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齋叢說》

《四友齋叢說》

《四友齋叢說》是明朝何良俊所著的一部小說、。

基本信息

何良俊與他的《四友齋叢說》

四友齊叢說,明何良俊撰。初刻於一五六九年(隆慶三年),僅

《四友齋叢說》《四友齋叢說》
三十卷,後又續撰八卷,合併為三十八卷,重刻於一五七九年(萬曆七年)。後來沈節甫摘鈔其中的明代掌故,編為六卷,刻入紀錄彙編中。鄧秋枚又摘取其論曲之語,刻入古學彙刊二集中。現在流傅的,都是這兩家的刪節本,很難看到全貌。此次重印,系根據萬曆刻足本,加以斷句。
全書分十七類凡經四卷,史十三卷,雜記一卷,子二卷,釋道二卷,文一,詩三卷書一卷,畫二卷,求志一卷,崇訓一卷,尊生一卷,娛老一卷,正俗二卷,考文一卷,詞曲一卷,續史一卷。明朝的學者,大都矜尚廣博而忽略了專精的一面,所寫筆記一類的書,總是兼收並蓄,細大不捐,四友齊叢說也不能例外。
作者何良俊,字元朗,松江華亭(今江蘇省松江縣)人。嘉靖中以歲貢生入國學,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棄官歸家後,適值倭寇侵擾,復移居蘇州,與張之象、文徵明諸人交遊。明史稱其‘少篤學,二十學不下數樓’四友齊叢說自序亦云:‘藏書四萬卷,涉獵殆遍’在明代學者中,其博學多聞,僅在楊慎、胡應麟、王世貞諸人之亞。此書搜採既廣,間有傅聞失實之處,且沾染明季文士
習氣,參雜了一些月適無聊之語。惟包含著很多明代史料、蘇松等處地方掌故,以及各類專門性的考證和批評,對於研究史學及文藝的讀者均有裨益,是明代綜合性筆記中較有意義的。
何良俊(1506~1573),中國明代戲曲理論家。字元 朗 ,號柘湖 。華亭(今上海奉賢柘林)人。嘉靖貢生,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仕途失意,遂隱居著述,自稱與莊周、王維、白居易為友,題書房名曰四友齋。曾邀請曲師頓仁與之研討戲曲音律。何良俊的戲曲理論主張有二:一是提倡用本色語言編寫劇本,劇本應“靚妝素服,天然妙麗”,不應“施朱傅粉,刻畫太過”,而且就此對《西廂記》、《琵琶記》提出大膽批評;二是寧可語句欠通,也要恪守格律。他的主張未免偏頗。他的戲曲理論對萬曆年間以沈璟為首的吳江派甚有影響。著有《柘湖集》 、《何氏語林》 、《四友齋叢說》。他的戲曲理論見《四友齋叢說》第三十七卷,共30條。後人輯為《何元朗論曲》。

《四友齋叢說》節錄

范蠡載西施以去越,東方朔安,以千金買少婦,歲中輒易去。司馬相如使文君當壚,身著犢鼻滌器於市中,二人皆慢世也。有人賞井丹高潔,王子敬云:“不如長卿慢世。”子敬但知長卿慢世,而不知范蠡、東方朔,其慢世之雄者乎。 後世張子房諸葛亮似范蠡,然二人本於儒術,便覺不同。子房雜出於黃老,故其後辟穀一事尤為近之。然不如范之去得奇怪,令人不可以意見測識。武侯則純是儒者,故終始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二言,惜哉。
余謂三代以後之人,莫有過於韓信者。蓋其初見漢高之時,其倉卒數語,而定漢之業,皆不出此與孔明初見先主於隆中,其問對之言,大率相類。然孔明忒仔細,終是韓信氣魄大。
張子房博浪之椎,殊為孟浪。後遇圮上老人以足取履,折挫其氣,始能隱忍以就功名。若韓信跨下之辱,安然受之,蓋非有所養,亦只是能見事,自度終有所成,不欲徒死耳。
史記》於《韓信世家》中,其平生陳法,如囊沙背水木罌渡軍拔趙幟立漢赤幟諸事,一一詳載無有遺者。蓋古來用兵,未有如信之神異莫測者。太史公委曲如此,蓋重之也。戰國時,唯孫臏斬龐涓一事,差可與信比肩,余皆不逮也。 韓信既封齊王,返淮陰,即召向所辱二少年出其跨下者,用以為二都尉。其與李廣因霸陵尉故將軍之言,一復將即誅之。其量之大小,蓋不侔矣。《史》謂李廣之死,天下士大夫知與不知,皆為流滋。然則於信又當何如哉?
漢高之得天下,十分皆信之力也。初以陳兵出入而奪王,後以一舍人告變即斬於鍾室。此實千古不白之冤,至今人猶痛之。凡言功高而受禍,必以韓侯為口實。
余所不滿於韓信者,獨不薦用李左車與殺鍾離昧二事而已。然信之於漢,君臣之分已定矣。故寧賣友以從君,無寧背君以從友,至是亦烏得不殺哉?其失在於始之受之耳。蓋度其勢既無終庇之理,則當謝去之,使之北走胡南走越以滅口可也。夫既已受之矣,受而殺之,不已甚乎?

