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魚

小丑魚

小丑魚是對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是一種熱帶鹹水魚。已知有28種,一種來自棘頰雀鯛屬(Premnas),其餘來自雙鋸魚屬(Amphiprion)。小丑魚身體表面擁有特殊的體表粘液,可保護它不受海葵的影響而安全自在地生活於其間。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因此又稱海葵魚。帶毒刺的海葵保護小丑魚,小丑魚則吃海葵消化後的殘渣,形成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小丑魚原生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較溫暖的水中,包括大堡礁和紅海。雖然大部分種類的分布有其限制,但某些分布的十分廣泛。小丑魚生活在淺海的底部的淺潟湖或珊瑚礁。印度-太平洋,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悉尼等。

基本信息

生態習性

小丑魚 小丑魚
最大體長:11.0 cm
環境:礁區魚類;非遷移的;非洄游性;海洋;深度上下限 1– 55 m
氣候:熱帶的;30°N - 30°S
重要性:漁業,低經濟; 水族館,商業性。
回復力:高度,族群倍增時間少於 15個月
形態特徵:背棘 (總數),12 - 12;背的軟條 (總數),14 - 16;臀棘 2; 臀鰭軟條,14 – 15,稚魚全體黑色的有鱗片集中藍色的;在前額與上側面上的白色的斑塊;所有的 黑色除透明的 胸鰭與軟背鰭鰭條的外部部分。成魚的地理而行為顏色可變的。
生物學特性:棲息於珊瑚礁與岩礁,稚魚時常與大的海葵, 海膽或小的 珊瑚頂部共生。形成小群到大群魚群。 胃內含物包括藻類,橈腳類的動物與其他的浮游性甲殼動物。
危險性:無害

與海葵共同生活

小丑魚 小丑魚
小丑魚身體表面擁有特殊的體表粘液,可保護它不受海葵的影響而安全自在地生活於其間。因為海葵的保護,使小丑魚免受其它大魚的攻擊,同時 海葵吃剩的食物也可供給小丑魚,而小丑魚亦可利用海葵的觸手叢安心地築巢、產卵。對海葵而言,可借著小丑魚的自由進出,吸引其它的魚類靠近,增加捕食的機會;小丑魚亦可除去海葵的壞死組織及寄生蟲,同時因為小丑魚的遊動可減少殘屑沉澱至海葵叢中。小丑魚也可以借著身體在海葵觸手間的摩擦,除去身體上的 寄生蟲黴菌等。

小丑魚產卵在海葵觸手中,孵化後,幼魚在水層中生活一段時間,才開始選擇適合它們生長的海葵群,經過適應後,才能共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小丑魚並不能生活在每一種的海葵中,只可在特定的對象中生活;而小丑魚在沒有海葵的環境下依然可以生存,只不過缺少保護罷了。

小丑魚是極具領域觀念的,通常一對雌雄魚會占據一個海葵,阻止其他同類進入。如果是一個大型海葵,它們也會允許其他一些幼魚加入進來。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體格最強壯是雌魚,她和她的配偶雄魚占主導地位,其他的成員都是雄魚和尚未顯現特徵的幼魚。雌魚會追逐、壓迫其他的成員,讓它們只能在海葵周邊不重要的角落裡活動。如果當家的雌魚不見了,原來那一對兒夫妻中的雄魚會在幾星期內轉變為雌魚,完全具有雌性的生理機能,然後再花更長的時間來改變外部特徵,如體形和顏色,最後完全轉變為雌魚,而其他的雄魚中又會產生一尾最強壯的成為她的配偶。 

種類分布

紅小丑

小丑魚 小丑魚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紅小丑

俗名別名 西紅柿(香港)

英 文 名 Tomato Clownfish、Red Clown、Tomato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frenatus
命名者年份 Brevoort,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泰國灣至帛琉群島西南部,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5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尾鰭呈扇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黑色,頭部、胸腹部以及身體各鰭均為紅色。眼睛後方具一鑲白緣之寬白帶,向下延伸至喉峽部。亞成魚體一致橙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豎帶。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紅,且身體後方出現黑斑並擴散至整個身體。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海灣水深1-12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珊瑚(Entacmaea quadricolor)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紅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印度紅小丑(Amphiprion ephippium)的分別。紅小丑和印度紅小丑(Amphiprion ephippium)的最大區別在於,印度紅小丑成魚的眼睛後方不具白色豎帶,很容易辨認。

