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曲牌介紹1、四開板四開板是京東大鼓開頭四句的唱腔。曲調高亢有力,由四個樂句組成,落音分為:i、5、4、1,四句中間不加過門,一氣呵成。2、金鉤調金鉤調曲調激昂高亢,常接在四開板後面使用,演唱時要保持一定的力度。由兩個樂句組成,落音分別為:5、1,兩句間加一個類似學舌的過門。3、雙柔調雙柔調敘述性比較強,往往用於對話或描繪景物。由兩個樂句組成,落音分別為:4、5,兩句間加類似學舌的過門,視情況也可不加。4、雙柔斷開與雙柔調基本相同,只是上一句的甩腔演員不唱用樂隊演奏。5、雙高調雙柔調是和表達高昂的激情和讚頌的詞句內容。由兩個樂句組成,落音分別為:i、1,兩句之間無過門。6、拉腔拉腔適用於敘述、數板。曲調跳動不大,常用在雙柔調、上音下合、流水調之後,做一各自然段的收尾。由兩個樂句組成,落音句為:1,中間位無過門。7、流水流水類似單弦的數唱,半說半唱不用拖腔,可以反覆,適於敘述。由上下句組成,中間無過門,落音分別為:6、5。8、重疊句適用於敘述。特點是下句重複一遍,即由一個上句和兩個下句組成。落音分別為:1、5、1。

基本信息

主要簡介

流行-發展區域

京東大鼓三弦
京東大鼓流行於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的部分地區。在不同時期和地方有過不司的稱謂,先後有京東怯大鼓、 樂停調平谷調大鼓、平谷調、樂亭調大鼓、四平調大鼓、樂亭大鼓(與流行於河北唐山一帶的樂亭大鼓名同實異)、鐵片大鼓、鐵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十數個名稱。其中尤其樂亭調大鼓在河北成名時間久長。

方式-基本信息

京東大鼓的主要樂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挾銅板,右手擊鼓外,伴奏樂器主要是三弦。由於伴奏及曲調簡單,演出
全憑演員的演唱功夫和擊鼓技巧。因此易學也易記,故使京東大鼓在津演唱十分普及。特別是七八十年代,天津的民眾文化相當普及,京東大鼓時常作為一種文藝匯演的表演項目。尤其是印刷工人董湘昆的演唱,聲情並茂,質樸無華,並常常自編自演一些曲目,深受天津廣大民眾的歡迎。

歷史溯源

清門五奎

京東大鼓起源於京東三河、寶坻、香河一帶的農村。據藝人祖譜及口碑資料,早在清乾隆中葉.河北省南皮縣賈九堡村木板大鼓名家李文通(一說山東人,名尚志,綽號弦子李)從家鄉逃荒來京東行藝.他吸收了京東廣為流行的民歌小調“靠山調”,豐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增加了京東鄉音,很受當地民眾歡迎,因他的演唱講求韻味,人稱這種京東風味的木板大鼓為“小口”木板大鼓,李在行藝中收徒張百奎(河間人)、曹占奎(大城人)、李振奎(義子)、崔登奎和鄧殿奎,世稱“清門五奎”,其中以鄧殿奎(一說鄧連奎)最為有名。

鄧殿奎

鄧殿奎,原名不詳,殿奎系拜師學藝後之藝名,香河縣劉宋鎮人,後遷居馬廠,生卒年不詳,世傳1754年在世。相傳他有“三鋼”,即鋼性子、鋼嗓子鋼板。他喜歡唱民歌,尤愛唱《放風箏》。鄧繼承乃師的創造精神,改革木板大鼓“小口”派唱法,將一板一眼的單一板式改為“慢板”、“平板”、“垛板”等多種演唱板式,並吸收了京劇西皮“快板”唱腔,用在《華容道》、《古城會》等段子的結尾處演唱,名之為“二簧柳兒”(京劇在河北稱二簧)。他演唱“二簧柳兒”時,仍用木板擊節,而在演唱其它板式唱腔時,則用鋼(鐵)板替代木板擊節,這些改革得到師父讚賞及聽眾首肯,新腔很快流行開來。這種新腔在北京演唱時,因是京東鄉音,故被京城人稱做京東怯大鼓

