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山區

錫山區

錫山區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江蘇省東南部,無錫市東北部。南臨太湖,北通長江,東鄰蘇州、常熟,東至上海128公里,西至南京177公里。面積396平方千米。 截至2012年,錫山區戶籍人口42.30萬人。錫山區轄1個街道、7個鎮:東亭街道、安鎮鎮、羊尖鎮、鵝湖鎮、鴻山鎮(委託無錫市新區管理)、東北塘鎮、錫北鎮、東港鎮。區人民政府駐東亭街道錫州中路,在無錫市政府駐地東7千米。錫山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錫山的歷史可上溯至距今約7000年的彭祖文化,錫山區的前身無錫縣始建於漢高祖五年(前202年),

錫山區錫山區
是中國古代吳文化的發源地。境內現存盪口、嚴家橋、黃土塘三個古鎮,擁有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羊尖宛山石塔,明代顧憲成出生、講堂的端居堂和同人堂華蘅芳故居、鴻隱堂等人文古蹟。古代有大畫家顧愷之、倪雲林,詩人李紳、尤袤;近現代有科學家華蘅芳、錢偉長,畫家吳觀岱,書法家吳芝瑛,作家孫毓修,著名學者顧毓秀、錢鍾書,民間音樂家華彥鈞,漫畫家華君武,紅學家馮其鏞等。

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縣級 )。

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錫山市,設立無錫市錫山區和惠山區。錫山區轄原縣級錫山市的東亭、東北塘、八士、張涇、東湖塘、港下、羊尖、安鎮、查橋、厚橋、盪口、甘露、鴻聲、後宅14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東亭鎮;惠山區轄原縣級錫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橋、長安、石塘灣、錢橋、藕塘、楊市、陽山、陸區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洛社鎮。將原縣級錫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華莊、東絳、雪浪、南泉、碩放、胡埭9個鎮併入無錫市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

2000年,錫山市轄33個鎮。2002年1月,錫山區坊前鎮、梅村鎮的行政管理歸屬無錫市新區管理委員會。

2003年,安鎮鎮與厚橋鎮合併設立安鎮鎮,鎮政府駐安鎮;鴻聲鎮與後宅鎮合併設立鴻山鎮,鎮政府駐後宅。

2003年行政區劃一覽

東亭鎮:轄社區居委會(門樓、柏莊、長流、春星、春合、莊橋、竹園、倉下、錢家莊、長大夏、春象、楊亭、新屯、北街、東亭、春雷、東街、柏莊一村、桑達園 )。

查橋鎮:轄居委會(查橋鎮 );村委會(白丹山、大厙頭、先鋒、談村、查橋、山河、春光、丁巷 )。

安鎮鎮:轄居委會(安鎮鎮 );村委會(厚橋、安南、高額、太芙、年余、團結、南橋頭、膠南、膠西、膠北、膠山、安西、安鎮、盛盪漁業村、中東、盛安、嵩山、新厚橋、新聯、謝埭盪 )。

