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唇原吸鰍

厚唇原吸鰍

厚唇原吸鰍,學名:Yaoshania pachychilus (Chen, 1980) ,為平鰭鰍科原吸鰍屬的一種魚類。於1980年由陳宜瑜院士在中國廣西大瑤山發現,當時分類在原吸鰍屬下。2012年,將其歸入新屬瑤山鰍屬之下。該鰍屬為平鰭鰍科瑤山鰍屬的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體長,圓筒形,尾柄稍側扁。頭較低,吻部圓鈍,邊緣較薄,吻長大於眼後頭長。口下位,弧形,較寬,略小於頭寬的1/3。唇肉質,較肥厚,上唇無明顯乳突,下唇側後肥大,突出。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幼體1 幼體1
幼體 幼體

背鰭iii—8;臀鰭ii-5;胸鰭i-17—18;腹鰭i—8-9。側線鱗70~79。體長為體高的6.0-7.2倍,為體寬的6.5~8.7倍,為頭長的4.1~5.2倍,為尾柄長的9.8~11.2倍,為尾柄高的8.8~10.0倍,為背紹前距的2.0~2.1倍,為腹鰭前距的1.7~1.9倍。頭長為頭高的1.5~1.9倍,為頭寬的1.1~1.4倍,為吻長的1.9~2.1倍,為眼徑的5.4~6.5倍,為眼間距的1.8~2.2倍。居柄長為尾柄高的0.8~1.0倍。頭寬為口寬的2.2~2.6倍。體較細長,前段呈圓筒形,後段稍側扁,背緣較平直,腹面平坦。頭稍低平,吻端圓鈍,邊緣較厚。吻長約為眼後頭長的1.5倍。口下位,很寬闊,呈淺弧形。唇肉質,較肥厚,上唇表面不具乳突;下唇肥大而突出,兩側近口角處後緣游離,形成一發達的唇片;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下頜前緣稍外露,表面放射狀的溝和脊不明顯。上唇與吻端之間具較淺而窄的吻溝,延伸到口角。吻溝前的吻裕分為不甚顯著的3葉,葉端平,邊緣很薄,中葉稍大。吻稻葉間具2對小吻須,內側須呈薄片狀,外側須較尖細。口角須1對,末端尖細,位於上下唇在口角相連處的後緣,基部上側具1個扁平的突起。鼻孔較小,具不甚發達的鼻瓣。眼較小,側上位。眼間寬闊,平坦。鰓裂稍寬,下緣延伸到胸鰭基部。鱗細小,頭背部及腹鰭腋部之前的腹面無鱗。側線完全,自體側中部平直地延伸到尾背鰭基部。背鰭基長約與吻長相等,起點在吻端至尾鰭基部的午點稍前,臀鰭基長約為背鰭基長的一半,鰭條壓倒後末端達到尾鰭基部。偶鰭平展,基部不具肉質鰭柄,但鰭條很長。胸鰭基長約等於吻長,起點在眼眶後緣的垂直下方,最長鰭條長顯著大於最長背鰭條,外緣近半圓形,末端伸至腹鰭腋部至腹鰭起點間的中點稍後。腹鰭起點在背鰭起點稍後,基部背面具1很小的皮質瓣膜,後緣稍尖,形似槳狀,末端略蓋過肛門。肛門約位於腹鰭腋部至臀鰭起點間的中點或稍後。尾鰭長略長於頭長,末端淺凹形,上下葉約等長。固定標本成體體背側棕色,腹面灰黃色。頭背灰黑色,吻的兩側及眼眶下緣各具1塊褐色斑。體側具不規則的暗褐色斑紋,沿側線具1條縱行暗帶,尾柄部有一塊略大於眼徑的橢圓形斑。背鰭和尾鰭具H條由灰黑色斑點組成的粗條紋,其它各紹無明顯的斑紋。體長30M以下的幼體在吻端自鰓蓋至胸鰭基後緣以及背鰭基和尾鰭基等處均具有1深黑色大黑斑。

