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迷宮》

《柏林迷宮》

影片改編自約瑟夫·卡農的同名驚險愛情小說。於2006年12月22日發行,片長105分鐘。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美國戰地記者傑克·蓋斯默剛剛抵達德國,他這次的任務是為波茨坦和會做現場報導。在和平會議上,同盟國的國家領導人舉行會面,商討戰敗的德國的未來將何去何從,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全新的、自由的歐洲……當然,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用來欺瞞大眾的,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搜刮乾淨作為戰勝國能夠得到的最後一滴油水。

傑克本人對柏林並不陌生,二戰爆發前,他曾在柏林生活過一段日子,還經營了一家新聞辦公室,並將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留在了這裡……當他坐著搖搖晃晃的軍用吉普車再次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時,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去機場接他的司機科伯羅·塔利是一名正在服役的美國士兵,這個來自於中西部的年輕人看上去熱情、善良、正直,不過馬上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看似天真的小伙子其實內心骯髒陰冷,專門發戰爭財,做黑市交易--傑克對此並不感到吃驚,畢竟這座城市剛剛經歷了戰爭的洗禮,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說不出口的秘密,包括他自己在內,他們希望在此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金錢、權力、生命,亦或只是換一種生活方式。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對於科伯羅的黑市交易和買家的真實身份,傑克都感到興趣缺缺,但當他見到科伯羅的女友莉娜·勃蘭特時,卻不得不感嘆這個世界是如此之小:莉娜就是傑克以前在柏林生活時的愛人,然而,敏感的傑克很快就發現莉娜變了,不再是以前他認識的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了,戰爭摧毀了她所有的信仰,在這座幾乎已經變成廢墟的城市裡,就連呼吸似乎都變得異常困難。

科伯羅去俄國軍隊占領的地區做生意之後,第二天被發現陳屍荒野,口袋裡的10萬枚銀幣不翼而飛……在跟蹤調查的過程中,傑克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神秘謀殺事件的漩渦之中,這背後還蘊藏著更大的陰謀,足以影響到美國和俄國的當權者。

當一切線索將傑克帶回到莉娜身邊後,他卻發現莉娜一直在欺騙自己。傑克絕望了,因為他知道在這樣一個仍然陷在戰爭的恐怖之中的國家裡,想要找出事情的真相幾乎是不可能的:戰爭中就是這樣,想要活命就不得不向一些不道德的交易妥協,用信仰和人性去換取苟延殘喘。

導演介紹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史蒂文·索德伯格 1963年1月14日出生於喬治亞州,在路易斯安那州長大。他父親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讀高中時,他加盟大學電影班,開始用一些二手設備製作16毫米短片,高中畢業後,他來到好萊塢,成為一個自由編輯。索德伯格在好萊塢的時間是短暫的,很快他重返家鄉,繼續他的短片製作和劇本創作,他的一部關於搖滾樂的記錄片,為他贏得了一個機會去執導一部標準長度的音樂片,而這部影片一舉榮獲了1986年度葛萊美獎的提名。

初次成功後,26歲的索德伯格拍攝了《性,謊言,錄像帶》 ,該片獲得了巨大了成功,在1989年坎城電影節上,他成為電影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這部探索社會性心理的影片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也使此片的導演成為世界影壇的金童子之一。

1993年到1995年他又陸續拍攝了兩部影片,但結果都很糟。1998年,索德伯格拍攝了《戰略高手》 (Out of Sight),這是他繼1989年成功後,又一部受到極好評價的影片,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這部影片是根據埃爾莫爾·倫納德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它忠實地保留了小說的原創精神,生動地展現了喬治-克魯尼和珍妮弗-洛佩茲之間的情感變化。接下來,他拍攝了《菩提樹下》 (The limey),影片講述一個曾經是騙子的人(特倫斯·斯坦普飾)為不明不白死去的女兒復仇的故事。2000年他因導演《永不妥協》 (Erin Brockovich)再次受到廣泛喝采,該片由朱莉婭·羅伯茨主演,主題是揭露一樁環境醜聞,影片受到了觀眾和評論界近乎狂熱的追捧。近年來的作品包括大腕雲集的“羅漢”(《十一羅漢》、《十二羅漢》、《十三羅漢》)系列。

除了做導演外,索德伯格也常為其他導演擔當製片人和編劇的角色。他為格雷格·莫托拉的影片《日行者》 (The Daytrippers)(1996年)和加里·羅斯的影片《Pleasantville》擔任過製片人;為戴維·戈爾和斯科特·麥吉的影片《縫合》(Suture)(1994年)做過執行製片,1998年,他還與人合作編寫了驚險影片《看誰在尖叫》的劇本。

