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

很多軍事愛好者都很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海軍著名軍艦“歐根親王”號,由於她與“俾斯麥”號一起擊沉英國“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並擊傷“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使“歐根親王”號一時間成為名艦。“歐根親王”號是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第3艘,這裡介紹一下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歷史。

基本信息

​艦船簡介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吃盡德國海軍公海艦隊的苦頭,所以在1919年6月28日簽署的《凡爾賽和約》的條款中明確規定:德國不準擁有包括巡洋艦以上的大型艦隻。隨著獨裁者希特勒的上台。雄心勃勃的德國人想盡辦法,為了重溫大日耳曼帝國的美夢,一直想擺脫《凡爾賽和約》的限制。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簽訂後,德國被容許合法擺脫《凡爾賽和約》建造大型艦隻。德國就捉住這個機會決定建造大型遠洋巡洋艦。德國參考了其它國家在巡洋艦使用情況並結合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德國人認為巡洋艦應該使用在破交戰,因此要求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具有大型化、遠航力高、火力強、防禦性好等特點。為次要求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控制在標準排水量12,000以內,但實際上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建成時遠超過12,000噸,達到15,000噸。主炮方面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安裝了4座雙聯裝203mm炮,該炮火力強,射程遠,射速高。1941年在與英國艦隊戰列艦對射方面,顯示該炮的巨大威力。另外為了對付空中威脅,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安裝6座雙聯裝105mm高射炮,還有8座雙聯裝37mm機關炮。

該級共建造5艘,但實際上只完成3艘。分別為:"希佩爾海軍上將"號(Admiral Hipper)、"布呂歇爾"號(Blücher)和歐根親王號(Prinz Eugen);另外末完工2艘為:"塞得利茨"號(Seydlitz)和"呂佐夫"號(Lutzow)。其中"呂佐夫"號是按照1939年蘇德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為了向蘇聯表示友好,決定賣出建造中的"呂佐夫"號。蘇聯改名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Petropavlovsk)。而"塞得利茨"號則試圖改建成航空母艦,因此德軍於1944年4月將其拖至柯尼斯堡改裝。但正當改建工程開工不久,蘇聯軍隊便已逼近柯尼斯堡。為避免軍艦落入蘇軍之手,德軍便將軍艦就地鑿沉。蘇軍占領柯尼斯堡後將軍艦打撈浮起。後據說蘇聯方面將其拖至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並更名為"波爾塔瓦",作為訓練艦服役到近1950年代才拆毀。

主要性能表

(建成時主要火力)

1.4座雙聯裝203毫米(8英寸)/60倍口徑SKC/34主炮:

炮彈重量:269磅

最大射程:36,680碼

射速:5發/分6座

2.雙連裝105毫米(4.1英寸) /65倍口徑SKC/33高炮:

炮彈重量:33磅

最大射程:19,360碼(射高41,000英尺)

射速:17發/分

基本參數

標準排水量:14247噸(歐根15200噸),滿載排水量:18500噸

尺度:長202.8米(歐根212.5米),寬21.3米,吃水5.8米(滿載7.2米)

動力:3具布隆-福斯式蒸汽輪機,輸出功率133631馬力,3軸3槳,12具拉蒙特式鍋爐(布呂歇爾號、歐根親王號)、華格納式鍋爐,

航速:32.5節,續航力 6500海里/17節(另有一說7,000海里/20節)

燃料:3050噸重油

武備

主炮:8門SKC34型60倍徑203毫米炮(4*2)

副炮:12門SKC33型65倍徑105毫米高炮(6*2)

機關炮:12門SKC30型37毫米炮(6*2),8門SKC32型20毫米炮(8*1)

魚雷發射管:12具533毫米發射管(4*3)

彈射器:1台

裝甲

中部水線80毫米,艦尾水線70毫米,艦首水線40毫米;雙層裝甲甲板,上裝甲甲板25-30毫米,主裝甲甲板 30-8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與主舷側裝甲一同重疊在彈道上)

炮塔正面165毫米,炮座150毫米;指揮塔150毫米

防雷裝甲,雙層,每層20毫米

艦載飛機

4架Ar-196式水上飛機(一說3架)

艦員

1382至1599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