印度紅小丑

小丑魚 小丑魚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印度紅小丑
英 文 名 Saddle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ephippium
命名者,年份 Bloch,1790
地理分布 分布在東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Nicobar Islands)、泰國、馬拉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島(Sumatra)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1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6-18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尾鰭呈扇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紅色至棕色,體側1/2至2/3部分為黑色,身體各鰭均為紅色至棕色。幼魚體紅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窄豎帶,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體側後上方具一不明顯至黑色斑塊。隨著成長,白帶逐漸消失,而黑斑點則逐漸擴大至全身。印度紅小丑和紅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最大區別在於,紅小丑成魚的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色寬豎帶,並向下延伸至喉峽部,很容易辨認。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4cm
生物特徵
習性 棲息於泥濘的沿岸海灣水深2-1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活動於能見度較低的地方。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和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494Vl8R-IntoPet.com-2Hx3761
補充說明 印度紅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紅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分別。

印度洋銀線小丑

基本資料

小丑魚 小丑魚
中 文 名 印度洋銀線小丑

俗名別名 茶公(香港)
英 文 名 Skunk Clown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akallopisos
命名者,年份 Bleeker,1853
地理分布: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東非洲、馬達加斯加葛摩群島(Comoro Islands,非洲島國)、塞席爾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Sumatra,位於印尼西部)和千島群島(Seribu Islands,位於爪哇海)一帶海域。沒有在馬爾地夫斯里蘭卡發現其蹤跡。西太平洋的族群——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與之非常相似,常常被混淆。
氣候帶: 熱帶,北緯23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習性: 棲息於較淺的沿岸珊瑚礁區水深3-2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強流區水深15米左右的地方。與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和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每隻海葵均被一條較大的雌魚盤據,同時還有一條體型較小的功能性雄魚(functional male,意思是只提供雄性功能、但其性別並不是永久雄性的魚,因為它可根據需要而轉變自己的性別)以及數條成長受阻礙的幼魚。如果雌魚被趕走或自行離去,那么功能性雄魚就會變性為雌魚,而體型最大的幼魚也就承擔功能性雄魚一職,周而復始。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1cm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9條 背鰭軟條(總數):17-20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2-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小,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扇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一致橙色,從頭背部經背部至尾柄上方具一白色紋帶,背鰭軟條白色或黃色,余鰭與體色一致。印度洋銀線小丑與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自上嘴唇開始往後延伸,而前者的上嘴唇則與體色一致,不難分辨。 

太平洋雙帶小丑

基本資料
小丑魚 小丑魚
中 文 名 太平洋雙帶小丑
英 文 名 Orangefi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chrysopterus
命名者,年份 Cuvier,1830
地理分布 分布在 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澳洲昆士蘭和紐幾內亞至 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和土木土群島(Tuamoto Islands)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背鰭軟條(總數):15-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棕黑色,胸腹部和臀部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且向下收窄;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白豎帶。胸鰭和背鰭黃色,腹鰭和臀鰭黑色,尾柄和尾鰭白色。太平洋雙帶小丑與 大堡礁雙帶小丑(Amphiprion akindynos)以及 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大堡礁雙帶小丑的體色為一致棕褐色,且體中央的白帶為跨越背鰭的環帶,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黃黑色,且白帶只達至背鰭基部,並不向上穿越;與阿氏雙帶小丑的區別在於,阿氏雙帶小丑的胸鰭和臀鰭均為黃色,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黑色。除此之外,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 醜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鰭的顏色,前者為一致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7cm
習性:棲息於礁通道和外礁斜坡水深1-30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太平洋雙帶小丑在市場上較為常見,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大堡礁雙帶小丑(Amphiprion akindynos)以及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的分別。