羊尖鎮:轄居委會(羊尖鎮);村委會(羊尖、南村、宛山、廊下、南豐、嚴家橋、麗安、龍鳳巷)。

盪口鎮:轄社區居委會(人民路、青虹路);村委會(鵝湖村、青盪、三新、園通、新橋 )。

甘露鎮:轄居委會(甘露鎮);村委會(圩庫、謝埭橋、群聯、蔡灣、燕水莊、彩橋、松芝、甘露 )。

東北塘鎮:轄居委會(東北塘);村委會(蓉陽、裕巷、農壩、大馬巷、正陽、嚴埭、錫通、錦陽、梓旺)。

八士鎮:轄居委會(八士鎮);村委會(雙橋、芙蓉、新壩、八士、聯新、勁豐、斗山、東房橋、春風 )。

張涇鎮:轄居委會(張涇鎮);村委會(北光明、西新、寨門、紅旗、石村、涇新、曹莊、杜村、涇西、周家閣、新明、旗峰)。

東湖塘鎮:轄居委會(東湖塘鎮);村委會(東湖、朝陽、東升、華成、黃士塘、亞光、東青河、南林、東南、華東)。

港下鎮:轄居委會(港下鎮);村委會(河南莊、港下、港東、三聯、山前、湖塘橋、陳市、張繆舍、勤新、蠡西、蠡東、港南、朱青莊、新巷)。

鴻山鎮:轄社區居委會(興宅社區、錦宅);居委會(鴻聲鎮);村委會(盪東、大坊橋、梁鴻、後中、建新、大新、南塘、東塘街、馬橋、友聯、七房橋、鴻聲、鴻新、鴻山、鴻西)。

2004年,錫山區行政區劃調整,將12鎮調整為8個:甘露鎮和盪口鎮合併為鵝湖鎮,駐盪口;安鎮鎮和查橋鎮合併為安鎮鎮;東湖塘鎮和港下鎮合併為東港鎮,駐港下;八士鎮和張涇鎮合併為錫北鎮,駐張涇。

錫山區

2004年底,錫山區轄8個鎮。東亭鎮面積29.48平方千米,安鎮鎮面積83.21平方千米,羊尖鎮面積50.46平方千米,鴻山鎮面積58.00平方千米,鵝湖鎮面積54.57平方千米,東北塘鎮面積22.30平方千米,錫北鎮面積37.91平方千米,東港鎮面積84.31平方千米。

2005年,錫山區轄7個鎮,22個社區居委會、10個居委會、92個村委會。

東亭鎮轄20個社區居委會:門樓社區、柏莊社區、長流社區、春星社區、春合社區、莊橋社區、竹園社區、倉下社區、錢家莊社區、長大夏社區、春象社區、楊亭社區、新屯社區、北街社區、東亭社區、春雷社區、東街社區、柏莊一村社區、桑達園社區、春江花園社區。

安鎮鎮轄3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查橋鎮居委會、安鎮鎮居委會、厚橋鎮居委會、白丹山村、大厙頭村、先鋒村、談村、查橋村、山河村、春光村、丁巷村、安南村、高額村、太芙村、年余村、團結村、南橋頭村、膠南村、膠西村、膠北村、膠山村、安西村、安鎮村、盛盪漁業村、中東村、盛安村、嵩山村、新厚橋村、新聯村、謝埭盪村。

羊尖鎮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羊尖鎮居委會、羊尖村、南村、宛山村、廊下村、南豐村、嚴家橋村、麗安村、龍鳳巷村。

鵝湖鎮轄1個居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13個村委會:人民路社區、青虹路社區、甘露鎮居委會、鵝湖村、青盪村、三新村、園通村、新橋村、圩庫村、謝埭橋村、群聯村、蔡灣村、燕水莊村、彩橋村、松芝村、甘露村。

東北塘鎮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東北塘鎮居委會、蓉陽村、裕巷村、農壩村、大馬巷村、正陽村、嚴埭村、錫通村、錦陽村、梓旺村。

錫北鎮轄2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八士鎮居委會、張涇鎮居委會、雙橋村、芙蓉村、新壩村、八士村、聯新村、勁豐村、斗山村、東房橋村、春風村、光明村、寨門村、涇新村、涇西村、周家閣村、新明村。

東港鎮轄2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東湖塘鎮居委會、港下鎮居委會、東湖村、朝陽村、東升村、華成村、黃士塘村、亞光村、東青河村、南林村、東南村、華東村、港東村、山聯村、湖塘橋村、陳市村、張繆舍村、勤新村、蠡西村、蠡東村、港南村、新巷村。

2009年錫山區行政略有變更:轄5個街道和4個鎮

東亭街道:是錫山區政府駐地,下轄13個社區,總面積13.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萬,流動人口5.4萬。

