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該級是按照《凡爾賽和約》的條款開始建造。根據條款的要求,德國軍艦在除了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外,不做其它用途,替代艦必須在軍艦其下水時間後20年才可動工建造。因此德國有4艘巡洋艦的建造空間,為此德國決定先建造3艘6,000噸級的巡洋艦,口徑不超過150毫米。1926年3艘巡洋艦正式動工建造,1927年3月首艦下水,取名為“柯尼斯堡”(Konigsberg),因此3艘巡洋艦定為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基本信息

基本數據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開戰後的主要性能表:標準排水量(噸)6,756

滿載排水量(噸)8,260

艦全長(米)174

艦全寬(米)15.3

吃水(米)5.56

動力裝置6x鍋爐

軸數(軸)3

動力輸出(馬力)68,000

航速(節)32.5

載油量1,184噸

續航力(海里/節)3,100/13

主炮3座三聯裝150毫米主炮

防空兵器3座雙聯裝88毫米防空炮,4座雙聯裝37毫米防空炮,4門20毫米機關炮

魚雷4座三聯裝533魚雷發射管

艦載飛機2架Ar-196式水上飛機

艦員(人)820

艦船歷史

柯尼斯堡1940.4.10在挪威的卑爾根(Bergen)遭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攻擊,命中3枚炸彈後沉沒。

卡爾斯魯厄1940.4.10在挪威克里斯蒂尼亞(Kristiansand)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懶惰”號(HMSTruant)用魚雷擊成重創,隨後由德國魚雷艇“神鷹”號擊沉。

科隆1945.4.30在德國威廉港被美國轟炸機炸沉,隨後於1946年打撈解體。

二戰著名戰艦

二戰中,海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依阿華級戰列
長門級戰列艦
扶桑級戰列艦
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
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
桑加蒙級護航航空母艦
博格級護航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蒼龍級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興登堡級戰列艦
黑天鵝級輕型護衛艦
雲龍級航空母艦
瑞鳳級輕型航空母艦
飛鷹級航空母艦
大鷹級護航航空母艦
巨人級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懷俄明級戰列艦
紐約級戰列艦
武藏號戰列艦
比睿號戰列艦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
獅級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
甘古特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沃克蘭級驅逐艦
鷹級驅逐艦
基林級驅逐艦
鄧拉普級驅逐艦
馬漢級驅逐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
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
紐奧良級重型巡洋艦
北安普敦級重型巡洋艦
彭薩科拉級重型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克利夫蘭級重型巡洋艦
奧克蘭級輕型巡洋艦
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川內級輕型巡洋艦
香取級輕型巡洋艦
愛國丸級特設巡洋艦
長良級輕型巡洋艦
利根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球磨級輕型巡洋艦
阿賀野級輕型巡洋艦
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妙高級重型巡洋艦
葉級重型巡洋艦
古鷹級重型巡洋艦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高雄級重型巡洋艦
倫敦級重型巡洋艦
阿爾及爾級重型巡洋艦
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扎拉級重型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
塔蘭托級重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德意志級巡洋艦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克什米爾號驅逐艦
威克斯級驅逐艦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海軍上將級驅逐艦
吹雪級驅逐艦
劍崎級潛水母艦
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千歲級輕型航空母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