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墊登入艇

氣墊登入艇

氣墊登入艇,是運送登入兵及其武器裝備在岸灘直接登入的登入作戰艇只。可在由岸到岸登入中,輸送登入兵、車輛、坦克和物資直接登入;或在由艦到岸登入中,作為換乘工具。

基本信息

簡介

(圖)氣墊登入艇工作中氣墊登入艇工作中

氣墊登入艇按主要裝載對象分為人員登入艇、車輛登入艇和坦克登入艇等。按排水量和裝載能力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登入艇。小型登入艇,滿載排水量10~20噸,續航力約100海里,能裝載登入兵30餘名或物資3噸左右。中型登入艇,滿載排水量50~100噸,續航力100~200海里,能裝載坦克1輛或登入兵200名或物資數十噸。大型登入艇,滿載排水量200~500噸,續航力約1000海里,能裝載坦克3~5輛或登入兵數百名,或物資100~300噸。登入艇的航速多在12節以下。艇首設有與艇同寬的首門兼跳板。裝載艙為敞開式。裝備有機槍或小口徑艦炮。吃水淺,機動靈活,可深入到登入艦不能到達的淺水區和岸灘登入;但續航力小,航速低,耐波性差,活動範圍受到限制。

登入艇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大戰中,美、英、日等國建造約10萬艘。
20世紀70年代,出現氣墊登入艇,具有較高的航速和獨特的兩棲性,是理想的登入工具。中國於1980年研製成“722”型氣墊登入試驗艇,總重65噸,最大航速50節,續航力約200海里,可裝載登入兵150名或物資15噸;1989年建成性能更為優良的“722”-Ⅱ型氣墊登入艇。

特點

氣墊艇是世界各國在兩棲作戰武器研究上所獲得的一項重要成果。第一艘原型氣墊艇完成至今已逾25年,今天已有成熟的大型軍用氣墊艇出現。氣墊艇多以招待沿岸任務為主,不過有許多遠洋型氣墊艇的計畫已在研究中。

LCAC氣墊登入艇已服役數十艘,主要裝備在“黃蜂”級、“惠得貝島”級、“塔拉瓦”級、“奧斯汀”級等大型兩棲戰艦上。

美國海軍目前已發展出一種具有戰場生存能力的150噸氣墊艇。這種氣墊艇載重超過40噸,艇身中央部分為貨艙,可運載一輛主力坦克及25名士兵,或最多可達70噸的其他物資。駕駛室與發動機位於艇兩側,有如一堵牆般圍著中央的貨艙。艇首貨艙坡道長達9.09米,艇尾則約為其半。

噪音太大與所引起的塵土過多是此種氣墊登入艇的缺點,雖然沿著側裙裝有泡沫抑止器,可改善駕駛員的視野,不過在惡劣海象下行動仍有相當大的問題。

發展

(圖)氣墊登入艇生產基地氣墊登入艇生產基地

中國在從俄國引進現代級飛彈驅逐艦後,應該再購買一定數量的這種俄制賊鷗級大型氣墊登入艇,當然如果能引進技術,在國內仿製就更好了,所以說網友貼在中華網上的這張照片,如果是在國內拍的,其意義將不低於170,171艦的建造了.因為我軍可以利用俄國建造的這種。“賊鷗’級也稱為“鸛’級,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入艇的高航速,該級艇的最大航速達到60節,最大運載負荷130噸,可裝載3輛中型坦克,如我軍99型坦克,高速橫渡台灣海峽,直接沖灘,把我軍的陸戰王牌,99式主戰坦克直接送上岸,當我軍第一波的重裝鋼鐵洪流,在空軍和海軍的掩護配合下,登上台灣西海岸,突破台軍的海岸防線,那么,離五星紅旗在台灣寶島上空,迎風飄揚的時間就不會太久了.

