鄗代之戰

鄗代之戰

鄗代之戰是公元前251年(趙孝成王十五年),趙軍在鄗(今河北高邑東)、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擊敗燕軍的戰爭。

基本信息

簡介

鄗代之戰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趙軍在鄗(今河北高邑東)、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擊敗燕軍的戰爭。 趙國自長平之戰敗於秦國之後,國力大大削弱。此後,不僅受到秦國軍隊的屢次進犯,而且其他諸侯國亦想乘機侵趙獲利。十五年,燕國丞相栗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刺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之戰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儘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燕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間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栗腹為將,領兵60萬,戰車2000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栗腹令部將慶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25萬前往抗擊。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5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助,自率軍20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趙軍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攻代燕軍聞聽攻鄗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失去戰鬥力。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慶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500里,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讓5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

意義

此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同仇敵愾,對來犯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戰國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