京東大鼓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形成於天津。它是劉文斌等藝人在以寶坻區縣方音演唱平谷調的基礎上,吸收河北民歌《妓女告狀》及落腔調的鏇律而形成的。它曾名樂亭大鼓。

劉文斌

建國前,在諸多京東大鼓藝人中,劉文斌的風格最突出,影響最大。他除演唱大書外,還移植了《武家坡》、《拆西廂》、《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諸葛亮押寶》等短篇唱段。通過演唱短段,對京東大鼓的板式和唱腔做了進一步加工。他的演唱通俗幽默,平易無華,吐字清楚,明白如話,頗為一般市民觀眾、特別是家庭婦女所喜愛。但當時仍使用“大鼓”、“雜曲”、“樂亭調”、“樂亭大鼓”等名稱,直到1935年正式定名為“京東大鼓”。不過,由於他的行腔板眼均不甚考究;所唱鼓詞,文字也較粗糙,20世紀40年代末期,該曲種已日趨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業餘演員董湘昆繼承了劉文斌的演唱藝術,並在劉文賦唱腔特色的基礎上,將寶坻區方音改用京音,進一步加工、規範唱腔,不斷創作出適應時代的新曲目,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董湘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60年代至70年代,京東大鼓音樂出現了高峰期,其曲種的影響也遍全國各地。

表演形式

京東大鼓的表演形式,最初為木板擊節,後改為鐵片、銅板。演唱者右手擊書鼓,左手擊板站立演唱;弦師彈大三弦伴奏。後又加入揚琴伴奏。三弦伴奏及三弦加揚琴伴奏兩種形式並存。唱腔為板腔體,常用板式有[頭板]、[二板]、[快板]和[鎖板]。
京東大鼓的演唱形式與鐵片大鼓單琴大鼓基本相同。過去,在撂地說書階段,曾有一種自彈自唱的演唱形式,

演員坐抱三弦,邊彈邊唱,其右腳踩一鼓楗擊鼓(以矮鼓架支撐,置於地上),左腿上綁一“節子板”(五塊板兒),以司節奏。頗能招攬觀眾。
京東大鼓唱詞的基本格式為七字句(二、二、三),但句首常加三字頭,句中也常嵌字、詞及短語,句尾常加“哪”、“啊”等虛字。其短篇唱段多由八落或十落組成,一般為數十句唱詞。
京東大鼓形成初期,主要在小型曲藝演出場所演唱,曲目以大書為主。20世紀30年代初,劉文斌在天津商業電台播演《劉公案》,極受廣大民眾歡迎。京東大鼓的影響也因之日趨擴大,逐漸傳播到北京、唐山等地。

長篇書目

京東大鼓早期主要在農村演出,演出方式為趕廟會、趕堂會和說“鄉檔子”。書目先是只唱不說的短篇,有《耗子告貓》、《王婆罵雞》、《郭巨埋兒》、《楊八姐遊春》、《七子八婿滿床笏》、《游湖借傘》、《湘子上壽》、《下揚州》、《拆西廂》、《大西廂》、《爭燈》、《鞭打蘆花》、《小姑賢》、《小姑娘》、《藍橋會》、《朱買臣休妻》、《白蛇傳》 、《華容道》、《古城會》、《草船借箭》等。後來增加了說唱相間的中篇書,如《響馬傳》、《絲絨計》、《包公出世》、《海公案》、《王定保借當》、《回杯記》、《葛紅霞掃北》、《五毒傳》、《書囊記》、《石蘭傳》、《劉公案》、《十粒金丹》等。至清末民初進入城市書館後,發展起來的長篇大書,有《大八義》、《小八義》、《包公案》 、《施公案》、《楊家將》 、《呼家將》、《薛家將》、《雙合印》、《反唐》、《回杯記》,《曹家將》、《羅家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創作演出了一些新書目,除配合各個時期政治宣傳編演的一些短篇書目外,還上演了《白毛女》、《劉胡蘭》、《新夸夫》、《小二黑結婚》、《楊靖宇》、《奪印》、《平原槍聲》、《林海雪原》、《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連心鎖》、《新兒女英雄傳》等中長篇書目。1956年河北省文化局曲藝工作組邀請老藝人魏西庚到省會保定抄錄了他的拿手書目《西唐傳》、《破孟州》、《綠牡丹》、《雙合印》、《粉妝樓》的書詞。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京東大鼓在城市逐漸衰微,但在鄉村仍較活躍。“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受到影響。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鄉村又出現不同程度的復甦。

