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科

鯉科

頜骨無齒。最後一對鰓弧腹面部分特別粗壯,成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齒。具角質咽磨、體常被覆瓦狀圓鱗,無脂鰭;背鰭只有1個,前部有2~4根不分支鰭條;腹鰭腹位;尾鰭多呈叉形,絕少平截或微凹。

基本信息

簡介

鯉科鯉科

鯉科{Cyprinidae),是鯉形目下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包括210屬2010種。此科魚的特徵是口部有須。有咽齒沒脂鰭。最大是巨暹羅鯉(Catlocarpiosiamensis),可以長到3米。中國共有132屬532種和亞種。
鯉科一族在北美,非洲,歐亞有著密切的聯繫。最大的鯉魚—巨暹羅鯉GiantBarb,可以長到3米長。在北美分支中的尖頭葉唇魚(Ptychocheiluslucius)單體記錄為1.8米長,45千克。
與之相對的,有很多種類的體長不足5厘米。截至2008年,最小的淡水魚名為Danionellatranslucida,發育成熟後體長僅為12毫米。鯉科的所有成員均為卵生,大部分不保護他們的卵。但是,有一些種類建魚窩或護卵。鰟鮍類的魚會將卵產於貝類體內,新生的小魚直到有能力生存後才離開寄主。
鯉科魚類是鯉形目中分布最廣、種類也最多的一群。台灣共有八十餘種初級淡水魚,其中鯉科即占了將近一半。它們的形態與生態習性富於變化,多數種類只有一個背鰭,腹鰭在腹位,且和臀鰭明顯分開,尾鰭分叉;身體被覆圓鱗;口器則分化為各種不同的類型,以便攝取各類的食物。俗稱“闊嘴郎”或“溪哥仔”的粗首?是台灣數量相當豐富的特有種,只分布在河川中上游,喜好在潔淨的水域活動,個性活潑且善於跳躍,是主要的溪釣魚種之一。它小時候為雜食性,成魚則以昆蟲、小魚、小蝦為食。到了春夏的繁殖期,成熟雄魚形態會產生變化,包括頭部出現“追星”,臀鰭鰭條呈游離條狀,以及身體出現“婚姻色”。

形態特徵

鯉科鯉科

鯉科(Cyprinidae)頜骨無齒。最後一對鰓弧腹面部分特別粗壯,成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齒。具角質咽磨、體常被覆瓦狀圓鱗,無脂鰭;背鰭只有1個,前部有2~4根不分支鰭條;腹鰭腹位;尾鰭多呈叉形,絕少平截或微凹。
吻部無須或僅有一對吻須,偶鰭前部僅有一根不分支鰭條,下咽齒1~4行,背鰭分支鰭條30以下。
中國鯉科魚類中的主要經濟魚類有“四大家魚”(青魚Mylopharyngodonpiceus、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us、鏈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鱅Aristichthysnobilis)、鯉Cyprinuscarpio、鯽Carassiusauratus、鯿Megalobramaterminalis、團頭魴Parabramispekinensis等,是池塘養魚的主要對象。

