圖奪取蘇伊士運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軍開始反攻。義大利軍隊被迫向利比亞境內撤退。1941年初,英軍在利比亞的托卜魯克登入,對從埃及撤退的意軍進行夾攻,經過兩個月激戰,意軍十個師被殲。1941年2月6日,德軍決定派一個輕快師、一個裝甲師去援救意軍。隆美爾被任命為援救意軍的德國非洲軍的軍長。
從2月11日起,隆美爾開始到非洲戰場了解情況,發現英軍已經占領了本海齊,並準備向提波里坦尼亞境內進攻。於是,隆美爾首先命令意軍必須堅守塞爾提海灣地區的提波里坦尼亞防線。因為這條防線既可以防止英軍繼續深入,又可以使德國空軍在非洲有一個可供作戰的必要空間,以便向英軍發動閃電式的進攻。但是,面臨的問題卻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軍的兩個師全部到達,再阻止英軍的進攻就太遲了,而現在只有一個團,提波里城的意軍在遭到失敗之後士氣又大為低落,多數軍官已經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夠早日撤回義大利;為了阻止英軍的繼續進攻,隆美爾決定利用現有兵力,包括即將到達的第一批德國援軍在內,並已要求空軍對本海齊港口發動一次空中攻擊,炸毀英軍通向本海齊的運輸路線,破壞英軍的增援。隆美爾的計畫遭到意方的反對,義大利的一些軍政官員在本海齊地區置有產業,不願意向那裡轟炸。意軍則不相信能守住塞爾提地區和阻止英軍進攻。意軍在隆美爾的堅決主張下,轟炸了英軍通向本海齊的運輸線,1941年2月14日派出一個師向塞爾提增援。同一天,德軍的先頭部隊--第三偵察營和一個戰防炮營也到達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時後就開到了最前線,隆美爾正式接管了前線的總指揮權。
1941年2月底,隆美爾獲得敵方一個新情況,英軍王牌第7裝甲師撤回埃及,進行休整和補充;它的戰區由剛從英國調來、都是新兵的第2裝甲師的一半兵力來接管。澳軍第6師也調換了第9師,而該師有一部分因補給上的困難還未開到前線。英軍敢於這樣作,是因為他們認為德國前來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貿然行動。與英軍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爾沒有等待德軍全部到齊,便利用英軍調防、輕敵的有利時機和條件,採取了大膽的進攻行動。此時,德軍第5戰車團和意軍一個師已經開到前線。1941年3月15日,隆美爾把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組成混合縱隊,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迅速向南挺進了四百五十英里。這次行動,給了英軍以意想不到的打擊,同時還獲得了在非洲條件下作戰怎樣進行裝備和如何長途行軍的經驗,為以後的進攻打下了基礎
1941年3月24日清晨,隆美爾指揮德軍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區的要塞、水源地和飛機場,英軍撤到阿吉打比亞地區。英軍撤到阿吉打比亞地區後,即占領了可以控制這一帶高地的梅爾沙隘道以及比爾鹽水沼地以南的高地,並在那裡構築工事,準備固守。這時,隆美爾面臨的問題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齊之後再進攻,還是馬上就行動。如果等待後續部隊到齊再行動,那么,就急需解決水源問題,因占領地區的水源已經枯竭。同時,還會使英軍利用這段時間構築起堅固的工事,其結果將使德軍付出更大的代價。不然,就只能使用現有兵力向梅爾沙隘道進攻,以求在一鼓之下擊敗敵人。隆美爾決定不給英軍喘息機會,以最快的速度去打擊敵軍,變被動為主動。
3月31日晨,在英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德軍開始向梅爾沙隘道進攻。雙方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德軍於傍晚占領了該隘道,第二天,德軍又向阿吉打比亞發起攻擊,也是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占領了阿吉打比亞周圍的地方。在這次戰鬥中,隆美爾為了不讓敵軍知道自己的實力,他用汽車改裝成許多假戰車,迷惑敵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於隆美爾靈活使用機械化部隊,不給敵軍喘息機會,所以,不到一個星期,英軍就從昔蘭尼加的西界陣地後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兩個星期,英軍從昔蘭尼加的東界後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圍困在托卜魯克的部隊。英軍因為隆美爾指揮作戰靈活,能夠根據沙漠地形、氣候等特點用兵,常常以少勝多、從被動變為主動,而稱他為“沙漠之狐”。

為何隆美爾以劣勢兵力卻幾乎能每戰必勝?主要原因是他能認清沙漠戰爭的特殊性質。北非是裝甲兵的理想戰場,誠如隆美爾自云:“在一望無涯的沙漠上,摩托化部隊能發揮其最大威力。”英國人則深受所謂“步兵心靈”的影響,所以雖享有數量優勢但還是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效。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隆美爾本人又是一位著名的步兵戰術專家,其所著《步兵攻擊》一書早已成為權威名著,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卻一躍成為裝甲名將,所以其心靈的彈性實不可及。事實上,他不僅善於運用裝甲兵,而且更善於運用步兵來配合裝甲兵。誠如其自云:“裝甲部隊為摩托化軍團的核心,其他部隊都是輔助性的,應繞著核心鏇轉。應儘量用戰防武器來消耗敵方裝甲,而把自己的裝甲兵保留供決定性打擊之用。”這也正是孫臏以下駟當上駟的辦法
英軍兩次攻擊(“簡短作戰”和“戰斧作戰”)的失敗又暗示戰術趨勢已有新改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防禦相對攻擊居於優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此種趨勢完全倒轉過來。裝甲兵的閃擊幾乎勢如破竹,令人以為攻擊必然能夠壓倒防禦。但隆美爾卻證明,即令在北非沙漠那樣開闊地區中,對於防禦戰術若能作巧妙運用,也仍能擊退優勢敵軍的猛烈攻擊。這也正是所謂“機動防禦”觀念的萌芽。事實上,攻擊與防禦是一體的兩面,善戰者必須同時運用而不可偏廢。一般人還有一種誤解,以為沙漠地區是無險可守,實際並非如此。儘管是沙漠,其中還是有若干要點,例如隘道、山脊、要塞等,可用作防禦的基礎,尤其正因為可守之地甚少,遂更增加這些要害的戰略價值。整個北非戰役幾乎都是以這種據點來作為發展的基礎。

