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曲種,清朝就有詩云:“五音齊奏帶箋簧,大鼓說書最擅場,野調無腔偏入妙,皆因子弟異尋常。”密雲蔡家窪的五音大鼓是現存演唱組合完整、伴奏樂器齊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間文化形態。

概述

五音大鼓五音大鼓

基本介紹

五音大鼓是一人持鼓板站立擊節,說唱相間表演,另四人分別操持三弦四胡、打琴(揚琴)、和瓦琴伴奏的說唱曲藝形式。其產生於清代乾隆年間的陪都承德,在承應為清陪都承德行宮提供娛樂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碰創融合的產物。在宮內稱“清音會”,後流入民間。之後又被藝人們帶到京南、天津、河北安次(廊坊)一帶。其中,傳到安次的五音大鼓在京津一帶發生變異一分為二,其中一支經河北省安次、興隆傳入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窪村保存至今。現已流傳100餘年。

五音介紹

五音大鼓的“五音”較為可靠的說法是:在奉調、四平調、柳子板、慢口梅花、二性板五個曲種中各取其中的一個曲調,融匯形成的一個獨立的曲藝品種。幾種曲調來回變換,音韻悅耳動聽。五音大鼓的唱詞和書目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詞曲用字用韻工整、合轍押韻琅琅上口,文學性很濃。書目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教化作用和娛樂功能。

代表性節目

代表性節目有:報母恩、水漫金山寺、新世紀新密雲等。密雲縣蔡家窪村五音大鼓使用的樂器歷史悠久,其中瓦琴、打琴更為珍貴。

說唱組合

現存的五音大鼓說唱組合是:齊殿章齊殿明賈雲明陳振泉李茂生五位老藝人。由於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衝擊、外來文明導致的審美方式的變化,加上五位老藝人年事已高和演奏技巧難度較大,後人繼承困難,造成五音大鼓的傳承危機。

樂器均是古董

樂器樂器

樂器介紹

伴奏“五音大鼓”說唱的六件樂器是三弦、四胡、打琴(揚琴)、瓦琴、書鼓、簡板。這幾件樂器可謂均是古董,都是從祖輩那兒傳下來的。密雲現在這5位老先生都是從七八歲或者十三四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師傅等學習彈奏的技巧,五音大鼓裡還有兩種特別的樂器,瓦琴和打琴。

特色樂器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瓦琴。瓦琴系拉弦樂器,是六種樂器中最獨特的、古老的,這個琴形如箏,但較小,長51厘米,有七根弦,琴底有一圓形發音孔。演奏時左手大指伸入琴底的發音孔,手掌托住琴,右手持弓擦弦發聲。文革中五件樂器均被沒收,文革後歸還時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修復後才得以使用。據考證可追溯到唐代。

蔡家窪的打琴也有近百年的歷史,打琴相傳是波斯阿拉伯一帶流傳的擊弦樂器,明清時傳入我國,已有150多年的歷史長期銷聲匿跡,外界不知真容。另外,三弦、書鼓和簡板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五音大鼓”的六件樂器參加了1998年底舉辦的北京市首屆民間藝術大展賽,獲得民間收藏一等獎。

僅存蔡家窪一脈

五音大鼓五音大鼓

密雲蔡家窪村五畝地自然村現存的五音大鼓演唱班組,由齊殿章(80歲,打琴)、齊殿明(74歲,四胡)兄弟和賈雲明(64歲,三弦)、陳振泉(64歲,瓦琴)、李茂生(60歲,鼓板說唱)五位老藝人構成。五音大鼓沒有曲譜,就靠口口相傳,從他們的口碑資料推算,五音大鼓在這裡紮根的歷史,應在100年左右。

名人資料

唱大鼓的共有五位老人:李茂生、陳振泉、賈雲明、齊殿章、齊殿明(齊殿章的弟弟)。以下是他們的部分資料:
姓名年齡分工受教育情況職業
李茂生57歲司鼓板說唱國中二年級首鋼密雲鐵礦工人(已退休)
陳振泉60歲瓦琴國中二年級密雲水泥廠工人(已退休)
賈雲明61歲三弦國中二年級農民
齊殿章77歲打琴(即揚琴)私塾兩年農民
齊殿明69歲四胡國小二年級農民
在正式演出時,他們一般都是按以上分工各司其職。但在平時的自娛自樂中,除了李茂生以外,齊殿章也能唱;而幾件樂器幾乎每人都會,所以有時也會交換樂器演奏。據幾位老人說,他們的技藝是從爺爺、父親那兒傳下來的。從他們能記事時起,最早的組合是齊賀升(齊殿章的爺爺)、齊國華(齊殿章的父親)、賈會青(賈雲明的爺爺)、陳朝穩(陳振泉的爺爺)、李進義(李茂生的父親),再往上有沒有,他們就不清楚了。

