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草堂筆談》

《梅花草堂筆談》

《梅花草堂筆談》,明代張大復撰寫的隨筆。

基本信息

選文欣賞


昔人詠蟬之作葩藻聯翩無能具紀餘獨喜虞恭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宛有俯視塵寰之致予友許元倩擬作憎蟬賦以反曹謝諸人之什謂是附炎鼓譟意亦有激而雲正不知不幸處炎炎之世居高飲露斯何品格哉淮南子曰蟬無口而鳴三十日而死斯亦神通變化不可得而緇涅者歟予家闤闠之中苦無美蔭隔隍疏柳間有蟬嘒嘒若為永晝破寂者因書蟬噪林逾靜於壁且以見不必憎之意焉

意甚觸遂不成寐起坐庭中聞人聲近遠若咳若嘻謂且旦久之無履殆是帶夢人苦蚊相語夫編戶之民多無衛蚊之具故忍夢以就風而吾獨以處境之惡至於棄帷而宵坐性情甘苦則必有間矣施肩吾詩雲任君繚亂錦窗中十幅輕綃圍夜玉故是得帷之適者耶俗以多蚊少蠅為有年之兆連宵徙倚真所謂江頭夜起如雲哭午饋時盤匜寂然田家佔不妄又是一喜也
盛暑
許仲嘉邀奠胡仍候雖盛暑不能不往數武八拜遂有昏倚之容汗如雨自頂達於腰連服香茹飲數甌不能止也往見老人傴而蹣跚自言曳踵如千鈞腰膂與足了不相用心竊憫之念人生至是便當脫巾疊跖勿令筋骨楚人忽忽不意今者親之矣冒暑
昨晤夏士琰將詣江上求試自言他少年或可不往吾所處勢不爾否者何以慰老親朝夕頃又晤晉孟嘉亦以求試故還自諸暨信宿便行某對之喘息而已二公翩翩筆藻終能自奮於功名不沒沒予獨異其冒暑馳驅了不以為病也深山松柏凌冬愈茂汀蒲岸柳未秋而零志與氣天與人豈可強哉
《梅花草堂筆談》《梅花草堂筆談》

紀若夢
某少時苦腸風用醫師言食團魚不覺遂多後夢群魚延頸若相嚙者因不食至今蓋殺群命以祈療不仁之念應償此夢而況縱口腹之慾忘刀幾之苦則豈人哉女孝若啖食絕少於味泊無所嗜亦夢一豕躑躅意欲操刃斃之覺而大恐遂斷豕肉或言兌女鮮罪當有善根故以夢相恐某曰不然多生以前罪惡乎知之但堅持此念充數其餘庶幾夢中之恐永不復作耳昔與沈先生同食聞廚下切肉聲續續然頃之以肉圓進先生投箸曰不知何罪乃至於斯嗟夫此仁者之心也乙卯七月一日
睹憶
鄒姁姓金氏便體倩輔美流盼而藏所靡多穎秀之侶久而彌連客有稱其柔膩者法不宜微姁竊竊自憐嘗誦之非其好即久與處勿善也後稍牢落悒悒死
臧一良家女性不喜岑寂居閤中軒窗微觸目週遊不定既嫁夫縱而安之光態驟溢若昱若浮又諳曉房中之事曲情取憐無不婉至稍會意而目精爛爛著人靡矣久之為梁溪人婦見者都不得前臧凝睇猶多一往之色
項五少有殊色初寄居竹林下不知者以為彩雲間飛僊也嘗扶醉踏月亂頭踽步無不人人慾狂性豪麗悉以所贈遺為旁綠者飾又多召倚門娼大醉之以為樂晚不得志冠女冠為尼行游不定
淑貌麗整多愛所居輒擁香行衛翠袖金釵姍姍有大家之氣飲性中下好促坐徐飛履膝綢繆婉嬤特至有女美艷而夭淑乃敝服自晦光態彌出
徐燕燕行四識者恨不見潘淑妃疑莫上也善鼓琴撫弦動操別有愁思妮妮兒語閨閣無異客謂燕燕艷中之艷間外之間久乃聞知意甚得也有俗子薌膻之輒遁去
病居士曰以予所睹憶如此蓋不無質文之代矣香山有言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有味哉其言之也
二翁
紹伯己酉生猶能負汗疾馳入城遍歷親知致所欲語又負汗而返計其辰酉往來日可二十餘裏不喘不頓神明湛然望大人於吾黨未一二也善叔後伯一歲生齒無毀缺髩不改玄視伯更為勝之而步履之際不無邅回較其老健正相伯仲耳昔吾中表飾劍聯騎華艷一時又天性孝謹不期忤物至於交歡貧友以奉太僕先生好客之志雖日費數金勿間方以為樂於時又不能盡取之宮中皤皤兩翁今人故難其比
《梅花草堂筆談》《梅花草堂筆談》

