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村

燈塔村

燈塔村位於周村城區的西北部,分為老村和新村兩部分。老村東起北門街,西至淦河,南起新建路,北至機場路,是村民與城市居民混居區;新村東起東門路與長行村毗鄰,西至周長路與周家村相鄰,南起機場路與老村相連,北至恆星路與東塘村接壤。還有浙江省南潯鎮燈塔村。

基本信息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永安街道燈塔村

建國前,周村城區外西北部居住著數百戶農民,建國後,此地農民陸續成立了4個互助組,1956年合作化高潮時期,4個生產互助組聯合起來成立了初級農業合作社,農民們抬著一盞象徵光明的紙糊“燈塔”到市里報喜,燈塔合作社由此得名。人民公社時期為周村公社燈塔大隊,社改鄉後稱周村鄉(鎮)燈塔村,1999年4月劃歸永安街道辦事處

基本介紹

燈塔村地處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東西橫距1.5公里,南北縱距2.3公里,全村占地375公頃(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3.2公頃,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小麥。境內交通便利,有橫貫周村的機場路和電廠路。境內駐有多家大中型企業,北鄰外向型工業加工區,是投資辦廠的黃金地段。

2000年全村共有960戶4126人,其中回族340戶113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該村原由各地商人、農戶等遷移而成,所以姓氏雜多,回族姓氏有沙、趙、劉、馬、楊、丁、白、王等。

194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萬元。197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7.82萬元。200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2447萬元。2000年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00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4609元。該村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村,淄博市百強村。1994年9月和1999年12月被國務院兩次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村”稱號。1990年11月和1999年9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經濟發展

燈塔村燈塔村
第一產業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畝產55公斤,總產123.75噸。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土地改革法》,長山縣委派出土改工作隊,依靠貧農返還了錯斗的中農和工商戶的土地和財產,經過半年的時間,完成土地改革任務。1953年,中共中央頒布《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1955年春,燈塔村組織4個互助組,同年建立燈塔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1月,燈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入社380戶,占總農戶的100%,改變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土地分紅“地五勞五”的分配方式。實行生產資料(土地)歸集體所有,分配推行“三包一獎”(包工、包產、包成本、超產提成獎勵、減產扣罰工分),勞動管理實行“四固定”(固定牲畜、固定農具、固定土地、固定勞力)。1958年10月周村人民公社成立,燈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為燈塔生產大隊。公社化初期“高指標”“一平二調”“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共產主義”食堂一哄而起,社員吃飯不要錢。1961年6月,貫徹修改後的《農業六十條》,實行增產不增購,減產不減購辦法,克服了社員之間的平均主義。1962年,改革人民公社管理體制,基本核算單位由生產大隊改為生產隊,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土地工具等生產資料固定給生產隊;實行工分制度,年終按勞分配,口糧按“人七勞三”或“人四勞六”分配,由生產隊據實執行。經過1961~1965年的國民經濟調整,農業生產迅速發展,集體經濟增強,社員生活有了改善。1965年糧食總產量31萬公斤,畝產200公斤,社員口糧人均180公斤。1978年,糧食平均畝產300公斤,總產46.5萬公斤。1983年全大隊實行了大包乾責任制,當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8萬公斤。生產責任制以土地集體所有為基礎,農戶和集體保持承包關係,生產、分配接受國家計畫指導,上交公共提留,統一安排烈屬、軍屬五保戶、困難戶的生活,統一進行基本建設和集體福利設施建設。

1984年周村人民公社改為周村鄉,燈塔生產大隊改為燈塔村。隨著鄉鎮經濟的突起,燈塔村已逐漸由農業村轉變為依靠工業發展的城鎮村。1994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燈塔村村民戶口轉為地方城鎮戶口。農業生產逐年遞減,1998年全村農業生產為零。