東北塘街道:2009年4月撤鎮建街道。下轄裕巷,農壩,大馬巷,正陽,錦陽,梓旺等6個村和嚴埭,錫通,東北塘,梓旺新村4個社區居委,總面積20.2平方公里,人口2.4萬,街道辦事處駐東政路8號(原東北塘政府駐地)。

安鎮街道:2009年4月撤鎮建街道。下轄13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總面積4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萬,外來人口6萬。該街道是錫山區唯一的省重點中心(鎮)街,是無錫市正在建設的錫東新城主陣地!京滬高鐵無錫站坐落於此。

厚橋街道:2009年4月成立,該街道位於錫東新城東部,下轄厚橋社區居委和8個行政村(南橋頭,年余,太芙,新聯,新厚橋,嵩山,中東,謝棣塘。)面積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萬,街道辦事處駐厚嵩東路86號,是現黨和國家領導人之一周 永康同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基建營房部部長杜雲生將軍的故鄉。

雲林街道:2009年4月成立,位於無錫東郊,下轄倉下,錢家莊,長大廈,春象,楊亭,春雷,竹園,新農豐等8個社區和原東北塘鎮所轄的蓉陽村,並繼續託管原由開發區託管的錫北鎮芙蓉村,雙橋村等2個村,轄區總面積2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萬,街道辦事處駐春雷路10號。

東港鎮:位於無錫東北部,由原東湖塘鎮和港下鎮合併而成,鎮政府駐港下,下轄15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面積8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萬,外來人口4.5萬。

錫北鎮:由原八士鎮和張涇鎮合併而成,鎮政府駐張涇。下轄13個村和2個社區,全鎮總面積6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萬,外來人口2.3萬。

鵝湖鎮:位於無錫東南部,由原甘露鎮,盪口鎮合併而來,下轄11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鎮政府駐盪口,該鎮總面積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13公頃,總人口6.6萬,其中外來人口1.9萬。

羊尖鎮:位於無錫最東部,下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總面積50.8平方公里,擁有耕地2467公頃,常住人口6萬。

經濟概況

錫山區錫山區

2004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534億元,國稅開票銷售收入570億元,工業性投入70億元,分別增長30%、37.1%和30.7%。錫山區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全部工業總產值、工業用電等指標增幅均達30%左右。全區有46個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均超億元,30個工業企業利稅均超千萬元。電子信息與新材料、精密機械與車輛、高特紡織與服裝三大工業主導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197.8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4.7%。工業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比2003年提高8個百分點,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比2003年下降5個百分點,工業用地投資強度比2003年提高30%以上。

全區私個企業達2.4萬戶,2004年新增3500戶左右。私個企業註冊資金84.3億元,增長29.2%。私個企業創造的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9%,上交稅金占全區財政收入的55%左右,從業人員占全區就業人員數的50%以上。

地理環境

地形

錫山區地處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東連常熟、吳縣兩市,南臨太湖,西接武進市,北鄰江陰市。距上海128公里、南京177公里,為蘇錫常中心地區。錫山和市區的山丘總體上呈北東、北東東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東北逐級下降。最高峰為惠山的三茅峰,海拔328.98米。

山脈

青翠綽約的錫山屹立於市西,它面向市區,北靠惠山。歷來人們都將惠山九峰喻為蜿蜒騰飛的九龍,而把錫山比作群龍面前的一顆明珠。錫山高74.8米,周圍約1.5公里。《山經》中說,“眾山皆高,則高者客,而低者主。”所以人們認為錫山是無錫的主山。惠山蜿蜒為九龍,錫山則象群龍前面的一顆明珠。據清光緒《無錫金匱縣誌》載:“錫山乃惠山之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至漢興,錫方殫,故建無錫縣,屬會稽。後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天下濟。”故名錫山。“無錫”地名也因此而來。

水文

錫山區南臨太湖,北通長江。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是我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湖,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但它的實際面積受到泥沙淤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在形成以後多有變化。今天的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連蘇州,水域面積約為2250平方千米。