下屬亞科

本科為魚類中最大的一科,約有200多屬,2000多種,都是淡水魚類,分布很廣。中國有鰱魚鯉魚、裂腹魚、鰍鮀、鯿、雅羅魚、銀鯝、鰟鮍、䰾、鮈共10個亞科。
鯉科魚類的觀賞魚也是種類繁多,大、中、小型魚都有,約有1600多種(直接國約產370種。屬於熱帶觀賞魚的種類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非洲。
一、[魚丹]亞科Danioninae
中國有13屬28種。臀鰭分枝鰭條通常7~14。各鰭無硬刺。第五眶下骨(最後一塊)與眶上骨接觸。下頜前端具突起,與上頜的凹口相嵌;如無,則背鰭起點位於腹鰭起點之後,且側線鱗少於40。常見如寬鰭鱲Zaccoplatypus、馬口魚OpsariichthysuncirostrisGunther等,分布於中國東部各江河;中華細鯽Aphyocyprischinensis分布於我國東部各溪流。唐魚(白雲金絲魚)Tanichthysalbonubes僅分布於我國廣東白雲山,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已人工繁殖,並作為觀賞魚廣泛飼養。
二、雅羅魚亞科Leuciscinae
中國有14屬24種。似[魚丹]亞科,但第五眶下骨與眶上骨不相連。下頜前端無突起。背鰭起點一般與腹鰭起點相對;如背鰭較後,則有50以上側線鱗。如青魚Mylopharyngodonpiceus體青黑或灰黑,吃螺蚌,主要分布長江以南,可達100斤;丁[魚歲]Tincatinca底棲,雜食,耐低氧和低鹽,分布於額爾齊斯河;鯮(尖頭鱤)Luciobramamacrocephalus頭細長而扁,似鴨嘴,兇猛,分布於長江以南,可達100斤;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us每一鱗片具一黑邊緣,網狀,可達70斤,我國廣泛養殖;瓦氏雅羅魚Leuciscuswaleckii分布於北方;赤眼鱒Squaliobarbuscurriculus中層雜食,南方有些地方有養殖;鱤(讀音gǎn)Elopichthysbambusa頭尖,口裂大,游泳快,中上層兇猛魚類,有“水老虎”之稱,在許多水庫成災,漂流性卵,可達100斤,肉味鮮美。
三、鮊亞科Culterinae
中國有16屬55種。體側扁,有腹棱。一般無口須。臀鰭長,分支鰭條9~32,多為15枚以上。鯿Parabramispekinensis體長為體高的三倍以下,腹棱完全,中下層魚類,以水生植物為食;團頭魴Megalobramaamblycephala體長小於三倍體高,腹棱不完全,尾柄長小於或等於尾柄高,背鰭硬刺一般小於頭長,中下層魚類,以水生植物為食,卵粘性,分布於長江中游的湖泊中,為重要養殖對象;魴Megalobramaterminalis尾柄長大於尾柄高,背鰭硬刺一般大於頭長,腹膜白色,自然分布廣,南北均有;紅鰭鮊(短尾鮊)Cultererythropterus體長大於三倍體高,腹棱完全,口上位,尾柄長等於尾柄高,中上層兇猛魚類,以小魚為主食;翹嘴紅鮊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體長大於三倍體高,腹棱不完全,口上位,口裂幾垂直,中上層兇猛魚類,可達10~15千克;餐(諧音)Hemiculterleucisculus體長大於三倍體高,腹棱完全,側線在胸鰭基部上方急劇向下彎折成一明顯角度,主食浮游生物。
四、鯝亞科Xenocyprinae
我國有3屬8種。口多下位,下頜具銳利的角質邊緣。背鰭具一粗大而光滑的硬刺。腹鰭至肛門具腹棱或無。銀鯝Xenocyprisargentea側線鱗53~64,腹部通常無腹棱,若有也不及肛門至腹鰭的1/5,以藻類、浮遊動物和腐屑為食;細鱗斜頜鯝Xenocyprismicrolepis側線鱗74~84,腹鰭至肛門間腹棱完全,生長快,一般1千克,大者達3千克,有些地區有水庫放養或池塘混養。