燈塔村燈塔村
第二產業燈塔村手工業、工業歷史久遠,明、清時期的絲織業、棉織業、水膠業就很興盛。建國後,棉織業的達生、志達、久成、九大、建新等機紡戶進行了聯營,從業人員350名,織機138台,日產棉布4000公尺。經過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於1956年分別加入公私合營生產合作社。1958年,燈塔村建周村農機修造廠,占地面積23303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60年代收為區屬企業,到1983年共生產出泰山-12型拖拉機339台,農用電機4374台,播種機991台。1956年燈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後,由一名副社長分管工副業生產。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實行一級核算,大隊的工副業由公社統一管理。1960年實行兩級核算,由大隊管理工副業。1984年大隊改村,由村委副主任分管村辦企業。

燈塔村自1985年起大力發展村辦企業。1985年7月成立周村燈塔鋼圈廠,1987年12月成立周村海棉廠,1988年7月成立周村燈塔毛巾廠,1990年成立燈塔牛仔服裝廠,1991年成立魯發電熱材料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燈塔織布廠,1993成立周村冶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1994年燈塔實業總公司成立,下轄輕紡、機械、化工、電子、建築等八家企業。2000年全村企業員工2500人,實現產值5.2億元,利稅3500萬元。其中從事建築行業的450人,產值6340萬元,實現利稅420萬元。

第三產業燈塔村商業的興起,始於明朝,明天啟三年(1623年)設有羊毛店、皮革店、綢市、藍布市等。1948年3月,周村解放後建立國營貿易公司,在政府鼓勵支持下民族商業迅速復甦。1955年國營專業公司相繼成立。1978年後,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多種經營並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逐漸形成建築材料、沙發材料、五金交電、綢布服裝、裝飾材料、油漆家具、飲食服務等銷售服務網點。到2000年從事第三產業的有300人,第三產業增加值7947萬元,實現利稅530萬元。

社會進步

燈塔村燈塔村
文教科技建國前,民眾性的文藝活動較少,居民經濟貧困,教育事業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達60%左右,而且時常處於半輟學狀態,農民文盲多。建國後,大力興辦教育事業,除興辦普通教育外,建國初期還開辦夜校識字班、業餘學校等,對成年人進行掃盲活動。到20世紀50年代末基本掃除了文盲,普及了四年義務教育。1980年教育環境逐步改善,村內有區屬國小一座,市屬中學一座,村辦幼稚園一座。1984年新的村委會成立後,對文教科技十分重視,逐步加大投入。到1990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普及了國中教育。1990年起實行學生考學獎勵制度,對考上大學者一次性獎勵2000元。2000年該村23人考上大學,其中本科9人、專科14人。在文藝方面成立了文藝創作組,共有省、市作協、音協會員8名。本村自編、自導、自演的宣傳計畫生育工作的俚語小品《卸磚》,獲得山東省第二屆計畫生育匯演一等獎和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創作獎”。文學創作組王德湘寫的報告文學《團結實幹,勇於開拓》和反映各民族大家庭共同富裕的《輝煌的燈塔》等發表在有關報刊上。1998年,王德湘的攝影作品《生活小區》榮獲山東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民委聯合舉辦的山東省少數民族攝影展三等獎,次年他撰寫的《古埠耀起回漢之光》,榮獲《聯合日報》社、《民族與宗教》雜誌社聯合舉辦的《民族大家庭50周年》徵文一等獎。

人民生活建國前,多數村民處於饑寒交迫之中,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5元,年人均糧食僅60公斤。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1978年人均純收入200元,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大隊實行了大包乾責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1984年走“創辦鄉鎮企業發展經濟”之路,村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達4609元,人均年末存款5000元,多數村民住上了有公園、浴池等配套設施的二層小樓住宅區和單元樓宿舍區。2000年,全村擁有各種汽車86台,其中個人擁有72台,各種機車192輛,程控電話827部,彩色電視機1326台,電子計算機131台。