演員介紹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喬治·克魯尼出身在演員世家,父親尼克·克魯尼也是一名職業演員,因此喬治·克魯尼在五歲時,就曾經在父親的節目演出。但是他直到21歲時才打定主意進入演藝界,搬到洛杉磯居住。他連續演了將近幾部電視影集,都沒有引起注意。他自己曾經說過:“在電視界最好的演員不見得有最好的際遇,因為他們需要的人不見得是演技最好的,而是最有自信的。”在了解這個道理後,加上自信的喬治·克魯尼果然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性感魅力, 《急診室的故事》讓他開始首度嘗到走紅的滋味,這時他的年紀已經超過三十了。讓他躍登銀幕偶像的是電影《一日鍾情》 ,喬治·克魯尼在片中展現了他不太循規蹈矩的瀟灑魅力,他和米歇爾·菲佛也榮登當年最登對性感偶像。隨後他一路走紅,出演了相當眾多的賣座影片,諸如《紅色警戒》《蝙蝠俠》《完美風暴》《十一羅漢》等一系列出色的作品,令他一直躋身於好萊塢一線演員的陣容。在演藝事業上獲得成功的同時,他又開始嘗試執導影片,初試牛刀的《危險思想的告白》一舉獲得銀獅獎,在2005年又推出第二部導演作品《晚安,好運》又一次成為奧斯卡的熱門影片。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凱特·布蘭切特於1969年5月14日出生於澳大利亞,1992年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藝術戲劇學校。畢業後布蘭切特主要從事各類戲劇演出,其中以莎劇居多。戲劇學院的功底加上天賦使她在舞台上迅速崛起,頻頻獲獎,成為澳大利亞一顆戲劇新星。1997年,凱特同格倫·克洛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共同出演了《天堂之路》 (Paradise Road),電影生涯從此開始。 

1997年布蘭切特出演了《奧斯卡與露辛達》 (Oscar and Lucinda),她扮演的女繼承人露辛達既美麗又固執、既堅強又脆弱,物質上富有而感情上貧乏,藉助賭博來填補自己生活的空虛。這個女賭徒形象使大多數觀眾認識並記住了她,也引起了古裝片《伊莉莎白》導演沙哈-卡帕的注意。 

伊莉莎白一世是一個非常容易出彩的角色,電影史上不少著名女星都因為這個角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包括兩位奧斯卡影后蓓蒂·戴維絲和格倫達·傑克遜。沙哈·卡帕認為,雖然凱特是個新人,但她多變的素質可以勝任任何複雜的角色。凱特把這個十六世紀的女王演出了歷史感,但也讓觀眾感到親切真實,並折服於她纖秀外表下的勇氣和力量。由於這一角色的巨大成功,這位澳大利亞女演員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並獲得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的殊榮。 

1999年,凱特·布蘭切特與安吉麗娜·朱莉約翰·丘薩克比利·鮑勃·桑頓主演了邁克·紐厄爾執導的喜劇片《空中塞車》 (Pushing Tin),雖然這部影片的市場反響並不如人意,但是布蘭切特扮演的家庭主婦形象仍然受到影迷和影評家的一致好評。同年她在《情人搭錯線》 (An Ideal Husband)再次扮演了家庭主婦的角色,影片播出後毀譽參半,但是布蘭切特在劇中的表現仍然是劇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在拍攝完《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後,凱特·布蘭切特在一年之內出演了5部影片。從《縱情四海》(The Man Who Cried)中的舞女到《驚魂眼》 (The Gift)中擁有特異功能的單親媽媽,從《終極土匪》 (Bandits) 中不甘平凡的女子到《疾走天堂》 (Heaven)中為夫緝兇的堅強女子,凱特-布蘭切特演起來都是那么的遊刃有餘,戲路之廣令人驚嘆。而凱特·布蘭切特在魔戒三部曲中的出色表現,讓她再一次成為全世界影迷關注焦點,而她2003年再次以影片《毒家新聞》被提名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2005年的第7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布蘭切特憑藉對凱薩琳·赫本的出色演繹,贏得了當屆的最佳女配角。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托比·馬奎爾1975年生於加州聖摩尼卡,兩歲時父母離異,自小隨母親過著流浪生活。由於其母一度夢想成為演員,因此鼓勵兒子學習表演。在戲劇學校念六年級時,開始接拍廣告。1993年終於得到機會躍登大銀幕,與羅伯特·迪尼路合演《這男孩的生活》 。1997機會來臨,他接連演出了李安的《冰風暴》和伍迪·艾倫的《解構愛情狂》 ,從而受到影壇矚目。兩年後,他主演的《心塵往事》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托比以小成本和商業味不濃的電影為主線,知名度雖及不上他的好朋友,卻贏的不俗的口碑。1998年,托比終有機會在 《歡樂谷》里當上男主角,電影口碑不俗,托比的演出亦獲受好評。一年後,托比接拍了《蘋果酒屋法則》 。他在 《蘋果酒屋法則》 里扮演一名孤兒,這角色讓他的演技被肯定,更被譽為“很有天份的年青演員”,而他的知名度亦被提高,該片最後在奧斯卡取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兩項大獎。2000年,托比拍了《奇蹟小子》 ,電影再獲好評。2002年他終於獲得主演娛樂大片《蜘蛛俠》的機會,這部影片打造了一個票房的奇蹟,也讓托比大紅大紫。隨後在2003年他主演了影片《奔騰年代》 ,這部勵志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獲得了雙重成功,並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2004年他又主演了《蜘蛛俠》的續集,同樣取得了票房大紅。

