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湍蛙

香港湍蛙

香港湍蛙主要棲息于海拔150-300米的低山地區溪流石間,尤其喜歡小瀑布。體形特徵是頭部扁平,眼大。背面黑褐色,皮膚有許多小疣,體前部和體側疣較多,疣粒色淺,形成斑紋。腹面黃色,皮膚光滑,趾端有吸盤及蹼。

基本信息

簡介

 香港湍蛙 香港湍蛙

中文學名:香港湍蛙
同物異名:Staurois daiyunensis Liu et Hu,, Amolops daiyunensis (Liu et Hu, 1975),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ope et Romer, 1951)
英文俗名:Hong Kong cascade-frog  

分布範圍:香港
數量: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4—5厘米(約名片的寬)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5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85;嗅覺60;聽覺85
認識方法:頭部扁平,眼大。背面黑褐色,皮膚有許多小疣,體前部和體側疣較多,疣粒色淺,形成斑紋。腹面黃色,皮膚光滑,趾端有吸盤及蹼。

生態習性

:棲息于海拔150-300米的低山地區溪流石間,尤其喜歡小瀑布。
:夜晚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跳躍或用吸盤附在石上。
休息:用吸盤吸附在濕滑的石上或瀑布里。
:肉食性。以昆蟲等為食。
性格:溫順
繁殖:產卵於溪流中,卵可以黏附在瀑布流過的岩石上。
成長蝌蚪生活於溪流中,口後有一個大的吸盤,可以吸附於石塊上。
壽命:不詳

保護級別

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野生動物名錄》。

瀕危原因

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使其棲地喪失。
2、分布地區過於狹窄。

分布信息

分布圖分布圖

主要分布省份:福建、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牛姆林、古田、南靖南亞熱帶雨林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戴雲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