英軍撤到托卜魯克後,邱吉爾與參謀長委員會密商時,指出:“放棄托卜魯克要塞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於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隊,以加強防守,雙方形成了拉鋸戰。1942年6月,德軍才攻克托卜魯克要塞。希特勒為了獎賞隆美爾這一次勝利,把他提升為元帥。當時的隆美爾只有51歲。
不久,英軍派蒙哥馬利中將來與德軍交戰,此時德軍彈藥和糧食都已經不足了,因此在阿拉曼戰役中蒙哥瑪利擊敗了德軍,此後,德軍在非洲戰場便連遭到敗績。1943年3月,隆美爾被調回大本營。他曾對他的兒子曼弗里德說,他已經失寵了,並認為不能再希望得到任何重要位置。於是,他開始寫回憶錄。7月,他被任命為駐北義大利“B”集團軍群司令,12月擔任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駐丹麥軍事監察員。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駐法國“B”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7月20日,反對希特勒的集團暴露後,希特勒逮捕了一些軍官。在被逮捕的軍官中,有隆美爾的老戰友和下級,隆美爾曾經親自向希特勒要人。因此,他也成了希特勒懷疑的對象。1944年10月14日,這個為法西斯德國到處侵略的隆美爾,終於被希特勒派人逼他服毒自殺。

人物影響

能力

(圖)隆美爾隆美爾與妻子
隆美爾為部下戴上鐵十字勳章隆美爾被部份歷史學家評價為資質卓越的戰術家與偉大的軍事指揮官,特別是精於機動戰和敏銳判斷敵人弱點的能力,但絕非毫無缺點,尤其是他在戰略、統籌大軍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上頗受批評。隆美爾在指揮上總是位居前線,他的一些下屬如芬克對於這樣的風格予以讚賞,但弗里德里希·馮·麥勒錫將軍(FriedrichvonMellenthin)則對此提出質疑,因為這種作法會使得隆美爾和其參謀幕僚發生衝突,事前擬定的種種計畫也可能會因為一時的變卦而修改,甚至取消;以及也會因為親自設身於戰地而影響對大局的判斷能力,如阿拉斯戰役時因為受到多輛坦克的攻擊而向上級報告“遭到數百輛坦克的攻擊”。此外,隆美爾因為身在前線,經常與後方的指揮部失去聯繫,而當有行動決策時,下屬軍官總是找不到隆美爾,進而造成混亂。在法國戰役期間,隆美爾經常不顧側翼與後方安危的攻擊英法軍的防線,被批評莽撞行事。古德里安傳記的作者肯尼茲·麥可塞認為隆美爾在極多的場合中將個人野心置於第一位,而企圖掠奪他人成就,還會虐待、辱罵同僚,並將個人過錯怪罪於他人,這些都可在法國戰役中所見。而在與義大利軍的交流中,隆美爾也多次表示義軍將領和政府的不可靠,像是他認為義大利將領貪圖享受。根據他非洲作戰參謀的敘述,隆美爾在軍營中過得十分節儉,並與部下住同樣的軍營,使用同樣的配給品[494],因此隆美爾成為深受士兵愛戴、但將官不甚喜歡的將領。
隆美爾在1941與1942年間於非洲奪下了多次戰役的勝利,這些都是在敵軍人數與補給狀況勝過他的條件下透過積極進攻所取得的。有許多次在德軍高層反對下,隆美爾也執意發動攻擊,尤其是隆美爾在未有良好補給下進攻埃及這件事,當時局勢令其僅有兩種選擇,不是停下補給再發動攻擊就是立即追擊,而隆美爾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奪取埃及,第8集團軍近乎崩潰,且敵人在補給速度上遠勝軸心軍,因而選擇追擊,但最後遭到失敗。而隆美爾認為他的補給都是義大利軍的消極應付和將補給運輸船班資料都泄漏給了英軍。英國軍事歷史學家馬丁·凡·克瑞福德(MartinvanCreveld)對此寫道:“德軍只有部份摩托化和倚賴不算強大的汽車工業,但要因為政治情勢來穩定無能的義大利軍。利比亞港口的吞吐量是如此地小,但它所要掌握的(補給)路程是如此地長。局勢似乎很清楚,儘管隆美爾創下無數的戰術成就,只要軸心國補給問題無法獲得解決,進攻中東的計畫將永不可行。隆美爾一再無視下達的命令,並試圖越過其補給基地的合理推進距離,這是一個不應被容忍的錯誤。”麥勒錫寫道:“隆美爾常僅以一時衝動或不完整的資訊就進行對整場戰役的賭博,如十字軍作戰的情況就是這樣。”英國史政局也評述:“隆美爾不怎么關心補給事務,他只希望必要時都可取得即可,這是他手下參謀的一個困難任務,因為他們常不知道隆美爾下一個企圖是什麼。”