何姓宗祠

何(Hé)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裔孫韓武子之後,因韓音而訛為何。據《廣韻》和《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相傳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的一位後人被分封於韓原(今山西省韓城市)侍奉晉國,此人世稱“韓武子”,但其並不姓韓,之所以稱之為韓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韓姓的得來是在韓武子後代三世的時候,韓武子的三世孫名韓厥。史記春秋後期,晉國公族中的韓氏逐漸成為晉國三大姓氏之一,到戰國時與魏、趙氏瓜分了晉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韓姓子孫分散名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帶,當地語音韓與何相近,因音而訛為何,成為何姓。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出自韓姓,為戰國末韓國韓王安次子韓瑊之後,避難時指“河”為氏。據《湞陽水木記》載:“何始初祖名瑊,為韓國後期韓王安時代,鹼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為公族大夫,曾與韓非一起同掌國政。因在對待秦國的態度問題上與安不一致,只得退隱韓原。韓王安為秦劫擄,國破家亡,鹼與其妻流寓廬江,操舟為業。其後,秦始皇出遊博浪沙,被人襲擊,搜捕未果,疑是六國公子所為,就通令全國,暗訪六國之後,欲斬草除根杜絕後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韓瑊之船,詢問姓氏,適值天氣寒冷,韓瑊指水戲稱“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韓、寒同音,並無隱匿之意,察訪者不悟,以為是指“河”為姓,瑊漫不經心地應答,查訪者信以為真。瑊安然無事,後得知為秦令查詢,驚駭不已,喟然長嘆: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倖免刀斧之難,“乃拜何字之賜,遂以何姓”。韓瑊遂定居廬江,勤耕苦讀為業,家道日隆,形成了一支何氏。
4、亦出自韓姓,為春秋戰國時韓國韓王安次子韓瑊弟弟韓庶之後,因音而訛為何。春秋戰國時代,何庶是韓國的貴族,時韓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韓國被秦國所滅。懷著亡國之恨的韓國人企圖刺殺秦始皇,但均未成功,反而引發了秦始皇對韓國百姓的大肆圍捕與追殺。在追殺過程中,韓王安首當其衝,其子孫臣民為了活命而四處躲藏,由何庶帶領的一支人馬逃忘至江淮流域。在江淮方言中,韓與何諧音,於是他們便改用“何”為姓,從而誕生了何姓。何庶也就成為了何姓的得姓始祖。
5、出自少數民族中的何姓。據《神州姓氏新考》所載,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如南朝梁代和後來的隋朝就有幾位來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何細胡、何妥、何稠。北朝時,有少數民族人叫何猥薩的;據《魏書·官氏志》、《五代史》載:“吐谷渾亦有何氏。”五代時期的後漢乾祐(948)吐谷渾國有特使何戛刺來中原朝貢。
6、出自冒姓或他姓改姓。據《漢書·五行志》載:“何苗,本姓朱,冒姓何。”安徽廬江黃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後代,因避家難,從江西遷到安徽,改方姓為何姓。鮮卑複姓賀拔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單姓何氏。據《蘭州府志》載:“元永吐蕃宣慰使鎖南,其子銘入明為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 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入明朝,被朝廷賜姓何,其後代有以何為姓的。
得姓始祖①:韓厥。司馬遷在《史記·韓世家》里記載,韓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們繼續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屬於黃帝的後代,何氏家族的許多譜系也都是把他們的祖先追尋到黃帝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華夏子孫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體說來,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後人被分封於韓原(現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與稷山1一帶)這個地方,說是讓他侍奉晉國。此人世稱“韓武子”,名韓萬,其實,他並不姓韓,之所以稱之為韓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韓姓的得來,是在韓武子後代三世的時候,韓武子的三世孫名韓厥。按照周王朝的冊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後代才是真正的韓姓了。因此,韓厥該是韓姓始祖,該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得姓始祖②:韓瑊。何姓是由韓姓衍化而來的姓氏.西周初年,周武王的次子唐叔虞受封於唐(今山西省翼城),子孫又移封於晉(今山西省太原一帶),建立晉國。其後數傳至曲沃桓叔,有子名萬,別封於韓,子孫因姓韓氏。至戰國末年,韓國被秦國滅掉,其末代國君韓王安的子孫逃亡到江淮地區避難。其中有位叫韓瑊的人,在避難渡河時遭到了秦朝官吏的盤查。當時正是寒冷之時,官吏問他姓氏,他擔心暴露真實身份,便指指寒冷的河水作答,意思說是姓韓。誰知官吏曲解了他的意思,以為他是姓河,使以河姓記下了他的姓名。韓瑊也將錯就錯,只是指出自己的姓氏是從“人”旁之“何”,而非從“水”,其他則任憑官吏隨便去寫。這樣,他就萬分僥倖地通過了盤查。事後,他為了紀念這次冒險經歷,乾脆把自己的姓氏改為“何”子孫相沿成習,於是便有了何姓。故韓瑊為此支何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③:韓庶。何氏的得姓始祖,是上文所介紹過的那位逃亡途中指“河”為氏的韓瑊,不過,根據著名姓氏學者羅秀林教授在其所著“客家史料匯篇”一書的記載,閩、督地區的何氏,除了是韓瑊的後裔之外,還有不少是傳自韓的弟弟韓庶。韓庶,就是《安徽省宿松縣何姓受姓源流考》中所載“奔竄時,遇有盤詰,則倉惶驚答,緣韓何音近,訛韓為何,遂以何為姓”的那一位。故韓庶為此支何姓的得姓始祖。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