長江: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群巒疊嶂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西南側的冰川。藏語“格拉丹東”,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雪峰積存著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匯集在姜根迪雪峰腳下,形成了滾滾長江的正源——沱沱河。沱沱河是長江上游最長的一條河流,從格拉丹東冰川末端至當曲河口,沱沱河全長375公里。長江自沱沱河開始,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一條名符其實的“長河”,為世界第三大河。長江自楚瑪爾河、沱沱河、尕爾曲、布曲、當曲五河匯合成一股後,稱為通天河。通天河到達青海省玉樹縣以後,叫金沙江。在四川宜賓以下,始稱長江。長江東流途中,接納了大約700多條大小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等為著名的支流(其中漢江最長)。整個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比黃河流域面積大2.5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平均年入海總水量達1萬億立方米。

氣候

2005年全區氣候特點:氣溫明顯偏高,極值出現多;降水偏少,日照充足,颱風影響嚴重。年平均氣溫17.1℃,僅次於2004年,為歷史第二高值。全年極端最高氣溫38.1℃,年極端最低氣溫-6.1℃,全年≥35℃的高溫日數為28天,無霜期230天。年降水量為948.2mm,比常年同期偏少146.9毫米。日照偏多。年日照小時數2091.5小時,比常年多136.1小時。月日照小時數分布較均勻。6月27日入梅,6月29日出梅,前後僅3天,梅雨量為歷史最少。

錫山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5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3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左右,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2004年全區氣候特點:氣溫偏高,降水正常,日照偏多,高溫日數多,持續時間長。年平均氣溫17.4℃,比常年高2℃。全年極端最高氣溫39.1℃,年極端最低氣溫-4.9℃,全年≥35℃的高溫日數為23天,無霜期227天。年降水量為1039.9mm,接近常年降水量。日照偏多。年日照小時數2070.6小時,比常年多115小時。月日照小時數分布較均勻。6月14日入梅,7月16日出梅,前後共33天,接近常年梅雨期。

資源

錫山區現有耕地面積33萬畝,糧田面積26萬畝。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和發展精品農業、休閒農業的總體構思,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全區多種經營面積達11.98萬畝。

綠地建設

錫山區範圍內2013年新增的180萬平方米綠地將復蓋學校、社區、市民公共活動等區域,而一些原本被污染企業“占據”的地塊也為綠化讓路,“團結路附近的鋼鐵廠已經開始搬遷,之後將建一個12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公園。錫東大道是全區17條區級主幹道之一,農博園亦是錫山的一個重要參觀點。根據全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部署,計畫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農博園節點綠化進行提升和最佳化。錫山區城管局聘請設計單位對節點綠化改造方案進行了設計。歷時半個月,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此次改造總面積為2195平方米,回填了土方294立方米,共種植紅楓、紅葉石楠球等12株,各色草花、色塊法冬、天富道草坪1957平方米。

人口

2012年,錫山區戶籍總戶數12.58萬戶,總人口423024人,其中,男性人口207329人,女性人口215695人。全年出生人口3786人,其中,男嬰1934人,女嬰1852人;死亡人口3019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長76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82‰。

經濟

2012年,錫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5.1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12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97.53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9.47億元,增長10.9%。

第一產業

2012年,錫山區糧食生產實現連續第9年奪豐收,創建農業部稻麥高產增效萬畝片2個、

錫山區錫山區
無錫市水稻高產增效百畝方4個,稻麥種植效益每畝1233.6元,其中,政策補貼148.4元。年末,全社會蔬菜面積1533.3公頃,全年上市蔬菜10.8萬噸。生豬價格大幅回落,加之飼料價格全線上漲,生豬養殖效益大幅下滑,頭均養殖效益158元;同時,加快推進生豬規模化、生態化養殖,錫山區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246家,其中,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大中型規模場23家。水產養殖穩定發展,水產放養面積1386公頃,以池塘養殖為主,其中,河等特種水產養殖面積占52.6%,全年上市水產品總量8884噸,繼續大力引進推廣“太湖1號”雜交青蝦養殖新品種,在東港、鵝湖、羊尖等鎮建立6個良種青蝦繁育點,繁育“太湖1號”雜交青蝦苗種3億尾,推廣“太湖1號”青蝦養殖面積450.7公頃,新建池塘循環水養殖工程3處,建設面積140公頃,無錫市陳市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創建成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

