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魚

銅魚

銅魚Coreius heterokon (Bleeker)屬鯉形目,鯉科,魚句 亞科,銅魚屬。地方名:金鰍、水密子、尖頭棒、麻花魚、銅線、芝麻魚、長江銅魚。銅魚是長江流域上游的重要經濟魚類,是大眾喜愛的上等魚,地方風味菜餚有豆瓣魚、紅燒魚等。江蘇靖江一帶賓館飯店也將其作為高檔魚用於筵席,俗稱黃道士,需求量較大。近年來,銅魚自然資源總體呈下降趨勢,表現為捕獲個體變小,產量下降。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編號:

6099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亞科 鮈亞科
拉丁亞科 Gobioninae
中文屬名 銅魚屬
拉丁屬名 Coreius
拉丁種名 heterodon
定名人 (Bleeker)
年代 1865
中文名 銅魚
ogenus Gobio
原始文獻 Neder,Tijd,Dierk,2,26,1865
模式產地 中國
俗名 金鰍 ,出水爛, 尖頭 ,銅錢魚
生境 乾支流流水
類型 4
國內分布 長江水系 ,和, 黃河水系
資料來源 中國鯉科魚類志[下卷],503-504, 水生生物學 集,(2),84,中國系統鯉類志,63,黃河 漁業生物學基礎 初步調查報告

俗稱

銅魚銅魚

尖頭、水密子、尖頭棒、尖頭水密子、退鰍、假肥

沱、麻花魚、桔棒、竹魚、黃道士、銅錢扣、金鰍。

形態特徵

體細長,前端圓棒狀,後端稍側扁。頭小,錐形;眼細小;口下位,狹小呈馬蹄形;頭長為口寬的7-9倍。下咽齒末端稍呈鉤狀;須1對,末端超過眼後緣。胸鰭後伸不達腹鰭起點。體呈黃銅色,各鰭淺黃色。

生態習性

銅魚銅魚

銅魚棲息於江河流水環境的下層,習慣於集群游弋,通常一個群體由幾十到幾百個體組成。冬季至深水河槽或深潭的岩石間隙越冬。性成熟年齡為2-3齡,生殖期為4-6月,多在水流湍急的江段繁殖,受精卵隨江水漂流發育,懷卵量為2-20萬粒。銅魚的攝食強度很大,腸管常充滿食物。其食物組成主要為淡水殼菜、蜆、螺螄及軟體動物等,其次是高等植物碎片和某些硅藻,屬於雜食性魚類。其魚苗和幼魚吞食其它魚的魚苗,性極饕餮,為家魚苗的大敵害之一。

主要分布

銅魚多見於長江流域的乾支流和有流水灌注的湖泊中;靜水湖泊中較為少見。

種群分布

銅魚銅魚

黃河產的北方銅魚(Coreius septentrionalis)俗稱:鴿子魚,尖嘴水密子,英文名:Northern bronze gudgeon 。與普通銅魚的區別為口較寬,頭長為口寬的6倍以下;下咽齒末端斜切。它們的生活習性與普通銅魚相似,但分布僅限於黃河。

銅魚銅魚

長江中另一種圓口銅魚(Coreius guichenoti)俗稱:肥沱,方頭水密子,英文名:Largemouth bronze gudgeon 。其形態區別在於口寬闊,呈弧形;須長可達胸鰭基部。胸鰭後伸遠超過腹鰭基部。這種魚生活習性與銅魚相似,但主要分布於長江上游,而中游較少。

經濟價值

銅魚銅魚

銅魚生長迅速,在長江、黃河的天然產量很高,一般個體重0.5-1公斤,

最大者達3.5-4公斤。在長江上游、漢水中游及黃河流域的清遠一帶產量極其豐富,為一重要經濟魚類。銅魚肉質細嫩,味腴美,體內富含脂肪,骨刺較少,因而列為上等魚品。特別在黃河流域,鴿子魚久負盛名,當地視為一種珍貴特產魚品。銅魚每年產卵成群進入支流覓食肥育,8-9月逐漸回到幹流或在支流尋找越冬場所,此時銅魚最為肥壯,漁民常稱為“退鰍”。

