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是日本的巡洋艦武器之一。

戰艦簡介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共建四艘:最上(Mogami)、三隈、鈴谷、熊野。在西方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EgregiousTreatyViolation)”。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是為了限制華盛頓條約中未涉及的艦種而簽訂的,規定所有簽約國建造的重型巡洋艦排水量不能超過10,000噸,主炮口徑不超過203mm。而最上級剛建造的時候就達到13,400噸,同一時期進行了現代化改裝的某些日本巡洋艦排水量甚至超過這個數字,所以別國海軍觀察家自然對最上級的建造目的很表示懷疑。

戰艦歷史

最上號1935年7月28日於吳縣軍港竣工,三隈號1935年8月29日於三菱長崎竣工,鈴谷號1937年10月31日於橫須賀竣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工,熊野號1937年10月31日於神戶川崎竣工。
1933年的日本海軍已擁有古鷹、妙高、高雄三級共12艘重巡洋艦,由於海軍艦艇比例的限制,不能再建造重巡洋艦。因此日本人玩了個花招,僅安裝5座三聯裝6英寸(152mm)主炮,冒充防空型輕巡洋艦。實際上在設計中即考慮到換裝8英寸炮塔的需要,預留了空間。但即使是增加了相當的排水量,最上級攜帶的武器還是太多了。最上號在試航中發現若所有主炮同時發射,會對艦側焊接的部分產生過大的衝擊力,從而影響到艦身強度。1935年建成的最上號和三隈號在試航後作了修改,後兩艘則在下水前即修正了設計,因此最上級可以細分成最上級和鈴谷級。1937年期間,四艦一起接受改造,換裝5座雙聯裝8英寸主炮,並可搭載三架水上偵察機,一躍成為火力驚人的重型巡洋艦。
開戰前,四艘最上級重巡洋艦編為第7戰隊,被派到南遣艦隊協助進攻馬來亞。1942年2月25日,第7戰隊奉命掩護進攻爪哇的西路登入部隊。28日晚間,遭遇了剛在爪哇海戰中被重創準備逃往澳大利亞的美國重巡洋艦“豪斯頓”

1942年中途島海戰中,被美國攻擊機攻擊後的“三隈”號。水上飛機停發區被炸彈命中,引爆了艦上的待發的魚雷1942年中途島海戰中,被美國攻擊機攻擊後的“三隈”號。水上飛機停發區被炸彈命中,引爆了艦上的待發的魚雷

號及澳大利亞輕巡洋艦“珀思”號。兩艘盟軍戰艦全力奮戰,但根本不是最上級的對手,兇狠的火力和航程極大的93式“長矛”魚雷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三隈”號向“豪斯頓”號發射的魚雷有八枚跑偏了,一直竄到孔雀灣的日本運輸艦群里,把四艘運輸艦送入海底,包括第16軍司令官今村均中將所乘坐的“龍城丸”在內。今村被迫跳入海里游水上岸,後來第5驅逐艦戰隊的司令吉川周吉中佐奉命去向今村道歉,但今村的參謀長讓他不要吭聲,因為今村以為是“豪斯頓”號發射的魚雷讓他遭了這場落水之災。直到今天,雙方的正式記錄中仍然記載這枚魚雷系“豪斯頓”號所發。此後,第7戰隊參加了安達曼群島和緬甸攻略作戰以及孟加拉灣上的作戰。

在爪哇海威風后,第7戰隊又參加了中途島戰役。1942年6月4日機動部隊的四艘航空母艦均被美軍戰機擊沉或正在燃燒,第7戰隊奉令於夜裡炮擊中途島。接到命令時,它們距離中途島還相當遠,即使以32節的最高航速前進,也無法在6月5日拂曉前到達炮擊地點。山本的參謀直到深夜才發現這個錯誤並通知戰隊司令粟田健男返航。第7戰隊急轉彎取西北航向,不久,先頭艦“熊野”在右舷發現一艘潛艇,立刻發出轉向命令,但排在最後的“最上”號未收到該命令,結果高速撞上前方的姐妹艦“三隈”號,“最上”號的艦首被部分撞掉,航速降到12節。粟田令三隈號及“荒潮”、“朝潮”三艘驅逐艦掩護“最上”號撤退。6月5日,從中途島起飛的12架B-17及12架俯衝轟炸機攻擊了這四艘軍艦,俯衝轟炸機隊長R·E·費雷明上尉在被日艦炮火擊中後,英勇地駕機撞擊“三隈”號的後炮塔(如右圖),大火引起機艙里的汽油爆炸,機艙水兵全部死亡。6月6日,蹣跚逃離的四艦遭到美國航空母艦編隊的追擊,“三隈”號中十餘枚炸彈沉沒,“最上”號雖然也中了六枚炸彈,卻最終掙扎著回到本土。“三隈”號是第一艘被擊沉的重巡洋艦,“最上”號也在本土修理了大半年,並拆除了後部炮塔改裝成航空巡洋艦,搭載11架水上偵察機。
瓜島爭奪戰中,殘存的最上級戰艦再披戰甲,為聯合艦隊鞍前馬後奮力拚殺。11月13日晚間,“鈴谷”號和“熊

