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鰭鱊

大鰭鱊

魚類,屬鯉形目、鯉科、鱊亞科。分布廣泛,在淺水湖泊內數量較多。體扁而薄,呈卵圓形。口亞下位,略呈馬蹄形。口角須極短。側線完全,側線鱗35~39枚。背鰭和臀鰭均具粗壯硬刺,背鰭具分枝鰭條15~18根。最大體長可達170mm,是鱊亞科魚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

基本信息

識別特徵

發情的大鰭鱊雄魚 發情的大鰭鱊雄魚

標準長為體高的5.5-10.0倍,為頭長的3.3—5.5倍,為尾柄長的4.4-5.1倍,為尾柄高的9.0-13.5倍。頭長為吻長的2.1一4.6倍,為眼徑的4.0—7.8倍,為眼間距的3.2—4.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0—2.6倍。體長形,頭扁平,背鰭後身體逐漸側扁。吻扁圓。口亞下位,口裂寬闊。上頜略長於下頜,上、下頜及齶骨均具絨毛狀細齒。唇厚,上下唇聯合於口角處,唇後溝不連續。須4對,均較長。上頜須末端超過胸鰭。外側頦須可達胸鰭基。眼中等大,位於頭背側,眼間寬較平坦。鼻孔分離,後鼻孔距眼前緣較距前鼻孔為遠。鰓孔大,左右鰓膜聯合但不與峽部相連。背鰭刺較弱,後緣光滑無鋸齒。胸鰭刺發達,長於背鰭刺,前緣具小鋸齒。後緣具粗鋸齒。腹鰭扇形,末端遠不及臀鰭起點。脂鰭甚長,約為臀鰭基的3倍,其起點接近背鰭,末端不游離,與尾鰭基相連處為缺刻。尾鰭凹彤,上葉稍長於下葉。肛門近腹鰭基部,而遠離臀鰭起點。體裸露無鱗。側線平直。體側灰黑色,側線以上體色較深。腹面白色。部分個體體側具深褐色斑點。大鰭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鱊類原生觀賞魚。

生活習性

生活於緩流或靜水水草叢生的水體中。多在江河流水,底質多礫石的環境中生活,也出現於溝渠、溪流上游。雜食性,以高等水生植物的葉片和藻類為主食。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如水生昆蟲成蟲及其幼蟲、螺、蚌、蝦、蟹為食,也食小魚。多在夜間覓食,無明顯季節變化。嘉陵江的個體1齡體重約30g,3齡體重約119g,5齡體重約280g。雄性體重30g,雌性約100g以上即達性成熟。4~6月繁殖。繁殖期間雄魚在吻端及眼眶上緣有珠星;雌魚有一長的灰色產卵管,產卵於蚌類的鰓瓣中。 卵橢圓。

種群分布

分布於朝鮮以及自廣東、安徽直至東北黑龍江流域等,多見於水草叢生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