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纓口鰍

台灣纓口鰍

台灣纓口鰍,Crossostoma lacustre (Steindachner, 1908),平鰭鰍科纓口鰍屬的一種魚類。體縱扁延長呈圓筒狀,腹部扁平。眼小,口下位,具11根須。

基本信息

名稱

台灣纓口鰍 台灣纓口鰍

台灣纓口鰍(Crossostoma lacustre)

分類:

鯉形目

形態特徵

體略呈圓筒形,尾柄部側扁。胸鰭以前的頭部呈扁平的鈍三角形。吻鈍圓,口前具吻溝及唇褶;鰓裂略寬,向下延伸可達腹面。口下位,橫裂;口四周有吻須及唇褶特化的短須,約有11根。下唇側後孔突特仆成疣狀突。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胸部的內側均裸出無鱗。側線完全。背鰭基部較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前上方,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8(分枝軟條);胸鰭寬大而平展,末端遠離腹鰭;尾鰭凹形。體色變異大,一般為全身暗黃褐色,體背及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深褐色雲狀斑;各鰭淡黃褐色,或具有暗色點狀條紋。

習性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溪流中、上游水勢較湍急的高溶氧河段。為底棲魚類,將扁平的魚體貼於石頭上,啃食附著性藻類及水生昆蟲,屬雜食性。

分布

台灣特有種,僅見於北、中部之淡水河至濁水溪一帶。

漁業方法

魚體較小,食用價值低,但其體色花紋富變化,生活習性特殊,或可飼養成觀賞魚。

鯉形目(一)

鯉形目魚類適應性很強;有耐非洲及東南亞熱帶高水溫的鮁亞科魚類,也有耐西伯利亞嚴寒的鮈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