幕後製作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戰後,在地獄中行走】

都說戰爭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就是一場殘酷的浩劫,然而戰爭之後,有的痛苦確實結束了,但有的苦難,才剛剛開

始……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代表著這場幾乎摧毀了整個歐洲的戰爭的徹底結束。6月,同盟國的軍事力量大舉侵入,分別劃分出屬於美國、俄國英國和法國的占領區域。表面上,同盟國是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出現的,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柏林正常的食物和燃料的供應、維持法律治安等等--這些都成了他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其實這只是一種形式不同、本質相同的“侵略”而已,以幫助他人為藉口,卻在滿足一己私慾。

就像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說的那樣:“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無論是代表個人、機構或政府,並未直接說出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卻一直秘密地向自己的目標邁進--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偽善和否定,卻也是人性與生俱來的東西,是戰後的混亂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戰爭結束,並不代表著一切事物的新生,戰後,我們仍然要與死神抗爭,在地獄中行走。”

戰地記者傑克重回柏林,是整個故事的一個契機,我們是通過他的眼睛看到了這個曾經美麗的城市已經完全被戰爭變成了廢墟……但最讓傑克震驚的,還是曾經的愛人莉娜的轉變,她不再可愛,而是目光呆滯、混沌度日--於是我們和傑克產生了同一個疑問:究竟是什麼讓她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

我們不知道這之前的傑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可是到了1945年,戰爭結束的當口,他卻變成了一個痛苦的男人。也許他也曾經年少輕狂過,有過夢想和激情,然而一場戰爭卻讓他徹底醒悟,這種經歷讓他變成了一個憤世嫉俗的狂躁之人。他生命中惟一的一抹陽光,來源於與莉娜那段曾經美妙的愛情,但是,當他們再一次見面時,一切都變得如此不一樣了。

因戰火分開的戀人重逢,本來應該是一個非常浪漫的邂逅,然而到了索德伯格的手中,卻成了折磨二人心智的罪魁禍首,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也因為苛刻的戰爭環境而變得不再容易。我們能夠看到生活在傑克記憶中的莉娜曾經是多么地快樂無憂,所以更加無法容忍她現在這般模樣。然而,這畢竟是一個複雜時期下的複雜世界,正常的生活顯得是如此遙不可及。

【與魔鬼做交易】

美國與俄國進入德國之後,並沒有忙著修復被戰火毀壞的城市,而是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他們發現德國從物理學、化學到機械學,都要比想像中進步得多,甚至領先了自己國家好幾年的時間,這其中也包括爭議頗多的核子彈技術和生化武器。於是,來自同盟國的兩股勢力以國家為單位開始了明爭暗鬥,美國也迅速確立了一個新敵人--俄國。

美國的霸道總是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到極限,這一次的目標是要獨占德國的科學技術和機械理論,然而,俄國也在眼饞同樣的東西,同樣也是志在必得--本來是用來慶祝勝利的和平會議,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場戰爭的導火線:俄國人綁架了掌握關鍵技術的德國科學家,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美國也在伺機而動,他們秘密地將幾位戰犯身份的德國科學家運回到美國……這些戰犯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戰爭進行殺戮,卻要對在戰場上死去的幾千名同盟國士兵負責,因為正是他們研究的課題,造成了無數傷忘,是戰爭的幫凶。然而當美國與俄國的戰爭升級後,軍事審判已經不再重要了,誰能得到這幾名德國科學家,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於是,問題再一次從清晰變得模糊:“納粹”真的只是指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人嗎?