太平洋三帶小丑

小丑魚 小丑魚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太平洋 三帶小丑 英 文 名 Maroon Clown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tricinctus
命名者,年份 Schultz & Welander,1953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 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一帶海域。報告顯示在新喀里多尼亞也可見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0-15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或內凹,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黑色。體側具3條白色豎帶,分別在眼睛後方、體側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鰭、腹鰭和臀鰭棕黃色,背鰭末端和尾鰭黑色。太平洋三帶小丑與 模里西斯三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gaster)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體色為黑色,體中間的白帶達至背鰭頂部,且尾柄上的環帶較寬,不難分辨。此外,報告顯示部分太平洋三帶小丑體一致為黑色,經生物學家研究後,初步認為太平洋三帶小丑的體色會因不同種類的共生海葵而有所不同。體形 尺寸 最大體長12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外礁斜坡水深3-40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無脊椎動物以及各種海藻為食。
補充說明 太平洋三帶小丑在市場上極少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模里西斯三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gaster)的分別。

塞席爾雙帶小丑

基本資料

小丑魚 小丑魚
中 文 名 塞席爾雙帶小丑
英 文 名 Seychelles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命名者,年份 Allen,1972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 塞席爾阿爾達布拉環礁(Aldabra Atoll)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南緯3-10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尾鰭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黑色,吻部、胸部、胸鰭、腹鰭以及尾鰭均為黃色。眼睛後方具一寬闊白豎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體側中後方另具一白色豎帶,自背鰭緣向下延伸至肛門處。背鰭灰黑色,尾柄灰白色,尾鰭棘條黑色,餘部淺灰色透明,上下葉具白色緣帶。塞席爾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背鰭和尾鰭,前者的背鰭和尾鰭為灰黑色相間,而其他雙帶小丑的背鰭和尾鰭顏色一致,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5-30米之間的水域,與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塞席爾雙帶小丑在市場少有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其他雙帶小丑的分別。

模里西斯三帶小丑

小丑魚 小丑魚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模里西斯三帶小丑
英 文 名 Mauritia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chrysogaster
命名者,年份 Cuvier,1830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 模里西斯(Mauritius,非洲島國)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南緯19-21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條 背鰭軟條(總數):16-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圓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黑色,喉峽部和胸腹部均為黃色。體側具3條白色豎帶,分別在眼睛後方、體側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鰭和腹鰭黃色,背鰭和尾鰭黑色,臀鰭黑色或黃色。模里西斯三帶小丑與太平洋三帶小丑(Amphiprion tricinctus)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體色為棕褐色,體中間的白帶只達背鰭基部,且尾柄上的環帶較窄,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5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2-40米之間的水域,與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斑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模里西斯三帶小丑在市場上極少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太平洋三帶小丑(Amphiprion tricinctus)的分別。

克氏雙帶小丑

基本資料

小丑魚 小丑魚
中 文 名 克氏雙帶小丑
英 文 名 Yellowtail Clownfish、Chocolate Clownfish、Clark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clarkii
命名者,年份 Bennett,1830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 波斯灣(Persian Gulf)至西澳大利亞,印澳群島各處(Indo-Australian Archipelago)和美拉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在西太平洋中的所屬島嶼,北至 台灣,南至日本和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25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或內凹,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黑色,頭部和胸腹部黃色,眼睛後方和體側中後方各具一條寬闊的白豎帶。背鰭黑色,軟條部為黃色,余鰭均為黃色,尾柄處具一白色窄環帶。在不同的分布區域中,克氏雙帶小丑也有幾種不同的形態,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是尾鰭前端白色,後端灰白色透明,上下葉具黃色緣;另一種則更為特別,眼睛前方至吻部為灰白色,尾鰭灰白色透明且上下葉具黃色緣,余鰭和胸腹部均為黑色。克氏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柄上具一白色窄環帶,且身體中後方的豎帶非常寬闊,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5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斜坡水深1-5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生活,行一夫一妻制。與拿破崙地毯海葵(Cryptodendrum adhaesivum)、夏威夷海葵(Heteractis MALU)、班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長須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gigantea)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 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克氏雙帶小丑在市場上較為常見,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其他雙帶小丑的分別。

