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腿小樹蛙

鋸腿小樹蛙

鋸腿小樹蛙(學名:Philautus odontotarsus)為樹蛙科小樹蛙屬的兩棲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海南、雲南、貴州、西藏等地,一般棲息於灌木林地帶以及棲息在灌木枝葉或藤本植物及雜草的葉片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50至1500米。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鋸腿小樹蛙鋸腿小樹蛙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Anura
科: 樹蛙科 Rhacophoridae
屬: 小樹蛙屬 Philautus
種: 鋸腿小樹蛙 P. odontotarsus

形態特徵

鋸腿小樹蛙鋸腿小樹蛙

無尾目樹蛙科。體較小;端略尖,吻棱顯著;舌小,長橢圓形;皮膚粗糙,頭、背部及四肢背面均散有大小不同的痣粒或疣粒;生活時背面棕褐色或橄欖褐色,體側略帶綠色,有黑褐色斑;兩眼間常有一深色橫紋;腹面灰白色;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橫紋。蝌蚪體背灰棕色,腹面灰色。

生活習性

鋸腿小樹蛙鋸腿小樹蛙

棲息于海拔800~1500 m山區灌木叢的樹葉上或草叢間。捕食林間多種有害昆蟲

分布

鋸腿小樹蛙鋸腿小樹蛙

鋸腿小樹蛙(學名:Philautus odontotarsus)為樹蛙科小樹蛙屬的兩棲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海南、雲南、貴州、西藏等地,一般棲息於灌木林地帶以及棲息在灌木枝葉或藤本植物及雜草的葉片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250至15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勐臘縣小勐養。

無尾目百科(二)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翡翠樹蛙
福建側褶蛙
峰斑林蛙
腹斑掌突蟾
腹斑倭蛙
高原林蛙
貢山齒突蟾
掛墩角蟾
洪佛泛樹蛙
橫紋樹蛙
花姬娃
紅蹼樹蛙
黑點泛樹蛙
合征姬蛙
海南湍蛙
滑跖蟾科
黑斑側褶蛙
黑耳蛙
黑蹼樹蛙
花姬蛙
華南雨蛙
華南湍蛙
虎紋蛙
花狹口蛙
桓仁林蛙
合江臭蛙
花齒突蟾
花棘蛙
紅點齒蟾
花細狹口蛙
華西雨蛙
海蛙
黑眶蟾蜍
金線蛙
鋸腿小樹蛙
棘皮湍蛙
棘腹蛙
金線側褶蛙
金江湍蛙
金秀小樹蛙
棘臂蛙
尖舌浮蛙
棘側蛙
景東臭蛙
景東齒蟾
棘指角蟾

九龍棘蛙
肯氏小樹蛙
寬頭短腿蟾
康定湍蛙
綠點湍蛙
隴川小樹蛙
雷山髭蟾
林芝齒突蟾
陸卵跳樹蛙
隆枕蟾蜍
六盤齒突蟾
利川齒蟾
涼北齒蟾
鱗皮厚蹼蟾
龍勝臭蛙
綠臭蛙
隆肛蛙
理縣湍蛙
涼山湍蛙
墨脫小樹蛙
勐養湍蛙
莽山角蟾
孟連細狹口蛙
墨脫棘蛙
勐臘小樹蛙
緬北棘蛙
寧陝齒突蟾
南江角蟾
南江齒蟾
屏邊泛樹蛙
盤谷蟾蜍
普雄齒蟾
秦嶺雨蛙
強婚刺鈴蟾
飾紋姬娃
四川狹口蛙
桑植蛙
塞舌蛙科
山湍蛙
三港雨蛙
沙坪角蟾
雙團棘胸蛙
飾紋姬蛙
沙巴擬髭蟾
史氏蟾蜍

四川湍蛙
天台蛙
台北蛙
頭盔蟾蜍
突肛擬角蟾
凸肛角蟾
威寧蛙
無指盤臭蛙
武夷湍蛙
無斑雨蛙
微蹼鈴蟾
西藏蟾蜍
小角蟾
鄉城齒蟾
細刺蛙
小口擬角蟾
蟼掌突蟾
錫金齒突蟾
小耳湍蛙
小湍蛙
喜山蟾蜍
香港湍蛙
西藏齒突蟾
胸腺齒突蟾
小棘蛙
腺角蟾
小山蛙
小弧斑姬蛙
仙琴蛙
西域湍蛙
圓疣樹蛙
隱耳蟾蜍
疣刺齒蟾
雲南臭蛙
疣足樹蛙
眼斑小樹蛙
棕背蛙
棕點湍蛙
中亞林蛙
中國林蛙
昭覺泛樹蛙
中華蟾蜍
昭平雨蛙
竹葉臭蛙
棕背臭蛙
棕褶樹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