生物特性

分布

銅魚主要分布於長江水系的乾支流和通江湖泊,靜水湖泊中較為少見,多在金沙江下游及朗江、嘉陵江、烏江等支流中,尤以長江上游數量較多,黃河水系也有分布。每年春秋兩季為捕撈期,下游在7-8月則可捕獲當年的幼魚。

食性

銅魚是喜歡生活在流水中的底棲性魚類,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食物組成隨棲息環境和季節不同而有差異。魚苗、幼魚階段以浮遊動物、搖蚊幼蟲、昆蟲幼蟲等為食,也捕食其它魚苗。成魚階段主要攝食底棲軟體動物,兼食高等植物碎片、藤類和植物種子等。

生長

因生長環境、年齡段不同,銅魚生長有差異,一般1齡體長192-232毫米、體重110-225克;2齡體長235-270毫米、體重230-450克;3齡體長280-350毫米、體重450-600克。

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主要採取在常規魚養殖池塘中混養方式進行。一般每畝套養40尾左右,產量18-20千克,每畝增加產值350-400元,利潤250-300元。主要養殖技術如下。

養殖條件

養殖池塘長方形,沙壤底質,單口面積5畝,深2.5米,坡比1:3,水源良好。如果能利用長江水,並且可以直接利用長江潮汐自動進行排灌的池塘最理想。

準備工作

6月初排乾池水後用1000千克生石灰化漿進行全池潑灑消毒。1天后注水,注水時用篩絹過濾,防止野雜魚苗、卵進入。注水後,施用糞肥500千克/畝,培養餌料生物,以後根據水質狀況用尿素或磷肥追肥,調節水色為黃綠色或黃褐色。

幼魚採集

台灣銅魚台灣銅魚

銅魚幼魚在靖江江段的捕獲期7-12月,要求就近養殖採集。力求幼魚在網時間短,外觀健康無外傷,運動活潑,逆水力強。起捕、運輸、放養過程儘量不離水。此期間採集到的銅魚幼魚規格以20-30克/尾居多,也有規格10克以下的和50克以上的。

幼魚放養

採取在常規魚種池和成魚池套放銅魚幼魚的方式養殖銅魚的,對常規魚的放養作必要的調整;常規魚魚種投放量控制在100千克以內,不放鯉魚和青魚等魚類。常規魚育種池的夏花放養量不超過1萬尾。銅魚幼魚每畝投放量:規格20-30克/尾,放40尾;規格50克/尾以上,放20-30尾。

餌料投餵

按飼養家魚進行常規投喂,同時投放螺螄、河蚌活體,供其捕食。5月起增加動物性飼料投喂,每3-5天投餵1次,每畝每次投餵螺螄或河蚌肉1-2千克。

水質調節

銅魚銅魚

自然界,銅魚生活在流水環境中,因此需要較高溶氧,能利用長江潮汐排灌的,6-9月每天通過潮汐自動換水20%左右,保持養殖水體溶氧豐富,如果是靜水池塘,配備增氧機經常增氧,保持水中溶氧5毫克/升以上。每15-20天用生石灰一次,調節pH值,使水體保持弱鹼性。每月使用微生物製劑1次,降解水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保持良好水質環境。

日常管理

早、中、晚巡塘,觀察水色、魚類攝食、活動情況,監測溶氧變化。

營養價值

銅魚含肉率為68.13%;肌肉中水分含量為69.58%;肌肉干物質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鈣、磷的含量分別為72.98%、17.10%、5.14%、0.64%、1.14%;胺基酸含量為62.27g/100g乾物質;必需胺基酸與總胺基酸的比值為42.90%,必需胺基酸與非必需胺基酸的比值為75.12%,鮮味胺基酸與總胺基酸的比值為44.05%;必需胺基酸指數為71.3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