隆美爾自己也清楚他的戰功聲譽繫於頻繁的軍事賭博,因此認真、仔細地將當時想法記錄於作戰檔案中,用作事後解釋和捍衛自己行為的論據,特別是有關他在1942年要發動夏季攻勢進攻埃及時[499]。1942年8月的中東英軍司令哈羅德·亞歷山大對隆美爾評價道:“他是一位最優秀的戰術家,緊密地控制每一個裝甲單位的行動細節、快速地抓住一瞬間的機會並以機動戰中扭轉局勢。然而,我對於他的戰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懷疑,特別是他是否充分了解一個健全行政計畫的重要性?隆美爾快樂地指揮著眼下控制的機動部隊使他想要獲得迅速的成功,對於未來並沒有充分的考慮。”亞歷山大的一名情報官員—大衛·亨特爵士(SirDavidHunt)則評價隆美爾:“……也許他的才能是指揮一個裝甲團、或裝甲師,但到了裝甲軍就是其極限了。”

英雄形象

隆美爾的生平廣為人知,不僅是德國人,也包括其敵國軍民。其著名的騎士風度和優異的戰術能力令他贏得了敵軍將領的敬重,包括奧金萊克、邱吉爾、巴頓和蒙哥馬里,而隆美爾對他們也是如此。隆美爾也是少數不多被盟軍官方下令計畫暗殺的軸心國指揮官(其他如萊茵哈特·海德里希與山本五十六),然而不同於後兩者,該行動以失敗告終(即菲力普行動(Operationflipper))。

隆美爾麾下的非洲軍也從未被指責過犯下戰爭罪行,隆美爾自己也曾提到過北非戰線是一場“沒有敵意的戰爭”(KriegohneHaß)。許多例子也顯示了隆美爾對盟軍戰俘的人道作為,比如他在堅忍行動(Operationfortitude)中俘虜了羅伊·胡德瑞吉(RoyWoodridge)與喬治·藍涅(GeorgeLane)兩位突擊隊中尉時,抵制了希特勒所下達的《突擊隊命令》,並未將前兩人處決,另外也拒絕遵照後者殺害猶太裔戰俘的命令。隆美爾駐於法國期間也反抗了希特勒要求其驅逐該國猶太人的命令,並多次寫信抗議猶太人的待遇。英國突擊隊的吉歐菲·凱耶斯(GeoffreyKeyes)少校在其攻擊德軍海岸防線的任務失敗而陣亡後,隆美爾下令進行其保有軍人榮譽的埋葬。另外,在大西洋壁壘建設期間,隆美爾指示法國人不用作奴隸,但應付出勞動。
戰爭結束後,當隆美爾涉入刺殺希特勒的政變行動後,他的道德價值名譽在盟國間大幅提高,也被西方盟國引用為一位勇於對抗希特勒的忠誠德國人。在1951年美國所拍攝的《沙漠之狐》電影更是助長其知名度與聲譽,令其成為備受矚目的德軍將領。1970年,西德海軍的一艘力長斯級驅逐艦即命名為隆美爾號。

軍事理論

步兵攻擊

隆美爾最著名的軍事著作,核心內容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強調部隊靈活機動、大膽推進。

進攻力學(槓桿戰術

這種戰術的核心內容是正面佯攻敵人,而將主力迂迴到被攻擊方的後方或一側,予敵人致命打擊。在北非戰役敵眾我寡的的情況下,擊潰英國著名的第八集團軍,隆美爾也因此一戰成名。

《隆美爾檔案》

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哈特整理隆美爾戰術資料而發表的軍事著作,其實該作品也融入了作者的軍事思想。主要內容論述了「沙漠戰爭規律」,如包圍戰、遭遇戰、消耗戰等,並記述了沙漠戰場上組織軍隊協同作戰的方式。提出以炮兵為火力點、坦克用於機動作戰,而步兵為輔的作戰方法

死亡緣由

沒有審判的死刑

埃爾溫·隆美爾生前已經是傳奇人物,有關他的書籍比任何一位德國國防軍將軍都多,德國非洲軍團的士兵把他們的首長稱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銘是:“隆美爾不論到哪兒都要走在最前面。”希特勒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把他塑成“人民元帥”;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十分崇敬地評價隆美爾說:“你是個冷靜狡猾的敵人,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歷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發光。第三帝國初期,他還充滿激情地讚揚希特勒的“曠世奇功”,然而從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國國防軍中敢於就不斷惡化的形勢向元首直言的少數高級軍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軍攻入法國後,隆美爾成了希特勒最危險的反對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馬丁·鮑曼在從元首大本營發出的一份印有“帝國秘密事務”字樣的呈文中報告,隆美爾曾說“暗殺成功後他將領導新政府”。這份檔案意味著對希特勒最喜歡的隆美爾將軍作了死刑判決。因為鮑曼誣陷了隆美爾,那些試圖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彈炸死那位獨裁者的人和隆美爾一點關係也沒有,而幾年前,隆美爾對鮑曼的羞辱使他記恨在心。
在鮑曼的報告發出幾天后,兩位將軍來到隆美爾在黑爾林根的住所,並強迫這位被英國軍機炸成重傷的元帥吞服了毒藥丸。
連希特勒也不敢像對待“7·20密謀者”那樣,到人民法院控告、絞死這位最高勇敢榮譽勳章的獲得者。
考慮到他的妻子露西和時年16歲的兒子曼弗雷德,隆美爾服從了——這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服從。
希特勒虛偽地向隆美爾的遺孀表示哀悼,並為隆美爾安排了國葬。陸軍元帥格爾德·馮·倫德泰特在悼詞中高度評價道:“他的心屬於元首。”