唱腔音樂

京東大鼓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音樂,其雛形出現於清代末年,流行於北京以東地區。藝人張瘸老來天津演唱後,在津收徒傳藝,使這一曲調在津傳唱,但當時尚無京東大鼓名稱,曲調也未定型。
早期的特點是用“怯”音演唱,字少腔多,並伴以鐵片擊節。開板“未開書,我先表這頭一回……”一唱就是十多分鐘。由於節奏緩慢,經常是未等唱完,觀眾就已散去。在津藝人劉文斌等向其他曲種學習,對唱腔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他們引用民歌《廟門開》的鏇律,融合落腔調與平谷調的音樂,改變了開板慢、腔長的演唱方式,完善了“十三咳”的唱腔,創作出與原型大不相同的新曲調,這就是京東大鼓的基本唱腔,它於二十世紀20年代中期在天津定型。其唱腔音樂的調式有兩種說法:宮調式徵調式,從曲譜分析,調式交替是該曲種音樂的特點,主調式應為徵調式。
京東大鼓音樂經常出現4音,並形成了類似於“清角為宮”的調性轉換,但多為一兩句,沒有構成整段的轉調。在舞台實踐中弦師仍視三弦外弦的空弦為l,故可視為色彩性的調性變化。
京東大鼓的前奏,起初比較簡單。後來有所發展,建國後發展尤大,曲調豐富多了,色彩也更鮮明了,並且有離調的傾向。

唱腔介紹

京東大鼓是板腔體曲種,[起腔]是它的基本唱腔

起腔

“起腔”為四樂句,是起承轉合式曲調。板起板落。四個樂句的落音為1、5、2(或4、6)、1,是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七聲宮調式。第三句有向上四度離調的傾向。“起腔”多用於唱段開始以“起腔”為基礎,又形成了“平腔”。

平腔

“平腔”是京東大鼓用於敘事的核心唱腔。它大致分兩類:一類為四樂句,是顛倒[起腔]四句鏇律的順序,稍加變化而成:“平腔”的第一句來自[起腔]的第三句,“平腔”的第二樂句為“起腔”的第二樂句,“平腔”的第三樂句來自“起腔”的第一樂句,“平腔”的第四樂句為“起腔”的第四樂句。因而,“平腔”也是板起板落,四句落音分別為4、5、l、1。由於第二樂句來自“起腔”的第一樂句,故沒有“轉”的功能。四個樂句呈複合上下句結構。這樣變化的結果,使前兩句鏇律有向上四度宮調進行的傾向。

插入腔

京東大鼓還有個插入腔“十三咳”,常用來抒情。在一個唱段中一般只用一到兩次,多用在一落的結尾處。“十三咳”共兩句,均為長腔。

主要藝人

鄧殿奎

京東大鼓鼓曲老藝人
涪嘉莊年間(1770年前後)京東怯大鼓崛起。鄧殿奎以遠祖青雲峰、近祖李文通排出師門字輩:“青、文、奎、連、永、寶、景、懷、玉、成”,收徒傳藝。尤在香河、寶坻、薊縣、三河一帶收徒甚多,首傳之得意門徒為陳連登。陳又傳寶坻縣朱家鋪鄒永山,鄒再傳邳家鋪于氏兄弟於七和於九(於寶慶)。經幾代傳人的努力,使京東怯大鼓在唱詞和唱腔等方面均有很大改進,其間,以於七的貢獻較為卓著。