下面介紹一下俄國人的“賊鷗’級大型氣墊登入艇。俄海軍的氣墊登入艇,首推1232號工程賊鷗級。賊鷗級也稱為鸛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入艇,排水量和裝載量都遠遠大於美國海軍目前廣泛使用的LCAC氣墊登入艇。

該級艇由聖彼得堡阿爾馬茲中央設計局造船股份公司設計建造,艇長56.2米,寬22.3米,標準排水量480噸,滿載排水量535噸。艇體為方形浮筒結構,上部結構被兩個縱向隔壁分成三個功能區。中間功能區用於裝甲車輛登入,使用滑行軌道和裝卸工作坡道。兩個外部的功能區一個是主、輔動力艙,另一個是運載兩棲部隊艙、艇員生活艙和生活維持艙,具備核、生、化防護能力,其中艇員生活艙占1/4。通風、空氣調節和採暖裝置安裝在載運部隊艙和艇員生活艙,這些功能區也採用隔熱、噪音隔離層隔振結構

(圖)氣墊登入艇裝配中氣墊登入艇裝配中

“賊鷗”級艇的後部安裝3台推進風扇,可倒轉,採用直立支架固定在艇體後部。高溫燃氣輪機發電機提供動力驅動氣墊鼓風機和推進風扇,另備有2套發電機組,每套配備2台GTG─100K型燃氣輪機發電機,額定功率100千瓦。船舶控制和系統運行通過1個主控制台,1箇中央控制室和經過各種不同的遙控儀錶板來操作。

該級艇的最大航速達到60節,最大運載負荷130噸,可裝載3輛中型坦克,如T─80B型坦克,或8輛BMP-2型步兵戰車,或10輛BTR-70型裝甲人員輸送車,或360名全副武裝的兩棲登入部隊,設計裝有一個艇首和一個艇尾坡道板用於卸載登入部隊和作戰物資。

自1986年以來,俄羅斯共建造了10艘“賊鷗”級氣墊登入艇,主要任務是執行快速攻擊和戰鬥部隊的海上運送,可以運送特種突擊部隊和戰鬥物資在敵對方控制區域海灘登入,也提供火力支持給軍隊用於在海灘上的軍事行動,還能布設水雷。但由於其體積較大,無法用“伊萬.羅戈夫”級兩棲船塢登入艦搭載,因此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只能活動於近海地區。希臘海軍已購買5艘該級艇,並將其命名為“基法利尼亞”級。

建設

(圖)氣墊登入艇航行中氣墊登入艇航行中

中國已從俄羅斯購買了三艘野牛(Zubr)級氣墊登入艇,每艘高達1億美金。2006年4月,《亞太防務報導》雜誌載文稱,中國可能與烏克蘭達成了關於提供氣墊登入艇燃氣輪機技術的合作協定。烏克蘭將為中國提供鱔魚(Murena)級和野牛(Zubr)級氣墊登入艇使用的M一70型燃氣輪機的建造資料,但是由於缺乏自主生產艦艇燃氣輪機的技術和經驗,中國發展大型氣墊登入艇部隊的計畫仍將面臨很大的困難。

早在冷戰後期,中國就已經開始了購買鱔魚級和野牛級氣墊登入艇的調查和談判工作,但是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俄羅斯國防工業部門向《亞太防務報導》介紹說,俄羅斯和烏克蘭將在中國購買鱔魚級野牛級氣墊登入艇的交易上展開競爭,這是中國最希望看到的場面,它將使中國能夠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契約。在合作方式上,中國一直希望能夠達成雙邊或多邊的官方協定並進行交易。然而對於中國方面的要求,俄羅斯只是提出在聖彼得堡為中國建造新的艦艇,並不打算達成任何官方協定。烏克蘭除了提出在費奧多西亞為中國建造新艇外,也沒有提供給中國其他的選擇。

事實上,無論是鱔魚級還是野牛級,都是由俄羅斯和烏克蘭共同開發的船型。這種國家間的合作關係意味著任何關於出售或技術轉讓的官方行為都必須經過雙方的同意,而俄羅斯在與中國達成官方協定方面表現的並不積極。