村莊建設

燈塔村燈塔村
建國前,村內道路泥濘,村貌破舊,房屋主要為坯房,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建國後,村民開始蓋磚石結構的房屋。1978年部分村民住上了統一規劃、整齊美觀的紅磚瓦房。1988年村委為改善村民住宅條件,投資1260萬元在三村蓋起了二層小樓,村辦企業也為職工蓋起了單元房。1995年,該村投資700餘萬元建成了集飲食、娛樂、住宿於一體的高標準綜合大樓--民族大酒店。1999年為美化村容村貌,改善村民住宅環境,村委自籌資金200餘萬元建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園。2000年為使沿街建築整齊劃一,該村投資300餘萬元建了50餘套沿街二層營業房。到2000年,全村共有二層居民小樓250棟,集體單元住宅樓10餘棟,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實現了村民住房樓房化,水、電、暖配套,道路硬質化,生活電氣化。綠化覆蓋率達35%。

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迅速發展,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9年全村用上了自來水,1980年村民的統籌費全部由集體負擔。1990年起60歲以上老人每年發放養老金560元,本村村民結婚者為其提供一輛喜事用車,學生考上大學一次性獎勵2000元,每年春節前村委籌資6萬餘元對全村的烈屬、老黨員、老幹部、特困戶進行走訪慰問,對重病戶給予1000元現金補助。村衛生所位於綜合大樓的二層,寬敞明亮,醫療設備齊全,有病房8間,每年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查體一次、為育齡婦女體檢一次,特困戶和孤寡老人可享受免費醫療。

組織建設

燈塔村燈塔村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1942年2月,周村第三次解放。中共周村市委沿用舊行政區劃建立周村鎮委,發展黨員建立組織。當時黨組織的主要工作是發動民眾組織農會,反奸訴苦,開展土地革命運動。1948年3月,周村解放後黨組織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社會治安,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支援解放戰爭。建國後,黨組織趨於正常化,有計畫、有步驟地結束土地改革工作,開展整黨工作,從農民積極分子中吸收黨員,壯大黨的隊伍。1955年3月,該村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共有黨員11名,張廣春任書記,到年底發展到23名黨員。在組織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時,黨員積極帶領廣大農民走農業集體化道路。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村黨組織停止了活動,1970年始得恢復。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燈塔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全村村民把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強化了改革開放的意識,增強了黨的戰鬥力,使村辦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1990年12月燈塔村黨總支成立,劉榮喜任書記,下轄7個支部,有黨員92人。1993年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山東燈塔集團公司應運而生,下設18家企業。1994年全村共有黨支部9個,黨員96名,18家企業的廠長(經理)有17人是黨員,車間班組的負責人有23人是黨員。他們在各項工作中都起到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了黨在民眾中的威信,增強了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1997年9月為更好地開展基層組織工作,根據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中共燈塔村黨委成立,劉榮喜任書記,有委員7名,下轄9個支部,有黨員101名。2000年5月為便於開展組織工作,該村黨委撤消了原加油站支部,新成立了牛仔服裝廠支部。2000年底,燈塔村黨委下轄9個支部,共有黨員104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8年3月周村解放後,現燈塔村所轄街是周村鎮的一部分,各街設街長。1956年2月,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10月,建立燈塔生產大隊,初期設營和連。1961年3月調整農村體制,生產大隊下設13個生產隊。1967年3月改為燈塔大隊革命委員會,1977年7改為燈塔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建立燈塔村村民委員會,1991年周村區政府命名該村為燈塔民族村。1999年4月根據區政府統一行政規劃,燈塔民族村由原來的周村鎮劃歸為永安街道辦事處管轄。1984年8月,根據周村區委54號檔案召開村民大會,由參加本屆會議的村民1200人,直接選舉出7人組成的村民委員會成員。1990年10月,遵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參加本屆會議代表52人,選舉產生了經濟委員會、計畫生育委員會、文教衛生委員會、治安保衛委員會、民政調解委員會。1997年該村進行了第五次換屆選舉,通過村民直選一次成功地選出了新的村委成員,原下設各機構建制保持不變。