那么,傑克為什麼如此關心科伯羅被謀殺的案子?他自己也知道,像科伯羅這種在刀尖上討生活的人,生死本來就在一線間,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美國士兵死在俄國的軍事領地里?這對於本來劍拔弩張、爭得不可開交的兩國來說,應該是最好的開戰藉口,然而美國和俄國卻做出了令人生疑的一致反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竭盡所能地掩蓋事件的真相。直到此刻,傑克終於意識到,當初表示純粹出於道義而參戰的美國是多么地偽善,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化解戰爭,而是要發動戰爭。而一直與“魔鬼”做交易的科伯羅,就成了兩國政治鬥爭中可憐的犧牲品。

【從小說到銀幕】

影片根據約瑟夫·卡農(Joseph Kanon)於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索德伯格找來曾憑《幕後謊言》和《忠奸人》獲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的保羅·阿坦納西歐(Paul Attanasio)共同改編。索德伯格說:“小說中具有出色的人物和令人著迷的前提,富有戲劇性,非常適合拍成電影,但我們必須放大其中的故事元素,這是改編中最難的工作,因為感人的部分太多了。神秘兇殺的類型很難掌握,因為你總會擔憂交代了過多信息或者交代不足,最後是如何交代,在何時交代。而且在文字中頗具衝擊力的部分不一定在大銀幕上也會產生相同效果,作出正確的判斷並非易事。”

當提及影片的敘事結構時,索德伯格說:“我和保羅嘗試了很多種想法,最後決定採用'接力棒'式的方法。”索德伯格用不同人物的視角轉換來推動情節的發展,先是塔利、接著是傑克,後來是莉娜。這種結構需要擴大塔利角色的戲份,而在原著小說中,塔利不過是個小人物而已。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阿坦納西歐說:“這種以不同人物的觀點敘事的結構可以用特殊的視角引出相應的下文,我們嘗試獲取的是一個問題,即你對別人究竟了解多少?這是經典的黑色電影主題,也符合政治背景。這場戰爭讓3000萬人喪生,歐洲幾乎被徹底摧毀,你的鄰居也許就是殺人兇手,混亂的境況讓罪行無處不在。”

“沒人是清白的,更沒有什麼好人,”喬治·克魯尼說,“這裡的每個人都做過壞事,傑克曾努力試圖得到莉娜沒做過錯事的回答,但莉娜給出的回應是'我倖存了下來'。也許你會對莉娜這句話的隱藏含義產生爭議,但你永遠無法理解她當時的處境。”

為了讓《柏林迷宮》表現出《美人計》《卡薩布蘭卡》《第三人》《漩渦之外》等經典黑色電影的獨到氛圍,索德伯格決定遵循黑色電影的傳統進行拍攝,在主題和技術上都一絲不苟。他不僅採用了懷舊的黑白畫面,還使用了早期的鏡頭和配樂,並在背景拍攝中模仿了背投式效果。他將拍攝局限於片場和有限的外景地,並借用了一些資

料影片,其中的一些鏡頭是比利·懷爾德和威廉·惠勒在戰爭剛結束不久的柏林拍攝的,這些珍貴的史料不僅為影片提供了歷史背景,還有助於確立影片勿庸置疑的真實基調。

另外,索德伯格還指導演員用40年代的方法進行表現,是在攝影機前表演而不是用攝影機捕捉演員的表演。一切停留在外在形式,而絕少涉及內心。

花絮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希望影片整體都是用好萊塢老式的電影方法來拍攝的,他甚至禁止攝影師使用現在非常流行、複雜精密的變焦透鏡,改回過去使用的那種需要調焦距的鏡頭。此外,片場只能使用白熾燈,這種粗糙、不自然的光源正好可以加重畫面的顆粒感。同時索德伯格還不讓使用無線麥克,導致片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只能用耳語輕聲地說話,以免影響影片的拍攝質量。錄音也是用最老式的方法:工作人員要將麥克固定在支架上,然後舉到演員們的頭頂上,這種做法就逼著演員在念台詞時,幾乎是用喊出來的。

膠片的高寬比為1.66:1--現在的電影院已經沒有這樣的放映設備了,所以影片仍然是在寬銀幕1.85:1的影院上映,畫面無法填充的部分用大黑邊代替。

索德伯格要求一些動作場面要喬治·克魯尼親自上陣,結果他那一直沒好利索的背傷再次復發。

影片拍攝期間,托貝·馬奎爾的未婚妻為他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兒,馬奎爾在片場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喬治·克魯尼和史蒂文·索德伯格已經決定關閉他們共同經營了六年的Section Eight製作公司,其最後一部作品是正在拍攝的《十三羅漢》 ……索德伯格同時也表示自己不善經營,希望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電影事業上。

精彩對白

Lena: You should never have come back to Berlin.