1937年10月31日的“熊野”號1937年10月31日的“熊野”號

野”號駛抵瓜島的隆格角海域,起飛水上飛機投下照明彈後隨即開始炮擊,共發射203mm炮彈989發。擊毀美軍轟炸機1架、戰鬥機17架,擊傷戰鬥機32架,並將跑道炸得彈痕累累。但203毫米炮彈對機場跑道的損壞遠沒有戰列艦的356毫米炮彈嚴重,經過海軍修建大隊的通宵努力工作,跑道上的彈坑基本被填平,黎明前又可以起飛飛機。第二天白天,美軍對日本艦隊發動了數十次猛烈的空襲,重創日本艦隊。

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聯合艦隊不再輕易出動重巡洋艦與美軍作戰,多半執行運輸及護航任務。
1944年6月,聯合艦隊全力投入馬里亞納大海戰,此次海戰還是以日本的大敗告終。
1944年10月,世界上最後的大海戰在菲律賓萊特倒海域展開。最上號和海軍最老舊的兩艘戰列艦——山城和扶桑一起被編入西村指揮的水面戰隊,奉命突入蘇里高海峽。25日凌晨,炮戰和魚雷戰開始,日本艦隊被打得一塌糊塗,僅驅逐艦“時雨”逃離。倒霉的“最上”號中了無數美國戰列艦的大口徑炮彈後,正副艦長均被擊斃,由炮長代替指揮。這時遇上緊跟著突入該海峽的志摩清英中將指揮的第二進擊艦隊。旗艦“那智”號發射魚雷後,準備躲到“最上”號的火光後,但是在駛近該艦後,發現其還以8海里的時速前進。“那智”被渾身是火的“最上”號迎面撞上,這次是“那智”的左面艦首被撞掉一部分,最高速度降為20節。第二天,一群美國“復仇者”式飛機發現了掉隊的“最上”,命中一枚炸彈,由驅逐艦“曙”號發射魚雷擊沉。“最上”號是太平洋戰爭中唯一兩次撞艦的戰艦,可謂是倒霉透頂。
“鈴谷”和“熊野”號被編入粟田健男海軍中將指揮的第一進擊艦隊,準備從北面的聖貝納迪諾海峽突入。25日早晨,遭遇一支為萊特的兩棲部隊提供空中掩護的輔助力量——“塔菲三號”。“塔菲三號”僅包括6艘護衛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和4艘比驅逐艦還小的護航驅逐艦。但在美艦隊和飛機的聯合打擊下,日軍遭到重創。“鈴谷”號被美機重創,嚴重損毀後,由驅逐艦善後。“熊野”號遭美艦“瓊斯敦”號魚雷攻擊,命中一條並嚴重受損,退出了戰鬥。
1944年11月25日,“熊野”號在科隆灣遭到美機猛烈攻擊而沉沒。至此,曾經威風一時的最上級戰艦全部從海面消失。

性能數據

排水量13,440噸(標準)
主炮五座雙聯裝8英寸(203mm)主炮
副炮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炮50座25mm高炮,12座火箭發射筒(1944年)
設計航速35節

艦員850人

二戰著名戰艦

二戰中,海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依阿華級戰列
長門級戰列艦
扶桑級戰列艦
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
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
桑加蒙級護航航空母艦
博格級護航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空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蒼龍級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興登堡級戰列艦
黑天鵝級輕型護衛艦
雲龍級航空母艦
瑞鳳級輕型航空母艦
飛鷹級航空母艦
大鷹級護航航空母艦
巨人級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懷俄明級戰列艦
紐約級戰列艦
武藏號戰列艦
比睿號戰列艦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
獅級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
甘古特級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
沃克蘭級驅逐艦
鷹級驅逐艦
基林級驅逐艦
鄧拉普級驅逐艦
馬漢級驅逐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
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
紐奧良級重型巡洋艦
北安普敦級重型巡洋艦
彭薩科拉級重型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克利夫蘭級重型巡洋艦
奧克蘭級輕型巡洋艦
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川內級輕型巡洋艦
香取級輕型巡洋艦
愛國丸級特設巡洋艦
長良級輕型巡洋艦
利根級重型巡洋艦
最上級重型巡洋艦
球磨級輕型巡洋艦
阿賀野級輕型巡洋艦
天龍級輕型巡洋艦
妙高級重型巡洋艦
葉級重型巡洋艦
古鷹級重型巡洋艦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高雄級重型巡洋艦
倫敦級重型巡洋艦
阿爾及爾級重型巡洋艦
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扎拉級重型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型巡洋艦
塔蘭托級重型巡洋艦
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
德意志級巡洋艦
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
克什米爾號驅逐艦
威克斯級驅逐艦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海軍上將級驅逐艦
吹雪級驅逐艦
劍崎級潛水母艦
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千歲級輕型航空母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