於七,本名不詳,大約活躍於鹹豐同治光緒年間(約1851——1909),原是讀書人,後因仕途不通而隨其弟於九“下海”說書。他對傳統書詞進行修訂整理,又廣泛吸收民歌小調的音樂素材,特別是吸收了京東南部香河、寶坻、安次一帶流行的田歌,豐富了京東怯大鼓的唱腔。這種田歌系農夫下田勞作間歇時,集在一起擊打農具即興編唱的民歌,稱“樂樂停停”,或“樂停調”,又作“樂亭調”。一般是四句一番,唱樂了即停。這種吸收田歌后創製的新腔影響面廣,仿效者眾,於七也很快成了京東一帶名聲最大的鼓書藝人。

張增德

與此同時,寶坻縣樂亭調大鼓藝人張增德(外號張瘸老、張鐵板),也吸收了被稱為“地頭調”的“樂樂停停調”演出。他的拿手書目為《拆西廂》、《劉伶醉酒》、《洞賓採藥》。經他革新的唱腔較之原腔曲調緩慢,如開腔演唱的第一個唱句“未開書我先表這頭一回哎咳”,一個長拖腔可達十餘板,後人稱之為“十三咳”。

王憲章

稍晚於於七的梅門傳人王憲章,亦以演唱樂亭調著稱,當時京東民眾稱唱大鼓書最好的屬“南於七,北憲章”。後輩藝人也稱“南於七、北憲章”是樂亭調大鼓最有貢獻的前輩。

同時,京東怯大鼓流行範圍日廣,成為流行河北北部承德、廊坊張家口保定滄州及唐山部分縣份,甚至京津大埠和東北地區的大曲種,其別名也逐漸多起來。1880年王憲章去東北演出,所唱之京東怯大鼓以其家鄉定名為平谷調大鼓。在東北廣收弟子,回鄉後又收弟子,並稱所演為“平谷調”,到晚年他去北京演出時,也稱之為樂亭調大鼓。

陳善術

藝名陳懷德,1911年生於本市新集鎮大掠馬村。三河市民間藝人,以演唱京東大鼓和樂亭大鼓(本市人稱“平谷調”亦稱“鐵片大鼓”和“京東怯大鼓”);是京東大鼓農村派代表人物。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河北省三河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陳善術自幼酷愛大鼓書。每逢集市廟會便到書場邊聽邊學,回家後便私下仿之。自己沒有梨花板(大鼓書板)便用農具耠子頭砸制而代。年至20歲左右,即能說長篇大書《楊家將》、《劉公案》、《五龍傳》等書。因其祖母反對,從藝大鼓書職業一直未能如願。
1932年,其祖母去世,陳善術帶藝拜鼓曲“青門”藝人張明奎為師。出徒侯在京東東北各地賣藝乞生。經常與其叔叔魏永富(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魏喜奎的父親,故魏喜奎稱其為師兄)搭夥合作。在東北時,曾與“軋關東”亦稱“浪劉”的劉金山同下書場,得到大鼓名家王憲章(平穀人,素有南於七北憲章之稱的鼓王)的好評。
建國後,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魏喜奎三次下書邀他進京從藝,只因種種原因終未去成。1960年,加入遼寧省黑山縣曲藝團,後因身體欠佳回鄉修養至此便邊務農邊在附近鄉村演唱。1984年,三河市舉辦全市文藝匯演,年已七十多歲的陳善術演唱了其拿手的唱段《華容道》,行腔吐字、氣質身段等均不減當年,受到觀眾極大稱讚。
陳善術從事大鼓書藝術幾十年,演唱過眾多曲目,長篇有:《楊家將》、《小隋唐》、《劉公案》、《康熙私訪》、《五龍傳》、《水牢金印》等近十部。短篇有:《華容道》、《草船借箭》、《戰長沙》、《武家坡》、《劉雲打母》、《寶玉探病》等幾十段。自創曲目有:《勸地主低頭》、《軍民合體抗戰》、《炮打永定門》等。