紅海雙帶小丑

基本資料

小丑魚 小丑魚
中 文 名 紅海雙帶小丑
英 文 名 Twoband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bicinctus
命名者,年份 Ruppell,1830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 紅海和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印度洋中部)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31度和南緯7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9-10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或內凹,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黃色至橙黃色,背部顏色較深。眼睛後方具一鑲黑邊之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鑲黑邊之白豎帶。身體各鰭與體色一致或稍淡。紅海雙帶小丑與 查戈斯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agosensis)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體色偏橙色,而前者則偏黃色。此外,後者的體型較長而窄,而前者則較短而寬,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4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1-3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生活,行一夫一妻制。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以及長須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gigantea)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紅海雙帶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比其他雙帶小丑稍高。

黑豹小丑

基本資料

小丑魚 小丑魚
中 文 名 黑豹小丑
俗名別名 寬頻小丑(台灣)
英 文 名 Wide-band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latezonatus
命名者,年份 Waite,1900
參考文獻 Allen, G.R., 1991. Damselfishes of the world.. Mergus Publishers, Melle, Germany. 271 p. 第43頁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亞熱帶,南緯25-32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0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或內凹,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棕黑色至黑色,吻部白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帶,體側中後方具一大塊呈梯形的白斑,因此也得名“寬頻小丑”,尾柄上另具一寬闊的白環帶。身體各鰭與體色一致。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4cm
習性: 棲息於岩礁區和沿岸礁區水深10-45米之間的水域,與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黑豹小丑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價格不詳。

大堡礁雙帶小丑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大堡礁雙帶小丑
俗名別名 雙帶小丑、新娘
英 文 名 Barrier reef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akindynos
命名者,年份 Allen,1972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澳大利亞東部(大堡礁和珊瑚海,以及新南威爾斯北部)、新喀里多尼亞以及羅亞爾特群島(Loyalty Islands)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亞熱帶,南緯10-32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4-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成棕褐色,眼睛前方灰紅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至白色寬環帶,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鑲黑緣之白環帶。背鰭棕褐色,胸鰭、腹鰭和臀鰭均為棕黃色,尾柄和尾鰭白色。大堡礁雙帶小丑與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以及太平洋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pterus )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大堡礁雙帶小丑的體色為一致棕褐色,而後兩者則為黃黑色;在體中央的白帶方面,前者為跨越背鰭的環帶,而後兩者的白帶只達至背鰭基部,並不向上穿越。除此之外,大堡礁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鰭的顏色,前者為一致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9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1-25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大堡礁雙帶小丑在市場上較為常見,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以及太平洋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pterus )的分別。

查戈斯雙帶小丑

基本資料
中 文 名 查戈斯雙帶小丑
英 文 名 Chagos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 Amphiprion chagosensis
命名者,年份 Allen,1972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南緯5-7度之間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7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橙黃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邊之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鑲黑邊之白豎帶。身體各鰭與體色一致或稍淡。查戈斯雙帶小丑與紅海雙帶小丑(Amphiprion bicinctus)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體色偏橙色,而後者則偏黃色。此外,前者的體型較長而窄,而後者則較短而寬,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1cm
習性: 棲息於面海珊瑚礁斜坡水深10-25米之間的水域,偶爾會生活在瀉湖和礁區頂部區域。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補充說明: 查戈斯雙帶小丑在市場上極為少見,價格不詳。

小丑魚常見細菌疾病解析

相信各位魚友一定對小丑魚這個品種不會陌生,在飼養過程中,小丑魚會比較容易出現細菌性疾病,如何才能判斷並作出正確的治療呢?小編為你整理了六種小丑魚常見的細菌性疾病。

一、結核病

這種病菌非常常見,在體外發病的,在皮膚上會出現一些塊狀淡色雲斑。而體內發病的,在內臟中有黃色損傷。這種病多為慢性病,初期失去食慾,體表有裂痕,皮膚上生腫瘤以及鰓部裂開;最後眼睛突出,魚兒肝、脾、心臟等器官嚴重受損害而死亡。如果遇到急性結核病則1~2天內水族箱內魚類全部死亡。

治療方式:對病魚儘早治療,進行隔離。用四環素溶液進行藥浴,並對水族箱水體用UV殺菌器進行消毒。

二、弧菌病

這類病也是很常見的,發病時,皮膚出現淡色斑點,食欲不振,行動滯緩,鰭和體部都有出血的現象發生。治療方式:用磺胺類藥,每18升水放入1粒氯黴素,使魚在治療水箱中生活一周,每天換一半藥水,同時使水溫保持一定,直到痊癒。