浙江省南潯鎮燈塔村

燈塔村燈塔村
概述

燈塔村位於南潯鎮東南端,東鄰江蘇吳江桃源鎮,南鄰三長村,西鄰息塘港,北鄰沈莊洋村,交通便利。我村是由原祝塘,燈塔合併而成的一個以農業,種養業為主的行政村。全村共有7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農戶645戶2608人,村域總面積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13畝,村黨支部共有黨員74人。

經濟發展

個私經濟快速發展,全村擁有木製業,拼皮,箱包等企業25家,200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91億元,實現利稅1200萬元。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勞動力2326人,占全村總勞動力92%。農民收入迅速增加,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擴大。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928元,村級人均集體可支配收入達到286元。

2006年度我村被評為省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和區級衛生村,07年度被評為區級文明村。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如今的燈塔村,基礎設施配套,服務設施齊全,環境整潔優美,社會和諧文明,以嶄新的面貌向現代化邁進。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武康鎮燈塔村

燈塔村地處武康鎮城郊南部,東與下柏村相鄰,南與龍鳳村交界,西依上柏村,北靠太平村,與鎮政府所在地相距9公里,全村地域面積2.9平方公里。轄14個自然村,即:沈家塘、汪家、張家灣、石洋橋、費家墩、七百畝琪、墩子上、羅琪塘、大羅琪。百家洋口、陳家塘、蔡家灣、葉家橋、四百畝琪。有20個村民小組,403戶,1295人,村委駐地在沈家塘。有耕地面積2241畝,其中:水田2085畝,旱地156畝。山林面積402畝,其中:用材林100畝,薪炭林31畝,毛竹林50畝,小竹山15畝,早園竹146畝,乾水果50畝,其他10畝。魚塘194畝。

燈塔村唐時屬崇仁鄉,宋時屬崇仁鄉湘溪里,明時為崇仁鄉四五都,清時為南鄉四都下管二保四莊,四都下管三保四莊、五都上管一保一莊,五都下管一保三莊,五都下管二保一莊。民國時為防風區崇仁鄉6保。解放初為上柏區安樂鄉百軸村,1956年為上柏鄉燈塔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上柏公社燈塔生產隊。1961年調整社隊規模,為上柏公社燈塔大隊。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為上柏鄉燈塔村。1987年上柏鄉改鎮,1999年上柏併入武康鎮,為武康鎮燈塔村。燈塔村是糧食產區。2005年,糧食種植面積1718畝,總產713噸。

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沙溪鎮燈塔村

該行政村隸屬劍川縣沙溪鎮 ,地處沙溪鎮南邊,距沙溪鎮政府所在地3.50 公里,到沙溪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劍川縣33.5 公里。東鄰紅星,南鄰鰲鳳村,西鄰彌沙鄉,北鄰溪南村。轄4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268 戶,有鄉村人口1262 人,其中農業人口 1241 人,勞動力 732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682 人。

全村國土面積13.66 平方公里,海拔 2,060.00 米,年平均氣溫12.70 ℃,年降水量670.00 毫米,適合種植大麥、油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454.00 畝,人均耕地1.1 畝,林地15765.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4.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4.0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燈塔村

燈塔村位於蘄縣鎮東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北靠西寺坡鎮,西鄰桃元鎮,青蘆鐵路、錢營孜鐵路專用線東西貫穿我村,南與該鎮政治、經濟中心相連,土地資源極為豐富,我村土地4500畝,所轄20個村民組,人口3980人,全村黨員120名,村村通水泥路覆蓋全村。

村兩委是一個團結戰鬥的領導集體,近十年來多次受到市、區的表彰獎勵。本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近年來,該村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刻苦工作,不斷進取,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均收入大幅增長,居住環境大大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個富裕、文明、整潔、民主的新村正日益展現在世人面前。

山東強鎮名村

山東省地大物博,鄉鎮、村屯也很有特色,經濟非常發達,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