主要歷程

京東大鼓表演
1930年,唐山人劉俊海以平谷調大鼓之名灌制唱片《鞭打蘆花》、《紅月娥做夢》、《情人頂嘴》、《藍橋會》等十一張。平谷縣張士誠在天津演唱此曲種,灌制唱片時,也稱“平谷調”,後到北京演出時,又稱“樂亭調”。張永德(黑張、蓋京東)在承禧地區演唱,初稱“四平調大鼓”,後又掛牌“樂亭大鼓”,其徒鐘響鳴久在承德演出,稱所演為“樂亭大鼓”。

民國二十二年(1933),於七之徒香河縣獨立莊樂亭調藝人於景元在天津仁昌電台演播《石蘭傳》時,將京東怯大鼓去掉“怯”字,稱為“京東大鼓”。

清末以降,許多河北籍在北京成名的藝人,如侯五德楊才得、傅士亭、張士誠、張新泉、石金榮、王佩臣、李興海等都是以相同的表演形式演唱相同的曲調,且均稱所唱為樂亭調大鼓或樂亭大鼓,亦有因用鐵片擊節伴奏而稱鐵片大鼓的。在承德和京郊還稱過樂腔調(又作落腔調),或因四人分別持三弦二胡、洋琴等樂器伴奏,一人擊鼓板站立演唱而稱為五音大鼓。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成名的三河縣人陳懷德及寶坻縣人魏西庚,在演唱上各有千秋,所唱又被稱為“落腔調”,分別被稱為“陳派”和“魏派”。他們二人均以巧唱俏唱著稱,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樂亭調大鼓演員多宗此兩派,尤以魏派流行更廣。魏酉庚是張增德弟子,他於1937年後在天津仁昌、中華電台演播時.與劉文斌、齊文周被稱為京東大鼓的“三桿大旗”。與魏西庚的演唱不同的是,劉文斌和齊文周在唱腔上宗法張增德,以“十三咳”見長。

民國十四年(1925)四月,北京中華印書局出版的第三版樂亭調大鼓唱本有《馬前潑水》、《關王廟》、《玉堂春》,《王定保借當》(中篇)、《紅月娥做夢》、《鞭打蘆花》等多種。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後,上述多種名稱即漸次統稱為樂亭調大鼓了。

京東大鼓表演《勸夫參軍》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京東大鼓有了女藝人,城市裡女藝人更多一些,且大都在坤書館演唱,知名度較高的有王佩臣等。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京東大鼓藝人編演宣傳抗日救國的段子,有的藝人還投身革命。1939年冬,中共青(龍)平(泉)縣委即派地下工作者、京東大鼓藝人彭友全從董家口出關,以賣藝為名宣傳抗日。相繼還有劉漢臣(化名金福臣)、邢海洲、張閣雲、胡成(又名胡玉生,外號胡瞎子)、劉幼軍(綽號卯金刀)等京東大鼓藝人探寬城的峪耳崖、亮甲台、東川、山泉灣子、大地、鏵頭一帶,以行藝作掩護,發動民眾,宣傳抗日。幾個月里,在三十多個村子建立了保國會,會員達千名以上。