三、柱狀病

又稱作豎鱗病。發病的狀態為魚鱗豎立,身體浮腫。這種病是柱狀細菌引起的,細菌從受傷的部位進入魚體而發病。治療方式:和弧菌病一樣。

四、細菌性鰓病

發病的病毒是粘液菌,屬於格蘭式陽式細菌。發病表現為大部分皮層組織潰瘍、鰓充血、鰓爛。此病在水溫高於28℃時、水中pH過低,有機物含量過高時易發生。治療方式:把病魚隔離,用50毫克/升氯黴素比例調配治療的藥浴,進行7天時間可以痊癒。

五、潰瘍病

此病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症狀為爛尾、爛鰭。原因大多由投入的食物或水中的不潔淨物而引起的。治療方式:新黴素、氯黴素藥浴,50毫克/升,為期7天。

六、敗血症

表現的症狀為皮膚潰爛、出血、眼球渾濁、脫肛,死亡率高達80%以上。通常大多在夏天高溫時或飼養密度過大,含氧量下降時發生,目前還無特效藥。

治療方式:一旦發現,及時隔離,對病魚可在飼料中加餵“呋喃唑酮”,或用含抗生素的藥物浸泡。

飼養技巧

人工小丑魚在繁殖場剛繁殖出來時是在裸缸內飼養的,頭幾天餵輪蟲,以後餵豐年蟲,大約一個半月左右,當人工小丑魚長到1.5cm 以上並開始在缸底睡覺時,開始進行馴化,馴化的食物為顆粒料、碎蝦肉及螺鏇藻,十到十五天左右魚一聽到水聲響就全部過來吃食時就可出售了。
人工小丑魚的食物較簡單,顆粒料、碎蝦肉或其它雜食性餌料均可,但前兩個月要在食物中加一些天然蝦青素,螺鏇藻粉可使魚的色彩更鮮艷,因繁殖場馴化的時間比較短,如能在餵食物後再加一些豐年蟲更佳。
注意事項
一、裸缸飼養時,夜間水流要小一些,魚夜間要躺在缸底睡覺,水流太大易造成魚的疲勞,影響魚生長。
二、在長到成魚前光線一定要充足,此間魚長得非常快,如光線不足影響魚的色彩和生長。

鑑別方法

顏色鑑別法
人工小丑魚的顏色要比野生小丑魚淡一些,如果顏色特別淡,可能是培養過程缺少光線,這種魚的體質也相對弱一些,選擇時要注意。
大小鑑別法
因小丑魚的生理特點,在群體飼養過程中只有幾條可以長大,其它魚長到1.5~2.5cm時很難再長大,只有分開飼養時才能很快長大,因此當看到成群的人工小丑魚都很大時,應注意區分。
習性鑑別法
野生小丑魚的領地性特彆強,相互間為占領地進行殘殺,人工小丑魚領地性沒有野生小丑魚強,相互間嬉戲較多。

主要種類

公子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
分布於中國南海、菲律賓、西太平洋的礁岩海域,體長10~12cm,橢圓形。體色橘紅,體側有三條銀白色環帶,分別位於眼睛後、背鰭中央、尾柄處,其中背鰭中央的白帶在體側形成三角形,各鰭橘紅色有黑色邊緣。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海水硬度7~8度dh。餌料有豐年蝦、海藻、切碎的魚肉、顆粒飼料等。它喜歡躲在海葵中,借海葵多刺的細胞保護自己,與海葵形成共生關係。

紅小丑魚

中文名:紅小丑
俗名別名西紅柿(香港)
英文名:Tomato Clownfish、Red Clown、Tomato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frenatus
命名者年份:Brevoort,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泰國灣至帛琉群島西南部,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25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特徵
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成魚體黑色,頭部、胸腹部以及身體各鰭均為紅色。眼睛後方具一鑲白緣之寬白帶,向下延伸至喉峽部。亞成魚體一致橙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豎帶。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紅,且身體後方出現黑斑並擴散至整個身體。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海灣水深1~12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珊瑚(Entacmaea quadricolor)共生。
紅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印度紅小丑(Amphiprion ephippium)的分別。紅小丑和印度紅小丑(Amphiprion ephippium)的最大區別在於,印度紅小丑成魚的眼睛後方不具白色豎帶,很容易辨認。

