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錄》

《晉錄》

《晉錄》,明沈思孝撰。所載多邊障形勝及防守扼要之處,其《田賦》、《鹽課》諸條,與《明會典》亦略有同異。至敘黃河所經州縣及太原晉祠,則大抵習見之文,無足以資孝證。

基本信息

《晉錄》晉錄

作者簡介

沈思孝(1542—1611),字繼山,一字純父,嘉興人。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授番禺知縣。萬曆初年,任刑部主事,因反對張居正受廷杖充軍。居正死後召回,任光祿、太常少卿、順天府尹等職。後又任南京光祿卿,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陝西、寧夏。改撫河南,力辭不就。不久召為大理卿。時有宦官郝金違法,刑部寬縱其罪,思孝依法予以嚴懲,進工部侍郎。陝西貢織羊絨是當地百姓的一大負擔,沈思孝奏減十分之四。升為右都御史,協理軍機大事。萬曆二十三年(1595)一月,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神宗朱翊鈞遣使構和,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沈思孝認為不應妥協,奏請修戰守備,並指責主和派。次年,病重歸鄉。5年後卒,贈太子少保。當時曾於薦橋之東建半郭樓。另有別墅綠羅莊,在相湖(今嘉興市郊區七星鄉相家盪)濱。嘉興城區角里街有其專祠。其詩流麗清脫,有《溪山堂草》4卷。著有《陸沈漫稿》6卷、《繼山草堂集》20卷、《秦錄》1卷、《晉錄》1卷。其中《秦錄》、《晉錄》多記秦晉等地的形勝風土,對了解明代秦晉地區經濟、政治、文化有參考價值。

選文欣賞

山西田土,三十六萬八千三十九頃二十七畝零;夏秋二稅共二百七十二萬四千二十二石、絲五千斤、絹四千七百七十七匹;稅課四十四萬七千六十四貫七百丸十文。額解太倉銀六百七十七兩六錢;額徵工部四司銀一十萬九千九百五十二兩四錢,綾、絹,一千匹。
河東鹽運司,額解池東場、西場、中場三分司。計行鹽西安、漢中、延安、鳳翔、歸德、懷慶、汝寧、南陽、汝州、平陽、潞安、澤、沁、遼。額辦小引鹽四十二萬引。余銀解太倉一千四十七兩一錢;解宣大山西三鎮年例十二萬四千九百三十二兩;代府祿糧四萬三千一百十三兩零;本布政司抵補民糧七萬四千二百五十九兩。
山西號為內地,然(自)據東勝而寧雁沖,據河套而偏老震,寧雁入則由代岢而下,偏老震則由保河深入,於是三關之防重矣。偏頭關,設在保德州迤北。西鄰延綏,河套,東連大同朔漠,北沖東勝一帶。寧武關,設在朔州西南。其地名野豬溝,搭達木河等處,俱在關西北,相去一百六十里,與偏頭關,老營堡地方聯絡,緊接暖會口要路。雁門關,設於代州。西抵寧武、偏頭,東連紫荊、倒馬,逼近朔州、威遠。地之要害,三關相為甲乙。而寧武據雁、偏兩關之中,為東西應援,外接入角堡,內維岢嵐,尤為緊關。故總兵初治偏關,後移鎮於此。東起北樓口,抵大同井砰界;西至娘娘灘,過河抵延綏黃甫川界;邊長二百餘里。
山西,地高燥,人家蓋藏多以土窖。谷粟入窖,經年如新。蓋土厚水深,不若江南過夕即浥爛。惟隔歲開窖,避其窖頭氣一時刻。卒然遇之,多殺人。其窖地非但蓋藏粟,亦以避虜。人遇窖,不敢入,惟積草薰之。然多其歧竇,即熏煙有他竅出,不為害,第家家穿地道,又穿之,每每長里余,嘗與他家穿處相遇。江南洞在地上,皆天生;塞北洞在地下,皆人造。
國初設大同府,分封代王。外分東中西三路,北設二邊,蓋虜南犯朔、應諸城要路也。東則天城、陽和,為虜入順聖諸處之沖。自北二邊壤,虜遂直抵鎮城,是以總制毛伯溫設法修復五堡:曰宏賜、曰鎮川、曰鎮邊、曰鎮山、曰鎮河。其地皆在舊二邊之內,去鎮城十里。各添設守備,而宏賜堡居中。復添設參將,屯兵戍守,始不敢輕犯。其境東連諸胡,西接套口。東起天城,抵宣府鎮西陽和界;西至井砰,抵山西北樓口。邊長六百四十餘里。
魏王盛兵蒲坂,平陽府蒲縣以塞臨晉。縣屬蒲州韓信為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伏兵從夏陽,西安府韓城縣以木罌渡軍襲之。
黃河自西安府入本省界,經大同府境,入太原之保德、岢嵐州、興縣,又經永寧州、寧鄉縣至平陽府,經永和、大寧、吉州、河津、滎河,達蒲州。蒲在河之東,從此歷芮城、平陸、垣曲,經陝之潼關,始入河南界。
晉中俗儉樸,古稱有唐虞夏之風。百金之家,夏無布帽;千金之家,冬無長衣;萬金之家,食無兼味。飯以棗,故其齒多黃;食用羊,故其體多肉。其朔風高厲,故其色多黯黑,而少紅顏白皙之徒。其水泉深厚,故其力多堅勁,而少濕郁微腫之疾。地有洞,故其虜至可避;商有件,故其居積能饒。惟五六月歊暑炎爍之時,日則捉扇而搖,夜仍燒炕而睡,此不可以理詰也。

作者簡介

沈思孝(1542—1611),字繼山,一字純父,嘉興人。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卒於神宗萬曆三十九年,年七十歲。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授番禺知縣。萬曆初年,任刑部主事,因反對張居正受廷杖充軍。居正死後召回,任光祿、太常少卿、順天府尹等職。後又任南京光祿卿,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陝西、寧夏。改撫河南,力辭不就。不久召為大理卿。時有宦官郝金違法,刑部寬縱其罪,思孝依法予以嚴懲,進工部侍郎。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