2012年,錫山區農業園區面積5666.67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38.4%。錫山區生物農業產業規模3.1億元;高效農業面積比重、高效設施農業面積比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比重分別為61.6%、25.7%和85.8%;培育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綠羊江南葵園”、“謝埭盪休閒垂釣中心”等一批休閒觀光農業項目建成開放。市場主體日益做強,培育出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4家(包括國家級1家和省級1家),完成銷售收入17.75億元。深化與浙江大學等單位的政產學研合作,無錫浙大生物農業研究中心、江蘇物聯網研發中心農業分中心建設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引進推廣新品種(系)30個、新技術20項,完成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048人次。

2012年,錫山區蔬菜等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99%以上,水產產地環境和產品抽檢合格率100%,瘦肉精抽檢合格率100%。加強農業行政執法管理,組織開展綜合執法檢查10次,出動執法人員442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和基地172家次。稻麥化肥、農藥使用總量分別比上年削減9.2%和14.4%。

2012年,錫山區全年完成家禽禽流感免疫35萬羽次,生豬口蹄疫免疫9.5萬頭次,豬瘟免疫9萬頭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7.5萬頭次,消毒面積650萬平方米,免疫密度、消毒面全部為100%。

2012年,錫山區完成造林綠化面積466.7公頃,新增綠地212.7萬平方米。2012年,各級政府對農機化工作的重視和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強,農機推廣有新突破,農林牧副漁適用高效農機有新的探索和發展,農機財政補貼資金套用科學合理且管理嚴謹,“平安農機”長效管理工作措施有力,農機管理工作扎紮實實,農機合作服務組織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全年累計完成農機化總投入2430萬元,錫山區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以上(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97%、高效設施農業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水平69.4%),其中,機械翻耕水平91%、機械種植水平97.1%(水稻機插水平保持在85%以上)、機械植保水平100%、機械收穫水平99.9%;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率分別為88.6%、80%。2012年,區農林局被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局評為“2012年度江蘇省農機化工作先進單位”。

第二產業

錫山區錫山區

2012年,錫山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32.98億元,同比增長

5.5%。輕重工業分別完成產值271.42億元和761.55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6.3%和 73.7%。全部工業用電量41.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全部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45.96億元,同比下降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5.75億元,同比下降1.2%。錫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8家,虧損122家,虧損面19.4%,虧損額4.59億元。

第三產業

江蘇省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江蘇省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2012年,錫山區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

售總額156.69億元,同比增長14%。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44.43億元,同比增長1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2.26億元,同比增長26.3%。按規模分,限額以上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1.51億元,同比增長7.4%;限額以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5.17億元,同比增長15.7%。年末擁有各類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7個,出租攤位數3519個,成交額487.83億元,同比下降16.1%。

社會

文體事業

錫山區錫山區

2012年,錫山區在第十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評選活動中,錫山區選送的作品以3金1銀2銅的成績創建區最好水平。在無錫市2012首屆“群芳獎”評比中,錫山區選送的15個舞台類表演節目獲創作、表演金獎6個、銀獎13個、銅獎13個,區文體局被無錫市委宣傳部授予“優秀組織獎”。五大協會創作活躍,區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積極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區作家協會走進山聯村、謝埭盪村、羊尖鎮等人文底蘊深厚的地區進行採風活動。