高體鰟鮍高體鰟鮍

五、鰟鮍亞科Acheilognathinae
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中國、朝鮮及日本。我國有3屬21種,除西北地區及許多內陸河湖外,幾遍及各江湖。為小型淡水魚類,最大不過18厘米;體呈卵圓形或菱形;頭短,口小;須1對或無;臀鰭始於背鰭基下方,背、臀鰭頗長,有或無硬刺;背鰭分枝鰭條8~18根,臀鰭7~15根;腹鰭腹位;尾鰭叉狀;側線鱗完全或不完全;下咽齒1行;鰾有鰾管,分2室,前短後長,腸管盤繞形狀獨特,不作回折走向,而是逆時針走向,並盤捲成圓形或橢圓形。繁殖習性特殊,生殖期的雌魚出現產卵管,卵由產卵管直接產於蚌體內,並在裡面受精發育;雄魚婚飾明顯,色彩分外鮮艷,可以養殖供作觀賞。常見如中華鰟鮍Rhodeussinensis、高體鰟鮍Rhodeusocellatus、彩石鰟鮍Rhodeuslighti、大鰭鱊Acheilognathusmacropterus、越南鱊Acheilognathustonkinensis、彩副鱊Paracheilognathusimberbis等。
六、䰾亞科Barbinae
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到東南亞及非洲,外高加索、黃河、海河也有少數種類。我國約有14屬70種(亞種),體近紡錘形,腹圓無棱。臀鰭無硬刺,分枝鰭條5;口端位或亞下位;須大多2對,極少1對,甚至缺如;吻皮止於上唇基部,下向腹部擴張。唇後溝中斷或連續;下咽齒3行。側線完全。屬於暖水性魚類,一般棲息於底層多亂石而水流較湍急的江河的中、下層,尤喜在清澈的水域中生活。以水生昆蟲和其幼蟲為主要食物,也取食小型魚類、蝦、高等植物碎片和少量絲狀藻類。多數肉味鮮美,如倒刺䰾Spinibarbusdenticulatus、中華倒刺䰾Spinibarbussinensis等;光唇魚屬Acrossocheilus卵有毒;金線䰾屬Sinocyclocheilus分布於雲南,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䰾屬Puntius多分布於東南亞,為常見熱帶淡水觀賞魚,我國僅1種,即條紋小䰾(條紋二須䰾)Puntiussemifasciolatus。
七、野鯪亞科Labeoninae
廣分布於中國秦嶺以南各水系,至東南亞、南亞至非洲。我國有17屬約40種和亞種。體長,側扁或前段近圓筒形;吻皮向頭腹面的後方擴展,當口關閉時蓋在上下頜的外面,多形成外口前室;上唇存在或消失,多數下唇與下頜分離;口下位;須1~2對或缺如;背鰭無硬刺,分枝鰭條多數為8~12根,有達到18根的,甚至27根的;臀鰭分枝鰭條一般為5根;尾鰭叉形;側線完全;下咽齒3行或2行。華鯪屬Sinilabeo是中國特有屬,共有11種和亞種,個體較大,生長快,肉味鮮美,成為中國南方主要經濟魚類之一。常見如華鯪Sinilabeorendahli、桂華鯪Sinilabeodecorus、紋唇魚Osteochilussalsburyi、墨頭魚Garrapingi等。
八、鮈亞科Gobioninae
約有30屬100多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洲,東亞水域最為豐富。我國約有22屬80餘種,是鮈亞科分布中心。中小型魚類,以小型為主,多數體長80~200毫米;體側扁或略呈圓筒形,頭中等大,略側扁或近圓錐形;口下位,弧形或馬蹄形;唇簡單,無乳突,或發達且具乳突,下唇分葉;一般具須1對,位於口角;眼中等大,側上位;背鰭大多無硬刺,臀鰭分枝鰭條6根,尾鰭分叉,上下葉幾乎等長;下咽齒多為2行或1行。生活於江河平原地區,部分為山區特有種類。食底棲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幼蟲、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產卵季節在4~5月,也有延至6月或7月處的。常見屬有銅魚屬Coreius、麥穗魚屬Pseudorasbora、棒花魚屬Abbottina、蛇鮈屬Saurogobio、銀鮈屬Squalidus、吻鮈屬Rhinogobio和鰁屬Sarcocheilichthys等,其中銅魚屬的魚類個體大,產量較多,為產地的重要經濟魚類。
九、裂腹魚亞科Schizothoracinae
約11屬近100種。僅分布於青藏高原及其周圍地區,為亞洲高原地區特產魚類。我國有10屬62種。體延長,略側扁或近似圓筒形;身被細鱗或裸露,但在肛門和臀鰭的兩側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鱗,在兩列臀鱗之間的腹中線上形成1條裂縫,故名。由於高原地區冬季冰凍時間長,即使夏季,水溫也很低,因此裂腹魚類多蟄居雜食,以至體鱗逐步退化,下咽齒行數趨於減少,口須也因喪失作用而消失。一些無須,下咽齒1~2行,身體裸露的種類分布於高原中心的湖泊和江河緩流之中,另一些具須和細鱗、下咽齒3行的種類則生活於高原周圍的江河急流中。在這種嚴峻環境中生活的裂腹魚生長緩慢,性成熟較遲,繁殖力低。個體較大的種類,需經6~9年體重才能達到0.5千克,一般要3~4齡才能性成熟,而雌魚懷卵量僅3000粒左右。雌魚產卵於用尾部在河灘沙礫上掘成的坑中,受精卵沉入坑內孵化。裂腹魚雖然生長慢,繁殖力低,但由於高原魚類區系組成簡單,敵害少和種間競爭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種群還較繁盛。裂腹魚類的卵均有毒,必須在100高溫5分鐘後,毒蛋白質方能破壞。食用時應注意。根據中國西藏北部發現的化石證明,裂腹魚類可能是在第三紀的晚期起源於原始䰾亞科魚類。如青海的青海湖裸鯉(湟魚)Gymnocyprisprzewalskii、雲南的大理裂腹魚(弓魚)Schizothorax(Racoma)taliensis和新疆塔里木河的扁吻魚(新疆大頭魚)Aspiorhynchuslaticeps等,都是著名的地方特產魚類,其中扁吻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理裂腹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十、鯉亞科Cyprininae
我國有5屬28種。背鰭、臀鰭最後一枚不分枝鰭條後緣為鋸齒狀。背鰭基底長,分枝鰭條通常14枚以上。鯉Cyprinuscarpio須兩對,底層魚類,雜食性(偏重動物性),適應性強,廣泛飼養,已培育出多個食用品種,如豐鯉、紅鯉、荷包鯉、鱗鯉、鏡鯉,錦鯉為日本培育的著名觀賞品種。鯽Carassiusauratusauratus適應性強,0-32℃均可適應,分布廣,雜食性,生長較慢,個體小,肉味美,我國自唐朝就開始培育飼養各種金魚。
十一、鰍鮀亞科Gobiobotinae
我國有5屬28種。背鰭、臀鰭最後一枚不分枝鰭條後緣為鋸齒狀。背鰭基底長,分枝鰭條通常14枚以上。鯉Cyprinuscarpio須兩對,底層魚類,雜食性(偏重動物性),適應性強,廣泛飼養,已培育出多個食用品種,如豐鯉、紅鯉、荷包鯉、鱗鯉、鏡鯉,錦鯉為日本培育的著名觀賞品種。鯽Carassiusauratusauratus適應性強,0-32℃均可適應,分布廣,雜食性,生長較慢,個體小,肉味美,我國自唐朝就開始培育飼養各種金魚。
十二、鰱亞科Hypophthaemichthyinae
僅2屬2種。眼小,位於頭尾軸的稍下方,咽齒4/4,鏟狀,具腹棱,鰓耙細長或呈海綿狀,鰓膜不與峽部相連。中上層魚類,主食浮遊動物。鱅魚Aristichthysnobilis體背面及上側面暗色,腹棱不完全,鰓耙長,不相連,咽齒面光滑,行動遲緩,易捕撈,4~7月繁殖,生長快,可達45千克,俗稱“雄魚”。鰱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體銀白,腹棱完全,鰓耙海綿狀,咽齒面具羽狀細紋,性活潑,善跳,4~6月繁殖,可達35千克。

