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譚》

《偶譚》

《偶譚》,明代李鼎的筆記小說。

基本信息

選文欣賞

土司世胄土司,惟諸岑最強。胄出岑彭,畫像雲台,精應列宿,布星祭神,威擬王者。世為外臣,頗襲得法。其女珠衣雀扇,火齊金鐙,乍見訝為仙者(一本作仙人)。  

形勢四府三十七州,形勢宛然一衰周戰國圖。區分畛埒,遠交近攻,雖暴寡凌弱,殘殺奪略,終莫能越其尺寸。其主幼弱寡昧,則頭目用事,似三家六卿之類。寡弱甚者,割村為質,如列國割地獻城之例。然有年月刻版,歲盈則反,傾義重士,有似四君(一本作四公子)。但鬼門銅柱,士非逃亡流竄,憤世嫉邪(一本作俗),甘心修蛇之口者,孰肯胝繭而躡之?是以碣石空懸,而雕龍之士罕至也(一本作矣)。

法制土司法極嚴肅,鞭笞殺戮,其人死無二心。民怯於私憤,勇於公斗,似秦。嚴刑峻法,嫻於文司,似鄭。商販入其境,以二槍交植境上曰關(一本無關字)。稅未輸而越關者,許射之。既輸,暮行露宿,貨物狼藉,無敢睨者。

布伯土目稱其酋曰布伯,謂其百姓曰提陀,命其女奴曰婢。布伯,布令之長者。提陀,可以涕涶人也。《南史》:王琨婢所生,指是。 

岑家兵略《岑氏兵法》:七人為伍,每伍自(一本無自字)。相為命,四人專主擊刺,三人專主割首。所獲首級,七人共之。割首之人,雖有照獲主擊刺者之責,但能奮殺向前,不必武藝絕倫也。

狼兵狼兵鷙悍,天下稱最。多非真狼,土官親行部署乃出。性極貪淫,動不可制。嚴志明律,用之勝;否則敗。

瑤人祀典瑤名客,古八蠻之種。五溪以南,窮極嶺海,迤邐巴蜀,藍、胡、盤、侯四姓,盤姓居多。皆高辛狗王之後,以犬戎奇功,尚帝少女(一本作主封於南山),種落繁衍,時節祀之。劉禹錫詩,“時節祀盤瓠”,是也。其樂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謂五參(一本作參五)。奏樂,則(一本無則字)。男左女右,鐃、鼓、胡、盧、笙、忽雷、響瓠(一本忽雷下有匏字無響瓠二字)、雲陽。祭畢,合樂,男女跳躍,擊雲陽為節,以定婚媾。側(一本作例)具大木槽,扣槽群號。先獻人頭一枚,名吳將軍首級。予觀祭時以桄榔面為之,時無罪人故耳。設首,群樂畢作,然後用熊羆、虎豹、呦鹿、飛鳥、溪毛,各為九壇,分為七獻,七九六十三,取斗數也。七獻既陳,焚燎節樂,擇其女之姱麗嫻巧者勸客,極其綢繆而後已。十月祭多(一本作都)。具大王,男女聯袂而舞,謂之蹋。瑤相悅,則男騰躍跳踴,負女而去。

雲嚲君兵法雲嚲娘相思寨兵,能以少擊眾。部署之法,將千人者,得以軍令臨百人之將;將百人者,得以軍令臨十人之將。一人赴敵,則左右大呼夾擊,一伍爭救之。一人戰沒,左右不夾擊者,即斬;一伍之眾(一本作人),皆論罪及截耳。一伍赴敵,則左右伍呼而夾擊,一隊爭救之。一伍戰沒,左右伍(一本無伍字)。不夾擊者,即斬;一隊之眾,皆論罪及截耳。不如令者斬,退縮者斬,走者斬,言(一本作言語)惑眾者斬,敵人沖而亂者斬,敵以金帛遺地(一本無地字),拾者斬。其功賞之法,戰沒者、臨陣躍馬前斗,因而破敵,雖不獲級,而能奪敵之氣者,受上賞。斬級者論首虜,斬級而冠同伍者,輒以其伍屬之。 

嚲娘盛飾瑤女握兵符者,得冠偏〉之玉,披紫鳳之裘,曳蝶綃,佩文犀之印,望之若神人矣。何謂偏下中以暖玉琢雙鳳頭,握髮盤之。《北齊·禮服志》:八品女冠偏結,與此略同。鳳裘,白州綠含鳳毛所織,色久逾鮮,服之辟寒。蝶綃,冰蠶所珥(一本作成),織作(一本作以)蝶紋,輕逾火浣,服之辟署。諺云:鳳裘無冬,蝶綃無夏。雪無前,擇雲無價。”雪,駿馬名也。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