2012年,在錫山區第四屆阿炳文化藝術節期間,共舉辦新故事會講、舞蹈專場、“錫韻流芳”錫劇演唱會、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等9個專場演出,參演人員600人次,觀眾5000餘人次,創作舞台類作品64件、書畫攝影創作作品235件,參展作品168件。“走進新錫山”大型廣場文藝持續開展,全年組織廣場演出82場。精心組織策劃9場廣場演出參加2012年無錫市“激情周末”廣場文藝演出,區文體局和區文化館均獲“無錫市優秀組織獎”和“無錫市創意獎”。積極開展“喜迎十八大·走進新錫山”優秀文藝下基層巡迴展演活動,繼續開展送春聯下基層、第二屆“隆達杯”青年歌手大獎賽頒獎廣場文藝、太湖翠竹茶葉節、鵝湖民俗文化藝術節等形式多樣的民眾文化活動。全年組織社區開展各類文化活動325場,開展書畫攝影展6場,開展“送電影下鄉”450場。

醫療衛生

2012年,錫山區設醫療衛生機構180家,其中,區鎮兩級醫療衛生機構18家;開放床位1933張;執業(助理)醫師1028人;平均每千人口擁有床位4.62張,醫生2.46人(包含104名鄉村醫生),衛技人員5.81人。區鎮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完成門急診300.14萬人次(含社區衛生服務站65.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94%;收住住院病人5.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1%;病床使用率87.6%,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完成業務量6.6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5%。年內,衛生系統所有事業單位全部實施績效工資。

教育事業

錫山區錫山區

2012年,錫山區天一實驗學校、水岸佳苑幼稚園和天一中學體育館建成啟用;全面完成柏莊實驗國小改擴建工程;錫東高級中學、東北塘實驗國小、盪口實驗國小、錫山實驗國小等新建工程按序推進。全年竣工校舍7.25萬平方米,在建校舍10.74萬平方米,新開工校舍8.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95億元,教育資源優質化水平顯著提升。全年投入1700餘萬元加強數位化校園建設;紫金新城幼稚園等6所幼稚園通過省優質幼稚園評估,錫山區省優質幼稚園比例提高到71.4%;羊尖中學等3所學校通過市現代化學校評估,錫山區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實現全復蓋。“數位化社區”建設速度加快。為30個社區學校配置數字媒體播放機,建成60個無錫市空中老年大學社區教學點。錫山區新增優秀職工(社區)學校10所,廊下村等6個社區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居民學校”,東亭街道建成省級標準化社區教育中心。

科技事業

2012年,錫山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八分類)35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4.54%。新增38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113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後備計畫33家;新增國家重點新產品4項、火炬計畫15項,省重點新產品12項,省高新技術產品130項。工業企業申報研發項目備案394個,研發經費預算總額19.36億元,年內投入研發經費15.84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比重2.73%。由區科技局牽頭推進的生物醫藥和工業設計兩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良好,全年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8億元,工業設計產業實現產值15億元。

城鎮建設

2012年,錫山區全年完成拆遷項目21個(其中,自定項目10個),完成拆遷面積101.52萬平方米(住宅48.52萬平方米,非住宅53萬平方米)。特別是在40天的清點掃尾活動中,錫山區簽約115戶,拆除84戶,完成15個地塊的全部簽約和8個地塊的全面拆除工作,進一步推動錫山區拆遷工作穩步邁進。完成城中村改造48.5萬平方米。完成安置房施工面積380.56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4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6.38萬平方米,交付7939套。完成單體竣工驗收備案清理規範項目13個,新竣工項目9個。完成水岸佳苑AB塊等10個小區7013戶、11040套的安置工作,總安置面積118萬平方米,全過渡戶比年初壓降5754戶。

旅遊

寨門晨東綠色休閒農莊

位於寨門村,園區占地面積500多畝,是一個集園林綠化、生態、養殖、休閒娛樂、杳少年德育教育、拓展訓練基地、文化建設等於一體的綠色產業園區。

紅豆杉生態園

紅豆杉生態園景區位於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在紅豆杉高科技產業園內,種植紅豆杉總量達3萬畝、3500萬株,形成了紅豆杉種植、盆景栽培到紫杉醇高科技提煉、生態旅遊的健康產業漣。其中三千畝水色天光的紅豆杉生態園為核心園區。