常見的鯉科魚

光唇蛇

JaurogobiogymnocheilusLo,YaoetChen
體較短小,吻長小於眼後頭長,眼徑與眼間距相等。唇簡單,無乳突,須1對。側線鱗40~44。胸部裸露。
小型魚類,棲息於河流下層,數量少。分布於長江水系。

鯉科鯉科

湘江鰍

SaurogobioxiangjiangensisTang
頭較大,體細長。體長為尾柄高的22倍以上。唇厚,具乳突;下唇中部有一大的肉質突。側線鱗52~53。胸部裸露。
生活在江河底層的小型魚類。產於湘江上游。

短身鰍

Gobiobotia(Progobiobotia)abbreviataFangetWang
體較短,尾柄細。須4對,第1對頤須起點同口角須起點相平列。側線鱗38~40;側線上鱗6片。腹鰭之前的胸腹部裸露。
營底棲中活,硒息於底質為沙合的江河流水環境,食無脊椎動物。個體小,數量不多。分布於長江上游。

宜昌鰍

Gobiobotia(Gobiobotia)ichangensisFang
(叉婆子、沙鬍子、石虎魚)
體稍長。須4對,第1對頤須起點位於口角須起點之前(見左上圖)。側線上鱗5~6片,體側6半部的鱗片皆具棱脊。腹鰭基部之前的胸腹鄰裸露。胸鰭第2根鰭條呈絲狀延長,到達或超過腹鰭起點。
小型魚類,棲息於江河的沙石底上,食無脊動物。分布於長江水系。