莉娜:你不應該回到柏林來。

一句話評論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從故事到音樂都讓人生厭,喬治·克魯尼和史蒂文·索德伯格的“離婚”紀念品。

故事的主要線索是一場神秘的謀殺案,而穿插在其中的愛情只是調劑,至於“二戰後美國和蘇聯交惡的導火線”,不過是一個吸引眼球、增加賣點的噱頭而已。

索德伯格完美地創造了戰爭時期黑色電影的調調與風格——以現在的審美標準看,精緻而縹緲。

影片太過注重臨摹黑色電影的風格了,因過度的形式主義而失去了內容。

影片信息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更多外文片名:
Elbuenalemán.....Spain/Venezuela

IntrigaenBerlín.....Argentina(DVDtitle)

IntrigoaBerlino.....Italy

IyiAlman.....Turkey(festivaltitle)(Turkishtitle)

JaettuBerliini.....Finland

L'amiallemand.....Canada(Frenchtitle)

OSegredodeBerlim.....Brazil

Okalosgermanos.....Greece(DVDtitle)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MPAA評級: RatedRforlanguage,violenceandsomesexualcontent.

製作發行

《柏林迷宮》《柏林迷宮》

製作公司:
SectionEightLtd.[美國]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VirtualStudios[美國]

Sunset-GowersStudios[美國]

發行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阿根廷](2007)(Argentina)(allmedia)

華納兄弟公司[荷蘭](2007)(Netherlands)(theatrical)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2006)(USA)(theatrical)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2007)(Argentina)(DVD)/(2007)(Argentina)(VHS)

Fox-Warner[瑞士](2007)(Switzerland)(theatrical)

SandrewMetronomeDistributionFinland[芬蘭](2007)(Finland)(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2007)(CzechRepublic)(theatrical)

WarnerBros.GmbH[德國](2007)(Germany)(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法國](2007)(France)(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英國](2007)(UK)(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日本](2007)(Japan)(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新加坡](2007)(Singapore)(theatrical)

WarnerHomeVideo(2007)(Netherlands)(DVD)

特技製作公司:
TechnicolorDigitalIntermediates[美國](digitalintermediateandopticals)

CISHollywood[美國](visualeffectsproducedby)

其他公司:
PostFactoryNY[美國]post-productionfacilities(uncredited)

Chapman/LeonardStudioEquipment[美國]

SilverGrillCatererscatering(uncredited)

1ForceInc.militarytechnicaladvisors

ChapmanandLeonardStudioEquipmentcranesanddollies

Corbis[英國]additionalarchivalmaterials

GourmetonLocation[美國]catering

Kodak[美國]motionpictureproducts

KrasnogorskStateArchivearchivalmaterial(asArchivesoftheRGAKHO,KrasnogorskArchive)

Masterwordscuttingcontinuity

PacificTitle[美國]titles

Panavision,Dallas[美國]cameraandlenses

SignetSoundStudio[美國]musicmixedat(asSignetSoundStudios)

SwelltoneLabs[美國]post-productionsoundservices(asSwelltoneLabsNewOrleans)

TechnicolorCreativeServices[美國]dailiestelecine

TechnicolorDigitalIntermediates[美國]digitalintermediate/opticals

Technicolor[美國]prints

VarèseSarabandesoundtrack(uncredited)

發行日期

美國 USA2006年11月12日......(AmericanCinemateque)

美國 USA2006年12月22日

美國 USA2007年1月19日

德國 Germany2007年2月......(Berlin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阿根廷 Argentina2007年2月1日

法國 France2007年2月14日

新加坡 Singapore2007年2月22日

瑞典 Sweden2007年2月23日

德國 Germany2007年3月1日

奧地利 Austria2007年3月2日

義大利 Italy2007年3月2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2007年3月8日

英國 UK2007年3月9日

西班牙 Spain2007年3月9日

法國 France2007年3月14日

比利時 Belgium2007年3月14日

冰島 Iceland2007年3月16日

巴西 Brazil2007年3月23日

印度 India2007年4月

荷蘭 Netherlands2007年4月5日

捷克 CzechRepublic2007年4月12日

土耳其 Turkey2007年4月13日

挪威 Norway2007年4月20日

日本 Japan2007年4月28日

德國二戰電影大盤點

二戰題材的電影是德國電影中的一個章節,這些電影已經普遍深入人心,難道是意味著戰爭片已經回歸德國主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