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陝齒突蟾

寧陝齒突蟾學名是Scutiger ningshanensis,為鋤足蟾科齒突蟾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寧陝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陝西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寧夏、陝西。

基本信息

描述

寧陝齒突蟾寧陝齒突蟾

齒突蟾屬(Ssutiger Theobald,1868)包括齒突蟾亞屬(Scutiger Dubois,1980)和貓眼蟾亞屬(Aelurophryne Fei,Ye and Li,1989),前者已知有10種,後者7種(費梁等,2005)。在中國有8種齒突蟾亞屬物種分布於我國西南和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其中發現於陝西省寧陝縣平河梁的寧陝齒突蟾(S.ningshanensis)是分布最東北的特有珍稀物種。儘管經過20多年來的多次採集,至今僅獲得模式和配模標本,對其生物學特性了解甚少,為這一珍稀齒突蟾的保護帶來很大困難。

特徵

寧陝齒突蟾上頜有細小齒突,這也是齒突蟾屬的特徵,不過有的齒突蟾上下唇都有齒突。

分布

我國有9種齒突蟾,大多數分布於西南和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寧陝齒突蟾是分布最東北的特有珍稀物種。寧陝齒突蟾成體以陸棲為主,生活在高海拔的灌叢中和山澗溪流中,選擇的灌叢多為柳林,雜草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為主。選擇的溪流流速較緩,清澈見底,水底為礫石。白天潛伏,晚上出來活動。寧陝齒突蟾的蝌蚪主要生活在溪流的緩流區,特別是水潭中。

保護

2006年,江建平等在陝西省周至縣老縣城自然保護區採集到了寧陝齒突蟾的幼蟾、蝌蚪和變態期幼體。今年,有訊息說河南省伏牛山發現了角蟾科的一個成體物種,經比較認為是寧陝齒突蟾,這樣的話,就使角蟾科動物的分布向東延伸了近4個經度。

寧陝小頭蛇和寧陝齒突蟾都是對人無害有益的動物,它們分布區域狹窄,數量極少,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特有珍稀動物,隨著平河梁自然保護區的成立,它們會受到全面的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