矛盾中糾纏

在這位元帥悲慘地死去大約半個世紀後,慕尼黑著名的紀錄片製片人莫里斯·菲利普·雷米在為其著作《隆美爾的神話》查找檔案時,發現了長期保存在民主德國檔案館中的材料。這些材料證明,當時隆美爾確實很接近反抗,盟軍在1944年6月6日攻入法國後,隆美爾決定開放西線並想違背希特勒的意願結束戰爭。
雷米說:“說出‘我要開放西線’這樣的話,需要很大的勇氣。可能只有隆美爾才有這樣的威望。如果他成功的話,盟軍將在3——5天內占領魯爾區,戰爭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結束
如果隆美爾的重傷沒有妨礙他結束西線戰事的話,可能還會有數百萬人在戰爭結束後倖存下來。到德國國防軍1945年5月8日投降為止戰爭的最後10個月裡,有270萬德國士兵陣亡,這相當於從1939年戰爭開始到1944年夏天的這段時間裡犧牲的德國士兵的總和。
在私人生活和職業生涯方面,隆美爾一生充滿了矛盾,內心充滿了彷徨。埃爾溫·隆美爾本想成為一名工程師,但是當教師的父親卻讓他去參軍。他服從了。“本來我父親是個幻想者,是個軟弱的人,只有在軍隊里他才被鍛鍊得堅強了。”父親一開始讓他把他送去炮兵部隊,無奈炮兵不收留看起來體質羸弱的隆美爾。老隆美爾想辦法為兒子寫了一封推薦信,在信中把他描繪為一名“體格健壯的運動員”。直到一番折騰之後隆美爾才被符騰堡步兵124團所接受,開始了自己的軍人生涯,不久後被送往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在那裡收穫了他的中尉軍銜和愛情
隆美爾在其軍官生涯中也表現出這種矛盾性: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年輕的上尉就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但是他也通過違反命令和不遵守紀律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德國軍隊曾以“藍色馬克斯”勳章嘉獎占領阿爾卑斯山脈中馬塔尤爾山峰的功臣,但攻克這座山峰的隆美爾卻一無所得,於是他便抱怨這個勳章的公正性。傳記作家雷米說:“埃爾溫·隆美爾可能是惟一向這一勳章提出異議的軍官。他一生都不能忍受這種委屈。但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那么渴望得到承認。”
1933年當帝國總理的希特勒覺察到隆美爾喜歡追求聲望和榮譽後,便利用了他的這種心理。1934年,希特勒和隆美爾在戈斯拉爾第一次會面,一部彩色電影顯示了希特勒是如何檢閱一支儀仗隊的。在希特勒身後是一位戴著鋼盔的矮小、瘦弱的軍官(隆美爾),他把希特勒襯托得特別高大。1939年,在德國國防軍襲擊波蘭前不久,隆美爾被提拔為元首大本營的指揮官,並且沒有經過總參謀部的培訓就被晉升為少將。“隆美爾從一開始就做了讓希特勒喜歡他的一切”,雷米評價道。
隆美爾在法國戰場指揮的第七裝甲師被對方士兵稱為“幽靈師團”,因為它能出現在對方意想不到的地方。隆美爾因此獲得了騎士勳章。
直到1941年在北非戰場上隆美爾才成為傳奇人物。當時與德國結盟的義大利人在北非同英軍的作戰中大敗,希特勒命令組建非洲軍團,幫助義大利人擺脫困境。到了北非戰場後,隆美爾命令組建偽裝甲部隊,以迷惑敵方的偵察。當真正的德國裝甲部隊投入戰場時,他又命令戰車必須繞居民區行駛,好讓敵人摸不到自己的實力。
隆美爾雖然尊敬元首,但他還是拒絕執行希特勒下達的處決令。許多從德國逃出來的政治犯到法國的外國軍團中作戰,希特勒曾命令隆美爾將非洲軍團俘獲的這些人就地槍決。但是隆美爾卻對這道命令置之不理。
儘管隆美爾並不服服貼貼,但希特勒還是在1942年9月將“沙漠之狐”提升為元帥。隆美爾終於去了他一直想去的地方——最高決策。宣傳部長戈培爾稱讚他是“一個傳說里的形象”。後來成為德國國防部總監的于爾里克·德邁齊埃批評道:“毫無疑問,隆美爾是被希特勒利用了,但是他也樂於被希特勒利用。”

反抗希特勒

早在北非戰場期間,隆美爾就預料到德國將會輸掉這場戰爭。地中海上的補線已不再起作用,因為盟軍破譯了德國密碼並將德國軍艦一艘艘地擊沉。這時從柏林發來一道命令,讓他們堅持下去。隆美爾沒有聽從,他罵希特勒:“簡直是瘋了!”隆美爾又冒了一次險。他把非洲軍團從幾千公里以外撤回,這成了戰爭史上閃光的一頁。
1943年3月初,隆美爾不得不離開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騎士勳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清楚:“我已經失寵了。”
1943年11月,隆美爾出任法國西線陸軍“B”集團軍司令並負責加強“大西洋壁壘”防禦工事。據說他還組織人員加固法國沿海的防務以阻止盟軍登入。隆美爾已看出“敗局已定”,儘管如此,他還是飽滿的精力和熱情去執行新的任務。雷米確信:“對現實形勢的估計和對希特勒的忠誠,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折磨著隆美爾,使他內心飽受煎熬。”
直到最後隆美爾還希望說服希特勒下台。這位元帥一直把一份列舉了元首錯誤決定的備忘錄帶在身邊,直至他被迫服毒自殺的那天。