黑雙帶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sebae
分布於印度洋中的珊瑚礁海域,屬雀鯛科,體長10~15cm,橢圓形。全身紫黑色,體側在眼睛後、背鰭中間、尾柄處有三條銀白色垂直環帶,嘴部銀白色,經眼睛有一條黑帶。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水硬度7~9度dh。水質要求澄清,餌料有豐年蝦、魚蟲、切碎的魚蝦肉、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喜歡躲在花朵般的海葵觸手中。

透紅小丑魚

學名: PREMNAS BIACULEATUS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屬雀鯛科,體長10~15cm,橢圓形。全身紫黑色,各鰭紫紅色,體側在眼睛後、背鰭中間、尾柄處有三條銀白色環帶,非常美麗,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水硬度7~9度dh。餌料有海水中的藻類、動物性浮游生物、海水魚顆粒飼料等。透紅小丑多飼養在有無脊椎動物的水族箱中,棲息在微微搖的海葵觸手中,楚楚動人,美艷絕倫。

紅雙帶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clarkii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和台灣、中國南海及菲律賓等地,屬雀鯛科,體長10~12cm,橢圓形。全身鮮紅色,體側在眼睛後、背鰭中間、有兩條銀白色環帶。雙帶小丑的體色多變,有鮮紅、紫紅、紫黑等,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水硬度7~9度dh。餌料有海水魚顆粒飼料、切碎的魚肉、海藻等。水質要求澄清,喜歡躲在多彩的海葵中。

咖啡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perideraion
分布於菲律賓、台灣、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屬雀鯛科。體長5~8cm,橢圓形。全身淺棕色,眼睛後方有一條白色環帶,猶若套在脖子上的銀圈。嘴銀白色,從嘴沿著背部到尾柄連同背鰭都是銀白色。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8度dh。餌料有藻類、魚蟲、豐年蝦、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喜歡棲息在海葵或珊瑚叢中。小丑魚體表面分泌的粘液可保護自己不受海葵刺細胞的侵害,它躲藏在海葵花朵般的觸手中,與海葵形成一種共生關係。

黑豹小丑魚

基本資料
中文名:黑豹小丑
俗名別名:寬頻小丑(台灣)
英文名:Wide-band Anemonefish拉丁學名:Amphiprion latezonatus
命名者,年份:Waite,1900
參考文獻:Allen, G.R., 1991. Damselfishes of the world.. Mergus Publishers, Melle, Germany. 271 p. 第43頁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僅在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一帶海域。
氣候帶:亞熱帶,南緯25~32度之間
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0條 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成魚體棕黑色至黑色,吻部白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帶,體側中後方具一大塊呈梯形的白斑,因此也得名“寬頻小丑”,尾柄上另具一寬闊的白環帶。身體各鰭與體色一致。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 棲息於岩礁區和沿岸礁區水深10~45米之間的水域,與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

印度紅小丑

中文名:印度紅小丑
英文名:Saddle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ephippium
命名者,年份:Bloch,1790
地理分布:分布在東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Nicobar Islands)、泰國、馬拉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島(Sumatra)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1度之間
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
成魚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成魚體紅色至棕色,體側1/2~2/3部分為黑色,身體各鰭均為紅色至棕色。幼魚體紅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窄豎帶,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體側後上方具一不明顯至黑色斑塊。隨著成長,白帶逐漸消失,而黑斑點則逐漸擴大至全身。印度紅小丑和紅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最大區別在於,紅小丑成魚的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色寬豎帶,並向下延伸至喉峽部,很容易辨認。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生物特徵
棲息於泥濘的沿岸海灣水深2~1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活動於能見度較低的地方。
補充說明印度紅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紅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分別。