生 境

成年體色 成年體色

濕地、河流及溪流(常年)。淡水生。該魚主要以附著藻類為食,也可餵食人工沉底飼料,不吃活魚活蝦,偶食死魚死蝦。

IUCN瀕危等級

易危 VU D1+2

地理分布

廣西大瑤山山溪, 屬西江水系。

繁殖習性

正在吃蝦 正在吃蝦

生活在具有清泉的山澗小溪中,常匍伏於水底岩石上棲息。為小型魚類以附生於石上的固著藻類為食。

保護措施

幼體 幼體

該鰍屬僅分布於中國廣西大瑤山地區,數量不多,十分稀有,屬中國珍稀魚類,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因中國相關機構宣傳及重視不夠,暫未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亦未受到其它國際野生動物保護條款之收納與保護,即此魚在國際上不受貿易控制及法律規範約束。在利益驅動下,原產地遭到人為捕撈,另由於過度開發,以及水質污染,其原產地環境也岌岌可危。也許將來可能不再能看到此魚美麗的身影,希望相關機構能早日加強對此美麗珍稀魚的監管與保護.

相關信息

成年體色 成年體色

科學家確定“熊貓魚”分類地位

中國動物物種資料庫

鯉形目(一)

鯉形目魚類適應性很強;有耐非洲及東南亞熱帶高水溫的鮁亞科魚類,也有耐西伯利亞嚴寒的鮈屬等

鯉形目百科(二)

鯉形目是魚綱中很多種淡水魚的通稱,一般具有圓鱗,包括三個亞目15科。
厚唇裸重唇魚
黑體雲南鰍
黑斑雲南鰍
紅唇薄鰍
黑尾近紅鮊
黃河雅羅魚
黃河鮈
花斑裸鯉
黃尾鯝
黃河高原鰍
黑龍江花鰍
紅鰭方口䰾
忽吉圖高原鰍
厚唇魚
花斑副沙鰍
黃線薄鰍
黃皮鯉
河口光唇魚
黑鰭鰁
黑龍江鰟鮍
橫紋南鰍
河口華鯪
後鰭薄鰍
黃河裸裂尻魚
黑龍江泥鰍
花尾纓口鰍
海南原纓口鰍
厚唇原吸鰍
橫斑原纓口鰍
黃果樹爬岩鰍
卷口魚
尖頭金線䰾
尖裸鯉
金線䰾
寬紋南鰍
寬鰭鱲
寬頭雲南鰍
遼寧棒花魚
鱗頭鰍
瀘溪直口鯪
路南金線䰾
亮銀鮈
裸腹肓䰾
鄭氏間條鰍
中國結魚
中華倒刺䰾
壯體沙鰍
林氏細鯽
凌源鮈
綠鰭魚
隆頭高原鰍
卵形白甲魚
瀾滄江華平鰍
練江擬腹吸鰍
犁頭鰍
裸腹原纓口鰍
墨脫四須䰾
美麗沙鰍
縣高原鰍
墨脫裂腹魚
麥氏波魚
蒙古紅鮊
南方白甲魚
擬赤梢魚
南方鮈
擬鯰高原鰍
南定南鰍
南方裂腹魚
擬硬刺高原鰍
擬平鰍
擬腹吸鰍
怒江爬鰍
平鰭鰍鮀
平頭鰍
片唇鮈
平口鮈
潘氏鰍鮀
盆唇華鯪
葡萄條鰍
平舟原纓口鰍
彭氏間吸鰍
彭氏爬鰍
埔里華吸鰍
平鰭裸吻魚
青海湖裸鯉
泉水魚
邛海白魚
奇額墨頭魚
犬首鮈
翹嘴紅鮊
三角魴
散鱗鏡鯉
少鱗白甲魚
中華花鰍
穗唇須鰍
四川白甲魚
三角鯉
雙江條鰍
雙須葉須魚
斯氏高原鰍
嵩明白魚
四川華鯿
四須盤鮈
似鱤
雙孔魚
條鰍
條紋沙鰍
圖們江中鮈
條紋墨頭魚
透明金線䰾
台細鯿
吐魯番鱥
條紋似白鮈
泰國南鰍
唐魚
原鯉
無須鱊
武昌副沙鰍
須鱲
小鰁
細紋似鱤
小眼高原鰍
新疆大頭魚
稀有鮈鯽
西昌白魚
稀有南鰍
興凱銀鮈
銀刺䰾
圓吻鯝
雲南沙鰍
異鰾鰍鮀
隱鱗裂腹魚
岩原鯉
銀飄魚
異鱲
宜昌鰍鮀
雲南鯝
雲南四須䰾
雲南華鯪
直口鯪
錐吻南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