末路英雄之死

“沙漠之狐”是納粹分子還是抵抗運動的鬥士?傳記作家雷米說:“埃爾溫·隆美爾兩者兼具。”但這樣說並不準確,因為他至死忠於第三帝國,他被人誣陷了。
1944年10月14日12點,蓋世太保的劊子手把隆美爾在黑爾林根的住所包圍起來。一輛大卡車擋在路口。為了防止隆美爾外逃,慕尼黑和斯圖加特之間的公路也被封鎖了。
53歲的“沙漠之狐”隆美爾還有他生命的最後15分鐘。
陸軍人事署長布格道夫和侍衛長梅塞爾帶來了隆美爾的死亡邀請。他們彬彬有禮地對隆美爾說,希望和他單獨談一談。
幾分鐘後,隆美爾獨自走出書房,面如死灰。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對家人講:“我在一刻鐘之內即將死去,死在自己人手裡是很令人傷心的。但是這座房子已經被包圍,希特勒指控我犯了賣國罪。總算是他的好意,顧念我在非洲的戰功,已準許我服毒自盡。兩位將軍已經把毒藥帶來了,只要三秒鐘即可生效。如果我接受,他們不會像平時慣例那樣誅連家屬,也就是你們而言。他們也不會加害我的僚屬。”他又繼續說,“只要有一點風聲透露出去,他們就認為無遵守協定的必要了。”
兒子問他:“難道我們不能自衛嗎?”
“那完全不在考慮之列。寧可死一人,而不要大家在亂槍中喪生。況且,我們也沒有充足的彈藥。”
他只有十分鐘的告別時間。他加快語速說:“他們一切都已經有了最精密的準備,我死後還可以受到國葬的榮典。我已經要求在烏爾姆舉行。在一刻鐘之內,你,艾丁格,就一定會接到一個從烏爾姆華格納醫院打來的電話,說我在途中因為中風死去了。”
隆美爾套上褐色的非洲軍團的制服,把小狗鎖在書房,環視四周后,帶走了他最後的榮譽——元帥權杖。
隆美爾坐在車后座的右邊,車門被關上,賓士車開動了。駛出500米後,他們停在一個有礫石坑的小樹林裡。布格多夫將軍要求梅塞爾將軍和司機多澤離開,5分鐘再回來。
後來司機回憶說:“我看到隆美爾坐在汽車后座上,顯然生命垂危。他毫無知覺地癱倒,抽噎著……他嘴裡還殘留著氰化鉀。”
非洲丟失了。隆美爾之從非洲回來之後,希特勒交給他兩把元帥權杖。希特勒私下向隆美爾描述過一種新的“神奇武器”。這能夠把一個成年人從3公里之外的馬上震下來!(希特勒還在夢想著計畫中的核子彈)。
盟軍攻入法國後,隆美爾計畫除掉希特勒以實現和平,“然後我就開放西線”。但他沒有直接參與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他覺得“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有危險”。刺殺希特勒的前3天,隆美爾還乘坐敞篷車視察諾曼第前線。兩架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對他發動突襲。隆美爾跳起來,緊緊抓住了擋風玻璃——就像在非洲一樣。炸彈炸壞了隆美爾的汽車,他從車上滾下來,鮮血直流。副官把這個失去知覺的人拖到擔架上:他頭顱破裂,面頰骨粉碎,據說他的左眼永遠不能再睜開。
在病床上得知刺殺希特勒的行動失敗,元首還活著。聽到這個訊息後他面如土色。
隆美爾的傳記作家雷米對《圖書報》說:“他一生的悲劇是:1、當英軍襲擊阿拉曼時,他不在非洲;2、當盟軍在諾曼第登入時,他在家慶祝妻子的生日;3、當7月20日刺殺希特勒時,他躺在戰地醫院裡。”
希特勒在格拉夫·施陶芬貝格1944年7月20日的炸彈行刺中劫後餘生。
約德爾將軍曾經說過:“隆美爾元帥的叛變對元首的打擊很深。但是他不想在德國人民面前把一個曾給他帶來巨大聲譽的隆美爾推向法庭。”而事實上,如果宣布一個對元帥忠心耿耿的大將軍的背叛,無疑於有打亂和動搖軍心和民心的反面作用。
1944年10月14日12點,隆美爾被迫服下了氰化鉀。
隆美爾的兒子曼弗雷德擔任斯圖加特市市長22年之久。《圖片報》問他:“隆美爾元帥事先知道1944年7月20日對希特勒的刺殺嗎?”曼弗雷德回答道:“他不知道。把一切寄托在刺殺希特勒的成功上,這對父親來說太危險了。他認為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還危險。”《圖片報》又問:“你父親留下了什麼東西?”曼弗雷德回答道:“英雄的光環、沙漠戰爭、騎士精神、對手的認可,在正義一方留下了悲劇性的結局。”1941年2月6日,一位身材不高但很結實的德國陸軍中將奉命來到希特勒的辦公室。他就是在進攻西歐的戰爭中名聲鵲起的埃爾溫·隆美爾。希特勒把一本印有英軍奧康諾中將照片的英國雜誌遞給他。原來早在1940年6月10日,即法國投降前10天,義大利就對英法宣戰,並出兵北非,進攻英屬埃及和索馬里。可是參戰不到半年,意軍卻連遭慘敗,損失了10個師。為此,希特勒任命隆美爾為德國的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挽救敗局。隆美爾告退時,希特勒用滿懷希望的目光看著他,向他點頭致意,並緊緊握著他的手。