於鱗文
世稱於鱗五七言律而文章不其至不得與元美子相諸人等以予所見於鱗之作故當伯仲獻吉馮開之所謂深入無垠一筆透出疑為於鱗言之耳徐子與文章老自知於鱗輒誦之故不知於鱗之自言之也今日讀王侍郎凌節婦諸篇令人反覆不能已
梁顧
往見梁伯龍教人度曲為設廣床大案西向坐而序列之兩兩三三遞傳疊和一韻之乘觥聳如約爾時騷雅大振往往壓倒當場其後則顧靖甫掀髯徵歌約束甚峻每雙環發韻命酒彌連頤翕翕而不敢動伯龍已矣靖甫豈可多得梁雪士將詣白門來別輒與鄒瑞卿按拍竟日甚有愧乎予之不知其事也
許君蹇
許君寔椿芳丁卯生偉軀豁度談笑有適嘗與予為氣類交嗜酒結客貧者至以君寔為歸君寔亦仍其父兄之故無所別擇獨不肯無禮於其客尊賢容眾坦如也孺和故主其家相得歡甚嘗夜詣之為設廣被共臥閣子下旦起有寒色君寔獨露頂坦腹揚揚而至眾大笑目之為神僊人亡何庚子病死去今十六年矣君寔與婦顧同年生今亦死予往唁之入門恍然意是故友地詢宋輔卿則予友王伯符舊宅也三易姓矣人生六十年人世遷換之感何處不爾耶悲夫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氤氳無所故稱瑞耳體兼眾彩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徐伯衡采蘭見贈微風適至歌曰薰爽南來虛室生白漪漪幽人觀此大國觀此大國吾受吾廬紉斯佩斯寘彼枯魚
九扈
顧小侯郎九扈字農長文筆滾滾有飛湍瀠洄之致某故未識其人閱其文異謂是凝遠之器道民雲其人長身玉立而神耐性溫茂稱其家兒昨再晤道民起居小侯及農長則病且亟若類瘵者昔年道民為小侯求婚於某受之從臾之某以勛衛故不敢許更不知凝遠者不免折耶文不足以知年乎天其佑德且無論農長當不令小侯一子輒夭秋杪過毗陵再就冶生詢之倘或霍然起耶冶生農長今歲師也道民湖海之性久反別無異又攜歌童自隨且欲裁其婦他年歸天之費令縱覽西湖沾沾自快如道民亦奇矣

作者簡介

張大復,(約1554?—1630)蘇州崑山興賢里片玉坊人。名彝宣,字心期,一作星其,自號寒山子又號病居士。清代戲曲作家、聲律家。 張大復壯歲曾遊歷名山大川。初患青光眼,憑微弱的視力堅持寫作、教書。原本家底殷實,因請江湖游醫鐵鞋道人醫治眼疾,典賣祖傳字畫、良田,但越來越重,至40歲失明。一度還患有偏頭痛、傷寒、肺炎等疾。除了短時間在朋友的衙署里擔任幕僚,主要以口述的方式讓人記錄整理除了名著《梅花草堂筆談》,記下自己設館、作幕、出遊的見聞,包括著名人物的言行、家鄉風土人情、災荒與兵寇、水利沿革以及崑曲的興起與發展等。此外,他還完成了《噓雲軒文字》、《崑山人物傳》、《崑山名宦傳》、《張氏先世紀略》等著作。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