高科技農業展示館

高科技農業展示館展館分東西兩棟,主要都是玻瑞鑰架結構涅室丈栩,總面積1萬平米,展示館內通過竹末鹿架分割不同區域,加上不同的景觀小品,搭配種植各類來自天南地北的各類新、奇、特的觀賞性植物百餘種,富意吳地文韻、農科奇觀、創意田園。根據奇瓜異果的生長特性合理布局,東展廳主要種植各類蓄菜、瓜果品種,西展廳主要以各類花棄、香草植物為主。

交通狀況

公路

錫山東至上海約128公里,西至南京約177公里,為蘇錫常中心地區,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滬寧、錫澄(京滬)高速公路在區內交匯,312國道、京滬鐵路穿境而過,緊靠京杭大運河,距無錫機場僅15公里,全區公路通車裡程1094公里,航道里程244公里。

滬寧:海至南京高速公路江蘇段(以下簡稱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是中國“八五”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是江蘇省第一條高速公路。該路東起上海,從崑山花橋進入江蘇,西止於南京馬群,連線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六個大中城市。江蘇段主線全長248.21km,鎮江聯接線(支線)長10.25km。主線按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120km/h,設計車輛荷載為汽車—超20、掛—120,路基寬26m,中央分隔頻寬3m,雙向四車道,每車道寬3.75m,外側設2.5m寬的緊急停車帶。鎮江支線按一級汽車專用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100km/h,路基寬度23m,中央分隔帶1.5m。全封閉控制出入,有較為完善的收費、監控、通信、照明、安全等交通工程和服務設施,初步設計概算為47.0億元,調整概算為70.4億元,工程決算為62.098億元。

京滬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全長1262公里,總投資393億元,是連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的重要公路,同時也是國道主幹線“兩縱兩橫三個重要路段”七條路中的一條。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京滬高速公路分20個路段分期建設,整個工程建設歷時13年。其中最早開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開工建設,1991年12月竣工。此後,其他各路段先後開工。2000年11月、12月,京滬高速公路河北境內青縣至吳橋段、山東境內臨沂至紅花埠段、江蘇境內新沂至江都段相繼竣工,從而最終實現京滬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航空

江蘇省蘇南碩放國際機場位於無錫市高新區碩放鎮,由無錫、蘇州以及江蘇省共同投資建設,距無錫市區16公里,距蘇州高新區5公里,距蘇州市區20公里,滬寧高速公路和312國道近在旁側,密集的高速路網使機場與蘇南城市體,交通優勢十分突出。無錫機場於2008年9月通過國家口岸驗收,正式成為一類航空口岸,現已開通了無錫至北京、天津、深圳、廣州、珠海、昆明、成都、廈門、太原、武漢、重慶、西安、青島(哈爾濱)、長沙(貴陽)、大連、三亞、蘭州、桂林、張家界、烏魯木齊、海口、三亞及香港、澳門、台北、東京(日本)、大坂(日本)、曼谷(泰國)、濟州(韓國)等20多城市與地區的20多條航線,正在積極爭取開通新加坡等航線。

特產

奶牛

東北塘鎮奶牛東北塘鎮奶牛

錫山區東北塘鎮是遠近聞名的奶牛之鄉,該鎮養殖奶牛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

太湖珍珠

無錫太湖珍珠是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其粒大質優,色澤純淨,自然亮麗,晶瑩滾圓,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無錫太湖珍珠天下第一”的美稱。清代慈禧太后曾讚譽:“東球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

無錫毫茶

錫山區太湖珍珠錫山區太湖珍珠

毫茶條紋緊而捲曲,味嫩翠綠,白毫披復,沖飲茶湯晶瑩隱翠,茶葉清香鮮醇。該茶1979年獲江蘇省重要科技成果獎,1985年獲商業部優質茶獎。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無錫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
縣級市江陰市宜興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