1938年,三河縣京東大鼓青年藝人康福元參加冀東十四分區五十三團宣傳隊,自編自演了許多宣傳抗日的書段。抗戰勝利後,他又編演了許多配合解放戰爭的新書目,如《打死胡歪嘴,嚇跑姜子亭》、《勸夫參軍》等。1945年,張家口京東大鼓藝人龍鐵山編演的《解放張家口》,曾被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將曲率印發全區,為眾多民間藝人傳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京東大鼓得到空前發展,許多新演員成長起來。寶坻縣的高函,三河縣的陳懷德、王芳、康福元,薊縣的魏寶華,承德胡德江葉連春,香河的趙學勤,雄縣的王艷秋(女),安次的王臨風,張家口的劉富增等是這一時期的知名藝人。眾多藝人積極參加舊書目的改革及新曲目的創作和演出。承德的鐘響鳴在熱河人民廣播電台連續演播中、長篇新書目《楊靖宇殉國》、《洋鐵桶的故事》和《新兒女英雄傳》等。參加1958年河北省首屆曲藝會演的樂亭調大鼓演員有安大有、石子玉、劉富增、康福元、魏寶華等。劉富增和康福元還獲得演員三等獎;魏西庚參加大會並作了示範演出,獲老藝人榮譽獎。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老藝人劉文斌在電台演播過中篇新書《白毛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的傳人、天津市業餘演員董湘昆以國語革新演唱,並在三弦伴奏的基礎上,加上了揚琴伴奏,所唱書段《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風靡一時,影響很大,河北省的許多文藝宣傳隊及其青年演員竟相仿效,遂使這種以國語演唱的新的京東大鼓空前普及。

2009年4月28日,三河市崔繼昌應邀到中央民族大學講演京東大鼓,成為京東大鼓走上大學講堂第一人。

崔繼昌在中央民族大學講演京東大鼓崔繼昌在中央民族大學講演京東大鼓

美國紐約時間2月19日晚上7點30分。中國蒲公英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新春音樂會,準時拉開維幕,當節目演到第十三個的時候,劇場氣氛抖然熱鬧起來。這個節目是中國兒童文化藝促進會、中國河北省曲藝家協會、中國河北廊坊市京東大鼓藝術研究會選送的京東大鼓《話謎買賣》演唱者是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東大鼓傳承人、河北廊坊市京東大鼓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崔繼昌。
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演唱《話迷買賣》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演唱《話迷買賣》

奧地利時間8月12日19時,由奧地利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聯合主辦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夏季音樂會準時拉開了序幕。女主持人用流利中文說到:接下來的這個節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東大鼓。由京東大鼓傳承人崔繼昌表演,觀眾給予了禮節性的掌聲。男主持人複述一遍後,京東大鼓代表性傳承人崔繼昌一身乳白色服裝,代表性傳承人的授帶左肩右挎,左手手端矮架書鼓,右手手拿三弦,雄赳赳氣昂昂走上場來,先放下左手矮架書鼓,再放下右手三弦,拿起兩副鴛鴦板,一副演唱京東大鼓特製書板,一副山東快書用板。他把書板綁在左腿膝下,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母指夾鼓鍵子,大母指和食指彈三弦,弦響鼓響板響三響一體奏完前奏開口就唱。剛唱兩句場內就史無前列地響起掌聲一致叫好。一段由崔征創作的京東大鼓《新勸人方》唱罷,場內頓時響起激烈掌聲。
崔繼昌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京東大鼓《新勸人方》2014年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音樂會介紹京東大鼓傳承人崔繼昌
至此,崔繼昌自2013年春將京東大鼓首次帶出國門,又梅開二度,將京東大鼓第一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成為兩次將京東大鼓帶出國門第一人。
崔繼昌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京東大鼓《新勸人方》崔繼昌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京東大鼓《新勸人方》

主要板式

京東大鼓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只有一板一眼一個板式。藝人常用速度變化及壓縮唱腔等手法,來彌補板式的單調。其伴奏樂器原來除鼓、板外,僅用一大三弦(弦式151),20世紀70年代增加了揚琴

伴奏音樂與唱腔同曲同度,大多為隨腔伴奏。唱腔伴奏較為舒緩,過門音樂則“緊弦密奏”,一慢一快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另外,三字頭後的墊頭多屬“學舌”性質,有時還著意模仿演唱者的歌聲。

文化瑰寶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