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雅羅魚

黃河雅羅魚

黃河雅羅魚(學名:Leuciscus chuanchicus)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雅羅魚屬的魚類。在中國,分布於黃河潼關以上至曲溝中上游等,多見於黃河中上游乾支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黃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黃河雅羅魚黃河雅羅魚

全長95—292毫米,體長64—246毫米。體長,側扁。吻尖。口端位,口裂傾斜而寬大,上頜較下頜稍長。唇薄,無角質邊緣。眼較小,位於頭的前半部,眼後頭長大於合併後緣距吻端距離。

頭背部較平扁。頭後部至背鰭起點較平直,略呈弧形。下咽齒主行較細長,端部彎曲,呈鉤狀。鰓耙短小,排列稀。鱗中等大,薄而圓,銀白色。腹部鱗較體側鱗小。側線前部向下彎成弧形,向後伸至尾柄正中軸。腹鰭外側有腋鱗。代門靠近臀鰭起點。

背鰭起點至吻的距離大於至尾鰭距離,個別距離相等。胸鰭較長。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背鰭最後枝鰭條末梢多數超過臀鰭起點的垂直線。尾鰭分叉,上下葉末端頗尖。

浸泡標本體背部黃褐色,腹部銀白色,各鰭均為淡白色。生活時鱗片具有銀白色光澤,魚體淡白色,鰭淡黃色。

棲息生態

喜棲息在河口、小河、渠道等較靜的水體內,捕獲後易死亡。雜食性,以水生昆蟲橈足類為主要食料,亦攝食水生高等植物硅藻綠藻等。

繁殖習性

黃河雅羅魚產卵要求在緩流和礫石灘,產卵的溫度在15攝氏度左右。在青海產卵期為5月上旬。每年,這些高原魚種隨著河水下泄,一直到蘭州河段,到了產卵季節以後,還要洄游到龍羊峽河段。成熟時雄魚有顯著副性徵,即吻部、頜部、眼周圍及側有乳白色珠狀小突起。

地理分布

青海省西寧市各水支流,以及貴德民和等地。中國河南省西部直達青海共和曲溝一帶黃河乾支流常見。

經濟意義

可食用,具有一定經濟價值。

現狀

1、隨著上游水電站的增加,龍羊峽劉家峽之間,密集的梯級水電開發,為魚類的洄游設定了一道又一道閘門,魚類種群的生存空間,已經日見狹窄。

2、造成魚類災難的另一原因是溫度。黃河上游的大型水庫,在每年秋季都要蓄水,在蓄水的同時,也攔截了巨大的熱量,直接導致下遊河流的水溫下降。在龍羊峽水庫下游,魚類產卵季節的水溫,降到了七八度,這是對魚類毀滅性的打擊。目前(截止2013年),黃河雅羅魚已處於瀕危境地。

鯉形目百科(二)

鯉形目是魚綱中很多種淡水魚的通稱,一般具有圓鱗,包括三個亞目15科。
厚唇裸重唇魚
黑體雲南鰍
黑斑雲南鰍
紅唇薄鰍
黑尾近紅鮊
黃河雅羅魚
黃河鮈
花斑裸鯉
黃尾鯝
黃河高原鰍
黑龍江花鰍
紅鰭方口䰾
忽吉圖高原鰍
厚唇魚
花斑副沙鰍
黃線薄鰍
黃皮鯉
河口光唇魚
黑鰭鰁
黑龍江鰟鮍
橫紋南鰍
河口華鯪
後鰭薄鰍
黃河裸裂尻魚
黑龍江泥鰍
花尾纓口鰍
海南原纓口鰍
厚唇原吸鰍
橫斑原纓口鰍
黃果樹爬岩鰍
卷口魚
尖頭金線䰾
尖裸鯉
金線䰾
寬紋南鰍
寬鰭鱲
寬頭雲南鰍
遼寧棒花魚
鱗頭鰍
瀘溪直口鯪
路南金線䰾
亮銀鮈
裸腹肓䰾
鄭氏間條鰍
中國結魚
中華倒刺䰾
壯體沙鰍
林氏細鯽
凌源鮈
綠鰭魚
隆頭高原鰍
卵形白甲魚
瀾滄江華平鰍
練江擬腹吸鰍
犁頭鰍
裸腹原纓口鰍
墨脫四須䰾
美麗沙鰍
縣高原鰍
墨脫裂腹魚
麥氏波魚
蒙古紅鮊
南方白甲魚
擬赤梢魚
南方鮈
擬鯰高原鰍
南定南鰍
南方裂腹魚
擬硬刺高原鰍
擬平鰍
擬腹吸鰍
怒江爬鰍
平鰭鰍鮀
平頭鰍
片唇鮈
平口鮈
潘氏鰍鮀
盆唇華鯪
葡萄條鰍
平舟原纓口鰍
彭氏間吸鰍
彭氏爬鰍
埔里華吸鰍
平鰭裸吻魚
青海湖裸鯉
泉水魚
邛海白魚
奇額墨頭魚
犬首鮈
翹嘴紅鮊
三角魴
散鱗鏡鯉
少鱗白甲魚
中華花鰍
穗唇須鰍
四川白甲魚
三角鯉
雙江條鰍
雙須葉須魚
斯氏高原鰍
嵩明白魚
四川華鯿
四須盤鮈
似鱤
雙孔魚
條鰍
條紋沙鰍
圖們江中鮈
條紋墨頭魚
透明金線䰾
台細鯿
吐魯番鱥
條紋似白鮈
泰國南鰍
唐魚
原鯉
無須鱊
武昌副沙鰍
須鱲
小鰁
細紋似鱤
小眼高原鰍
新疆大頭魚
稀有鮈鯽
西昌白魚
稀有南鰍
興凱銀鮈
銀刺䰾
圓吻鯝
雲南沙鰍
異鰾鰍鮀
隱鱗裂腹魚
岩原鯉
銀飄魚
異鱲
宜昌鰍鮀
雲南鯝
雲南四須䰾
雲南華鯪
直口鯪
錐吻南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