印度洋銀線小丑

印度洋銀線小丑
俗名別名:茶公(香港)
英文名:Skunk Clown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akallopisos
命名者,年份:Bleeker,1853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東非洲、馬達加斯加、葛摩群島(Comoro Islands,非洲島國)、塞席爾、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Sumatra,位於印尼西部)和千島群島(Seribu Islands,位於爪哇海)一帶海域。沒有在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發現其蹤跡。西太平洋的族群——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與之非常相似,常常被混淆。
氣候帶: 熱帶,北緯23度和南緯35度之間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1cm
習性
棲息於較淺的沿岸珊瑚礁區水深3~2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強流區水深15米左右的地方。每隻海葵均被一條較大的雌魚盤據,同時還有一條體型較小的功能性雄魚(functional male,意思是只提供雄性功能、但其性別並不是永久雄性的魚,因為它可根據需要而轉變自己的性別)以及數條成長受阻礙的幼魚。如果雌魚被趕走或自行離去,那么功能性雄魚就會變性為雌魚,而體型最大的幼魚也就承擔功能性雄魚一職,周而復始。
生物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9條 背鰭軟條(總數):17~20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2~14條
成魚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成魚體一致橙色,從頭背部經背部至尾柄上方具一白色紋帶,背鰭軟條白色或黃色,余鰭與體色一致。印度洋銀線小丑與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自上嘴唇開始往後延伸,而前者的上嘴唇則與體色一致,不難分辨。

太平洋銀線小丑

俗名別名:茶公(香港)
英文名:Orange Anemonefish、Yellow skunk Clownfish、Yellow Clown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sandaracinos
命名者,年份:Allen,1972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和澳大利亞西部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台灣、菲律賓、紐幾內亞、當特爾卡斯托群島
氣候帶: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25度之間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9條 背鰭軟條(總數):6~18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2條
成魚體一致橙紅色。太平洋銀線小丑與印度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akallopiso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自上嘴唇之後開始往後延伸,而前者的白帶則自上唇開始往後延伸,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3~2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
補充說明:太平洋銀線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印度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akallopisos)的分別。

太平洋雙帶小丑 

太平洋雙帶小丑
英文名:Orangefi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rysopterus
命名者,年份:Cuvier,1830
地理分布: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澳洲昆士蘭和紐幾內亞至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和土木土群島(Tuamoto Islands)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10~11條,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4條。
尾鰭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棕黑色,胸腹部和臀部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且向下收窄;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白豎帶。胸鰭和背鰭黃色,腹鰭和臀鰭黑色,尾柄和尾鰭白色。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大堡礁雙帶小丑(Amphiprion akindynos)以及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大堡礁雙帶小丑的體色為一致棕褐色,且體中央的白帶為跨越背鰭的環帶,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黃黑色,且白帶只達至背鰭基部,並不向上穿越;與阿氏雙帶小丑的區別在於,阿氏雙帶小丑的胸鰭和臀鰭均為黃色,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黑色。除此之外,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鰭的顏色,前者為一致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7cm

太平洋三帶小丑

英文名:Maroon Clown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tricinctus
命名者,年份:Schultz & Welander,1953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僅在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一帶海域。報告顯示在新喀里多尼亞也可見其蹤跡。
氣候帶:熱帶,北緯0~15度之間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成魚體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黑色。體側具3條白色豎帶,分別在眼睛後方、體側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鰭、腹鰭和臀鰭棕黃色,背鰭末端和尾鰭黑色。太平洋三帶小丑與模里西斯三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gaster)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體色為黑色,體中間的白帶達至背鰭頂部,且尾柄上的環帶較寬,不難分辨。此外,報告顯示部分太平洋三帶小丑體一致為黑色,經生物學家研究後,初步認為太平洋三帶小丑的體色會因不同種類的共生海葵而有所不同。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2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斜坡水深3~40米之間的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無脊椎動物以及各種海藻為食。
補充說明 太平洋三帶小丑在市場上極少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模里西斯三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gaster)的分別。

塞席爾雙帶小丑

中文名:塞席爾雙帶 小丑
英文名:Seychelles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僅在塞席爾和阿爾達布拉環礁(Aldabra Atoll)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南緯3~10度之間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背鰭鰭棘(總數):11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4條
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眼睛後方具一寬闊白豎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體側中後方另具一白色豎帶,自背鰭緣向下延伸至肛門處。背鰭灰黑色,尾柄灰白色,尾鰭棘條黑色,餘部淺灰色透明,上下葉具白色緣帶。塞席爾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背鰭和尾鰭,前者的背鰭和尾鰭為灰黑色相間,而其他雙帶小丑的背鰭和尾鰭顏色一致,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5~30米之間的水域,與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