賜死緣由

1944年6月6日隆美爾的妻子露西舉行50歲生日派對,此時西線軍事形勢萬分緊張,但身為司令官的隆美爾還是從諾曼第前線驅車趕回德國老家。他在巴黎為他的妻子購買了一雙新鞋作為生日禮物。然而正當隆美爾喜氣洋洋地沉浸於這片歡愉之中時,“盟軍已於當日凌晨開始在諾曼第登入”的訊息打斷了一切美好。他連夜趕回前線指揮部。
1944年7月17日,隆美爾乘車從諾曼第前線返回總部,途中遭兩架盟軍(英軍)飛機襲擊,汽車撞上路旁的一棵大樹,隆美爾被拋出汽車。經急救發現他頭部有四塊碎骨,然而他卻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兩天后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行刺希特勒的“7·20事件”。一群不願與希特勒一起走進墳墓的德國軍官們於1944年7月20日製造了炸彈爆炸事件,企圖謀殺希特勒,但未獲成功。此前,密謀分子多次與隆美爾接觸,而隆美爾這時構想的聯合英美反蘇的計畫,也確實使得他與希特勒的矛盾不斷激化。在他看來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而希特勒要讓德軍戰到最後一人的做法則是要把個人位於國家之上。8月12日,密謀刺殺希特勒的重要成員戈台勒被捕,從他箱子裡搜出來的有關檔案上有隆美爾的名字。另外一名參與這個組織的成員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證實:隆美爾曾讓起義的人相信,如果陰謀得逞,他可以算一份。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馬丁·博爾曼在從元首大本營發出的一份印有“帝國秘密事務”字樣的呈文中報告,隆美爾曾說“暗殺成功後他將領導新政府”。這些檔案讓希特勒對最喜歡的隆美爾將軍作出了死刑判決。

個人作品

隆美爾戰時檔案

和《論語》類似的,《隆美爾戰時檔案》並不是其本人所寫。是盟軍在獲得隆美爾夫人的許可後於其家中搜獲書信,之後李德哈特根據其與文檔資料編寫。作品尊重隆美爾本人,大部分是只加評論不加修改的,可以說是軍事家和軍事愛好者們研究隆美爾必讀的作品。

步兵攻擊

隆美爾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內容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強調部隊靈活機動、大膽推進。主要內容為:
步兵進攻時需要火力的支援
兵力不足於對方,就用火力壓制對方。
儘量靠前配置武器
猛烈的集火射擊是獲得勝利的關鍵
欺騙敵人是最好的戰術。
攻擊前採用心理戰,使敵人喪失信心和鬥志。
用最簡練明確的方式指揮軍團協同作戰。
利用一切辦法,製造佯動。
時刻做好偵察和警戒工作。
部隊運動時做到無聲無息。
部隊駐防時,需迅速建築工事。
密集的火力和堅固的工事是減少傷亡的關鍵。
初級指揮官務必做到堅決果敢。

進攻力學

進攻力學(槓桿戰術)戰術的核心內容是正面佯攻敵人,而將主力迂迴到被攻擊方的後方或一側,給敵人以致命打擊。在北非戰役敵眾我寡的的情況下擊潰英國著名的第八集團軍,隆美爾也因此一戰成名。

隆美爾檔案

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哈特整理隆美爾戰術資料而發表的軍事著作,其實該作品也融入了作者的軍事思想。主要內容論述了「沙漠戰爭規律」,如包圍戰、遭遇戰、消耗戰等,並記述了沙漠戰場上組織軍隊協同作戰的方式。提出以炮兵為火力點、坦克用於機動作戰,而步兵為輔的作戰方法。

軼事典故

執子之手

隆美爾和妻子隆美爾和妻子
在隆美爾的一生中,拋去其卓越的軍事建樹,他和夫人露西·莫林(後名露西·隆美爾)女士的愛情故事也為人們所稱道,從中也可窺得這位“沙漠之狐”真實的一面。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隆美爾的愛情觀,可以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青年時代的隆美爾性格堅毅,靦腆內向,不吸菸,不飲烈酒,不近女色,始終過著嚴謹的斯巴達式的禁慾生活。1911年3月,隆美爾被送進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進修,為期8個月,而他卻很少去體驗這座海濱城市燈紅酒綠的夜風景。那時的但澤常常舉行軍官舞會,這些青年學生以及一些當地名門的女兒都會被邀請參加。在一場夏日的舞會中,隆美爾認識了一位名叫露西·莫林的17歲少女,並對之展開瘋狂的追求。露西是來但澤學習語言的,她身材小巧,有著拉丁血統、略顯堅毅的臉龐和黑色的頭髮,舞跳得十分出色。她一開始並不喜歡隆美爾,認為他過於嚴肅,和自己活潑的性格並不相稱,但當隆美爾戴起單片眼鏡惟妙惟肖地模仿其普魯士的軍官們時,她還是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兩人迅速陷入熱戀當中。根據露西女伴的回憶,“隆美爾把露西寵得幾近嬌縱,他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最親愛的露,有什麼要求你就說吧’,到後來,簡直把她寵得像一個潑婦。如果她不喜歡她的哪個女伴,其他人就必須一起排斥。”這樣看來,也不難理解當1944年隆美爾夫人和高斯的夫人發生口角後,隆美爾為何不留情面地把高斯趕了出去。
在軍校的學習生活中,隆美爾除去日常的學習、操練,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給露西寫情書上。這個習慣即使是在日後逐日吃緊的北非戰場也沒有改變。在北非,隆美爾每天都要給露西寫一封信,有時甚至是幾封。有的信工工整整,傾吐著閒暇時光的思緒,有的則寫在檔案、日曆等部隊用品的背面,往往由他口述,副官執筆。在戰爭結束後,露西保留著北非期間隆美爾給她寫的1000餘封信。這些信後來被美軍搜查走了。有趣的是,由於落款統統是“你的埃爾文”,所以這些信件並沒有被歸入隆美爾的材料中,而是另開了一個“埃爾文”的戶名。直到戰後很多年,這些信件才輾轉回到露西手中。
英國媒體曾披露隆美爾有一個私生女,但此訊息並未得到德國方面和隆美爾家人的回應。而英軍在二戰時為了打破“隆美爾神話”,曾經頗費周折地製造各種謠言來降低他在英國士兵心中的地位。依照隆美爾對其夫人頗為有名的深情款款,及其一生恪守的斯巴達式作風,對此傳聞持保留態度。