鯉科鯉科

異螺鰍

Gobiobotia(Xenophysogobio)Tchang
(燕尾條、叉婆於)
體前部圓筒形,尾部側扁。頭寬大,眼極小,眼徑小於鼻孔徑。須4對,第1對頤須起點同口角須起點相平列。鱗片細小,側線上鱗9~11片。腹面自頰部至臀鰭裸露。
尾鰭深分叉。
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江河的流水環境中,上食無脊椎動物。分布於長江上游。

裸體鰍

Gobiobotia(Xenophysogobio)nudicorpaHuangetZhang
體完全裸露。側線完全。須僅3對,細小,口角須未端達眼前緣下方;頤須2對。尾鰭深叉。
生活于山溪小河底層的小型魚類,常見體長為60~100毫米。數最極少。產於岷江水系。

青魚

Mylopharyngodonpiceus(Richardson)
(青鯇、螺螄青)
體長筒形,吻較尖。下咽齒1行,4枚,臼齒狀。
棲息於大江河和湖泊的下層。主食軟體動物。為人型經濟魚類,生長迅速,3年魚可長至7~8市斤。最大可達140市斤。4~5齡成熟,繁殖期5~7月,在江河中產漂浮性卵,膜徑5~6毫米。生殖季節雄魚頭部具白色顆粒狀珠星,胸鰭上有呈帶狀的密集珠星。
為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並且是主要的養殖對象之一。以江、浙兩省養殖青魚最為有名。肉質優良,膽可人藥。
分布廣泛,以長江中下游出產較冬。

鯉科鯉科

草魚

Ctenopharyngodonidellus(CuvieretValenciennes)
(草鯇,白鯇)
體形與青魚相仿,吻略鈍,下咽齒2行,呈梳形。
棲息於江河、湖泊的中、下層。為草食性魚夾。3~4齡成熟,4~7月繁殖,產漂流性卵.膜徑5毫米左右。生殖季節成熟親魚胸鰭條上出現珠星。
大型經濟魚類,最重達70市斤,生長迅速,3年魚可達近10市斤。肉質佳,產量高,為我國優良的飼養魚類。
分布廣,自華南至東北部產此魚。

鯉科鯉科

其他常見的鯉科魚

•Barbs(Barbusspp.,etc.)

鯉魚(Cyprinusspp.,etc.)

◦Carassiuscarassius-黑鯽

◦Carassiusauratus-金魚

◦Cyprinuscarpio-錦鯉

•Chubs(Gilaspp.,etc.)

•Danionins(Danio,Devariospp.etc.)

◦Daniorerio-斑馬魚

•Rasboras(Boraras,Rasbora,Trigonostigmaspp.)

•Roach(Rutilusspp.)

dace(variousLeuciscus,Rhinichthys,etc)

生理特徵

鯉科魚類在鰾和內耳之間以可活動的小骨骼“魏氏小骨”相連結,作用是傳遞聲音,魏氏小骨與脊椎骨相連的構造又被稱為“韋伯氏器”,可以傳遞魚鰾所放大的聲音振動,到腦部來判讀。因此水中的任何聲音(傳輸速度較空氣快四倍)被魚鰾接受到後,即會迅速擴大傳到內耳去。因為具有敏銳的聽覺,即使在較混濁、視線不佳的水域,鯉科魚類亦能適應生存。

鯉科鯉科

大多數鯉科魚類將卵產在底床,也有一些種類產卵的方式很特殊,像鰟鮍會將卵產在淡水蚌殼內,其母魚具有一長長的產卵管,可以伸入蚌的鰓腔中,公魚則在蚌的出入水管中排精,以便精子進入授精。

養殖

草魚、青魚、鰱魚和鱅四種鯉科魚類,是中國自古以來農家魚塘中主要的養殖魚種,故有“中國的四大家魚”之稱。在廿世紀初,台灣即從中國大陸引進養殖,成為本地早期湖泊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種類。由於它們的食性不同,如草魚吃底藻或水草,鰱魚濾食浮游植物,青魚吃螺螄,鱅吃浮遊動物,所以可以混養在一起。這四種魚的體型都可以長的很大,因此成為各水庫風景區餐廳“活魚多吃”的主要魚種。至於一般人熟悉的鯉魚鯽魚反倒不是四大家魚的成員。

