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是義大利皇家海軍的一種無畏型戰列艦,服役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其中,萊昂納多·達·文西號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炸毀,加富爾伯爵號戰列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則被作為賠償交給蘇聯。

概述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Conte Di Cavour Class)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義大利作為同盟國成員,其造艦計畫主要針對潛在的對手法國海軍。加富爾級的建造預算於1910年獲得批准。該級艦艦體艏艉方向各有兩座炮塔,舯部一座炮塔位於兩座煙囪之間,安裝13門305毫米口徑主炮,B、Y炮塔主炮採用雙聯裝,另3座炮塔主炮採用三聯裝。該級艦於1914-15年間全部建成。

設計研製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主火力的設計加富爾伯爵級是義大利皇家海軍在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後建造的第二種無畏級戰列艦,由海軍上將愛德華·馬斯代亞所設計。在軍備競賽日益高漲的當時,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用以與歐洲強國海軍相抗衡。二戰前,義大利對加富爾伯爵號與朱利奧·凱撒號進行現代化改裝,主要對裝甲、動力與艦上建築進行了改進。

改造前,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艦長176米,寬28米,吃水9.4米,載員為1000人左右,標準排水量23500噸,滿載後為25000噸。

加富爾伯爵號(ConteDiCavour)於1910年8月10日在拉斯佩齊亞船廠開工,1911年8月10日下水,1915年4月1日完工。1933年10月至1937年7月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加富爾伯爵號被一條魚雷擊中艦底沉沒,後打撈上來拆除大部分武備。義大利投降時將其鑿沉,後被德國人俘獲並用於阻塞航道。

1932年法國海軍確定建造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後,義大利海軍加快了對新型主力艦的設計,並著手對現役的舊戰列艦進行大規模改裝。該級艦於1933年-1937年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改造新的巡洋艦式船艏使艦身延長10.3米,艦體增設水平裝甲,兩舷水線下新設“普列塞”式水下防禦結構,用於吸收魚雷爆炸的水下衝擊,拆除舯部主炮塔,重新安排動力系統,最高航速提升到28節。副炮炮塔化,煙囪、桅桿與艦橋重新布置。改裝後面貌一新,成為能與當時法國海軍敦克爾克級對抗的高速戰列艦。由於沒有時間研製新的主炮,加富爾級改裝的320毫米口徑主炮是用原裝備的305毫米口徑主炮鏜銑而成。
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加富爾伯爵號(Conte Di Cavour)被一條魚雷擊中艦底沉沒,後打撈上來拆除大部分武備。義大利投降時將其鑿沉,後被德國人俘獲並用於阻塞航道。

1940年7月9日斯提洛角海戰中,朱利奧•凱撒號(Giulio Cesare)被英國海軍厭戰號戰列艦擊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該艦作為戰爭賠償交給蘇聯,改名新羅西斯克號,1955年因爆炸沉沒。

本級艦還有一艘萊昂納多•達•芬奇號(Leonardo Da Vinci),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6年由於爆炸事故沉於塔蘭托港。

相關數據

排水量:標準23,619噸,滿載29,100噸
尺度:艦長186.4米,水線169米;艦寬28米;最大吃水10.36米
主機:蒸汽輪機,93,000馬力,2軸;航速:28節;續航力:3100海里/20節,4800海里/10節
武備:6門三聯裝及4門雙聯裝320毫米/43.8倍口徑主炮;12門120毫米/50倍口徑副炮;8門100毫米/47倍口徑高射炮,16門37毫米高射炮,12門20毫米高射炮
裝甲:裝甲帶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1英寸
艦員:1236人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是義大利皇家海軍的一種無畏型戰列艦,服役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其中,萊昂納多·達·芬奇號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炸毀,加富爾伯爵號戰列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則被作為賠償交給蘇聯

技術改進

1914年的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1914年的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

1914年的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裝備著5座共13門30.5厘米的主炮,其中船艏、船艉與船舯位置為三連發,剩下兩座為雙聯發。火炮為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軍火公司設計。其他火力裝備還包括18門12厘米(4.7英寸)火炮、22門7.6厘米(3.0英寸)炮和3門45厘米(18英寸)魚雷發射管。

動力

動力為混合燃煤鍋爐與四軸渦輪推進,初始航速為21.5節,在10節速度下能續航4800海里,現代化改裝後均有所提升。

裝甲

舷側、主炮、甲板、指揮塔處的裝甲分別為25.4厘米(10.0英寸)、25.4厘米(10.0英寸)、11.1厘米(4.4英寸)和27.9厘米(11英寸)。

軍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共有三艘:

加富爾伯爵號(Conte Di Cavour):1910年8月10日興建,1911年8月10日下水,1915年4月1日完工,二戰前被改造。1940年在塔蘭托戰役中被英國炸沉。
朱利奧·凱撒號(Giulio Cesare): 1910年6月24日興建,1911年10月15日下水,1914年5月14日完工,二戰前被改造。義大利投降後,朱利奧·凱撒號在1948年被當做戰爭賠償交付給戰勝國蘇聯,改名為新羅西斯克號。
萊昂納多·達·芬奇號(Leonardo Da Vinci):1910年7月18日興建,1911年10月14日下水,1913年5月17日完工。1916年,萊昂納多·達·芬奇號在塔蘭托爆炸沉沒,後來被義大利打撈拆毀。

艦種 戰列艦
艦名出處 義大利王國首相名
擁有國 義大利王國
前型 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
次型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同型 加富爾伯爵號、朱利奧·凱撒號、萊昂納多·達·芬奇號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23500噸
全長 176米
全寬 28米
吃水 9.4米
動力 混合燃煤鍋爐與四軸渦輪推進
續航距離 10節航速下續航4800海里
乘員 1000人
武器裝備 13門30.5厘米/46倍口徑主炮、18門12厘米/50倍口徑火炮、16門7.6厘米/50倍口徑炮、6門7.6厘米/40倍口徑炮和3門45厘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 舷側:25.4厘米
主炮:28厘米
甲板:9.8厘米

二戰著名戰艦

二戰中,海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依阿華級戰列
長門級戰列艦
扶桑級戰列艦
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
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
桑加蒙級護航航空母艦
博格級護航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蒼龍級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興登堡級戰列艦
黑天鵝級輕型護衛艦
雲龍級航空母艦
瑞鳳級輕型航空母艦
飛鷹級航空母艦
大鷹級護航航空母艦
巨人級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懷俄明級戰列艦
紐約級戰列艦
武藏號戰列艦
比睿號戰列艦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
獅級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
甘古特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沃克蘭級驅逐艦
鷹級驅逐艦
基林級驅逐艦
鄧拉普級驅逐艦
馬漢級驅逐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
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
紐奧良級重型巡洋艦
北安普敦級重型巡洋艦
彭薩科拉級重型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克利夫蘭級重型巡洋艦
奧克蘭級輕型巡洋艦
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川內級輕型巡洋艦
香取級輕型巡洋艦
愛國丸級特設巡洋艦
長良級輕型巡洋艦
利根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球磨級輕型巡洋艦
阿賀野級輕型巡洋艦
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妙高級重型巡洋艦
葉級重型巡洋艦
古鷹級重型巡洋艦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高雄級重型巡洋艦
倫敦級重型巡洋艦
阿爾及爾級重型巡洋艦
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扎拉級重型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
塔蘭托級重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德意志級巡洋艦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克什米爾號驅逐艦
威克斯級驅逐艦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海軍上將級驅逐艦
吹雪級驅逐艦
劍崎級潛水母艦
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千歲級輕型航空母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