俄羅斯國防工業部門官員稱,“我們非常了解中國對於設計檔案的濃厚興趣。這些檔案雖然存放在烏克蘭的費奧多西亞工廠,但是它們卻並不屬於烏克蘭。”他將中國與俄、烏兩國武器出口局的接觸稱為“禮儀舞蹈”。“中國非常擅於利用談判過程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以逐漸擁有本土生產某型裝備的能力。在每次談判中,中國都會爭取得到最大的收穫,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技術檔案,進而將其轉變為本國的生產能力”。該官員還透露,如果拋開雙邊協定,僅就技術交流而言,中國已經說服了烏克蘭出售鱔魚級氣墊登入艇的設計資料,“中國在這方面的工作已經獲得了成功”。他還說,中國將很快掌握鱔魚級的船體建造技術,但中國也將面臨缺乏艦艇燃氣輪機本土生產能力的巨大難題。雖然在中國造船史上,還從來沒有自主生產並套用過一部燃氣輪機,但是通過與烏克蘭達成的M一70型技術支持協定,中國將獲得由烏克蘭提供的重要的生產設備。儘管如此,中國在購買烏克蘭的技術之後,似乎在如何使用上遇到了困難,仍然在嘗試著複製M一70型發動機。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國已經擁有了M一70燃氣輪機的設計檔案。俄羅斯專家指出,中國可能會通過直接購買M一70發動機的方式滿足短期內自主生產鱔魚級氣墊登入艇的需要。

(圖)現代著名氣墊登入艇現代著名氣墊登入艇

在鱔魚級和野牛級氣墊登入艇的設計工作中,烏克蘭主要負責動力單元部分。實際上,在蘇聯時期,所有的氣墊登入艇都是由現屬烏克蘭的國有企業禮號機器設計公司提供動力裝置,包括燃氣輪機和齒輪箱。禮號機器設計公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艦艇燃氣輪機生產商。如果單純從經濟角度考慮,直接從烏克蘭購買比俄羅斯本土生產發動機的成本要低的多。但是由於近年來俄羅斯強調發展國產發動機以替代烏克蘭產品,因此俄羅斯NPO土星公司開始按照俄羅斯海軍的要求生產本土型鱔魚級和野牛級氣墊登入艇的發動機。俄羅斯海軍從土星公司購買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M一70FRU型發動機和價值1000萬美元的M一75FR發動機,同時還採購了部分由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

中國有多型驅逐艦和護衛艦都使用了從烏克蘭購買的燃氣輪機。除M一70型燃氣輪機外,Mashproekt公司還研製了M-80型(GTD25000)高能(25~30兆瓦)燃氣輪機和齒輪箱,用在中國的某型水面艦上。中國曾經在1980年代生產的兩艘052A級驅逐艦上安裝了美國生產的LM2500燃氣輪機,後來由於美國的制裁行動促使後續艦的建造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不得不轉向烏克蘭尋求燃氣輪機技術。2001年,烏克蘭與中國簽訂了技術轉讓契約,向中國轉移大型艦用燃氣輪機(GTD25000)的生產技術。GTD25000型燃氣輪機重16噸,效能36.5%,轉速3000~3600轉份、功率26700千瓦(23500千瓦),長6.4米、寬2.5米、高2.7米。GTD25000是烏克蘭生產的最大、最新型的燃氣輪機,其性能十分優異,4台該型機即可滿足一艘10萬噸級航空母艦的動力需要。但是,與LM2500相比,GTD25000燃氣輪機模組化程度差、不易維修,而且耗油量極大。中國總共從烏克蘭購入了10台GTD25000燃氣輪機。

產品

(圖)中國最新氣墊登入艇亮相中國最新氣墊登入艇亮相

野牛級大型氣墊登入艇
野牛級大型氣墊登入艇運送步兵和坦克:根據俄文資料,首艇1986年建成,1988年服役,應該是加入了波羅的海艦隊(因為俄、烏分家時共建成8艘,俄分到5艘,烏分到3艘及未完工的2艘。在前蘇聯黑海艦隊服役的3艘都給了烏克蘭,俄分到的5艘都在波羅的海艦隊),舷號762,使用編號也有兩種說法,МДК-95或МДК-51,推測建造工廠是列寧格勒市(聖彼得堡)“金剛石”造船廠,編號是100。

希臘海軍的4艘1232.2計畫由俄羅斯和烏克蘭各提供2艘,其中俄羅斯海軍轉讓一艘,新建一艘。烏克蘭海軍轉讓兩艘(工廠編號302和工廠編號303),但由於工廠編號303維修困難,進度緩慢,所以決定轉讓工廠編號為305那艘替代303~~工廠編號為303那艘現在烏克蘭海軍中服役,但目前使用狀況不明。