幾件小事

隆美爾體質羸弱,不得不通過後天的鍛鍊來強健體魄。在斯圖亞特當連長時,他不僅要求他的士兵不停地運動,順便也捎上露西不讓他閒著。他讓露西去河裡學習游泳和划船,害得露西第二天就瘸著腿抱怨:“我游泳時就像一隻鉛鴨子!”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船弄翻了,撲騰在水裡,這次意外讓他差點失去了她,從此他再也不逼著她學游泳了。不過在假期里,隆美爾又改變了主意,他強拉著露西去滑雪,而露西對這種艱苦的運動充滿厭煩,她乾脆抱著膝坐在雪裡一動不動,不停地向隆美爾抱怨“天氣可真冷!”無可奈何地隆美爾只得把她送回家去。
不僅如此,他還花了不少時間教育獨生子曼弗雷德。在波茨坦陸軍學院任教官時,他命令8歲的曼弗雷德學習游泳,他讓孩子爬上跳板的頂端後在往下跳,並把所有的學院召集起來觀看以“培養曼弗雷德的勇敢”。曼弗雷德大喊:“我不想往下跳!”“為什麼?”小傢伙理直氣壯地說:“我珍惜自己的生命!”“沒關係,我帶著游泳圈哪!”“萬一游泳圈炸了怎么辦?”“那我會下去救你的!”隆美爾漲紅了臉,大聲吼道。曼弗雷德在跳台上注視著父親:“你穿著馬靴呢,除非你現在把它脫掉。”隆美爾拒絕了,曼弗雷德從跳台上走了下來,和露西一樣,游泳事件不了了之。
還有一次,隆美爾把兒子帶到軍事學院學騎馬,可孩子太小了,腿太短,只能把雙腳塞進馬鐙皮帶里。馬掙脫了韁繩,拖著只有一條腿掛在上面的曼弗雷德跑了30米遠,孩子頭上劃破了一個口子。隆美爾嚇壞了,他悄悄給了曼弗雷德一塊硬幣:“回家後,告訴你媽媽這是你從樓上不小心摔下來的”。很顯然,騎馬計畫也泡湯了。
1944年,隆美爾負責大西洋壁壘的防務工作。一次,他從前線歸來,正巧碰到一群空軍女官兵們。當時的隆美爾在國內是全民偶像級人物,經常收到女孩子寄來的朱古力和情書。女兵們看到崇拜的元帥就在眼前,把他圍在屋子裡讓他簽名留念。這些漂亮姑娘身上濃郁的香水熏得他有些難以自制,他突然推開她們沖了出去,他的參謀長奇怪的問他怎么了。“這些姑娘是在太迷人了,我幾乎難以自制。但我不能背叛露,露西已經成為了我的生命,背叛她就是背叛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見,這位第三帝國戰功赫赫、最年輕的元帥,他的一生都被丘比特俘虜了。1944年10月14日,他用生命完成了對露西的誓言。他選擇了自殺來保護他的露,和他唯一的兒子。

戰後故事

隆美爾被希特勒秘密處死後,露西沒有時間沉浸在失去摯愛的悲痛中,她不僅要帶著家人避免盟軍的轟炸和進攻,還要不斷提防著來自德國蓋世太保的調查,他們生怕她走漏了隆美爾真實的死因。她把丈夫的重要檔案都埋在了地下,其餘分散著藏起來,但仍有一部分檔案沒有躲過盟軍的搜尋和小偷的光顧。直到戰後,這些檔案才重見天日,被美軍奪走的也歸還了大部分。李德哈特根據這些檔案寫成了著名的《隆美爾戰時檔案》,而這些回憶錄,本應是由元帥自己書寫的。
1951年9月,在非洲軍老兵的聚會上,露西·隆美爾再也難以掩飾她的淚水......

