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外之戰

河外之戰

公元前247年,秦將王齕攻取韓國上黨,蒙驁攻取趙國晉陽。魏國受到來自秦國的極大威脅,急忙召回逗留在趙國的信陵君無忌。信陵君歸國後,再施合縱之謀,組織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進攻秦國。聯軍與秦軍在河外(今山西西南部、黃河以西以北地區)大戰,秦軍戰敗退走,聯軍追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而還。

基本信息

概述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在合縱攻秦之戰中,魏信陵君無忌率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於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擊敗秦軍的一次作戰。

情況

邯鄲之戰後,趙國轉危為安。信陵君魏無忌救趙有功,但他竊取魏王虎符,擊殺大將晉鄙,害怕魏安厘王降罪,不敢再回魏國,命令副將率軍回魏,自己率領賓客停留在趙國。秦昭襄王聽說信陵君留趙,認為這是攻魏的大好機會,令蒙驁率軍東向攻魏。魏兵屢敗,不能抵擋秦軍進攻。魏王派使者持黃金彩幣,請魏無忌回國拒秦。信陵君回國後,魏王免其竊符殺將之罪,授上將軍印。三十年,信陵君致書各國,請求派兵援魏。趙、韓、燕、楚等國國君素來敬重信陵君,紛紛遣軍到魏,聽其節制,只有齊國不肯發兵。魏無忌率領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西向攻秦,秦軍敗退。聯軍追至河外,包圍了秦軍。信陵君親冒矢石,率先衝鋒。全軍士氣大振,緊隨衝鋒。秦陣營混亂,蒙驁因腹背受敵,被迫西退。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秦軍緊閉關門,堅守不出。相持逾月,聯軍撤回。魏安厘王為表彰信陵君敗秦收復關東失地功勞,拜為上相,封邑五城。

點評

此次合縱攻秦,給秦國沉重打擊。信陵君從此名揚天下,各國都派使者向他學習兵法,後世稱之為《魏公子兵法》。

先秦時期的戰爭(一)

著重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先秦時期的一些戰爭,來讓人們了解那一時期的歷史。

戰國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