陘城之戰

陘城之戰

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占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簡介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占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過程

白起白起

四十五年(前270年),魏人范睢針對秦國過去“越人之國”進攻,勞多獲少的弊端,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遠交近攻”戰略。即先交好與秦為鄰,處中原地帶的韓、魏兩國,以威服楚、趙;楚國強,則與趙友好,以威服楚;趙國強,則與楚通和,以威服趙;楚趙親附後,東面臨海的齊國必定恐懼,會自動親附秦國。那時,再向近處的韓、魏兩國進攻。這樣,得寸土則為秦國之寸土;得尺土則秦國的尺土。秦昭襄王表示讚許,任命范雎為客卿,參與秦國大事。

當時,韓國與秦國疆界相錯如織繡,“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於韓”(《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韓國經白起幾次攻伐,國力日弱,但還有一定力量。秦昭襄王將攻韓重任再交武安君白起。五十一年,白起率秦軍大舉進攻韓國,韓軍難以抵擋。秦軍進展順利,不久,奪占韓國陘城等9座城邑,斬殺韓國生力軍5萬餘人。韓朝廷陷入混亂,開始謀求防守,但為時已晚,不久又失南陽(今河南西南部一帶)、上黨(今山西東南部地區)等地。

戰國戰爭列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