遺孀之信

隆美爾本是個愛家的軍人,和大部分軍人一樣會定時地寫信回家,寫的信主要是給妻子的,只有極少部分是給兒子曼弗雷德的。信中有對軍隊的直接描述,行軍計畫,以及對希特勒的部分描述,這些都是歷史學和軍事學的寶貴材料。一次隆美爾的信被敵軍獲得,不過敵軍沒有及時閱讀,隆美爾慶幸的同時之後寫信也謹慎了。而正是這些給妻子的信成了研究二戰軍事,德國軍事體系,以及隆美爾軍事戰術的重要資源。

死後遺物

隆美爾有寫書的習慣,昔日巴頓與隆美爾在北非一戰就是靠讀了隆美爾的軍事作品。勝利後的巴頓大罵隆美爾愚蠢,軍人在戰爭期間不該寫書。而現今也還有隆美爾的書籍出版。隆美爾的遺物還包括了地圖,文檔等。本來自希特勒自殺後德軍軍部是把所有資料銷毀的。美軍如何獲取資料無從得知,大概是時間倉促,隆美爾的資料沒有來得及銷毀。

勳章榮譽

葉騎士鐵十字勳章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德意志帝國符騰堡勳章(WürttembergischeGoldeneVerdienstmedaille):一級(金質),1915年2月25日授予
德意志帝國巴伐利亞軍功勳章(Militärverdienstorden):四級(佩寶劍)
德意志帝國符騰堡菲特烈勳章(Friedrichs-Orden):一級(佩寶劍)
德意志帝國符騰堡軍功勳章
德意志帝國鐵十字勳章:二級,1914年3月22日授予
德意志帝國鐵十字勳章:一級,1915年3月22日授予
德意志帝國藍馬克斯勳章:1917年12月10日授予
德意志帝國重傷勳章:1918年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國鐵十字勳章(1939年型):二級,1940年5月17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國鐵十字勳章(1939年型):一級,1940年5月21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國騎士鐵十字勳章,1940年5月27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國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1941年3月20日被授予(全德軍第10位)
德意志第三帝國橡葉佩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1942年1月20日被授予(全德軍第6位)
德意志第三帝國鑽石橡葉佩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1943年3月11日被授予(全德軍第6位)
德意志第三帝國重傷勳章:一級(金質),1944年8月7日被授予
德意志第三帝國裝甲兵勳章(Panzerkampfabzeichen):二級(銀質)
德意志第三帝國聯合飛行偵查勳章(Flugzeugfuhrer-BeobachterAbzeichenmitBrillianten):一級(鑲鑽石)
義大利王國英勇勳章:二級(銀質),1941年4月22日被授予
義大利王國殖民星章(OrdinecolonialedellaStellad'Italia),1941年4月28日被授予
義大利王國軍事勳章(Ordinemilitared'Italia):第二級(大軍官級),1942年1月15日被授予
羅馬尼亞王國米歇爾英勇勳章(OrdinulMihaiViteazul):第三級與第二級,1944年7月10日被授予
兩次於國防軍日報上被提及(1942年6月26日與1943年9月10日)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194隆美爾在北非戰場關於隆美爾的書籍

隆美爾高超的軍事素質和出色戰術才能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邱吉爾稱其為「偉大的軍事家」。著名軍事家喬治•巴頓曾經潛心研究過隆美爾的軍事作品,直到現代,隆美爾的戰術思想仍然是各國軍事學校的教材。

隆美爾一生稱謂很多,最著名的是“沙漠之狐”,還有如“納粹戰神”等稱謂。有歷史學者認為,隆氏未被派往東線戰場是成就其崇高聲望的重要原因,相較於因強烈民族與意識型態對抗而不時傳出戰爭罪行的東線,北非戰場交戰雙方對戰爭公約的遵守與住民密度頗低的戰場環境,令隆美爾能擁有純軍人的紳士形象;另一方面,因為希特勒將注意力集中在東線,對屬於次要戰場的北非較少肘制,反令隆美爾有較東線將領更大的空間發揮其軍事才能。

此外,雖然涉入的程度為何頗有爭議,但由於受希特勒暗殺事件牽連而自殺,隆美爾因此被部份人士視為“德國軍人的良心”加以推崇。

許多作品以獵奇為賣點替隆美爾吹噓。美國曾攝製了電影《沙漠之狐》,該電影主要讚美了隆美爾的軍事才能。該電影受到二戰老兵的非議。

負面評價

不能否認是,隆美爾做為希特勒的愛將,的確是納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稱為“二戰縱火犯”。也有軍事家認為,他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家。具體表現為北非作戰時,隆美爾只顧進攻,打亂了希特勒在北非牽制英軍的目的,致使希特勒不得不增援隆美爾,而後被蒙哥馬利擊敗。後來又錯誤的判斷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地點,使“大西洋壁壘”失去作用。因而被稱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但有些人也不同意這種看法

藝術形象

電影《最長的一天》:1962年上映,由威爾納·亨茲(WernerHinz)飾演
電影《沙漠之狐》(TheDesertFox):1951年上映,由詹姆士·梅遜飾演
電影《將軍之夜》(NightoftheGenerals):1966年上映,由克里斯多福·普盧默飾演
電影《突襲隆美爾》(RaidonRommel):1971年上映,由沃夫岡·普雷斯(WolfgangPreiss)飾演
電視劇《戰爭與回憶》:1988年上映,由哈德迪·克呂格(HardyKrüger)飾演
遊戲《閃擊戰:燃燒的地平線》(Blitzkrieg:BurningHorizon):2003年發售,德國CDV公司發行
遊戲《戰鬥任務:非洲軍》(CombatMission:AfrikaKorps):2003年發售,德國CDV公司發行
遊戲《巴頓對隆美爾》(PattonVersusRommel):1987年發售,美國藝電公司發行
遊戲《沙漠之狐》(砂漠の狐):1988年發售,日本Kemco公司發行
遊戲《沙漠中的隆美爾》(RommelintheDesert):1982年發售,美國ColumbiaGames發行
非洲軍的第二版軍歌即為《我們的隆美爾》(UnserRommel)。

盤點二戰德軍主要將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德國最終戰敗,德國的失敗是必然的,但是德國軍隊中的一些將領的軍事才能還是可圈可點的,讓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二戰德軍主要將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