神秘獨特而

五音大鼓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一人使用鼓板擊節說唱,另有四人分操三弦、四胡、打琴(揚琴)和瓦琴專司伴奏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現存鼓書和鼓曲類曲藝形式中比較神秘、獨特而又珍貴的一種。說它神秘,是由於這種形式在過去的曲藝史料和相關傳說中僅知名目,但缺乏具體的文獻資料和遺存證明。所以,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編纂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暨藝術科研重點項目《中國曲藝志》和《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兩部大書的相關卷本《北京卷》和《河南卷》,都沒有作為獨立的曲種加以正面記載。長期銷聲匿跡,外界不知真容。誠如84歲高齡的北京琴書泰斗關學曾先生所言:“我從前只從前輩師傅那裡聽說過五音大鼓這個名字,卻不知具體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直到1998年在北京市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窪村五畝地自然村被正式發現,這個傳說中的曲藝品種,才得以顯其廬山真面目。期間雖有人稱北京南部的大興區見有此種形式的娛樂演出,但相關資訊並不十分明了。現存的仍將“鼓書”說唱和“鼓曲”演唱同時統一於一種形式之內的為數不多的曲藝形式。

說它獨特,是由於它乃現存的仍將“鼓書”說唱和“鼓曲”演唱同時統一於一種形式之內的為數不多的曲藝形式。因為,20世紀以來的絕大部分傳統“鼓書”在進入城市之後,基本上都轉向演唱短篇的抒情性“鼓曲”即變為“唱曲”了,傳統說唱相間表演的長篇連回敘事性“鼓書”即“說書”型節目,大多趨於式微。密雲蔡家窪五畝地自然村的五音大鼓和流行河北唐山一帶的樂亭大鼓是少數尚且葆有這種傳統的曲藝形式。同時,從音樂唱腔到伴奏樂器的構成來看,五音大鼓與北方同類的曲藝形式有較大不同。

一般北方“鼓書”或者“鼓曲”的唱腔音樂,多屬一種基本唱腔進行多種板式的變化運用。而五音大鼓的唱腔音樂,由所謂的【四平調】、【奉調】、【柳子板】、【二性板】和【慢口梅花】五種曲調構成。這些曲調的演唱運用既有不同板式的變化特點,又有類似曲牌的連綴使用。據老藝人說,其中的【四平調】來自京東大鼓,【奉調】來自東北大鼓,【柳子板】來自平谷大鼓,【二性板】來自樂亭大鼓,【慢口梅花】來自梅花大鼓。據此,我們或者可以這樣理解,五音大鼓的形成與這些曲種有著一定的關係。所謂的“五音”,大抵是指萃取上述五種大鼓的唱腔曲調,融匯合成而為新的“大鼓”之意。另外關於“五音”的解釋還有三種:一指“”五聲音節;二指由五個人配合表演;三指唱腔的音樂曲調多樣豐富。曲藝史研究的“活化石

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

捷運票五音大鼓圖捷運票五音大鼓圖

說它珍貴,是由於五音大鼓的本體構成和形成流變,具有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

首先,它不僅是北京琴書的孕育母體,而且與流傳甚廣的京東大鼓、東北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和平谷大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在近代北京、天津和河北曲藝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影響;其次,它的產生和形成原因十分獨特。相傳是在清朝各地不同的民間曲藝形式流入承德之後,在宮中承應演出的過程中,被宮廷樂師萃取不同形式的唱腔曲調,加以創製合成。初在宮內以“清音會”形式自娛說唱,後來流入民間,被藝人們傳至南京、天津和河北的安次(今廊坊)一帶。

其中,傳入安次的一支發生變異,在主要承續【奉調】演唱的基礎上,孕育形成了單琴大鼓並在後來發展成為北京琴書;而傳到河北興隆及其附近北京密雲的一支,在巨各莊鎮蔡家窪村五畝地自然村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直至今天被重新發現。從而對我們研究清代宮廷娛樂與民間藝術的關係,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它的伴奏樂器之一的瓦琴,為北方的鼓書和鼓曲形式所僅見。對於研究曲藝音樂史,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

第四,如前所述,現存尤其是城市中被稱為“大鼓”的各種曲藝形式,伴奏使用的“大鼓”已然不大,而是直徑不過尺許、厚度不過兩寸半的小書鼓。演出的節目也非真正“大鼓”時代的長篇大套,而是基本上都異化為專門演唱短篇抒情性節目的“鼓曲”了。能夠同時繼續保持說唱相間的表演方式且仍敘事“說書”的,已經十分少見。而五音大鼓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將鼓書說唱和鼓曲演唱同時統一於一種形式之內的曲藝形式。藝術表現的功能價值相對較大而又獨特,從而具有相當的稀有性。不僅是今天發掘、繼承和保護、傳揚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資源,而且是深入研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統曲藝在宮廷民間鄉村城市生存交流和發展演變的重要活態標本,堪稱曲藝史研究的“活化石”。

過去,密雲及其附近一帶的農村,每逢年節都有搭“燈棚”請藝人說書的習俗。當年蔡家窪村的五音大鼓很有名氣,至今流傳的俚諺“五音大鼓響,山中百鳥都觀唱”就是明證。然而,隨著歷史的演進,人們的娛樂方式不斷增多,適宜其生存發展的社會生態環境被迫改變,“五音大鼓”這種古老的曲藝表演形式很難引起青年人的重視,藝人們也不再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自身發展缺乏內在動力。加之現在僅有的五位老藝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傳承堪憂。亟需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搶救和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