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華鯪

雲南華鯪

雲南華鯪,學名:Sinilabeo yunnanensis (Wu, Lin, Chen, Chen et He, 1977),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華鯪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南盤江、瀾滄江及其支流等,多棲息於清水河段。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騰衝。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雲南華鯪主要特徵和寬頭華鯪相同。下唇邊緣及內面布滿小乳突。口角須1對,短小。背鰭未根不分枝鰭條較頭為長。圍尾柄鱗16。體長,略呈棒狀,尾柄高而寬厚。吻鈍圓而突出,口下位,橫裂。上唇前部光滑,為游離的吻皮所遮蓋,兩側則有細小的乳突;下唇游離部分的內緣有許多小乳狀突,下唇與下頜分離,其間有一深溝相隔,上頜為上唇所包。有1對短頜須,吻須常退化。

分布區域

分布於南盤江瀾滄江及其支流。

生活習性

底層魚類,棲息於砂礫石底質水質清澈河段,刮食水底附著生物。肉味鮮美,是產地常見的經濟魚類。雲南華鯪棲息於水流較急的河流及山澗溪流中,為底棲性魚類,喜集群生活。常出沒於岩石間隙中,在石礫底的基質上覓食,利用下頜銳利的角質邊緣刮取著生藻類,也食高等植物的枝葉、碎屑等。入冬以後,華鯪則數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動。2齡即可性成熟。親魚於4-6月集群進入支流產卵,產卵場為石礫底質的急流淺灘灘尾。

生長較緩慢,一般個體為1-2公斤,最大個體可達5公斤,在產地產量較高,是雲南省常見食用魚類。其肉質堅實脆嫩、十分鮮美、富含油脂,與青魚相似,被視為珍貴食品。

生殖習性

雲南華鯪雲南華鯪

雲南華鯪的產卵季節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在華南地區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水溫為18℃~30℃,最適水溫為20℃—25℃。

雲南華鯪性成熟年齡,在不同的地區也略有差異.在華南地區通常體長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魚性腺已成熟,而長江流域一帶則需要2冬令和體長30厘米左右才能產卵。雲南華鯪能在池塘、河溝及水庫等水域內自然繁殖,產卵場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淺水區。懷卵量、產卵量與親體個體大小有關。雲南華鯪的懷卵量通常每公斤體重約為2—3萬粒.0.5公斤重斑鱧產卵量一般為0.8—1萬粒,個別可達1.1—1.2萬粒。產卵方式是營造巢類型.產卵前,性成熟的雌雄親魚成對地遊動在產卵場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營築略呈環形、直徑約0.5—1米、漂浮於水面的魚巢.巢築成後,在風平浪靜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魚相互追逐、發情,然後雌魚在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處,腹部向上呈仰臥狀態,身體緩緩搖動而產卵於巢上.與此同時,雄魚以同樣姿態射精於此。魚分多次產卵。產卵後親魚守於巢底,保護魚卵,免受侵害。

養殖

雲南華鯪雲南華鯪

雲南華鯪為淡水名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是一種營養全面、肉味鮮美的高級保健品,一向被視為病後康復和老幼體虛者的滋補珍品。當前,雲南華鯪養殖效益顯著,已成為水產養殖熱門之一。

一、池塘條件
池塘應選擇採光良好、通風,進、排水方便,池水pH值宜中性或弱鹼性,透明度為30厘米左右,水深1.5~2米,進、排水口須設防逃網,池底部為泥質,面積2~4畝塘。

二、魚種選擇
雲南華鯪養殖應投放大規格優質魚種,規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畝投放2000~2500尾,並可套養200~300尾大規格花白鰱魚種。

三、投餌技術
1、鮮餌料:雲南華鯪為肉食性魚類,目前仍以小雜魚為主,淡水和海水小雜魚都可以。養殖初期,對於規格較大的野雜魚經切碎後投喂,日投餵量一般為魚體總重量的5%左右。

2、人工配合飼料:雲南華鯪也可投餵人工配合餌料,其配方為:絞碎的雜魚蝦糜70%、豆粉20%、酵母粉5%,餘下的為多維素礦物鹽、促生長劑和抗菌素。投餌要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日投餌2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攝食旺盛時,傍晚可再投餵一次。

四、日常管理
1、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細心觀察雲南華鯪攝食和活動情況,注意水質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換水:一旦發現剩餌過多或水質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保持池水清新,促進雲南華鯪的正常生長。

五、病害防治
1、魚種入塘前10~15天進行清塘消毒。乾法清塘消毒時,一般每畝用生石灰60~75千克;帶水清塘消毒時,一般水深1米每畝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2、魚種消毒,如在集市上購買魚種,下塘前必須消毒,可用2.5%~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5~20分鐘。

3、定期對食台進行消毒,可使用漂白粉溶液進行潑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