一般人熟悉的金魚和錦鯉亦屬鯉科,但卻是長期利用人工育種的方式,特別挑選體型及體色佳,又耐低溫的鯉、鯽、鰍等種類交配而來。它們是中國及

鯉科鯉科

日本等地普遍常見的庭園水池觀賞魚類。尤其是錦鯉,體型大但個性溫順易於馴養、壽命長、體態優雅、體色變化多樣,所以常常有錦鯉鑑賞大賽,得獎魚隻身價往往不凡,因此贏得“遊動的寶石”的美稱。

生活習性

鯉科鯉科

鯉科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科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科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科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係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處於半休眠停食狀態,體內脂肪一冬天消耗殆盡,春季一到,便急於攝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補充。深秋時節,冬季臨近,為了積累脂肪,也會出現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餌料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科,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春季過後,隨著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里,鯉科都以素食為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七彩的錦鯉

鯉科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並不是說它的活動區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游”。鯉科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決定的。

喜草習性各種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種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魚類可以在這裡攝取到豐盛食物。水草茂盛處又是魚類絕佳的排卵產床,每年春天繁殖季節,這類地方都是魚兒的聚集之所。

頂流習性一個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為塘內魚兒帶來大量新鮮餌物,而且進出水處又有較高的溶氧度,是魚兒覓食攝氧的理想去處。所謂“順風的旗,頂水的魚”,道理就在於此。

鯉科鯉科

逐波習性水域寬闊的池塘,一遇風天,水面往往掀起較大風浪,風浪推動表層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積聚於下風口處,這些餌物又被浪頭打入水中,這一帶於是成了魚類的天然覓食場。波興浪涌之處,水體溶氧度肯定就高(這與高密度養魚池的增氧機道理相同)。基於上述兩條,魚兒便養成了隨波逐浪趨下風的生活習性。

向暖習性在自然水體溫度較低時,很明顯各類魚都喜歡到向陽的水域活動覓食,很少到大片陰坡一側和濃蔭蔽日的水區活動,也不會長時間在水溫較低的深水處呆著不動。初春與晚秋,背風向陽的淺水處白天在日照下較為溫暖,魚兒愛到此處來游大覓食。而早晚夜間溫差大,淺水處水溫亦下降快、降幅大,魚兒便通常要龜縮到水體相對溫暖的深水區去。隨著晝與夜水面溫度的升降,魚兒也會隨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溫季節里,早、晚、夜間淺水區涼爽宜人、魚喜趨之。而白天隨著氣溫水溫升高,魚兒則逐漸移向深水處。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的盛夏正午,魚兒一般在池塘最深處龜縮不動。若循以上規律“找魚”,基本便可覓其蹤跡。

合群習性除鯰魚、黑魚以外,大多數魚類喜群居。“魚貫而行”、“過江之鯽’”等成語就說明了這種習性。鯉科亦如此,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習慣決定的,另外魚類集群而動,也是出於防避敵害的一種天性與本能。

鯉科鯉科

趨氧、趨靜習性自然水體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當其降至不足1毫克時,就會引起多數魚類停止攝食、“浮頭”,甚至死亡。鯽魚、鯰魚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對強一些,鯉科則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氣一是來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個來自水面空氣。無風天氣溶氧慢,波浪大則溶氧情況好。哪一處缺氧,魚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轉移。這就是魚喜草、喜流、喜波、喜淺灘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氣壓低,天氣發悶,魚不咬鉤;大雨剛歇天放晴,魚則“瘋咬”;上風頭死水區魚不愛咬,下風處波興浪涌,魚十分活躍;肥水塘如有外來新鮮水注人口,那裡是釣魚黃金帶。…··所有這些現象說明的都是一個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魚兒趨之若鶩。此外喜靜也是魚類明顯的特徵之一,鯉科也不例外。魚類聽覺發達,對聲響尤其是一些突如其來、生疏的高強度聲響極為敏感,聽到後迅速轉移遠離聲源。當然魚類避聲僅是一般而言,它們對某些自然聲響——如瀑布聲、風浪聲、流水聲、淘米洗菜聲、昆蟲落水聲等非但不懼怕,反而很喜歡。若是高密度精養池塘,那么拋撒顆粒飼料的聲音甚至會使魚兒爭相聚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