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首鮈

犬首鮈

犬首鮈,吻較尖,鼻孔前方凹陷。口下位,呈弧形。口角須一對,較長。胸部裸露無鱗;背鰭無硬刺,胸鰭圓。頭背部黑色,背部和體側灰黑色;體側有8-9個黑斑點,背部有6-7個較暗的黑色斑點,尾鰭叉形。分布於黑龍江、松花江和嫩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犬首鮈犬首鮈
犬首鮈,背鰭條Ⅲ-7,胸鰭條Ⅰ-15,腹鰭條Ⅰ-7,臀鰭條Ⅲ-6。側線鱗44~45,側線上鱗6,側線下鱗4。鰓耙4~5。下咽齒2行,齒式2·5-5·2(3·5-5·3)。體長為體高的4.4~5.3(4.9)倍,為頭長的3.7~4.5(4.1)倍,為尾柄長的4.6~5.6(5.1)倍。頭長為吻長的2.0~2.4(2.2)倍,為眼徑的3.3~5.2(4.6)倍,為眼間距的3.6~4.2(3.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0~3.0(2.4)倍。體長稍側扁,背部隆起,腹部圓。尾柄較長而低,頭長大於體高。吻較尖,吻長大於眼後頭長。體背部灰白,體側有8~9個黑斑,背部正中有7個不明顯的黑斑。背鰭、尾鰭有黑斑點組成的條紋,其他鰭灰白。

生活習性

喜棲息有水流的水域,多生活在河道中,產卵期在6月,分批產卵,產卵於沙質石礫底質的河段,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個體在鮈亞科中較大,數量多,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地理分布

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烏蘇里江牡丹江等水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