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攻中山之戰

趙攻中山之戰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趙軍進攻中山國(今河北高邑至蔚縣一帶)的作戰。

基本信息

戰役介紹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趙軍進攻中山國(今河北高邑蔚縣一帶)的作戰。

戰役經過

周赧王八年正月,武靈王趙雍召大臣肥義商議天下形勢,五天后即起兵北攻中山地。先攻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又攻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再至無窮(今河北張北一帶);西達黃河邊登上黃華山。為了強兵,武靈王力排眾議,實行“胡服騎射”,建立了一支以騎兵為主的軍隊。

九年(前306年),武靈王繼續率軍攻略中山及胡地,攻至寧葭(即蔓葭,今河北石家莊西北),西略林胡(今陝西東北和內蒙古地區),至榆中(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林胡被迫獻馬請和。

十年(前305年),武靈王再率大軍攻中山,命趙褶部為右軍,許鈞部為左軍,公子章率部為中軍,牛翦率車騎,趙希率胡、代軍,於曲陽(今河北曲陽西)匯合,攻取丹丘(今河北曲陽西北)、華陽(今河北唐縣西北)、鴟之塞(又作鴻上塞,今河北淶源南)、鄗(今河北高邑東南)、石邑(今河北石家莊西南,、封龍(今河北石家莊西南)、東垣(今石家莊東北)。中山獻四邑請和。

十二年(前303年),又攻中山。

十四年(前301年),趙軍大舉攻中山。

十五年(前300年),趙軍再略中山,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南)、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破林胡、樓煩(今內蒙古一帶)。武靈王命在陰山下至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北)建塞,並筑北長城。

十六年(前299年),趙軍攻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靈壽西),中山王逃往齊國。趙王扶植傀儡王尚為中山國王,中山成為趙國附庸。

十九年,趙王遣軍一舉攻滅中山國,遷其王於膚施(今陝西米脂西北)。至此,中山於春秋末立國,歷經約200年而亡。

戰國戰爭列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