模里西斯三帶小丑

英文名:Mauritia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rysogaster
命名者,年份:Cuvier,1830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僅在模里西斯(Mauritius,非洲島國)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南緯19~21度之間
生物特徵
成魚體黑色,喉峽部和胸腹部均為黃色。體側具3條白色豎帶,分別在眼睛後方、體側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鰭和腹鰭黃色,背鰭和尾鰭黑色,臀鰭黑色或黃色。模里西斯三帶小丑與太平洋三帶小丑(Amphiprion tricinctus)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體色為棕褐色,體中間的白帶只達背鰭基部,且尾柄上的環帶較窄,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5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2~40米之間的水域,與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斑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
補充說明:模里西斯三帶小丑在市場上極少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太平洋三帶小丑(Amphiprion tricinctus)的分別。

克氏雙帶小丑

中文名:克氏雙帶小丑
英文名:Yellowtail Clownfish、Chocolate Clownfish、Clark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larkii
命名者,年份:Bennett,1830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波斯灣(Persian Gulf)至西澳大利亞,印澳群島各處(Indo-Australian Archipelago)和美拉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在西太平洋中的所屬島嶼,北至台灣,南至日本和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一帶海域。
生物特徵
成魚體黑色,頭部和胸腹部黃色,眼睛後方和體側中後方各具一條寬闊的白豎帶。背鰭黑色,軟條部為黃色,余鰭均為黃色,尾柄處具一白色窄環帶。在不同的分布區域中,克氏雙帶小丑也有幾種不同的形態,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是尾鰭前端白色,後端灰白色透明,上下葉具黃色緣;另一種則更為特別,眼睛前方至吻部為灰白色,尾鰭灰白色透明且上下葉具黃色緣,余鰭和胸腹部均為黑色。克氏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柄上具一白色窄環帶,且身體中後方的豎帶非常寬闊,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5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斜坡水深1-5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生活,行一夫一妻制。與拿破崙地毯海葵(Cryptodendrum adhaesivum)、夏威夷海葵(Heteractis malu)、班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
補充說明克氏雙帶小丑在市場上較為常見,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其他雙帶小丑的分別。

紅海雙帶小丑

英文名:Twoband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bicinctus
命名者,年份:Ruppell,1830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紅海和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印度洋中部)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31度和南緯7度之間
生物特徵
成魚體呈黃色至橙黃色,背部顏色較深。眼睛後方具一鑲黑邊之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鑲黑邊之白豎帶。身體各鰭與體色一致或稍淡。紅海雙帶小丑與查戈斯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agosensis)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體色偏橙色,而前者則偏黃色。此外,後者的體型較長而窄,而前者則較短而寬,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1~3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生活,行一夫一妻制。
補充說明:紅海雙帶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比其他雙帶小丑稍高。

大堡礁雙帶小丑

俗名別名: 雙帶小丑、新娘
英文名:Barrier reef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akindynos
命名者,年份:Allen,1972
地理分布: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澳大利亞東部(大堡礁和珊瑚海,以及新南威爾斯北部)、新喀里多尼亞以及羅亞爾特群島(Loyalty Islands)一帶海域。
氣候帶:亞熱帶,南緯10~32度之間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10~11條
成魚體成棕褐色,眼睛前方灰紅色。 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至白色寬環帶,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鑲黑緣之白環帶。背鰭棕褐色,胸鰭、腹鰭和臀鰭均為棕黃色,尾柄和尾鰭白色。大堡礁雙帶小丑與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以及太平洋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pterus )較為相似,而後兩者則為黃黑色;在體中央的白帶方面,前者為跨越背鰭的環帶,而後兩者的白帶只達至背鰭基部,並不向上穿越。除此之外,大堡礁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鰭的顏色,前者為一致 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9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1~25米之間的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查戈斯雙帶小丑

英文名:Chagos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agosensis
命名者,年份:Allen,1972
地理分布: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南緯5~7度之間
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10~11條
成魚體呈橙黃色,查戈斯雙帶小丑與紅海雙帶小丑(Amphiprion bicinctus)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體色偏橙色,而後者則偏 黃色。此外,前者的體型較長而窄,而後者則較短而寬,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1c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