M一80型燃氣輪機套用於大型水面艦而言,M一70則主要是為了氣墊登入艇而設計。重3.5噸,輸出功率為6700千瓦,效能31.5%;輸出功率為8700千瓦,效能36%。

中國724型氣墊登入艇
724型是PLA海軍操作服役中唯一中國製造的氣墊登入艇(LCAC)。大概20-30艘被PLA海軍水陸兩棲艦隊部署用於在大型登入艦艇和灘頭之間的人員和貨物運送。每艘072-2(Yuting級)型大型登入艦能攜帶二艘724型登入艇,直接通過登入艦的船尾門進入/離開入塢艙

登入艇是正方形平底構造船體,有三個艙:前面的士兵艙,中央的駕駛艙和後部的動力艙。十名士兵在一個無保護、開-頂部的艙中搭載,可能增加真正戰鬥的意外事件。

登入艇採用二台BF12L913C型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額定380馬力,提供動力驅動氣墊鼓風機和空氣螺鏇漿。二個直立的環形外罩,罩住空氣螺鏇漿和固定豎立在艇的尾部。四葉螺鏇漿提供登入艇最高航速40節。

重量:6.35噸
長度:12.4米
光束:4.7米
高度:3.7米
速度:40節
航程:100英里
組員:2-3名
能力:10名士兵

中國新艇
中國海軍新型氣墊登入艇中國海軍新型氣墊登入艇
上世紀50年代末,我國開始展開氣墊技術套用研究及氣墊艇的開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成功設計、製造出小型氣墊艇並裝備部隊。
2009年,我國海軍第一艘新型氣墊艇下水,今年赴亞丁灣執行任務,夏日,亞丁灣某海域,我海軍“崑崙山”艦塢艙尾門緩緩打開,新型氣墊艇在引擎的轟鳴聲中滑出塢艙,海面立即騰起了巨大的水霧。調整方向後,氣墊艇開足馬力向大海深處疾馳而去,遠遠看去像飛騰在海面上的一團雲霧。
這是海軍新型氣墊艇在深海的第一次亮相,而這次絢麗登場的背後則是幾十年的艱辛探索。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我國就開始了氣墊技術的套用研究以及氣墊艇的開發。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探索,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成功設計製造出小型氣墊艇並裝備部隊。儘管該型艇噸位較小、運載能力有限,但它的列裝和使用實踐卻為新型氣墊艇的順利研發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50年磨一劍。2009年12月,中國海軍第一艘新型氣墊艇在萬眾矚目中下水。近些年來,某登入艦支隊總工程師許衛雄一直關注著該艇的設計建造,他向記者介紹說,這艘氣墊艇凝結了國內大量先進的數位化、自動化技術,艇上90%的設備來自於航空領域,大功率燃氣輪機、墊升風機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使其可以像脫韁野馬般馳騁大洋,航速、載重等參數均達到設計目標,與世界同類艇比較,其性能亦可躋身前列。
新型氣墊艇從第一次試航到隨“崑崙山”艦駛向亞丁灣,訓練時間僅有短短几個月。首次亮相“深藍”當天,在氣墊艇準備返回母艦時,記者多少有些擔心,因為深海的風向和涌浪時常變幻莫測,更關鍵的是氣墊艇的艇身與“崑崙山”艦塢艙內壁之間僅有不大的空隙!
然而,艇員們過硬的技術卻讓記者的擔心有些多餘。只見氣墊艇在母艦的引導下逐漸靠近塢艙尾門。50米、30米、10米……在抵達艙口時,氣墊艇與“崑崙山”艦在相對靜止的那一刻,瞬間加大馬力,精準地鑽進了塢艙。
訓練結束後,氣墊艇分隊隊長劉偉非常高興。“我們每一名艇員都進行過上百次的模擬和實際操練,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術都非常過硬。”劉偉對記者說:“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把每一次進出母艦都作為一次挑戰。因為即使成功了一千次,我們也堅決不接受一次失誤。”
新型氣墊艇集眾多新技術於一體。作為我軍第一艘新型氣墊艇,適航性、可靠性等指標都需要時間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不斷改進和完善,新型氣墊艇定會大有作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